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加热试管前,用抹布将试管外壁擦干,以防试管受热不匀而破裂。
D、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7.托盘天平指针不在分读盘中线而是偏向右边就称量,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数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8.在固体溶解、过滤、蒸发三项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A、试管B、玻璃棒C、酒精灯D、蒸发皿9.如图下列四个实验操作,①正放盛有氧气的集气瓶②过滤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④移走加热的蒸发皿.操作错误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药品不定量时,固体一般去1~2克B、安装过滤器时,滤纸边缘高于漏斗口C、蒸发食盐水,用温度计不断搅拌液体D、酒精灯不用的时候,一定要盖上灯帽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2O—————2个氧元素B.SO2—————二氧化硫C.N2—————2个氮原子D.Mg—————镁离子12.为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枣庄学院2016年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A.药匙B.试管夹C.镊子D.坩埚钳2、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
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A.8.3gB.7.7gC.3.3gD.2.7g3、用减量法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4000g分析纯的NaOH固体,溶解后稀释到100.0mL,所得NaOH溶液的浓度为()。
A.小于0.1000mol/LB.等于0.1000mol/LC.大于0.1000mol/L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的摩尔质量为204.2g/mol,用作为基准物质标定0.1mol/LNaOH溶液时,如果要消耗NaOH溶液为25mL左右,每份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g左右。
A.0.1B.0.2C.0.25D.0.55、NaHCO3纯度的技术指标为≥99.0%,下列测定结果哪个不符合标准要求?()。
A.99.05%B.99.01%C.98.94%D.98.95%6、精密称取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12mg,应选取()的天平。
A.千分之一B.万分之一C.十万分之一D.百万分之一7、实验室标定KMnO4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Na2CO3B.Na2S2O3C.Na2C2O4D.K2Cr2O78、标定氢氧化钠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EDTAB.K2Cr2O7C.草酸D.邻苯二甲酸氢钾9、下列物质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固体NaOHB.浓HClC.固体K2Cr2O7D.固体Na2S2O311、欲配制1000毫升0.1mol/L的NaOH溶液,需要称取NaOH(M[NaOH]=40g/mol)()。
班级姓名学号第十四届学术科技节之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初赛试卷将正确答案按题号填写到下列表格中: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1.()90%乙醇是指100ml乙醇中含有90g乙醇。
2.()6.78950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是:6.790。
3.()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读数误差,滴定体积越大越好。
4.()酸式滴定管既可以用来盛装酸类溶液,也可以盛装氧化性溶液。
5.()抽样检查中,抽取的样本数越多越好。
6.()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7.()我国化学试剂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和实验试剂。
8.()天平的分度值越大灵敏度越高。
9.()使用干燥箱时,试剂和玻璃仪器应该分开烘干。
10.()在使用酒精灯时,当灯内的酒精少于1/3时也没有关系,当不用灯时,直接把灯帽盖上就可以了。
11.()酵母菌发酵糖时,通常会产生二氧化碳。
12.()革兰氏染色时最好选择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细胞进行染色。
13.()使用高压灭菌器时,在冷气排尽后,压力上升至15磅,温度是121℃。
14.()若在紫外光区对样品进行分光光度分析,应使用玻璃比色皿。
15.()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的液面不要超过滤纸的2/3。
16.()配制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可以采用直接配制方法。
17.()金属离子指示剂H3In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为红色,它的H2In呈蓝色,其余存在形式均为橙红色,则该指示剂适用的酸度范围为pKa1 18.()同一种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往往要比与无机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 19.()在螯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20.()KMnO4滴定草酸时,加入第一滴KMnO4时,颜色消失很慢,达是由于溶液中还没有生成能使反应加速进行的Mn2+。 21.()现有原电池(-)Pt|Fe3+,Fe2+||Ce4+,Ce3+|Pt(+),该原电池放电时所发生的反应是Ce4++Fe2+=Ce3+Fe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大?A.氯化钠B.碳酸钠C.硫酸钠D.碳酸钙2.下列哪种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酸碱中和反应B.置换反应C.加合反应D.水解反应3.下列哪种物质是还原剂?A.氢气B.氧气C.氯气D.硫磺4.下列哪种溶液的pH值最小?A.0.1mol/L盐酸B.0.1mol/L氢氧化钠C.0.1mol/L醋酸D.0.1mol/L氨水5.下列哪种化合物是分子晶体?A.氯化钠B.二氧化硅C.硫磺D.铜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测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合成苯甲酸。 3.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硫酸铜的溶解度。 4.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硝基苯和苯。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含量。 九、概念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解释化学平衡常数Kc的概念,并给出计算公式。 2.解释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3.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并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解释电负性的概念,并给出电负性大小的判断依据。 5.解释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并给出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 十、附加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和应用。 2.简述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保护基团及其作用。 3.简述纳米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简述绿色化学的概念和原则。 5.简述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答案:1.A2.B3.A4.A5.C二、判断题答案: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错误三、填空题答案:1.氧化还原反应2.分子间作用力3.氢氧化钠4.0.1mol/L5.硫磺四、简答题答案:1.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是指在反应中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2.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碱→盐+水。 生化技能大赛初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生化技能大赛中,以下哪项是核酸的主要成分?A.蛋白质B.脂质C.碳水化合物D.核苷酸正确答案:D2.在生物体内,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生物大分子是:A.酶B.激素C.抗体D.核酸正确答案:A3.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呼吸的产物?A.二氧化碳B.水C.氧气D.丙酮酸正确答案:C4.DNA双螺旋结构是由哪两位科学家首次提出的?A.达尔文和华莱士B.克里克和沃森C.莫诺和雅各布D.摩尔根和萨顿正确答案:B5.生物合成中,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是由哪种酶催化的?A.柠檬酸合成酶B.柠檬酸脱氢酶C.苹果酸脱氢酶D.丙酮酸脱氢酶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______是连接在mRNA上决定氨基酸序列的三个相邻核苷酸。 答案:密码子2.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其主要由______分子构成。 答案:磷脂3.在生物体内,______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储存物质。 答案:糖原4.核苷酸是由______、糖和磷酸组成的。 答案:含氮碱基5.真核细胞中,______是细胞内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 答案:核糖体三、简答题1.请简述酶的催化机制。 答:酶是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它们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的进行。 酶的催化机制通常包括:(1)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使底物更易于反应;(2)转化阶段,酶通过稳定底物的过渡态,使得反应更容易进行;(3)生成产物并释放,反应完成后,产物从酶的活性位点脱离,酶恢复原状,可以再次参与催化。 2.描述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 答:细胞呼吸是细胞获取能量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中,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丙酮酸分子,产生少量ATP和NADH;(2)柠檬酸循环,也称为克雷布斯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丙酮酸,产生CO2、ATP和更多的NADH;(3)电子传递链和化学渗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NADH和FADH2将电子传递给电子传递链上的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氧气,产生大量的ATP。 生物化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A.离心B.层析C.电泳D.蒸馏答案:D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蛋白质的空间构象C.蛋白质的亚基组成D.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答案:A3.下列哪种酶不是水解酶?A.淀粉酶B.脂肪酶C.转氨酶D.蛋白酶答案:C4.核酸分子的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单糖D.脂肪酸答案:B5.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辅酶?A.辅酶AB.辅酶QC.维生素B12D.核苷酸答案:D6.酶促反应中,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A.提供底物B.提供能量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提供反应场所答案:C7.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脂质B.蛋白质C.多糖D.核酸答案:D8.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是:A.线粒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核糖体答案:A9.糖酵解过程中,产生ATP的阶段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答案:A10.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信号传导中的重要分子?A.激素B.神经递质C.细胞因子D.核酸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结构被破坏。 答案:活性中心3.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和DNA。 答案:RNA4.细胞膜上的_______是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的重要分子。 答案:糖蛋白5.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和水。 答案:二氧化碳6.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两个_______分子。 答案:丙酮酸7.酶促反应的速率受_______和底物浓度的影响。 答案:酶浓度8.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于其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 答案:脂质9.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的是_______阶段。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蛋白质的组成成分?A.氨基酸B.核苷酸C.肽键D.碳链答案:B2.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哪种金属离子?A.铁离子B.铜离子C.锌离子D.钠离子答案:C3.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脂质?A.甘油三酯B.胆固醇C.磷脂D.葡萄糖答案:D4.DNA复制过程中,哪个酶负责解开双螺旋结构?A.DNA聚合酶B.DNA连接酶C.DNA解旋酶D.DNA限制酶答案:C5.细胞呼吸过程中,哪种化合物是最终的电子受体?A.氧气B.二氧化碳C.水D.葡萄糖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答案:氨基酸2.脂肪酸根据饱和程度可以分为________和不饱和脂肪酸。 答案:饱和脂肪酸3.糖酵解过程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是由________催化的。 答案:己糖激酶4.在DNA复制过程中,________酶负责合成新的DNA链。 答案:DNA聚合酶5.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它主要负责________过程。 答案:细胞呼吸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描述一下细胞色素c在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 答案:细胞色素c在电子传递链中起着电子传递的作用。 它能够从复合体III接收电子,并将电子传递给复合体IV,即细胞色素氧化酶。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的传递伴随着质子的泵出,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 2.解释一下为什么说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答案: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因为它包含了构成生物体所需的所有遗传指令。 DNA分子由四种核苷酸组成,这些核苷酸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形成了基因。 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而蛋白质是细胞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 因此,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 四、实验操作题(每题15分,共30分)1.描述一下如何使用SDS-PAGE电泳分离蛋白质样品。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酶的催化作用机制中,以下哪一项不是酶催化的特点?A.高效性B.特异性C.需要高温D.可逆性答案:C2.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核酸的组成成分?A.磷酸B.核苷C.氨基酸D.碱基答案:C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A.氨基酸的线性排列B.肽链的折叠C.多肽链的盘曲D.多条肽链的聚集答案:D二、填空题1.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含有________,它们对酶的活性至关重要。 答案:必需氨基酸残基2.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链构成的。 答案:互补碱基对3.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________,而蛋白质的降解过程是________。 答案:翻译;水解三、简答题1.简述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答案:酶的催化作用机制通常涉及到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这种结合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了反应速率。 酶在催化反应后,其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可以反复使用。 2.描述DNA复制的基本原理。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即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包含一个原始的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DNA聚合酶在模板链的指导下,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将游离的核苷酸连接起来,形成新的互补链。 四、实验操作题1.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实验步骤:a.准备两种不同的底物溶液,例如淀粉和蔗糖。 b.准备一种特定的酶溶液,例如淀粉酶。 c.将酶溶液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底物溶液中。 d.观察并记录反应的结果,如淀粉是否水解产生糖。 预期结果: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而对蔗糖无催化作用。 2.描述如何通过凝胶电泳来分离DNA片段。 实验步骤:a.准备含有不同大小DNA片段的样品。 b.将样品加入凝胶孔中。 c.通电,使DNA片段在凝胶中迁移。 d.观察凝胶上的DNA条带,根据迁移距离判断DNA片段的大小。 五、论述题1.论述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答案:丙酮酸2.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中。 答案:胞液3.核酸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DNA,RNA4.辅酶A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泛酸和3-磷酸腺苷。 答案:半胱氨酸,β-巯基丙酸5.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细胞呼吸过程中,电子传递链的作用。 二、测试内容:(一)清点实验器材:如无异议请在括号中打“√”,如有异议请注明并向监考老师报告。 ()1.研钵:1套2.量杯:50ml,1个3.烧杯:250ml1个、100ml或50ml2个4.滴管:1支5.移液管:1ml、2ml各1支6.吸球:1个7.试管:3支及试管架:1个8.容量瓶:50ml1个9.药用天平:1台10.电子天平:3台共用11.恒温水浴锅:3台共用12.离心机:1台13.离心管:2支14.标签纸:1小张15.剪刀:1把16.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17.比色皿(1cm,3个)(二)清点实验试剂:如无异议请在括号中打“√”,如有异议请注明并向监考老师报告。 完成后将仪器和试剂照原样摆好,填好仪器使用登记,拿上待测的溶液离开实验室到分光光度计室测定。 ①取3支试管,按上表进行操作。 ③水浴结束后,冷却后迅速测定。 2.用柑子制作维生素C溶液将新鲜的柑子剥皮,取果肉,准确称取2.5g,在研钵内,加入少许草酸-EDTA溶液,研碎,反复两次,最后一并倒入50ml容量瓶,然后用草酸-EDTA溶液定容至50ml并贴上标签放在桌面待查。 (每个1分)2.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滴定管尖嘴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将其冲下。 (4分)3.Ca3Ca0.10050.02507mol/L100.0010cM-==(4分)CaEDTA25.000.02517mol/L24.90cc==(4分)4.(1)①未穿带实验服和护目镜;②高锰酸钾未称量;③高锰酸钾要缓慢加入;④无冰水浴(每条1分)(2)4KMnO4+6H2SO4=4MnSO4+2K2SO4+5O2+6H2O,(2分)局部过热,生成大量氧气而造成爆炸。 生物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功能?A.催化生化反应B.作为细胞结构成分C.储存能量D.传递遗传信息答案:C2.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的?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ED.维生素C答案:D3.酶的活性中心通常由哪种氨基酸残基组成?A.酸性氨基酸B.碱性氨基酸C.极性氨基酸D.非极性氨基酸答案:B4.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核酸?A.DNAB.RNAC.蛋白质D.脂质答案:D5.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归功于哪种成分?A.磷脂B.胆固醇C.蛋白质D.糖蛋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 答案:ATP2.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的三个连续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种碱基序列被称为______。 答案:密码子3.脂肪酸根据碳链长度不同可分为______、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 答案:短链脂肪酸4.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定的______分子。 答案:信号5.DNA复制过程中,新合成的链称为______。 答案:子链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描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首先解旋酶将双链DNA解旋,接着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添加互补碱基,形成新的子链,最终形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2.简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是DNA复制的阶段;G2期是细胞继续生长和准备细胞分裂的阶段;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 3.什么是酶的专一性?请举例说明。 答案: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4.描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生物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物质交换B.细胞间信号传递C.细胞核的保护D.维持细胞形状答案:C2.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真核生物?A.酵母菌B.细菌C.原生动物D.植物答案:B3.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答案:B4.下列哪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A.胰岛素B.甲状腺素C.肾上腺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A5.以下哪种生物技术不属于基因工程?A.基因克隆B.基因编辑C.细胞培养D.基因治疗答案:C6.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G1期B.S期C.G2期D.M期答案:B7.下列哪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A.丙氨酸B.谷氨酸C.赖氨酸D.丝氨酸答案:C8.以下哪种生物不是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A.玉米B.酵母菌C.细菌D.人类答案:C9.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真菌B.原生动物C.细菌D.植物答案:C10.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磷脂B.蛋白质C.多糖D.核酸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主要负责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物质转运;信号传递1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___。 答案:细胞核13.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叶绿体的基质14.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___________的代谢。 答案:血糖15.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G1期、S期、G2期和___________。 答案:M期16.人体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___________。 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A.40gB.4gC.0.4gD.0.04g12、配制好的NaOH需贮存于()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B.白色橡皮塞试剂瓶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D.塑料瓶13、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贮存于()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B.白色橡皮塞试剂瓶C.白色磨口试剂瓶D.试剂瓶14、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再用碱液润洗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准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D.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15、下列操作中,哪个是容量瓶不具备的功能()。 A.直接法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定容操作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液体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16、将固体溶质在小烧杯中溶解,必要时可加热,溶解后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趁热转移B.使玻璃棒下端和容量瓶颈内壁相接触,但不能和瓶口接触C.缓缓使溶液沿玻璃和颈内壁全部注入容量瓶内D.用洗瓶小心冲洗玻璃和烧杯内壁3-5次,并将洗涤液一并移至容量瓶内17、使用容量瓶时,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 A.将固体试剂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溶解后稀释到刻度B.热溶液应冷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稀释至标线C.容量瓶中长久贮存溶液D.闲置不用时,盖紧瓶塞,放在指定的位置18、容量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19、如果发现容量瓶漏水,则应()。 A.调换磨口塞B.在瓶塞周围涂油C.停止使用D.摇匀时勿倒置20、配制250mL0.1000molL1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选用250mL容量瓶,瓶塞用橡皮筋固定在瓶颈上,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洗净,待用B.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氯化钠1.4625g,用少量水溶于100mL小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C.沿玻棒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烧杯中溶液倒尽后在烧杯扶正的同时使杯嘴沿玻棒上提1cm左右,再离开玻棒,用少量的水涮洗杯壁4次,涮洗液按同样的操作均转移至容量瓶中D.当溶液达到容量瓶的1/3容量时,应将容量瓶中溶液初步混匀,一手食指压紧瓶塞,另一手托出容量瓶底部,倒转容量瓶,边倒转边摇动,使瓶内溶液混合均匀2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22、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在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倾倒液体D.稀释浓硫酸23、用15mL的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为()。 A.15mLB.15.0mLC.15.00mLD.15.000mL24、滴定分析法主要适合于()。 A.微量分析法B.痕量分析法C.微量成分分析D.常量成分分析25、电位滴定和容量滴定的根本区别在于()的不同。 A.滴定仪器B.指示终点的方法C.滴定过程D.标准溶液26、酸碱滴定法进行滴定,消耗溶液体积结果记录应保留()。 A.小数点后2位B.小数点后4位C.二位有效数字D.四位有效数字27、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至系统误差()。 A.滴定时有液溅出B.砝码未经校正C.滴定管读数读错D.试样未经混匀28、实验测得右灰石中CaO含量为27.50%,若真实值为27.30%,则(27.50%-27.30%)/27.30%=0.73%为()。 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绝对偏差D.标准偏差29、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达到0.1%,使用常量滴定管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 A.5-10mLB.10-15mLC.20-30mLD.15-20mL30、在滴定分析中,若要准确移取0.1000mol/L硼砂溶液25.00mL,则应选用的器皿是()。 A.滴定管B.容量瓶C.移液管D.量筒31、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0.1mol/LHAc溶液时,合适的指示剂是()。 A.酚酞B.甲基红C.甲基橙D.溴百里酚32、配位滴定法测定Al3+的含量(不含其它杂质离子),最常用的简便方法是()。 A.直接滴定法B.间接滴定法C.返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33、配位滴定中,若Kf'(MIn)>Kf'(MY),会出现()。 A.指示剂的封闭现象B.指示剂的僵化现象C.指示剂的氧化变质现象D.终点提前现象34、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溶液的实验中,需要EDTA溶液荡洗2~3次的仪器是()。 A.滴定管B.容量瓶C.移液管D.锥形瓶35、用EDTA测定水中的Ca2+的含量时,Mg2+有干扰,实验中采用何种方法消除其干扰()。 A.加三乙醇胺B.调节pH值≈12C.加KCND.分离36、用KMnO4滴定Fe2+时,酸性介质宜由()提供。 A.HClB.HNO3C.HAcD.H2SO437、在EDTA配合滴定中,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38、将双指示剂法用于未知碱液的定性分析,若V1为酚酞指示剂变色消耗HCl的体积,V2为甲基橙指示剂变色消耗HCl的体积。 当V1>V2时,未知碱液的组成是()。 A.NaOHB.NaHCO3C.Na2CO3,NaOHD.Na2CO3,NaHCO339、用间接碘量法测定物质含量时,淀粉指示剂应在()加入。 A.滴定前B.滴定开始时C.接近化学计量点时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40、碘量法滴定时的酸度条件是()。 A.强酸性B.强碱性C.中性或弱酸性D.中性或弱碱性41、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应加热到()。 A.40~60℃B.60~75℃C.75~85℃D.85~100℃42、酸碱滴定中指示剂选择的原则是()。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等当点完全相符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和部分落入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C.指示剂应在pH=7.0时变色D.指示剂变色范围完全落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43、用0.1molL-1HCl滴定0.1molL-1NaOH时pH突跃范围是9.7~4.3。 用0.01molL-1滴定0.01molL-1NaOH时pH突跃范围是()。 A.8.7~5.3B.8.7~4.3C.9.7~5.3D.9.7~4.344、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欲使氯气纯化则应依次通过()。 A.饱和氯化钠和浓硫酸B.浓硫酸和饱和氯化钠C.氢氧化钙固体和浓硫酸D.饱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45、用K2Cr2O7滴定Fe2+时,加入硫酸—磷酸混合酸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B.提高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C.降低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D.在有汞定铁中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沉淀46、下列溶液中,在空气里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放的是()。 A.碳酸B.硫酸C.氢氟酸D.磷酸47、用KMnO4作强氧化剂时,常加入()形成强酸性条件。 A.HClB.H2SO4C.HNO3D.H3PO448、由于Fe2+很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因此实验室在进行定性实验时,常用()配制Fe2+试剂。 A.FeSO4溶液B.FeSO4固体C.(NH4)2Fe(SO4)2固体D.K4[Fe(CN)6]固体49、被测溶液中,加入已知量且又过量的标准溶液,当其与被测物质反应完全后,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第一种标准溶液的余量,这种滴定法称为()。 A.直接法B.间接滴定法C.返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50、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溶液的浓度,滴定前碱式滴定管气泡未赶出,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会导致()。 A.滴定体积减小B.对测定无影响C.使测定HCl浓度偏大D.测定结果偏小51、某些金属离子(如Ba2+、Mg2+、Ca2+等)能生成难溶性的草酸盐沉淀,将沉淀滤出,洗涤后除去剩余的C2O42-后,用稀硫酸溶解,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与金属离子相当的C2O42-,由此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