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网站!
官方微博weibo.com/cdtnbyy
手机官网wap.cdtnb.com
让糖友感受台湾先进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手段,带来全新的医疗体验!
国内瑞京连锁分布地区:北京|四川|山西|甘肃|黑龙江...
橙色瑞京正在覆盖全国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
多数糖友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不能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
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于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小于6.5%。我国最新糖尿病指南建议:我国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是6.5%,也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控制标准。在我国临床上,只有3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能做到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理想。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4%~6.5%,要求控制在6.5%以下,若大于6.5%则易发生慢性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不稳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如果眼睛内的晶体被糖化,则会引发白内障;它还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并引起血脂和血粘度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等等。
在男性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死亡率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4%,女性患者增加28%。一旦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就增加50%以上。
▍糖化高,安全降糖,降低空腹是第一步
要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降低空腹血糖是第一步。降低空腹血糖更有利于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还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在空腹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受其影响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血糖也会相应降低。这时再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餐后血糖,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佳降糖方法推荐--*动态双C疗法*
√3天血糖达标、7天平稳控制、14天获得糖尿病解决方案√让受损的胰岛B细胞得以修复√15天血糖即可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适合各种类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高胰岛B细胞的存储能力√24小时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效避免低血糖√避免了用血糖仪反复监测血糖和每天注射胰岛素的痛苦和麻烦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某,男性,63岁,身高172cm,体重71kg。患者于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症状,同年因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治疗,期间发现空腹血糖14.44mmol/L,经糖耐量(OGTT)试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
◆2009年5月由门诊收入我院,查糖化血红蛋白8.3%;血脂:甘油三酯(TG)2.06mmol/L(正常值〈1.88mmol/L),低密度胆固醇(LDL-C)3.28mmol/L(正常值〈3.12mmol/L)。住院期间,我院采用独特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其科学饮食和运动。患者住院3周,胰岛素从每日59.9单位渐降至38单位。出院后,继续坚持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
◆2010年11月,患者第三次入院,再次进行综合治疗,出院时胰岛素完全停用,查糖化血红蛋白5.6%(正常),且TG、LDL-C均已恢复正常。半年随访,血糖全程达标,未出现过严重的低血糖,体力充沛、精神状态良好。
▍专家答疑
◆血糖正常,糖化血红蛋白值高,为什么
◆血糖不稳定,糖化血红蛋白值正常,为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高怎么办?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指导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在临床治疗中,如能同时测定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更好地全面判断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当空腹血糖超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测值时,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与采血时紧张、劳累、晚餐进食过多、治疗不当、急性并发症等有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