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现同类症状,*6日上午7点30分向*镇卫生院报告,*镇卫生院接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核实后于8点30分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立即将情况报告*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并于9:20分到达现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向*市卫生局和湖南省疾控中心报告后,并立即调集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等学科专日请省疾控中心专家一组织各有关部门奔赴现*名符合病例定义业人员前往现场调查,于13时到达现场。*7起,再次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市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场,成立联合调查组对该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的
3、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得当。三、问题分析(一)、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认真详细分析自*5日17:20出现首发病例后,截止*7日11时,共发生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94例。*7日11时后无新发病例。出现呕吐或241、病例定义:*年*5日中餐在该校食堂就中餐,发热等症状的学生作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病例定义,合病例定义病例94例,后无新增病例。2、首发病例:*,女,13岁,125班走读生,于截至*7日11时共核实符*5日17:20小时腹泻3次及以上,伴或不伴头昏、头痛、恶心、腹痛、出现不适,主要为呕吐(3次)、腹痛,以脐周阵发性疼痛为主,并有
9、斤左右,因学生反应油有异味,晚餐就停止使用该食用油。经过对同样购买与学校同样食用油的8户居民进行调查,均表示未发现该食用油有异常,自身也未出现相似异常情况。对油销售的村民进行调查,为一私人作坊,属土法生产油,生产工艺简陋,直接用菜籽经榨油机直接榨油,经二次榨油后再加热过滤,变成成品油。现场原材料菜籽闻有霉味,卫生状况一般。5、食品制作过程调查经对学校食堂工作洗菜人员了解,称各种菜均分开清洗,且每种菜炒前至少经过两次清洗。莴苣买入时已削粗皮,清洗后经切片机一端切片,用盐腌几分钟后再用水清洗后待炒,所有肉由切片机另一端切成,工作人员称每日进行绞肉机清洗,但无清洗记录和相应
10、管理制度。鸡蛋为两手各拿一只进行相撞,敲破后蛋液落入大盆内,等够用后再放入锅内进行炒制。所有菜均分不同批次炒熟,加入的调料与平时无异。老师的菜与学生的菜分不同批次炒熟。每样菜品的炒制大概为5-10分钟左右。6、饮用水卫生调查学校水源有自来水和自备水源。自来水仅用于新教学楼卫生间、新学生公寓。学校自备水源为40米井,位于该校篮球场中,有井盖,井旁围栏有一缺口,水井口与地面相平,且水井所处地势较低。井水通过水泵抽入20m高的水塔,再通过水塔管网供应学校各处(除新教学楼卫生间、新学生公寓),包括食堂用水。学校自备水源未办理卫生许可证,未见管水人员健康证。经校管水人员称
12、肠埃希菌、志贺菌、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病原学检测和霉菌培养、有机磷类、杀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黄曲霉毒素B1、酸价、过氧化值等多项检测。结果如下:1、从一名病例的粪便和3名病例的肛拭子中检出沙门氏菌。2、从食品留样中的包菜和莴苣炒肉中检出沙门氏菌。3、从食堂末梢水中检出细菌总数为6cfu/ml,大肠菌群为2MPN/100ml,学校直饮水样细菌总数为120cfu/ml。4、菜籽霉菌计数1.5xi04/g。5、从菜籽、菜籽饼、菜籽油中检出抗蚜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四)问题分析的初步结论根据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临床检验结果以及病人粪便、肛拭子标
14、氏菌。5、食堂工作人员有4名无健康合格证,食堂卫生状况一般,食堂炒制生熟不分,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6、学校食用油由非正规渠道采购,私人榨油,生产作坊工艺简陋,菜籽闻有较重的霉味,霉菌计数达1.5xi04/g。同时从菜籽、菜籽饼、菜籽油中检出抗蚜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菜籽油中抗蚜威浓度为0.02mg/kg。虽然抗蚜威含量不足以导致急性中毒,也不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但部分学生可能因油的异味而出现心因性反应而就诊。7、虽然本次事件的水样中未直接检出沙门氏菌,但末梢水中检出大肠菌群、直饮水中细菌总数超标,且学校水源水不符合卫生学要求,可能成为水污染事件的隐患。四、
16、详细调查,掌握情况,积极开展病例对照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查找事件原因。并请省疾控专家对我市的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3、全力开展病例的救治工作,积极安排就近的医疗机构专门对病例进行救治,各医院成立了专家牵头的救治小组,确保了没有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4、对学校食堂、学校饮用水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消毒处理,对水井的井旁围栏缺口已进行了封闭,加强了学校饮食和饮水卫生管理。停用5日中餐使用的食用油。5、对全体师生及学生家*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认真做好中毒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效机制建立等6、及时向媒体公开事件处置的进展情况,积极引导,正面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