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级公共营养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的油脂是(A)
A.鱼油
B.猪油
C.牛油
D.羊油
2.限制氨基酸是指(D)
A.氨基酸分较高的氨基酸
B.氨基酸分较低的氨基酸
C.氨基酸分较高的必需氨基酸
D.氨基酸分较低的必需氨基酸
3.一般食物的含氮量转换为蛋白质含量的系数为(C)
A.5.85
B.6.05
C.6.25
D.6.45
4.成人摄入混合膳食时,因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约相当于基础代谢的(B)
A.5%
B.10%
C.15%
D.20%
5.我国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物提供能量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为(C)
A.40%以下
B.40~54%
C.55~65%
D.70%以上
6.下列食物含果胶较多的是(C)
A.面粉
B.黄豆
C.香蕉
D.黄瓜
7.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A)
A.糖元
B.蔗糖
C.麦芽糖
D.葡萄糖
8.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数为(B)
A.1~2个
B.3~8个
C.11~15个
D.16~20个
9.水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时(B)
A.可在体内大量贮存
B.可经尿液排出体外
C.极易引起中毒
D.通过胆汁缓慢排出体外
10.夜盲症可能是由于缺乏(A)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B2
二、综合题
【材料】有一个男性青年,特别喜欢吃皮蛋,最近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秘、便血、腹绞痛、眩晕、烦躁不安等等症状,排除生物性食物中毒,请营养师做出怎样的诊断和营养治疗计划WWW.EXAMW.COM
【参考答案】
营养治疗计划:膳食中应包含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如蛋类、瘦肉、家禽、鱼虾、黄豆和豆制品等应占1/2以上。在膳食调配时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维生素C较为重要。适量补充维生素C,不仅可补足铅造成的维生素C耗损,减缓铅中毒症状,维生素C还可在肠道与铅结合成溶解度较低的抗坏血酸铅盐,降低铅的吸收,同时维生素C还直接或间接参与解毒过程,促进铅的排出。适量补充维生素E可以抵抗铅引起的过氧化作用,补充维生素D则可通过对钙磷的调节来影响铅的吸收和沉积。补充维生素B1、B2、B6、B12和叶酸等,对于改善症状和促进生理功能恢复也有一定的效果。
适当吃些驱铅食物,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铅和驱铅功能。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铅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随尿排出。海带中的碘质和海藻酸能促进铅的排出。大蒜和洋葱头中的硫化物能化解铅的毒性作用。沙棘和猕猴桃中富含维生素C,可阻止铅吸收、降低铅毒性。食物中含有一些无机阴离子或酸根如碘离子、磷酸根离子、钼酸根离子等都能与铅结合,促使其从大便中排出。这些营养素富含在水果和蔬菜中,因此,铅接触人群应多食用水果蔬菜。
1.婴儿的必需氨基酸有(C)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C)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氨基酸
D.多肽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共包括几条饮食原则(D)
A.3
B.4
C.5
D.8
4.以下哪种属于必需脂肪酸(A)
A.亚油酸
B.硬脂酸
C.花生四烯酸
D.软脂酸
5.牛奶中的碳水化物是(C)
A.麦芽糖
C.乳糖
6.5g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为(C)
A.10kcal
B.15kcal
C.20kcal
D.25kcal
A.脂肪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碳水化合物
A.蔬菜
B.牛奶
C.动物肝脏
D.谷类
9.与脚气病有关的维生素是(D)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
10.食物蛋白质中含氮量一般为(A)
A.6%
B.16%
C.26%
D.36%
一、定义阶段(D):一般医学上把食量比平时减少2/3以上,且维持较长阶段的现象称为食欲不振。以往所吃的食物量减少或不感兴趣,称为食欲减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食欲不振”是小儿进食量与父母期望的进食量有差异,而被误认为是食欲不振。其次孩子的食欲并不稳定。儿童的食欲有时可周期性轻度增减,这些多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当然一些家长不注重烹调手段,造成儿童饮食单一,使孩子对喜爱的食物失去兴趣。生活中的种种因素经常影响到食欲。在没有情绪不佳、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不需要过于介意。
二、测量阶段(M):就是对孩子的各种原因造成的食欲不振进行测评,看哪种原因是最直接的影响。仍然是需要界定是否属于病理性原因造成的食欲降低。分辨其是生理性的食欲降低或是由疾病原因所造成。临床上,几乎所有的疾病,无论是急性或慢性,皆有可能导致食欲降低,列举如下:(一)、感染(急性或慢性感染皆有可能造成食欲降低)1.病毒感染,2.败血症;(二)、口腔问题1.鹅口疮,2.鼻咽炎,3.咽峡炎,4.疱疹性齿龈口舌炎,5.黏膜受伤,6.长牙不适;(三)、肠胃道问题(四)、心脏病(五)、肾脏病(六)、贫血在测量阶段需要记录进食状况,以便于连续观察。食欲降低临床评估上营养师通常会详细的询问病史,包括父母亲心中所期待的喂食行为等,有时也会要求父母亲,做一个星期左右的小孩食物进食纪录,这样可以帮忙约略了解此小孩的平日食物需求量。此外,详细的身体检查也是必要的,藉此可以发现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发生,也可以藉由身高体重的测量及身高体重生长表,了解此儿童生长的趋势及型态。造成食欲不振的原因很多,父母除了了解有否生病的可能,与营养师、医师讨论且进一步治疗之外,也要了解正常儿童生理性食欲降低的情形,并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及喂食技巧。
四、改进阶段(I):给出营养处方,改善孩子食欲从五方面入手:(一)人(二)事(三)物(四)补(五)健
五、控制阶段(C):(一)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改善食欲不振的关键,家长对小儿摄食力求规律,尽量少食零食,尤其在饭前更应控制。少饮、少吃高糖、高蛋白含量的饮料、食品。对冰棍、冰淇淋等一些冷冻食品要严格控制。多食用新鲜蔬菜,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二)太凉、太补、太刺激食物不宜多吃,改善幼儿食欲不振,除了以上饮食上调理外,平日应需注意,如食物的选择、六大类营养均衡,在食物的烹调上宜多变化、用色泽鲜亮,或可爱的盘饰挑逗食欲;量不宜多,且定时三餐或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