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对孩子的一生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对今后孩子养成很好的进食习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难免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使得妈妈不能哺乳,这个时候可以选择配方乳。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乳喂养,都要尽早开始培养宝宝的进食习惯。
大部分孩子在6-7个月时就有自己吃饭的欲望了,由于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宝宝可以抓取东西了,所以用手探索食物同时还可以用嘴尝试。但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家长总是把孩子学习抓食的冲动“扼杀在摇篮中”,觉得宝宝拿手吃饭不卫生,更担心宝宝把饭弄得到处都是,打扫起来繁琐。
其实这个月龄是宝宝练习精细动作的关键时期。用手抓取食物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增加宝宝对食物的兴趣,还能锻炼手、眼这些器官的协调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功能。宝宝抓到了食物并成功把它们放进嘴里,还可以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慢慢地就会培养出宝宝对食物的兴趣!那么,宝宝自己吃饭时需注意什么?
1.宝宝吃饭步骤
第一步:宝宝坐在小餐桌的椅子上;
第二步:带上小围兜;
第三步:把宝宝的两只小手擦洗干净;
第四步:将准备好的食物摆上桌;
第五步:让宝宝随心所欲享受抓食的乐趣。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认识到:要实现顺应性喂养让宝宝开心地自己动手吃饭,保持对食物的兴趣,从而慢慢培养出对食物的热爱。
2.把勺子的主动权交给宝宝
大约在宝宝10-11个月时,提前准备好婴儿用勺(圆钝,不容易伤着宝宝),让宝宝自己拿着勺子吃饭,同时家长可以同宝宝一起进餐,增加食欲感。12个月到18个月的孩子已经完全具备了自己吃饭的能力,宝宝在学习进食期间,会掉落一些食物,多鼓励孩子增加信心,动作更熟练。通过进食过程刺激大脑对食物的反应,宝宝的精细运动也在提高。
3.不要强迫喂食,让宝宝体会到“饥饿感”
4.创造进餐环境
要为宝宝创造愉悦的进餐环境,保持良好的交流,不看手机、不看电视,进餐时不逗孩子,大人和小孩都要保持一种“吃饭的仪式感”,营造好的吃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