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2年6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茅台、恒顺醋业、老乡鸡、周黑鸭等跨界营销;井龙牌花椒锅巴、711门店被指打低俗擦边球;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多家餐饮、茶饮企业等被曝食品安全问题;卡士再次回应“酸奶酵母超标”事件;中国杨梅60元一颗出口迪拜“上热搜;陈赫退股贤合庄,加盟商集体维权”引热议;土坑酸菜涉事企业海霞酱菜厂被罚109万;多家企业被监管部门处罚;哈根达斯冰淇淋发现农药残留。……(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2年6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如下:
一、茅台、恒顺醋业、老乡鸡、周黑鸭等跨界营销
近期,茅台、恒顺醋业、老乡鸡、周黑鸭、农夫山泉跨界推出新品,进军新赛道。
5月下旬,茅台冰淇淋首发上市引发网友广泛讨论。5月29日,由茅台与蒙牛联名出品,蒙牛马鞍山工厂生产的三款“茅台冰淇淋”于贵阳首发上市,同时上线“i茅台”APP。这三款产品分别为青梅煮酒、经典原味和香草口味,售价分别为59/66/66元,茅台酒含量分别为1.6%、2%及2%。
“食醋第一股”恒顺醋业也跨界推出雪糕和气泡水产品。其中,恒顺醋业推出了3款文创雪糕,口味分别为酱油芝士、香醋和黄酒,每只售价18元。这三款雪糕,分别添加了5%的酿造酱油、6%的食醋和7%的黄酒。此外,恒顺醋业还推出了一款名为“酸甜抱抱”的气泡水。该款气泡水主打低卡、低糖、0防腐剂、真实果汁的概念,目前有菠萝、百香果和荔枝三种口味,在淘宝旗舰店的售价为9.9元三瓶。
周黑鸭跨界推出了盒饭,该产品为名叫“周黑鸭蜜汁鸭腿饭”的快餐产品,是周黑鸭与快餐品牌“维小饭”联名合作推出的一款快餐。周黑鸭甜辣大鸭腿搭配秘制调味料捞拌莴笋丝、胡萝卜丝,同时辅以蒸制的娃娃菜。另外,盒饭还自带营养数据标签,分别标注了“492Kcal、447Kcal、443Kcal”几个卡路里数据,售价28元/份。
此外,农夫山泉依托其母公司旗下子品牌“母亲”推出即热新米饭,搭配此前推出的浇头,组合出售盖浇饭预制菜。在某电商平台上,浇头口味主要有咖喱牛肉、台式卤肉、藤椒鸡丁、金汤牛肉四种,每份售价约20元。
舆情点评
近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跨界推出新产品,通过新鲜的噱头来吸引年轻消费者,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以此来增加收益。但是,企业想要达到最终目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打好口碑,还需要对产品和营销创意做连续性规划。
二、井龙牌花椒锅巴、711门店被指打低俗擦边球
近日,井龙牌花椒锅巴、711门店均被指打低俗擦边球,引发网友讨论。
有消费者发现一款名为“井龙牌花椒锅巴”的产品,其外包装印有身着旗袍、露出大腿的女性图案,并配有“她火辣不如它火辣”的宣传语,有打低俗擦边球的嫌疑。对此,井龙锅巴回应称,包装和宣传语展现的是女性不屈不挠火辣的精神。
违法成本过低、监管力度不足等是低俗营销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企业需要端正态度,在包装设计时,要把握好尺度,规避风险,不要等事件发生以后再采取措施,那时就为时已晚。
三、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近期,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涉及多家幼儿园、中学和大学。
案例一:26名中学生因吃汉堡食物中毒,涉事企业被处罚
近日,重庆实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
具体事由为,重庆实益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香辣鸡翅汉堡708个,供应给重庆市某中学学生食用后,造成26名学生出现不明原因发烧、腹痛、腹泻、呕吐,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该批次香辣鸡翅汉堡是造成此次部分学生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致病食品。
案例二:湖南一幼儿园被曝使用变质果蔬
案例三:西安一幼儿园多名儿童呕吐腹泻发烧
据媒体报道,6月17日,陕西西安莲湖区吉的堡金色悦城幼儿园多名儿童出现不同程度高烧、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
6月19日,莲湖区疾控中心随即到幼儿园开展排查,共搜索到病例135例。截至6月22日,仍有8名幼儿住院治疗。
据记者了解,陕西省市疾控专家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目前,莲湖区卫健、疾控、市场监管等部门已针对幼儿园瞒报、漏报等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将给患病幼儿报销医疗费、营养费等。
案例四:山西一高校百余名学生食物中毒
四、多家餐饮、茶饮企业等被曝食品安全问题
近期,多家餐饮、茶饮企业被曝存在产品制作不合格、卫生不达标、吃出异物等食品安全问题。
6月10日,“知名网红粥铺出售口水粥”的话题引发热议。有视频博主曝光了两家网红粥店的后厨,发现“三米粥铺”和“曼玲粥店”后厨可能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其中“三米粥铺”宣称的当日现熬,实际则为预制加热,蒸饺、包子等食材隔夜加热使用,店员用嘴尝粥后,把尝粥的勺子放回粥里搅拌,出售给顾客,而曼玲粥也存在用嘴尝粥来测试是否熟透的情况,除此之外,该视频中还提到了一些其他问题。
此外,呷哺呷哺、一点点奶茶、瑞幸咖啡、元气寿司被曝存在异物。
6月5日,吉林长春网友发文称在呷哺呷哺店内用餐时,吃出头发,头发被店铺经理当场抢走扔掉。涉事店铺经理表示,只是拿着想去后厨取证,不存在恶意扔掉的情况。当时顾客提出要一千一百余元赔偿,自己觉得无法承担,最后给顾客免单,将用餐的费用退回。
此外,有消费者称在深圳一家元气寿司店用餐时,惊现一只蟑螂在寿司餐盘玻璃罩上乱窜。元气寿司深圳涉事门店店长回应称,确有此事,目前整个店面正在排查,等结果出来才能答复。
餐饮、茶饮企业频频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说明企业在管理中一直存在漏洞,企业需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门店巡查力度,加强对食品原料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加强员工培训,避免风险发生。此外,监管部门需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增加巡检频次,针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消费者饮食健康安全。
五、卡士再次回应“酸奶酵母超标”事件
酵母虽不属于致病菌,但其超标可能会导致酸奶腐败变质。酸奶中酵母超标,可能与生产企业的过程控制,运输过程及销售过程中的储藏条件等有关。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销售方,都要引起重视,严格把关产品质量,运输条件以及储存条件等。
六、“中国杨梅60元一颗出口迪拜”上热搜
6月15日,“中国杨梅60元一颗出口迪拜”的话题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台州市仙居县某农业开发公司出口迪拜40箱约500公斤东魁杨梅,价值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万多元。其中,每箱里面有30盒杨梅,每盒有15颗大小约为20至25克标准的东魁杨梅。据悉,这些杨梅在迪拜当地商超销售价格能达到8至10美元一颗,折合人民币约60元。
事件一经爆出,引发网友广泛讨论。有网友按照报道所述情况计算发现,出口价格折合人民币每颗约4.4元,而非报道中所称的60元。
据了解,有仙居果农表示,当地东魁杨梅价格与往年相比价格确实上涨,其直销最贵的皇冠级颗粒装每颗算下来约21元。据专家分析,东魁杨梅价格上涨的原因为气候原因导致的减产。
七、“陈赫退股贤合庄,加盟商集体维权”引热议
近日,陈赫与贤合庄一同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陈赫贤合庄”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贤合庄遭加盟商质疑割韭菜集体维权,陈赫退出股东行列等引发网友热议。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陈赫已退出贤合庄的股东行列。据了解,5月12日,“福建省贤合庄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改名为“福建省贤合庄餐饮有限公司”,同时,陈赫持股38.55073%的“福建贤合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股东行列,海南亚广丰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99%,成为最大股东。
而关于“陈赫退出福建贤合庄股东”一事也做出澄清:陈赫先生原本就不是贤合庄品牌的运营主体成都市贤合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直接股东,此前持股的福建贤合庄公司,自2019年不再直接经营贤合庄品牌后,已将主营方向调整为对外投资,并且涉及除餐饮外的多个领域,为此公司也聘请了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原有股东结构不符合新的经营发展需要,故此做出调整。
6月11日午间,针对近期贤合庄经营纠纷的问题,演员陈赫发布微博回应称,对于贤合庄品牌,会始终保持创始人的身份和所有门店的加盟商携手共进。与此同时,针对网上的质疑,也已主动向有关部门说明情况。
近年来,“明星+餐饮”的加盟店模式成为一种流行的商业模式,明星效应为门店带来了流量,减少了营销成本,从而增加了收益,是很多加盟商所乐见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加盟有别于普通的经营模式,是一种商业特许经营的行为。依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经营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
加盟商在加盟之前,要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在合同中明确明星的责任,提前为自身经营利益上好“保护锁”,以合法合规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八、土坑酸菜涉事企业海霞酱菜厂被罚109万
6月,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涉事企业岳阳市君山区海霞酱菜厂被罚。
该企业因生产标签不符合规定的食品、未按规定实施生产过程控制、从事虚假商业宣传,被岳阳市君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9.46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00元,没收未销售的新谱泡豆角273件和海霞酸豆角2000件。同时,被岳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据悉,2022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当事人原料车间原料随意堆放、清洗流程简化、清洗原料不干净的问题。因当事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岳阳市君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现场采取了查封措施,对涉案产品进行了抽样取证检验。
“土坑酸菜”事件对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产业不能停留在原始、粗放、野蛮的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尽快建立规范、可控的标准化体系。
九、多家企业被监管部门处罚
6月,多家企业因虚假宣传、使用过期食材、销售过期食品、检出不合格产品等问题被监管部门予以处罚。
案例一:曼可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5月26日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面包品牌“曼可顿”关联公司曼可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一万元。据悉,当事人在网店上对外销售的“酥皮奶油夹心面包”宝贝详情中将显示钠含量标注为356毫克/100克,经查实及当事人确认,其所销售的“酥皮奶油夹心面包”,实际钠含量为295毫克/100克。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构成了虚假宣传的行为。
案例三:“老乡鸡”因用过期炼制鸡油制售数百份鸡汤被罚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6月6日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老乡鸡(上海)餐饮有限公司凯旋路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被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8万元。
经查,当事人于2022年3月29日从其公司的中央厨房购入2袋餐饮半成品炼制鸡油,将其作为食品原料,用于加工、制作菜肴“肥西老母鸡汤”,并对外销售。该门店使用的上述炼制鸡油,产品外包装的标签标明:“生产日期:2022/03/21、贮存条件:0-4℃、保质期:30天”,于2022年4月20日保质期届满,自2022年4月21日起超过其保质期限。自2022年4月21日起至2022年4月23日案发,共销售使用上述超过保质期的炼制鸡油加工、制作的“肥西老母鸡汤”369份,销售金额为6273元。
案例四:呷哺呷哺因自制饮品中喝出塑料袋被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三百四十四分店(下称“当事人”)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000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1年12月11日,举报人在当事人经营场所内就餐时,在其销售的一杯自制饮品内发现不明塑料袋,经查,该塑料袋为非食品级材料。经当事人店长赵红银确认此事属实。
案例五:星巴克门店因咖啡粉过期被罚
近日,上海星巴克咖啡经营有限公司杭州小河路店因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
处罚事由显示,该公司于2021年6月从星源(上海)贸易有限公司购进6盒便携式滴滤咖啡(佛罗娜研磨咖啡粉),截止案发,货架上剩余在售的4盒涉案商品有1盒已超过保质期2天(生产日期为2021年2月15日,保质期至2021年12月12日)。
案例六:711北京一门店卖36.2元过期食品被罚
6月7日,#711门店卖36.2元过期食品被罚#冲上热搜。据悉,近日,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通州新华联家园店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并吊销许可证,5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信息显示:2022年3月15日媒体曝光该门店涉嫌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执法人员当日对当事人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门店于3月1日销售的菜团和酱肉大包超过保质期(保质期至2022年2月28日)。当事人店长及店员确认视频真实及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
案例七:肯德基外卖未用封签封口被罚
近日,杭州肯德基有限公司桐乡时代分店因未使用封签对配送的食品予以封口,被桐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0元。
案例八:胡海泉奶茶品牌本宫的茶偷税被罚9万元
6月9日,“胡海泉奶茶品牌偷税被罚”上热搜。据悉,近日,本宫的茶关联公司广州本宫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偷税被广州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处以罚款。
案例九:麦当劳门店炸薯条用油不合格被罚3万
近日,广东省阳西县市场监管局在对江门金拱门食品有限公司阳西人民路分店使用的薯条煎炸过程用油进行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时发现,该用油酸价(KOH)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市场监管部门对该门店处以罚款3万元。
案例十:永辉超市因砂糖桔农药残留超标被罚款2万元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四川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成都锦江区锦江大道分公司因销售农药残留超标的砂糖桔被成都市锦江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47.06元。
老乡鸡上海一门店因使用过期炼制鸡油加工、制作食品被罚
呷哺呷哺因自制饮品中喝出塑料袋被罚
永辉超市成都一分公司因砂糖桔农药残留超标被罚款2万元
十、哈根达斯冰淇淋发现农药残留
6月21日,据台湾食药署发布的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显示,这两批次哈根达斯香草冰淇淋是由台湾通用磨坊股份有限公司从制造商HAAGENDAZSARRAS处进口的,重量共达5471公斤,依规定需退运或销毁。
此外,有消息称,通用磨坊表示,上述两个批次产品均未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销售。目前中国大陆市场流通渠道中的所有进口哈根达斯产品,在入境清关之前都经过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均持有有效的检测合格报告。
对于冰淇淋中为何会发现农药残留,目前未有官方结果。但是,此事给企业敲响了警钟,对于生产商来说,产品的质量控制相当重要,一定要把好关,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