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不断侵扰着我们,即使买正规商品,但是还是消除不了一部分人“不安”的情绪,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制食物”保证“安全”,但是,自制食物真的安全吗?
1、真实案例
龚小姐是一名普通白领,自从生小孩后成为全职太太,但是由于过分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变身为“自制狂人”,从自制酸奶、蛋糕到自酿葡萄酒,她甚至还参照野菜书籍去挖野菜。
她自制鳄鱼鞭酒导致丈夫食物中毒住院,参照书籍挖野菜,误将断肠草当作金银花熬汤,最终,使婆婆食物中毒,离开了人世。
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各种家庭自制食品,
分别要提防什么?
1、自制酸奶——提防混入杂菌
乳制品企业会将牛奶进行灭菌处理,在趋近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发酵。自制酸奶制作过程要很细心,避免混入杂菌,自制酸奶不宜用菌粉,因为在保存不当很容易混入其他杂菌。不但影响酸奶口感,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建议:
酸奶制品对菌种、环境、温度要求都比较严格,自制酸奶很容易受到杂菌破坏,不建议自制,需要正规超市购买正规品牌为好。
2、自制泡菜——提防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在腌制品、卤制品当中最易出现,研究发现,不论是泡菜还是咸菜,在腌制后1——3天是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时期。从3天开始,泡菜坛当中的氧气会快速的被微生物消耗殆尽,同时硝酸盐含量也会逐渐减少,泡菜才逐渐趋于平稳。建议:著名分子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赵国屏曾表示:通常规范腌制的泡菜如果表面发臭,那么这个部分就是富含亚硝酸盐的部分。建议泡菜最好选用烧制瓦罐,空气中的乳酸菌更利于发酵。泡菜密封时要始终保证菜与水的总量占容器的80%以上空间。
4、自制葡萄酒——提防杂菌、甲醛
喜欢自酿葡萄酒的朋友不在少数,自己动手的过程也很有仪式感。但是,自制葡萄酒无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病菌,还容易造成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
5、自制豆豉——提防肉毒杆菌
2009年1月21日,甘肃省庆城县马岭镇某村村民发生疑似食物中毒造成6人中毒,3人死亡。一家人吃面条就了部分自制未加热的豆豉,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出现头晕、视线模糊、吞咽困难、瞳孔扩大、发音困难及下肢发软等严重症状。致死率达50%。
参考文献:
[1]景浩.自制食品,当心惹毒上身[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17(8):59-59.[2]思雨.需注意的的8大食品安全误区[J].中国食品,No.682(18):116-119.[3]幽梦.女白领严控“食品安全”疯狂“自给自足”悲剧收场[J].伴侣,2015(2).[4]赵洪奎,林景珠,李庆方,etal.食用自制豆豉致肉毒杆菌食物中毒7例报道[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1,29(1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