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真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预防医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32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目前人为因素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废弃弃物污染
B.地面扬尘
C.农业污染
D.工业污染
2.急性中毒时,可使皮肤、粘膜及静脉血呈鲜红色的毒物是()
A.HCl
B.CI2
C.H2S
D.HCN
3.解除有机磷中毒引起的烟碱样症状的药物是()
A.解磷定和氯磷定
B.双复磷和氯磷定
C.对硫磷和解磷定
D.双复磷和解磷定
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B.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C.兴奋平滑肌
D.引起乙酰胆碱大量释放
5.最常用的毒性参数为()
A.LD100
B.LD50
C.LD0
D.LD
6.冠心病的生理始基是()
A.胃蛋白酶原增高
B.高甘油三酯血症
C.高尿酸血症
D.高蛋白质结合碘
7.产热量最高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膳食纤维
8.最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是()
A.花生、小麦
B.花生、玉米
C.高粱、大豆
D.大米、小麦
9.沙门菌食物中毒临床上可分为()
A.胃肠炎型、类伤寒型、败血症型、类感冒型
B.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肝肾损伤型、溶血型
C.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败血症型
D.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
10.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A.20%
B.15%
C.10%
D.5%
11.有8个患某种传染病的病人,其潜伏期(天)分别为:2、1、21、7、12、1、4、13,则中位数是()
A.4
B.5.5
C.7
D.12
12.四个样本率作比较,可以认为()
A.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3.近年来出现的测量死亡频率的指标有()
A.死亡率
B.伤残调整寿命年
C.生存率
D.病死率
14.横断面调查抽样时,样本大小取决于()
A.预期发病率
B.预期死亡率
C.预期患病率
D.偏倚大小
15.提高筛检试验灵敏度的办法是()
A.串联试验
B.并联试验
C.先串联后并联
D.先并联后串联
16.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不包括()
A.自然沉降法
B.惯性撞击采样法
C.悬浮采样法
D.过滤采样法
17.属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是()
A.地方性氟中毒
B.布氏杆菌病
C.克山病
D.大骨节病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可为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
B.蛋白质在体内燃烧产生的热量最高
C.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D.碳水化合物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19.利用熟石灰进行医院污泥消毒,要达到消毒要求,必须使()
A.pH值达到10并维持作用20小时
B.pH值达到10并维持作用24小时
C.pH值达到12并维持作用20小时
D.pH值达到12并维持作用24小时
2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不包括()
A.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B.食品应无害
C.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D.饮酒应限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矽肺常见的并发症有()
A.肺纹理增强
B.胸膜肥厚粘连
C.肺结核
D.肺内感染
E.肺心病
22.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包括()
A.保证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B.合理的加工烹调
C.建立科学的膳食制度
D.对人体无毒无害
E.满足机体所需要的热能和营养素
23.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常用指标有()
A.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
B.食物消化率
C.蛋白质消化率
D.食物吸收率
E.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24.队列研究的用途有()
A.用于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
B.用于传染病发病机理研究
C.用于检验职业人群
D.用于人群干预研究
E.描述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
25.不同民族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差别的原因有()
A.心理因素
B.遗传
C.地理环境
D.生活方式
E.血型
26.膳食调查常用的方法有()
A.询问法
B.追踪法
C.记帐法
D.随访法
E.称重法
C.回归系数b为正,x增加一个单位,y增加b个单位
D.回归系数b为负,x增加一个单位,y减少b个单位
E.r的取值为-1~+1之间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8.生态平衡
29.蓄积作用
30.永久性阈移
31.营养素
32.偏倚
33.流行过程
34.医院内感染
35.有限总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一、二、三级预防的内容。
37.地方病有哪些特点
38.简述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39.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
40.简述理论数的含义及四格表检验中选择不同公式时对理论数的要求。
41.队列研究的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如何选择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某护士在病例上发现8名高血压患者给同一种降压药前后的差值分别为:15.7,4.0,6.7,-6.0,8.8,6.0,14.7,10.5。请通过统计分析说明此降压药的效果。(t(0.05,7)=2.365)
43.在一次冠心病的筛检试验的评价中,共检查1000人(其中患者20人,非患者980人)。核查结果真阳性18人,假阳性49人,假阴性2人,真阴性931人。根据该结果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并加以解释。
以上“2007年4月03200预防医学(二)自考真题及答案”由自考生网指导老师收集整理。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