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食养膳食烹饪和配制技术要略

食养膳食烹饪和配制技术要略(适老领域)

一、目标

二、老年食养膳食

烹饪配制技术实施步骤及说明

(一)食谱设计

食谱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应以“每日”为单位,细化分解到每餐、每道菜的膳食及食材搭配,进行营养素供给量计算,以及确定烹饪方法要素的切入。

1.1明确每日食物供给总量

依据WS/T556—2017《老年人膳食指导》中65岁以上老年人每日膳食指导量:

①谷类为主,粗细搭配,适量摄入全谷物食品保证粮谷类和薯类食物的摄入量

根据身体活动水平不同,每日摄入谷类:男性250g~300g;女性200g~250g。

其中全谷物食品或粗粮摄入量每日50g~100g,采用粗细搭配。

②常吃鱼、禽、蛋和瘦肉类,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

平均每日摄入鱼虾及禽肉类食物50g~100g,蛋类25g~50g,畜肉(瘦)40g~50g。

保证优质蛋白质占膳食总蛋白质供应量50%及以上。

③适量摄入奶类、大豆及其制品

每日应摄入250ml~300ml鲜牛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同时每日应摄入30g~50g的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等)。

④摄入足量蔬菜、水果,多吃深色蔬菜

保证每日摄入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选择种类的多样化,多吃深色的蔬菜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蓝、芥菜等)。

每日蔬菜摄入推荐量为300g~400g,其中深色蔬菜占50%;每日水果摄入推荐量为100g~200g。

⑤饮食清淡,少油、限盐,饮食宜清淡

平均每日烹调油食用量控制在20g~25g,尽量使用多种植物油。

减少腌制食品,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6g。

⑥主动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主动、少量多次饮水,以维持机体的正常需求。饮水量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降低,推荐每日饮水量在1.5L~1.7L,以温热的白开水为主。具体饮水量应该根据个人状况调整,在高温或进行中等以上身体活动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⑦食物细软,少量多餐,保证充足食物摄入

食物应细软,切碎煮烂,不宜提供过硬、大块、过脆、骨/刺多的食物。通过烹调和加工改变食物的质地和性状,易于咀嚼吞咽。

▲老年人每日食物总能量和总量分类列表

1.2少食多餐制

将每日营养供给总量进行分解,采用少食多餐制,管理每日用餐次数。

1.3食物搭配形成的维度,主要原则是:

(1)以“周”为维度设计食谱,定期更新;

(2)确定每日少食多餐的用餐频次(即食物营养的供给频率);

(3)分解计算食谱中菜品食物量及匹配的每餐、每日营养素量和总量(可参考模板设计“标准食谱”,定期替换烹调方法或相等营养量的食材);

(4)依据周期营养素量与老年人相应体质状况相匹配,并调配入应季食材;

(5)固化基本搭配结构,建立“年”维度标准食谱库,指导烹饪操作。

(二)食材选定搭配

搭配方法说明:

①烹饪操作中“每日”膳食中食材搭配:

首先保证10%的虾、鱼、肉、禽——再搭配30%应季蔬菜(含配料及蔬菜)——然后搭配蛋类3%、奶类22%、豆制品5%等优质蛋白——再配20%的谷物类(主食)——搭配10%应季水果。

②烹饪操作中“每套”餐食材的分解搭配(以午餐1500g*35%≈525g为例):

约按主菜150g(虾、鱼、肉、禽类食材)——副菜(豆制品或根茎类)100g——应季叶蔬菜80g——汤品(其中荤素食材共45g)——主食150g(含杂粮谷物)。

③“单只荤素复合搭配菜肴”中食材搭配:

(三)食材定量加工

3.1依据食谱设计的每日、每餐、每道菜的三级定量,计算当日食材分类订购量(应计算烹饪食材折损率);

3.2当日食材须当天清洗,每餐次烹饪前最优是提前1小时按易烹饪、易咀嚼、易消化的适老化要求予以食材小型化切割,形成烹制前净料;

①丝:长2~4cm(不超过4cm,,以3cm为宜);直径0.2~0.4cm(约2根牙签粗细为宜)

②片(含各型片):厚0.1~0.3cm(以0.2cm为宜,约1元硬币厚度);平面直径1.5~2.5cm(以2cm为宜,约一个1元硬币大小)

③块(含滚刀块等):2~3cm见方,最长面直径不超3cm(以2cm见方为宜)

④丁:0.7~1.2cm,见方(以1cm见方为多)

⑤条:长3~4cm,直径0.6~1cm(以0.7cm为宜,约普通铅笔粗细)

总体要求形态匹配,按丝配丝,条配条,块配块,丁配丁......大小均等,整齐划一。

(四)食物烹饪熟制

4.1适老化烹饪应用方法的选用说明

中式烹饪方法广泛,而适老化应用需满足老年人营养平衡、软硬适宜且美味可口的高质量要求。

(1)第一类,以“水”为加热传导介质——蒸、煮、炖、焖、煨、焐等烹饪方法,使食物制熟并尽可能保存营养和食物的原汁原味。

蒸、煮和炖等以水为主要介质的烹饪方法,温度在100℃左右,既保证食品安全,又足以使食物中蛋白质充分变性,容易消化吸收,同时对营养素的破坏相对较轻。

蒸:利用水蒸汽的热力快速使食材制熟的烹调方法。

煮:在锅中用适量的沸水或汤水以及调味料将食材制熟的烹调方法。

烩:将多种动物性原料或蔬菜,加入适量的汤水,合在一起煮制再调味(成品呈现“半汤半菜“多于炒菜的汤汁)的烹调方法。

汆(cuān):将加工成丝、丸、片状的食材在沸水中制熟后,迅速捞起放入碗中,舀入热汤同食(或加入调味料拌匀、沾食)的烹调方法。

灼:直接将鲜嫩食材,或脆嫩食材切成丝、薄片等,放入沸水中快速制熟捞起,再蘸以酱料食用的烹调方法。

煲:将食材放于带有大量汤水的烧锅或煲仔盛器中,置于小火慢煮,使食材酥烂并带有汤水的烹调方法。

卤:将食材放入“卤水汁”(酱或酱油等调料与汤水、相应香料调好并可重复使用的汤汁),小火煮酥,缓慢入味成熟的烹调方法。

糟:将放入香槽中腌渍的食材,通过蒸或煮制熟的烹调方法,或先蒸煮熟食材放入糟汁中浸泡或沾食的方法。

热拌:相对于凉拌,适老化烹饪中,为确保食物绝对成熟安全,将切配好的脆嫩食材焯水或蒸制后,放入容器中加入调味料和少量油脂,趁热拌均匀成菜的烹调方法。

羹:将切制成丁、粒、丝的食材用沸汤煮熟后调味,再以水淀粉勾芡成爽滑粘稠状汤水流质的烹调方法。

(2)第二类,选用以油脂为加热传导介质的烹饪方法——炒、烧、烩、熘等。

采用油脂的烹调方法,温度高,油脂香气散发浓郁,风味佳的同时,对食物营养破坏较大。

炒:将鲜嫩食材切成小型(动物原料需上浆),放入锅内,通过炒锅和油脂分布传热,猛火翻拌、再经调味的快速制熟烹调方法。

焖:针对质地韧的食材,焯去污杂后,放入较多汤水中(原料的一倍),并调味调色后加盖,利用文火炊软(部分需收汁)制熟的烹调方法。

熘:将鲜嫩食材切成小型,挂上生粉或糊后经过油、水汆等方法制熟,再调制兑汁,放入原料快速翻拌包裹调味汁,确保食材成熟,且溜滑的烹调方法。

烧:将食材快速焯水或煎制后,放入调好色泽的味汁,大火烧开,小火炖煮酥烂,再中火收汁的烹调方法。

4.2对应主要食材类别的适老化烹饪方法说明

(1)新鲜虾、鱼类

(2)禽、畜肉类

①较嫩部位的原料,宜切薄片、丝或肉末直接炒,油温不宜太高,或将裹以淀粉上浆的腌渍原料“滑油”(也称“过油”)处理,迅速沥油脂再炒制,可获得香滑细嫩口感,保持原料的营养成分。

适老化烹调中,多采用更加控油量的“水滑”法代替,即先把上浆好的肉丝、肉片分批投入沸水,保持恒温,快速汆煮划散至成熟,经沥水,再用少量油炒制。

(3)蔬菜类

①叶菜类采用汆、灼,结合热拌的快速(分批)方法最佳,其次是煮、炒的方法。

②根茎类蔬菜食材,采用蒸、煮、炖、烧的令其入味酥软方法最佳。

③菌菇类采用灼、煮、烩、炒、炖等,保持鲜味和赋味的方法最佳。

(4)豆制品类

采用煮、炖、烧,部分辅以炒的被赋予味道的方法。

②在每餐菜品烹制阶段,为保护食物营养、保证食物温度和菜品质感质量,并利于衔接食物分装阶段的工作。

一般烹制加工的先后顺序为:汤——主食——主菜(动物性原料)——配菜——蔬菜(含叶菜)。

4.3食物软硬度掌握及应对方法

▲食物软硬度等级判别示例

影响食物软硬度的因素及应对方法:

(1)食材纤维含量高与低

①选择鲜嫩果蔬食材,或禽、肉类食材鲜嫩部位;

②去除果蔬食材纤维老化部分;

③对原料进行小型化切割(参考“(三)食物定量加工中切割要求”)。

(2)食材本身含水量多与少

①选择新鲜果蔬食材和动物性食材的鲜嫩部位;

②保持食材鲜度及含水量:

(3)食物含有油脂量多与少

①选择富含油脂的肉类、鱼类口感滑嫩,但应依据可摄入量配比;

②合理使用添加油脂(参考后附“油脂量使用量控制方法”)

(4)烹饪时加水量多与少

②粥的加水比例一般米水比:

③采用较多水量的炖、焖、煮、煨等烹饪方法可使得食物软化;

④对鲜嫩动物性鱼虾肉食材进行上浆拍粉,包裹表面锁住原料内部含水量;

⑤炒、烩、熘制类菜肴勾芡包裹原料,增加食物含水量;

⑥通过制作胶冻型食物,凝固保持水分。

②韧性较大的动物性食材采用烧、炖、煨、焖等小火慢煮的方法,使得食材结构软化(约40~60分钟);

③叶菜类蔬菜选用快速成熟法,加热越久越老(约3~5分钟);

④根茎类蔬菜食材,切割小型化后蒸、煮、烧、炖等方法加热(约6~12分钟)至酥软;

⑤米饭类视米的品种使用蒸煮法(约30~40分钟)才能成熟,口感最佳;粥类煮制(约40分钟);

⑥蒸制点心类(约8~15分钟)即可,过久反而口感僵化;炖煮类点心(约20~40分钟)才能酥烂。

注:烹饪参考“标准”中杂粮坚果类食材预制软化工艺方法

(6)食物内含气体量

①采用上浆法的动物性食材,搅打过程中持有空气;

②采用蛋泡糊蓬松法,将鲜嫩动物性食材腌渍后包裹,保持松发度;还可以通过蒸烤法,制作蛋泡类点心;

③通过酵母活性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加热面筋组织定型锁住气体。

(7)食物温度的高与低

①蔬菜类食物在60~80℃口感最为脆嫩。

②肉类食物在70~75℃时最为香美鲜嫩,温度下降会令肉质变得口感紧实。肉类卤制,冷却后再食用的美味,但保持60~70℃口感最佳。

(五)食物的定量分装

5.1烹制完成阶段分装保温

(1)通过定量加工的食材,分批合理烹饪出相应数量的食物成品。

(2)按品种分别装入标记的对应菜品保温盒(或加盖装入保温箱餐车),配送至分餐间或售餐保温台。

这个操作过程对于菜肴温度的保持影响大,分餐时环境温度尽量保持25~27℃,分装操作分工明确、迅速。

对菜品烹饪-分装-食用过程中温度保持的几个注意点:

①装盘温度不低于80~90℃;

②配备保温餐车确保配送和供餐过程中食物温度不低于70℃;

③上菜时膳食温度不低于50~60℃,建议配备食物温度计或红外测温仪。

5.2菜肴定量分装方法

此操作阶段是膳食定量(不含汤汁)供给最后可控环节,要求准确而迅速,采用定量用具和餐具的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完成。

①采用定量分餐勺(规格50g&100g&150g),适用于小型化切割加工的食材,烹制菜肴后分装,以及简化餐盘(一体盘)的用餐方式。

②采用定量菜碟碗(选择可盛装50g&100g&150g等规格份量的碟碗),如具备条件设置专用分餐区域,分装时装碟后通过台式电子秤称重可使定量更准确。

定量菜碟碗的选择建议:

①根据老年人易抓握,餐具材质不宜过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级)来选购餐具;

②定量碟碗以口径11cm以内,高度不超过6cm为宜;

主食(米饭)碗:口径10~11cm,高度4~6cm;

菜碟:口径8~11cm,碟边高度1~2cm;

汤碗(盅):口径10~11cm,高度6~12cm;

饮料杯:150ml/200ml带有刻度的防烫耐高温杯口径7~8cm,高度9~10cm。

③点心类食物制作即按定量标准,将馅料和面团按比例称重后制作;

(六)餐后信息收集(菜谱优化)

(1)跟踪老年人用餐,观察现场残食量估算并记录,在老年食养膳食应用中,实际使用时会有一定差异。以标准为依据,一般来说,食物的计量准确性达90%,不是每天每餐称量每种食物。而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总量称重法:适用于长期用餐。

依据一周食谱,计算出该周期内所需的粮、油、禽、鱼、肉、菜等食物的数量,分配到每天(标注数量),均衡食用(可在一周期内依据总量前后调节,保持周期总量均衡摄入食物)。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所计算出的周期维度食物总数量准确,不是刻板地每餐称量。

②经验重量法:方便实用,误差也不大。

方法是将一定量的食物称重,或用定量容器分装称量固定刻度。通过多次称量后,就有较为准确的数量估算。

例如:100g米饭,做成固定软硬度(米水比例)的米饭在专用餐具内,固定刻度线(例1/2碗约100g、1/3碗约70g、1/4碗约50g等)。

200g净瘦肉切成定量小块或厚度相等的片,熟制后装入100g的餐具中的数量体积。

10ml花生油,量杯称量后倒入在炒勺或锅内所占容积约是多少。

注:在估计重量时要除去食物的不能吃的部分(即净料率)。

(2)以“周”为维度进行营养摄入计算,结合老年人体质的评估,进行小周期食物品种和供给量的调节,并记录建档。

(3)对餐后菜肴口味、适口度进行记录,反馈厨房,复核菜品中食材搭配予以调节,动态维护总体口味偏好。

三、油脂、盐的使用控制方法

油脂

根据《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建议,适宜油脂的合理使用应在25ml/天,那么控制方法是:

(1)采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尽量少选用煎、烹、炸类菜肴,选择“蒸、煮、炖、焖、煨、拌、快炒”等用油少的方法。

(2)使用刻度控油壶,烹制用油均从控油壶中,控制总量。

(3)慎重选用动物性脂肪炒菜做饭。

(4)蔬菜类烹制时油脂少难以炒制,则宜采用汆、灼、煮烹调,采用油脂定量后加法解决。

(5)轮换使用植物油种类、科学安全用油。

①在保质期内使用完,尽量选择小包装,多频次开封,以免变质。

②选对的油。

动物油脂、椰子油和棕榈仁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橄榄油、茶油、棕榈油、花生油、米糠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玉米油、大豆油及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脂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③变换烹饪油脂种类,“换着吃”,定期更换食用油脂的品种。

(6)控制烹制后菜汁的装盘量,以及去除菜品、汤品的大量浮油。

(7)去掉动物性食材的脂肪层,禽类去皮(皮下脂肪丰富),减少脂肪的摄入。

依据《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建议,盐的合理使用量5g/天。

建议使用低钠盐、香菇盐、减盐酱油等调味品,采用以酸甜味替代、以鲜味代盐等方法,减少食盐用量的实际操作运用有:

(1)可选用低钠盐,并配备刻度量勺舀盐。

(2)采用后加盐法,尽量在烹制出锅时再放盐,盐分不会渗入菜中,利于减少盐的实际摄入。

(3)合理选用豆酱或减盐酱油调味,1g豆酱或者1ml酱油所含的盐量低于1g盐,增香赋味同时减盐量;作为蘸料使用每次控制在5g/碟。

(4)选用香菇、番茄、洋葱等味道浓郁的食材搭配菜肴烹煮,减弱咸味依赖。

(5)鲜鱼虾类,多采用清蒸、水煮等少盐方法烹调,以食材自身鲜味代盐的感知;海产品烹饪预制阶段可用葱姜清水浸泡去腥减盐;减少腌渍加工操作中的用盐量。

(6)减少使用腌制品食材如咸鱼、腊味、腌菜等直接配餐(分析产品成分标签),如搭配选用,则应计算含盐量,控制当天烹调使用盐量,甚至不用盐。

(7)在标准食谱中穿插配制酸甜口味菜品,调剂口味,弱化咸味依赖。

THE END
1.《老年营养与膳食》项目5老年人营养配餐制作.pptx项目五老年人营养配餐制作老年人营养配餐制作任务一老年人营养膳食指南任务二老年人营养食谱编制任务三老年人营养配餐设计 1.掌握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2.掌握食谱编制的基本步骤及方法。3.了解食谱的评价方法。4.了解食谱编制的理论依据及原则。5.了解老年人配餐的原则和食物选择。6.熟悉食物质构改善。知识目标1.能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28/8014002125006104.shtm
2.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掌握养老及涉老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养老机构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老年人实施整体照护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老年照护、养老护理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民政事务管理等领域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3.烹饪营养学试卷及答案(精选5篇)三、为一体重70公斤,怀孕6个月的孕妇编制一日食谱 四、儿童、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1、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征 2、儿童、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五、老年人 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2、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课外作业 阅读参考书目:彭景 《烹饪营养学》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6 课后体会 教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xpmj6a5.html
4.《运动膳食与营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读书笔记与感悟体力活动包括显性活动和隐性活动,显性活动是人体能量消耗中变动最大的。参加一般体育活动(每周三次,每次三四十分钟)的人,因为他们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不太多(每次运动消耗200~400kacl),所以通过正常膳食(每天1800~2400kcal)就能达到能量需要。 4.能量消耗的简易测定方法有哪些? https://www.douban.com/note/863703138/
5.食谱的编制原则和方法1、食谱的编制原则和方法总的原则是满足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要求。并同时满足膳食多样化的原则和尽可能符合进餐者的饮食情况和经济能力。1、满足每日膳食营养素及能量的供给量考虑要素:年龄生理特点劳动强度疾病一周内平均每日能量及营养素摄入达到膳食供给量标准2、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当可充分利用不同营养食物中营养素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74106400.html
6.《食品营养》课程标准(4)掌握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和配餐的方法原则;熟悉膳食宝塔和膳食指南的内容;了解合理的膳食结构; (5)掌握营养调查的基本方法;熟悉营养监测的概念、作用和指标;了解社区营养; (6)掌握营养配餐的方法,熟悉编制和评价营养食谱,能用食物交换法调整食物种类和食谱能量; https://www.lsgx.com.cn/yypr/manage_yypr/tsxbkc_yypr/9562.html
7.食品安全知识问答题内容36、烹调胡萝卜时,最科学的方法是用油炒至颜色变为金黄色出锅, 目的是为了( ) A、让胡萝卜充分炒熟 B、让油溶性的类胡萝卜素充分溶出 C、灭菌 37、发霉的茶叶不能喝的主要原因是( ) A、霉变的茶叶失去了香味 B、发霉的茶叶泡出的茶水混浊 C、发霉的茶叶可能含有毒素,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38、下列哪一种烹https://tl3z.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14-06/18/30126/index.html
8.烹饪营养学范文12篇(全文)(6)掌握平衡膳食的调配与食谱编制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7)熟悉孕妇、乳母、婴儿和青少年的营养需要(8)了解中老年人的营养需要(9)熟悉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部分:实践部分 1、学生膳食调查(4学时) (一)教学内容(1)食物摄入量记录(2)营养素摄入量计算(3)营养素评价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b86b1hh.html
9.以下哪项不就是食谱编制得目得马克思认为,(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A. 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D. 科学技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以()因素为标准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是-种侧重于战术上的划分 A. 微观 B. 宏观 C. 效益 D. 经济 https://www.shuashuati.com/ti/1777b13bad4947bc88da6259f5ce1f6e.html?fm=bd9710102f13fd73c823fa4cd00d1db7b5
10.每日热点0226研究团队研究了GLP-1类减肥药物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很明显,尽管它们的减肥效果很明显,但停药后的人很难保持这种有益效果。在停药一年内,他们之前减掉的体重通常会恢复超过三分之二。然而,该研究发现,那些在使用GLP-1类减肥药物治疗期间进行运动的人,在停药后没有发生同样的体重反弹倾向。 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3056
11.科学营养食谱好方法降血脂食疗保健今天我们就随着三九小编一起去详细的了解一下降血脂的方法以及血脂高症的防治方法和血脂高症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经过研究表明,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编制的合理的营养食谱,能够很有效的帮助我们进行降低血脂平衡血脂,能够充分的发挥药物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快速的康复而且没有副作用,https://m.39yst.com/20140924/181132.shtml
12.实践版家庭营养餐如此一来,营养食谱就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从自家餐桌“生长”出来,真正将食谱“落地”。 我们新一期食谱编制就围绕这一角色转变和食谱落地,推出《实践版家庭营养配餐》,主要针对普通人或家庭主妇的家庭饮食场景,教大家进行日常的饮食搭配,用模块化的方法编制自家食谱,不需要任何软件,也不使用任何工具,一张纸,一支笔就https://www.cctalk.com/m/group/89953441
13.网络课程—营养与配餐《营养与配餐》课程主要讲授人体健康与膳食平衡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体体质检测与评价、膳食调查与评价、食物合理选择、营养与疾病预防、膳食设计、营养干预等。适合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等专业人员学习,也适合非专业社会人员学习。学习者学习本课程后,可开展对妇幼婴、白领、中老年人等人群的膳食指导工作。 阅读全文 http://ymk.sdbi.edu.cn/meol/jpk/course/layout/lesson/index.jsp?courseId=10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