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调查报告调查人:林森曾涛杨诚军马凯周望前Contents1.前言2.总括3.数据分析4.建议5.总结6.后记
大学生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
数据分析——饮食习惯我们在日常饮食方面看到有34%的同学会注意营养合理搭配,21%的会偶尔注意,就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有营养合理的意识。在一日三餐方面,除了极少数学生不规律外,三餐偶尔有间断是三餐很有规律的学生的三分之一,三餐可以说是正常的、健康的。其次在吃水果蔬菜上,虽然每天都是的只占19%,但常吃了的占到了55%,只有极少的人不吃。同时,自己饮食习惯不好时,虽然只有32%一定会纠正,但有53%可能会。总之,从调查数据显示,在饮食习惯方面,是基本健康的、营养的。
数据分析——身体锻炼
数据分析——医疗保健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医疗保健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具有特殊性:身体相对健康,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大,使之觉得所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还不是健康问题,缺乏维护健康的紧迫感;经济尚未独立,缺钱投入医疗保健。从数据可以看到有20%的偶尔会,35%有条件就会,45%的不会。显示了有一部分学生是有这个意识的,但经济上等各方面不能支持,同时,由于对医疗保健不够了解或其他原因,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不会。总之,在医疗保健方面,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杂食者,美食也”——杂与精的平衡
“食宜暖”——膳食的冷热平衡
“食前忌动,食后忌静”——就餐前后动静平衡
“胃好恬愉”——进食前后的情绪平衡
通过我们的调查统计,了解到同学们的状况,特别给出以下饮食建议,为我们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加分:
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否则易烫伤胃脘、咽喉。就餐前后动与静的平衡同样很重要,因为人们每天饮食中所摄入的各种食物及营养与身体的热能消耗之间必须保持平衡,所以饭后要适当活动,进食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
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与此相反则会危害脾胃。建议——饮食习惯当然,这些建议都是以我们能保证正常的饮食习惯为前提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建议——身体锻炼反复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意识性原则个别性原则渐进就是前进、发展、提高,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是逐步地、依次地、循序地变化,而不是突然或急剧的变化。反复性原则是指运用各种手段锻炼身体的过程,具有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的特性。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要想增强体质,就必须使构成人体的各局部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意识性原则是指要有意识地从增强体质出发去进行锻炼,而不是盲目地或无目的的乱练一气。个别性原则是指在锻炼过程中,要根据个人的特点去安排锻炼的方法、内容和运动负荷。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AfternoonEveningMorning7:30:起床
7:30—8:00:在早饭之前刷牙
8:00—8:30:吃早饭
9:00:避免运动
10:30:让眼睛离开屏幕休息一下
11:00:吃点水果
.19:30:晚餐少吃点
21:45:看会电视
23:00:洗个热水澡
23:30:上床睡觉
13:00:午餐
14:30—15:30:午休一小会儿
16:00:喝杯酸奶
17:00—19:00:锻炼身体
作息不规律不仅仅是皮肤,或是精神,睡眠直接影响血气的高低,睡眠不好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潜伏在身体里,所以良好的睡眠是保持健康身体的最基本的条件,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睡眠。因此循古人之法,早起早睡,给自己一个舒服的午觉是必须的,不要熬夜,对自己的身体好点。
大学生是这个社会的生力军,随着他们步入社会,社会也便注入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