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不少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身处独生子女环境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与同龄人沟通和交流的环境。如果在社会交际中依然对网络成瘾,那么更加丧失了与人正常人际交往沟通的机会。不少沉迷网络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往的过程当中都会存在一些障碍,与家长沟通更是有非常深的“代沟”。不少网络成瘾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往往表现出过分自我、不尊重他人、自卑敏感、自闭等倾向,网络严重成瘾还可能导致这些学生患上抑郁症,这些由于网络成瘾所对大学生正常社交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都可能对大学生未来身心健康发展埋下一定的隐患。
(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五)网络成瘾可能诱发犯罪活动
互联网的信息繁杂,虽然其中不乏充斥着大量优秀可利用的优质信息,可以帮助提升自我和学习知识,但是同时其中也包含了各类反动、暴力、黄色的信息内容,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些负面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心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易诱发大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网络的不良信息对于大学生思想的污染十分严重,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出现缺失,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更有甚者可能直接诱发大学生进行犯罪。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沉迷网络游戏当中的暴力情节,久而久之形成一些错误的行为观念,也有可能使得大学生对他人实施暴力行为。现阶段,由于网络成瘾而造成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的情况正在不断增加,需要重视这种情况的发生。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因素
(一)个人层面
由于不少大学生身处独生子女家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较好的独立性,加上不少大学生远离家庭进入学校,往往会由于学习压力大、社交、生活遇到障碍等原因受到挫折和困难,使得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精神压抑的状态没有办法得到正常的疏通和宣泄,而网络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十分方便、效果十分显著的情绪宣泄途径。大学生活无疑是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同时在思想和生理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意志力不强、自制力薄弱、错误的人际关系认知等情况的发生,对于互联网一些暴力、色情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一旦接触就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二)家庭层面
在如今互联网信息时代,电脑已然成为了绝大多数家庭的必备电子产品,不少家庭都为学生提供了独立的房间和空间来使用电脑,这客观上给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提供了物质条件。当今社会的大学生父母不少也长期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充足的沟通与交流,甚至有一些父母基本上完全与孩子不进行交流,不少大学生在家时只能通过网络来寻求情感上的宣泄,久而久之产生隔阂又反过来影响交流,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还有部分父母的教育不当或过分溺爱,为了图方便将一个学期或长期的生活费一次性转给学生,这就是学生在短期内获得了大量的金钱自然经不住各种网络诱惑,这更加促使了他们以网络为中心为所欲为的情况产生。
(三)学校层面
(四)社会层面
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让网络成为了生活中所常见的事物,在不少地区充斥着网吧、网咖等方便快捷的上网场所,而大学生又是成年人这些上网场所对他们来说更是不受限制。不少大学生三五成群地进入网吧共同进入网络虚拟世界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无法分清娱乐与沉迷之间的界限,这些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的上网场所,也都成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最佳地点。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教育
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究其根本还是自身的问题。因此,高校应该进一步的通过思想与人文素质教育来强化学生的心理建设,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网络成瘾的危害宣传力度。从心理层面上加强大学生对于网络成瘾的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更加宏伟远大的目标理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成瘾。除此之外,现阶段校园网络以前不仅仅是师生们查询信息的工具,也应该成为校园管理的全新方式和手段。高校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与学生充分地展开交流,为学生提供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平台,打开网络成瘾学生的心扉,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拥抱校园与社会。网络管理者应该尽可能的将校园网络利用起来,让教师、辅导员能够投身到这种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管理和交流的方式,进而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任何问题,让他们能够更加健康的使用网络成就自我,而不是对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