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复习需要重视考试大纲,考试命题是围绕大纲来的,所以复习一定要紧扣考试大纲,再结合考试大纲来弄懂重点、难点、疑点。因为考试大纲一般都是含有命题来指导思想工作、考试范围、命题要求等重要信息。为了辅助各位考生学习,继教大学生自考频道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2年自考07724物流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自考07724物流系统工程复习资料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必修课,是为培养自学应考者掌握和运用物流系统工程知识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自学考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在工作中运用物流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物流管理的决策水平和管理绩效,提高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设置的目标是: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2.掌握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模型,包括概念、特征、分类、模型及规律;
4.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中需求预测、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模型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
Ⅱ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简单应用(Ⅲ):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工程知识,对某一特定的物流业务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综合应用(Ⅳ):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物流系统工程知识和模型,对物流运作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建模,并得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
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了解现代物流及其发展特征;理解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思想;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物流系统的定义、特征及其模式;掌握系统工程的概念及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为物流系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决策提供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现代物流及其特征
1.现代物流概述
2.现代物流的趋势及特征
第二节系统的概念
1.系统的定义
2.系统的特性
3.系统的分类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概念
1.物流系统的定义
2.物流系统的特点
第四节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1.系统工程的概念
2.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
第五节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
1.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及技术
2.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现代物流及其特征
1.识记:物流、现代物流
2.领会:现代物流的趋势及特征
(二)系统的概念
1.识记:系统、实体系统、概念系统
2.领会:动态系统、静态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3.简单应用:系统的特性;系统的分类
(三)物流系统的概念
1.识记:物流系统
2.领会:效益背反
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特点
(四)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1.识记:系统工程
2.领会: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运筹学、经济控制论
(五)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
1.识记:最优化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物流系统工程依赖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考生从流动要素、功能要素和支撑要素三方面来认识物流系统的要素构成;理解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的冲突现象;掌握物流要素集成的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1.流体
2.载体
3.流向
4.流量
5.流程
6.流速
第二节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1.运输功能要素
2.储存保管功能要素
3.包装功能要素
4.装卸搬运功能要素
5.流通加工功能要素
6.配送功能要素
7.物流信息功能要素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1.物流制度
2.法律和规章
3.物流标准化
第四节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
1.物流系统要素的冲突
2.物流要素集成的基本问题
3.物流要素集成的方法
4.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
(一)第一节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
1.领会:流体、流向、流量、流速、流程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及相互关系;物流的四种流向;
(二)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1.领会:运输功能要素、储存保管功能要素、物流信息功能要素、配送功能要素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三)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1.识记:物流标准化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四)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
1.领会:物流要素的目标冲突;物流要素的产权冲突;物流要素的运作冲突
2.简单应用:物流要素集成的概念和目的;物流要素冲突的表现;物流要素集成的结果;
3.综合应用:跨企业物流集成的要点;
第三章物流系统分析
要求考生掌握系统分析的概念、原则及一般步骤;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掌握物流系统目的分析和物流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及通用方法;了解物流子系统分析的意义,了解仓储子系统及运输子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系统分析概述
1.系统分析的概念
2.系统分析的要素及原则
3.系统分析的步骤
第二节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
1.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
2.物流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
1.物流系统目的分析的意义及原则
2.物流系统目标的必要性分析
3.物流系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4.物流系统目标的完备性分析
第四节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1.物流系统结构概述
2.物流系统结构分析方法
3.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分析
第五节物流子系统分析
1.子系统分析的意义
2.仓储系统的分析
3.运输系统成本分析
(一)系统分析概述
1.识记:模型;备选方案
2.领会:系统分析概念、系统分析的作用、系统分析的目的;系统工程;
3.简单应用:系统分析的基本要素;
4.综合应用:系统分析的原则;系统分析的步骤
(二)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
1.识记:物流系统分析
2.领会:物流系统分析的内容
(三)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
1.领会:物流系统目标的特点;物流系统目标的多样性;物流系统目标的层次性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目的分析的原则;物流系统目标分析的主要内容
(四)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1.识记:系统结构;物流系统结构;结构模型;质态结构;量态结构;空间结构
2.领会:系统结构分析的目的、物流系统网络结构
3.简单应用:物流系统结构的特性;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的关系;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形式
(五)物流子系统分析
1.领会:运输成本的构成分析;物流系统其他要素与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分析
2.简单应用:运输子系统内部能力的约束分析
3.综合应用:仓储系统分析的步骤
第四章物流系统建模
要求考生了解系统模型的概念及类型;掌握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的原则及常用方法;熟悉几种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系统模型是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必要工具。
第一节系统模型概述
1.系统模型的定义与特征
2.系统模型的分类
第二节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1.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2.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原则
3.物流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
4.物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过程
第三节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1.最优化模型
2.仿真模型
3.启发式模型
(一)系统模型概述
1.识记:系统模型
2.领会:系统模型的分类
3.简单应用:系统模型的特征
(二)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1.简单应用:建立物流系统模型的必要性;物流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原则;物流系统建模的一般方法
2.综合应用:物流系统数学模型建立过程
(三)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
1.识记:最优化模型;仿真模型;启发式模型
2.领会:物流系统中常用的最优化模型;最优化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启发式模型的特点
3.简单应用:最优模型与仿真模型的区别;启发式模型的适用场合
第五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需求预测的一般知识和方法,理解物流系统需求特征及物流需求预测的特殊性;掌握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方法;掌握物流系统需求预测常用的定量预测方法。
第一节系统预测概述
1.系统预测的概念及其实质
2.预测方法的分类
3.预测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
1.物流需求特征
2.物流系统预测的特殊问题
第三节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
1.市场调查预测法
2.德尔菲法
3.主观概率法
第四节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1.移动平均法
2.指数平滑法
3.回归分析预测模型
第五节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
1.神经网络预测的数学模型
2.神经网络预测的学习过程
(一)系统预测概述
1.识记:预测
2.领会:预测方法的分类;系统预测的概念及其实质
3.简单应用:预测的一般程序
(二)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
1.领会:物流系统预测的特殊问题
2.简单应用:物流需求特征
(三)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
1.识记:定性预测;德尔菲法;主观概率;客观概率
2.领会:德尔菲法预测过程;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的区别;主观概率法的意义
3.简单应用:常用的市场调查预测法;应用德尔菲法应遵循的原则
4.综合应用:主观概率加权平均法的应用
(四)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1.识记: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回归分析预测模型;二次指数平滑法
2.领会:移动平均法、基本的指数平滑法模型、回归分析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和特点;回归模型的检验及预测值的显著性检验
3.综合应用: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应用
(五)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
1.识记:神经网络法
2.领会:神经网络预测的数学模型;三层BP网络的拓扑结构;神经网络预测的学习过程
第六章物流系统规划
要求考生熟悉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了解区域物流系统概念及其规划的程序及方法;掌握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以及设施选址规划方法;掌握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的方法、车辆路线优化的常用方法。
第一节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1.物流系统规划概述
2.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
第二节区域物流系统规划
1.区域物流与区域物流系统化
2.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
3.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4.区域物流基地的规划
第三节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
1.物流网络及其规划概述
3.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模型的选择
第四节物流设施选址优化
1.物流设施选址决策的影响因素
2.单一设施选址规划
3.多设施选址规划
第五节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
1.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2.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方法
3.物资运输调拨计划决策
第六节运输车辆路径优化
1.单一车辆配送路线优化
2.多车辆配送路线优化
(一)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
1.领会:物流系统规划概述;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
2.简单应用:设计一个物流系统要考虑的问题;物流系统规划时需要收集的原始数据种类
(二)区域物流系统规划
1.领会: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区域物流基地的规划
2.简单应用:区域物流系统布局原则;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与内容;
(三)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
1.识记:物流网络
2.领会:物流网络及其规划概述;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模型的选择;物流网络节点类型;
物流网络线路的一般特点
(四)物流设施选址优化
1.识记:重心法模型
2.领会:多设施选址规划常用的方法;物流运营成本和物流设施成本的权衡;物流总成本的构成
3.简单应用:物流设施选址决策的影响因素;单设施选址问题的假设条件
4.综合应用:单一设施选址的重心法模型应用;重心法的优缺点
(五)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
1.领会:运输方式选择的定量方法
2.简单应用:货物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
3.综合应用: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直达运输模型的建模和应用
(六)运输车辆路径优化
1.识记:节约法;扫描法
2.领会:单一车辆配送路线优化的方法;多车辆配送路线优化的方法
3.简单应用:扫描法的基本原理;节约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过程
4.综合应用:多阶段动态决策法、Dijkstra方法、旅行商问题模型的应用
第七章物流系统仿真
要求考生理解系统仿真的概念及一般步骤;了解几种常用的系统仿真语言;掌握离散事件仿真的基本方法及仿真输出数据分析方法;掌握排队系统仿真和库存系统仿真的方法;了解系统仿真方法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第一节物流系统仿真概述
1.系统、模型与仿真的概念
2.系统仿真的类型
3.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
4.离散事件系统专用仿真语言
第二节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
1.基本概念
2.仿真钟的推进与仿真策略
3.排队系统仿真
4.库存系统的仿真
5.Petri网分析方法
第三节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数据分析
1.终止型仿真与稳态型仿真
2.固定样本长度法
3.批均值法
(一)物流系统仿真概述
1.识记:仿真;模型;物理模型;仿真时钟;连续系统;离散事件系统
2.领会:系统仿真的类型;系统仿真的三要素;实时仿真;亚实时仿真;超实时仿真
3.简单应用: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离散事件系统专用仿真语言及其特点
(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
1.识记:活动;进程;事件;事件调度法
2.领会:排队系统的排队规则;物流流程;实体到达模式;随机库存系统的仿真;Petri网分析方法
3.简单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主要的仿真策略和适用场合;固定增量推进法的主要优缺点;
排队系统的主要特征;Petri网的主要优点
(三)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数据分析
1.识记:固定样本长度法;批均值法;稳态型仿真;终止型仿真
2.领会:终止型仿真与稳态型仿真的比较
3.简单应用:固定样本长度法和批均值法的比较
第八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要求考生了解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熟悉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思想;掌握物流系统单项评价的常用方法和评价指标综合常用方法;初步了解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第一节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1.系统综合评价概述
2.物流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3.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第二节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1.系统评价指标
2.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3.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1.经济评价的成本效益法
2.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评价指标综合法
1.成本—有效度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第五节模糊综合评价
(一)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1.识记:系统综合评价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的重要性;系统评价与系统决策的区别
3.综合应用: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1.领会:系统评价指标
2.简单应用: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3.综合应用: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三)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1.识记:成本效益法
2.领会:可行性分析;效益与效用的区别
3.简单应用:成本效益模型的构成;可行性分析的步骤
4.综合应用:成本效益法的应用
(四)评价指标综合法
1.识记:层次分析法
2.领会: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的概念
3.简单应用: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成本-有效度分析法的步骤
4.综合应用:成本—有效度分析法的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相对重要程度的计算
(五)模糊综合评价
1.简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第九章物流系统决策
要求考生了解物流系统决策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第三方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决策过程;掌握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的几种常用方法;理解库存控制与决策的模型及方法;掌握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以及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
1.系统决策的概念
2.物流决策的层次分类
3.企业物流的战略决策
第二节第三方物流决策
1.物流外包的战略优势
2.第三方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
3.第三方物流决策过程
第三节风险型物流决策
1.概述
2.最大可能收益值准则
3.期望值准则
第四节不确定型物流决策
1.乐观准则
2.悲观准则
3.折中准则
4.后悔值准则
第五节库存控制与决策
2.库存决策数学模型
3.库存管理控制系统
第六节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DSS)简介
2.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一)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
1.识记:决策
2.领会:系统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物流决策的层次分类
3.简单应用:系统决策过程;企业物流的战略决策目标和内容
(二)第三方物流决策
1.领会:物流外包的战略优势;第三方物流决策过程
2.简单应用:第三方物流决策的影响因素
3.综合应用:利用第三方物流的战略优势和弊端
(三)风险型物流决策
1.识记:风险型决策;期望值准则;决策树法
2.领会:最大可能收益值准则;期望值准则;决策树法应用
3.简单应用:风险决策的假设条件
4.综合应用:最大可能收益值准则与期望值准则的应用
(四)不确定型物流决策
1.识记:不确定型决策;后悔值准则
2.领会:不确定型决策准则的适用场合
3.综合应用:乐观准则、悲观准则、折中准则、后悔值准则的应用
(五)库存控制与决策
1.识记:经济订购批量;库存;库存持有成本;订货成本
2.领会:库存管理控制系统,购买成本;缺货成本
4.综合应用:基本经济订购批量模型;考虑价格折扣的经济订货批量
(六)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识记:决策支持系统
2.领会: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3.简单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配送中心决策支持系统框架
4.综合应用:DSS与MIS的区别与联系
Ⅳ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给出了学习的主线,覆盖了该课程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该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教材里均有明确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使用教材:《物流系统工程》第3版,王长琼编著,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9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物流系统工程》是一个还处于不断发展中的课程,其内容许多人在实践中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实践着,考生应该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能够学好这门课程。
在学习中,请注意以下事项:
1.在学习每一章内容之前,先认真了解本自学考试大纲对该章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做到在学习时心中有数。
2.务必重视对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要下足够的功夫,反复思考,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了解。并注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并能运用适当的基本原理解决现实问题。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要针对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节分别提出自学或助学的基本学时建议和要求。要强调注意正确引导、把握好助学方向,正确处理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系。
1.要熟知考试大纲对本课程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准确理解对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认知层次和考核要求,并在辅导过程中帮助考生掌握这些要求,不要随意增删内容和提高或降低要求。
3.要使考生认识到辅导课只能起到“领进门”的作用,听懂不等于真懂,关键还在于自己练习,应要求考生课后抓紧复习,认真阅读。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考核目标不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可能有单项选择题、判断改错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各位同学有关于2022自学考试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留言咨询哟。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