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黑龙江省一家庭聚餐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该家庭亲属12人参加聚餐,9人食用了自制且在冰箱存放了一年的酸汤子。
截止目前,已经造成8人死亡。
不同于之前猜测的黄曲霉素中毒,专家认为黄曲霉素很少能达到致死的量。
果然,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有人猜测,该家庭存放酸汤子的冰箱可能断过电,食物腐败病菌滋生,食用后造成食物中毒!
大师兄提醒:
定期清理冰箱,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存放超过两个月的食物,尽量不要再吃了!
食源性食物中毒,一种被国人所忽视的家庭潜在风险,每年约导致8万人死亡。
01
什么是食源性中毒?
也就是通俗的说法:食物中毒。
专业的说法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如病原菌或有毒物质引起的一类疾病。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稍微不专业的说法,就是指吃了发霉、有毒、污染、有寄生虫等各种“不干净”的东西引起的拉肚子、呕吐、中毒等问题的病。
目前,食源性疾病是全球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
每年全世界都有不少人吃、喝了“不干净”的东西而被感染或中毒。↓
02
食源性中毒,都有啥情况?
前不久,云南的蘑菇岛了收获的季节,很多网友把食物中毒拍成了段子,引得网友跃跃欲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很多人因食物中毒而丧命。
吃个东西还能把自己吃病了?还真能。
总体来说,食源性中毒一般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两大类。
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下面,来看看到底这些病毒、寄生虫、毒素都是些啥子,容易在哪些食物中出现。
感染性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差不多有10种左右的常见肠道致病菌,在食源性疾病中是主要的致病因素。
如果吃了有这类病菌的东西,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
其中最常见的5种致病菌,容易待在这些被污染的食物中:
1
沙门氏菌:鸡、鸭、猪、牛、羊等禽、畜肉;
2
副溶血性弧菌:鱼、虾、盘海、贝等水产;
3
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
4
肉毒杆菌:酸奶、啤酒、豆腐乳、酱油等发酵制品以及肉制品;
5
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乳制品。
食源性病毒感染
如果是吃、喝了带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戊肝病毒疾病患者吃过的食物、水,或者用过带有这些病毒的餐具,有可能被感染,感染后会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戊肝等。
比如上海人当年爱吃没煮熟的海鲜,恰好海鲜遭受污染,造成了大规模的甲肝爆发事件。
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吃了没煮熟、或者直接吃生的肉,造成的寄生虫感染。
中毒性
食源性真菌中毒
在众多真菌毒素中,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素,主要存在发霉、变质的食物中,尤其是发了霉、变了质的花生、玉米、大米、坚果中非常容易出现。
比如吃起来有点苦的瓜子,存放很久的核桃,烂了的玉米、大米、花生,这些都容易有黄曲霉素。
尤其是天气转热或开放暖气的时候,食物更容易变质,这类中毒在春夏秋季的发病率最高。
动植物性毒素中毒
比如吃了毒蘑菇、有毒动物(如河豚)后,产生的毒素会导致中毒。
化学性中毒
主要是农药、灭鼠药等的滥用,含重金属、有机磷的化合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03
食源性中毒,如何避免?
很多小伙伴看完,可能觉得是不是吃个东西还要心惊胆战?
其实,只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该吃吃该喝喝,我国那么多好吃的,可不能因噎废食!
1.保持清洁
饭前便后、公共餐厅就餐开始前,一定要洗手,并且最好用酒精湿巾消毒。
这次新冠疫情算是让我们了解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指不定有什么病毒在等着你!
做一个稍微有点洁癖的人,总没错!
2.生熟分开
这对于常年做饭的人可能是常识,而一些厨房新手,可能就不知道了。
厨房卫生,重在生熟分开。
生的肉和熟的肉,要分开装;切生的菜板、刀和熟的要分别专用;装生、熟的东西,也不能贪图方便重复使用。
3.做熟
很多人追求食物的口感,或者学习国外的饮食习惯,常常不把食物煮熟就食用,很容易中毒。
食物要彻底弄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汤品冷却后再食用,煮开确保达到70℃;再次加热熟食时,一定要加热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不能存放2小时以上,尤其是20度以上的天气,容易变质和滋生细菌;
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要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使用前应加热到滚烫的温度(60℃以上),稍微冷却后食用。
正确的解冻方法:
第二步:取出食品,用微波炉的解冻档解冻,但不能加热到食品变软。
第三步:将还未变软的食品取出放在室温下搁置到完全解冻即可。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不要食用不干净的水烹饪。
不吃超过保鲜期的食物;
不吃猎奇的食物。
不吃反季食物、不吃猎奇的食物,食用本地新鲜蔬菜、肉类,已经能够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营养。
温馨提示
如果你有保险配置需求可以咨询悟空保的专业咨询老师,一对一辅导,搭配全家保障方案,一站解决所有保险难题,仅需8.8元,点击此处立即咨询
●一对一专业咨询辅导
●方案定制:梳理家庭风险,量身定制家庭保险配置方案;
●保单分析:已有/拟购保单分析,科学诊断家庭风险缺口;
●投保理赔协助:提供专业的投保协助,身体有小毛病做好健康告知,降低理赔纠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