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护理论文范文(合集19篇)

【导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冠心病护理论文范文(共1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冠心病的临床护理论文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是心脏病中常见的类型。本文为冠心病的临床护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使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类心脏部位出现冠状动脉粥扬硬化斑块,引发人类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心脏器质性病变,影响心肌功能。冠心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胸部不适等症状,其诱发因素很多,如内分泌、糖尿病与高血压等,都可能引发冠心病。采取介入治疗是对冠心病的主要措施[1]。但是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针对患者的病情与实际需要,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利于冠心病患者恢复症状,达到最佳护理效果[2]。在本组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3月~20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94例,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3.5±4.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1±0.5)年,所有患者出现胸骨后闷痛,气短、心悸胸闷及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经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及血液学检查后确诊,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其他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及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基础护理加强晨起与晚间的护理力度,彻底作病房的清扫,提高病房的管理强度,对于能生活自理患者,指导患者常规进食及用药事宜,无法生活自理者,则需要定时为患者喂药、喂饭,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不良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帮助稳定患者病情[3]。

1.2.2心理护理冠心病是以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且疗程长,患者需要承担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均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躁、抑郁、恐惧症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加强彼此交流。向患者介绍以往成功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多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作心理评估,尽量慢性患者的需求,并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多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与临床治疗配合,树立起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1.2.3饮食护理因疾病因素,导致大多数患者存在食欲较差的症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多进行饮食搭配,多选择颜色鲜艳的食物,提高患者的食欲,并尽量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提高患者免疫力。尽量多补充水分,多进食新鲜蔬果,确保患者能均衡摄入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功能改善[4]。

1.4统计学分析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1.49%,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57.8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行针对性全面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减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恢复,应防范运用。

参考文献:

[1]武悦镜.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血液透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3):1240-1241.

[2]李俊凤,陈宇,任丽娜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8(16):1469-1470.

[3]彭彩虹,康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31(6):720-722.

[4]罗南,黎丽,刘斌等.冠心病患者“双心”护理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31(10):1773-1775.

[5]魏丽丽,王艳辉,刘秋菊等.一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609-1610.

[6]冯明华,郑明霞.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14,316.

[7]陆秀芳.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15-16.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冠心病是心脏病中常见的类型。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与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性损害,亦称缺血性心肌病。其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性斑块堆积于病变的冠状动脉内膜上,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减少,甚至部分中断,从而出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等病理改变及相应的临床表现[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都会导致冠心病发生,其临床上将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行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有128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46例,年龄在40~92岁之间,心绞痛126例,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1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迎接患者,态度和蔼,对第一次发病住院的患者应耐心细致介绍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病房的环境,住院须知及治疗上应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烦躁不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帮助其尽早康复。

对再次复发住院,因药物疗效差,对疾病恢复失去细心的患者,易产生抑郁、悲观、消极的心理;医护人员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采取安慰、开导、鼓励等方法,帮助患者找出疾病复发的诱因,加强预防,延缓疾病进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年纪较轻仍然工作的患者,须告知其不能盲目乐观,并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不要以自己年轻为资本,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留下隐患。责任护士应指导从饮食、休息等方面进行调整,使患者加强对冠心病的症状、转归、诱发因素的了解,认识到即使在恢复期或康复期,工作及生活亦需要量力而行,特别注意肥胖、吸烟、高胆固醇等可以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降低冠心病的复发。

2.2疼痛的护理

2.3技术护理

宜选择手部和足部的静脉进行穿刺,做到穿刺准确,有利药物顺利输注,若发现穿刺局部有红肿等药夜外渗时,应及时拔除,重新选择静脉穿刺,继续输液,对红肿的部位可给予硫酸镁外敷或湿热毛巾外敷,以减轻局部疼痛。

2.4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食物,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宜过饱,以少量多餐,不饮浓茶、咖啡等;戒烟戒酒,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超重的患者应控制总热量,有高血压、糖尿病者饮食宜清淡,宜低脂、低胆固醇、低糖。

2.5保持大便通畅

由于患病卧床,饮食减少,肠蠕动减慢,患者容易出现便秘。当便秘时用力排便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指导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或清晨空腹服用蜂蜜水;每日按摩腹部,促进排便;切忌排便用力,可遵医嘱服用缓泻剂,如果导片、麻仁润肠丸等

在对12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必须掌握和冠心病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操作,在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充分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积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达到治愈冠心病,减少复发,降低死亡率,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护理程序是以患者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方法,我们运用护理程序为冠心病行介入诊疗的患者提供全面的、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我科自3月至7月,共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210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PTCA加ICS)150例,平均年龄38岁~76岁,平均57岁,男286例,女74例。

2护理程序

2.1术前

2.2.1评估

术前患者由于对于手术缺乏认识,担心疼痛,担心费用等,易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此时,患者心态比较复杂,他们盼望手术又害怕手术,常常影响睡眠。

2.2.2护理诊断

2.2.3护理目标

2.2.4护理措施

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分析论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3月—203月期间收治的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组别进行均分,每组患者例数为28例,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为13例,男性患者为15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60岁,中位年龄为(70.21±5.23)岁;参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为14例,男性患者为14例,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61岁,中位年龄为(72.11±5.89)岁。对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包括性别与年龄在内基础信息予以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体重控制率、高血脂控制率、高血糖控制率、高血压控制率、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TG(高脂血症)等指标。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分析观察两组患者高危因素控制情况

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体重控制率、高血脂控制率、高血糖控制率、高血压控制率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LDL、TC、TG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经护理后实验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出现不满意为0例,一般满意10例,非常满意为18例,总满意例数28例,临床护理满意度100.00%;经护理后参照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不满意为8例,一般满意12例,非常满意为8例,总满意例数20例,临床护理满意度71.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33,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予以综合护理管理具备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发生疾病的几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对于控制患者高危因素具备重要意义,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水娜.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13(2):178-180.

[2]赵勇莉.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J].吉林医学,,34(35):7495-7496.

[3]刘照芹.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与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3(25):71-72.

[4]王建英,李英涛,李娇,等.老年冠心病80例综合护理管理的效果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7):161-162.

[5]陈红,高媛,陈琳,等.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J].医学信息,(31):146-147.

[6]张敏.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与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181-183.

综合评估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危害其生命健康[1].因此,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意义较大。综合评估护理模式为临床检测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突出。

1.1资料

选择9月~10月,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就诊编号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综合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0~80岁,平均(72.3±2.3)岁;病程4~,平均(9.2±1.2)年;专科及以上10例,高中学历15例,初中学历20例,小学及文盲5例。常规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5~85岁,平均(77.6±2.6)岁;病程5~16年,平均(10.4±0.4)年;专科及以上者8例,高中学历16例,初中学历22例,小学及文盲4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性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临床诊断

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100例患者均具有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排除脏器功能受损、意识和语言障碍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

常规组实施临床基础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评估护理。综合护理步骤如下:

1.3.1护理前准备护理前期,为确保综合评估护理的顺利进行,需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护理档案,包括患者资料、综合评估护理手册等。其中,护理手册包括患者日常生活评分、焦虑评分、营养现状等,确保每个评估量表简单易懂,方便填写、查阅[2];患者出院时取出该档案,并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综合评估护理期间所指定的'护理档案需两名以上冠心病专科专家查看、修改,以确保该档案的准确性,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1.3.2护理实施(1)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常规处理,如扩张毛细血管、降脂等,随后将护理档案放入患者病历,填写档案,确保临床护理与档案记录一致。

(2)患者入院2~4天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针对护理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4].常规组实施临床基础护理,对其进行冠心病健康教育,介绍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确保每位患者均了解冠心病。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以便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制定个性化方案,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加快康复进度。

综合组的护理人员先让患者填写护理手册,将所有显示阳性问题的纳入护理方案,并明确标注护理重点,以警示护理老年冠心病的重点,并予以落实;加强日常查房力度,护士长每天按时或不定时查房,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取得患者信任。每个护理项目执行后均在项目前打勾,项目判定分A、B、C3级,分别表示达标、基本达标、未达标。未达标项目需再1次执行,只有全部达标后才可进行下一项目。

1.4观察项目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医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调查表[6],对患者心理现状、生活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生活现状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调查表,总分95分以上为满意,85~95分为一般,85分以下为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对计量数据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心理现状、工作现状、身体状况、病情、日常生活等评分差异性不明显(P>0.05),护理后综合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1】

2.2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综合组临床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间接导致慢性病病发率持续上涨,成为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冠心病作为慢性高危疾病,病程长、危害大、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严重者可致死亡。

参考文献

[1]屈海宏,陈长香,徐爱茹,等.根据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14(2):209-212.

[2]史宇颖,丁蕾,耿桂灵.冠心病患者院外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22(13):1554-1556.

[3]高瑞英,席建军.健康行为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14(1):260-262.

[4]屈海宏,陈长香,徐爱茹,等.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模式在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18(20):2497-2499.

[5]韩静,屈海宏.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4,36(21):1960-1962.

[6]刘俊连,李艳珍.护理干预综合评估模式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观察[J].全科护理,2014,28(34):3191-3192.

[7]王志慧,屈海宏,周立芝,等.CGA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12(1):140-142.

冠心病护理ppt课件

掌握冠心病基本知识,能够与临床结合,正确护理患者的课件,下面是冠心病护理ppt课件,给大家下载。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护士走上临床的第一步。而冠心病监护室(cardiccareunit,CCU)对于护生实习而言,更是一个锻炼和考验自己的地方。我科于7月成立CCU,实行无陪护管理模式,所有实习的护生均进入CCU实习。由于管理模式的改变,许多护生轮转我科时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适当的方法来应对。

1环境介绍

CCU收治危急重症患者以及介入手术后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生活不能自理;而且CCU内放置了大量的仪器,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中心监护站系统等。初次走进CCU,面对着卧床的患者、众多的仪器、忙碌的护士,想到今后的实习将要在这里度过,护生心中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因此,科室介绍必不可少,通常由护士长或教学组长负责向护生介绍科室的特点、病房的环境、物品的放置、常规的工作程序、带教老师的情况,让护生尽早地熟悉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减少心中的恐惧。

2心理疏导

3仪器培训

由于CCU内患者病情危重,环境特殊,使用了大量的仪器,如: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中心吸氧、中心吸痰、除颤仪等;面对着种.种不曾接触过的仪器设备,护生一时之间会觉得手足无措,担心弄坏仪器、出差错遭到老师的责备,因此工作起来缩手缩脚,带教老师应详细介绍每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鼓励她们大胆地去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适时纠正护生的不足和错误,让她们逐渐熟悉。在熟悉之后,老师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问题,让护生解决,不会的要反复讲解;成功了,老师要热情的给予鼓励,增加她们的自信心。每一轮护生我们都会安排一次有关仪器操作的讲座,让她们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4专科知识培训

CCU内患者病情变化迅速,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要有严谨的作风、慎独的精神,必须准确及时地用药、细致地观察病情、耐心地倾听主诉、详细地记录文书。带教老师应带着护生,边做边讲解,将专科常见危急重症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抢救配合、护理措施以及介入手术的概况、术前、术后护理等知识点详尽的讲给护生,对于重点、难点要反复讲解。为此,我们准备了专科护理常规、培训手册、介入诊疗护理常规,以帮助她们尽快熟悉。而带教老师再逐步地指导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手把手地教她们记录文书,这样工作起来就会觉得心中有数了。

5在生活中应加强沟通

CCU内工作繁忙而紧张,既负责患者治疗的落实,又承担着繁重的生活护理,护士与护生每天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是,世俗的偏见、某些病人及家属的指责与挑剔,会令护生感到莫大的委屈。此时带教老师应该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把她们当成学生,更当成自己的朋友、妹妹一样来关心和爱护。当遇到责难时,要教会她们勇敢地面对,而不是逃避与哭泣;当她们心中有委屈时,老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安慰。带教老师应把“以患者为本”与“以学生为本”密切结合,通过言传身教培养护生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护理道德,让护生在带教老师身上领悟“白衣天使”的内涵,看到护理事业发展的光明前途,以便树立目标,更快进入护士角色。

在CCU的临床带教中我们着重培养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能力、技术操作能力,重视她们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疏导,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师生关系,帮助护生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顺利完成由“学生”到“护士”的转换,为今后工作及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1一般资料选取宁夏第四人民医院综合科6月至6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学教材内科学制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3]),其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60~78岁。

1.2方法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从患者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经济条件、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针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患者的年龄、性别、角色行为、个生倾向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潜在的或现存的心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预防性及应对的心理护理(一般心理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

2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2.1一般心理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这些患者共同存在的一般心理特点有:恐惧、焦虑、悲观、否认、绝望、孤独、抑郁等。有资料表明[4],冠心病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较多,焦虑尤为突出,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

2.2护理对策

2.2.1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的心态,周到、细致的服务,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掌握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达成共同促进康复的默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从服务质量入手,经常与患者进行心理上沟通,并从生活上照顾他们,比如亲自给患者打开水喂饭,尽量满足他们生活上及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特殊情况下的心理问题及个性化心理护理

3.1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各种认知能力渐衰退,体力、精力下降,活动受限,动作反应迟缓。如在更年期,男女两性心理上均有如下特点:易焦虑、抑郁、固执、情绪波动大,情绪反应强烈等;男女性别不同,其心理特征也有差异。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了解两性在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3.2不同角色行为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住院后,要承担患者角色,原有的健康人角色可能暂时或长久的丧失,有的老年患者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主要表现为角色强化和角色淡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角色训练、帮助其协调不同的角色行为,使他们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及角色适应。

3.3不同个性倾向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住院后,个体需求受阻,生活环境改变,兴趣、爱好被迫放弃,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个性倾向及其特点,根据不同患者的个性倾向性协调好彼此的兴趣、爱好、习惯等,使其相互适应。

3.4不同治疗时期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疾病急性期存在恐惧、多疑、敏感、急躁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同情、关怀和安慰患者,从而消除其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给患者以安全感;在患者冠心病的恢复期,要了解患者期盼快点康复又担心疾病复发的矛盾心理,讲解导致冠心病复发的诱因及发病后院外自救的方法等,教给患者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担心和顾虑。

4体会

在10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心理护理的力度。护理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根据不同的因素分析他们不同的心理问题,从而提出一般的心理护理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使96例患者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克服不良心理反应,积极配合治疗,6例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使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重要性。

冠心病的护理方法1、控制脂肪的摄入

少吃脂肪、减少热量的摄取。高脂饮食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使血脂增高。高脂血症是心绞痛的重要诱发原因之一。

2、减少食用植物油的摄入

应当尽量减少食用油的量,油类也是形成脂肪的重要物质。但可以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代替动物油,每日的总用油量应限制在5—8茶匙。

3、避免食用动物内脏

因为动物内脏含有丰富的脂肪醇,例如肝、心、肾等。

4、戒烟戒酒

烟酒对人体的害处,众所周知,它不仅是心绞痛的诱因之一,也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成痰,上犯心胸清旷之区,胸阳失展,气滞血癌,心脉闭阻,而成胸痹。痰浊日久,痰癌互阻,可形成胸痹心痛顽症。这是常见的引起心绞痛的原因。

1、少吃多餐

努力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特别应避免肥胖。注意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减少高热能食物如甜点等摄入。

2、少吃脂肪

减少膳食中的脂肪量,特别应减少动物脂肪量。脂肪供热比应为20%,不宜超过25%。还应注意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一般主张1:1至2:1。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植物油。但这并不意味着吃植物油愈多愈好,其摄入量还应保持在20%脂肪供热比例之内。

3、限制胆固醇

减少胆固醇摄入量。胆固醇摄入量一般应限制在每天300毫克以下,或严格限制在200毫克以下。含胆固醇的食物多为动物性食物,故可用豆类及其制品替代,这样既减少了胆固醇摄入量,又提供了优质的植物蛋白。

4、减少钠盐摄入量

由于高血压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控制血压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显得有特殊的意义。

5、注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

适量增加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的摄入。不饮酒,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调味品。在烹调方式上,多用清蒸、凉拌、炖、煮、烩等,禁用油炸、油煎等烹调方法.

1、隐匿型冠心病

这类的冠心病患者是有冠状动脉硬化的,但相对于其他种类的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的病变较轻,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患者有时并没有疼痛的症状。这类冠心病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不容易被发觉。

2、心绞痛型冠心病

许多冠心病患者往往会有胸痛、胸闷、心绞痛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脏缺血于缺氧造成的,是一种典型症状的冠心病。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这类冠心病患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由于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出现坏死的情况。

4、心力衰竭型冠心病

这类冠心病患者是由于心肌由于长期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组织营养障碍和萎缩,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心力衰竭。

冠心病病人日常护理方法

睡眠充足

饮食清淡

宜少食多餐,适当多吃些蔬菜、水果。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之品。宜吃温食,不宜多进冷饮和冷食。

戒烟限酒

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此外,过多的酒精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加重冠心病。可以适当饮一些葡萄酒,但每日不宜超过100毫升。

适当运动

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活动强度要适当,不宜剧烈运动,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时,应减少户外活动。

稳定情绪

炎热、无风、潮湿、憋闷都会使患者的情绪产生波动,心烦气躁、萎靡不振、无端发怒等,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都会构成很大的威胁,易使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溢血、脑梗塞等病突发。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早起散散步,傍晚时,走出家门,找人聊聊天,解除一天的压抑情绪。

1、冠心病的预防首先就要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也是冠心病的预防要点之一。

3、多喝茶同样可以帮助冠心病的预防,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4、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1、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冠心病的症状是休息时自行缓解者。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一些冠心病的症状。

2、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冠心病的症状表现为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3、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

4、反复出现脉搏不齐,冠心病的症状会出现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的现象。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这同样是冠心病的症状之一。

5、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等冠心病的症状。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冠心病护理的注意事项

1、冠心病患者的精神护理,在冠心病的护理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身体因素,更要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随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喜恶嗜好等,让患者保持乐观、松弛的精神状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发怒。

2、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饮食不当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健康的饮食可显著地降低血胆固醇浓度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戒烟、少饮酒;不饮浓咖啡和浓茶,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

3、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护理,冠心病患者在急性期一定要卧床休息。恢复期进行适当运动。在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运动的方法和运动量加以指导。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以不感过度疲劳为宜。

4、冠心病患者的服药护理,药物治疗是促使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用药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但在执行医嘱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努力观察和避免其他因素对用药过程的干扰。

5、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生活护理的内容主要有生活环境、睡眠等方面。良好的环境使病人精神愉快,促进病体恢复。注意病人的睡眠护理,不要夜间工作,养成规律性睡眠。

1、胡萝卜系列菜肴。如油焖胡萝卜条,清蒸胡萝卜(加适量醋、冰糖或蜂蜜),油炒胡萝卜丝、土豆丝、芹菜丝,胡萝卜水代茶饮,胡萝卜酱代果酱,胡萝卜汁代果汁饮。

2、麦芽油。用小麦胚芽为原料制成,可防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3、糖醋蒜。夏季将鲜嫩白皮蒜去掉茎,扒去硬外皮,洗净放人罐中,加入米醋使之浸没蒜头,按个人习惯尽量多加姜片和适量的味精、白糖(蜂蜜更佳),封好口,一个月后当小菜,每日早晚各吃一次。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冠心病日常护理方法

1、对冠心病患者而言,碰到不顺心的事应保持心平气和,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总所周知,情绪过于激动,可能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那些脾气急躁、爱管闲事、易生闷气的冠心病患者,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冷静,谈话应心平气和。若心情一时难以保持平静,应走开到别的地方去,换一换环境,或进行适当劳动或体育活动,以缓解、释放内心的不痛快。

2、正确对待冠心病,化解心中的压力。在医生帮助下,患者先了解心脏的构成、冠心病形成的原因以及冠心病常见的诱发因素,使患者能更清楚的了解冠心病,从而消除那种“为何偏我得冠心病”的不正常心态,建立起一种能与病共处的正常心态,减轻不必要的思想压力,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猝死等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

1、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肥肉、动物内脏、鱼卵、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少食;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等应忌用或少用;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不宜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都不宜于冠心病人食用。

3、蛋白质应少摄入

有不少市民认为,蛋白质是维持心脏健康必需的营养物质,从而进食大量的蛋白质食物。据专家介绍,蛋白质不易消化,容易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摄入蛋白质应适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每公斤体重不超过1克为宜,牛奶、酸奶、鱼类和豆制品对防治冠心病有利。

4、进餐过饱易诱发心绞痛

1、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自行缓解。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甚至十余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后出现胸痛、心悸。

2、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

3、夜晚低枕睡眠时,自觉胸闷憋气,需抬高枕头卧位(或坐位)方感舒适。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

4、性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1、饮食调养

平日饮食宜清淡,尽量少食或避免高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乳酪和黄油等;平日烧菜尽可能用植物油,食盐宜少,糖也要少吃;食物以素食及豆制品为主,即多食素菜、水果、豆制品等;蛋白质的补充可食用瘦肉、鱼肉和蛋类。

2、生活调理

生活应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休养环境应舒适安静,室内保持温湿度适宜和空气新鲜,并根据气候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避免引起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如活动过量、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过饱、受凉等。特别需要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每1~2天大便1次,必要时可服缓泻剂,避免大便用力。

3、控制体重

肥胖者要设法减肥,减少食物的总热能;不宜经常饱食,宜通过锻炼来减轻体重,务达较理想水平。

4、温水浴疗

给左上肢做局部温水浴,水温从37℃开始,逐渐调整到42℃,使局部末梢血管和冠状动脉反射性扩张,改善冠脉循环。

5、上午吃药,下午锻炼

一、经常吃甜食

经常吃甜食容易诱发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又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诱发冠心病。

二、过度饱食

过度饱食经常作为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发作的诱因。吃得太饱,隔肌上抬,对心脏的压力增大,加重心脏负担,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三、摄入动物脂肪较多

摄入动物脂肪较多直接导致血脂升高,而血脂进一步沉积于动脉管壁,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如果这种粥样硬化发生于冠状动脉,则会造成冠状动脉狭窄而引发冠心病。

四、摄入盐过多

口味重的人,喜欢摄入过多的盐,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能引起水潴留,增多血容量,升高血压,而高血压无疑又加重了动脉硬化,容易引起冠心病。

(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但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经下降,通常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仍可维持正常,无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它方法,给心脏以负荷,诱发心肌缺血,进而证实心绞痛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后的心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4)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5)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①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②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7)心肌酶学检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8)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和辨证施护。方法将10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西药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仅为43.5%,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和辨证施护治疗CRF疗效满意。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结肠透析;离子导入;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结局,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临床上常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纳差、胃脘胀满、溲溺闭阻等症,治疗颇难。我科近几年来采用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按CRF的诊断标准,将106例本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2岁,平均46.5岁;病程(20.48±9.76)个月;慢性肾炎38例,肾盂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3例,梗阻性肾病3例,发病原因不明3例;氮质血症期32例,肾衰竭期28例。对照组46例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3岁,平均46.8岁;病程(21.13±10.15)个月;慢性肾炎31例,肾盂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4例,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1例,发病原因不明2例;氮质血症期24例,肾衰竭期2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

西医常规治疗,优质低蛋白(0.6~0.8/kgd)、低磷、低盐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血压高者予以降压;有感染者控制感染;贫血严重者纠正贫血。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以下方法治疗。

②中药离子导入。肾区活血通络方(处方:桃仁15g,红花10g,川芎20g,桂枝10g,莪术15g,威灵仙20g),应用HY-D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双肾区离子导入,每日2次,每次40min。肾功能衰竭病人宜低蛋白低盐饮食,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甘之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肌肤,以免皮肤感染;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每日测量体质量;避免过度劳累,调摄情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疗程为2个月。

1.2.2对照组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爱西特,每次5片,每日3次。疗程为2个月。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

由于慢性肾衰竭疾病具有病程长、疗效缓慢、缠绵难愈的特征,患者容易出现悲观、失望、紧张等消极情绪,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状态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加强患护之间的沟通,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和理解,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疾病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规律以及治疗经过和药物的作用,消除对疾病的顾虑,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

1.3.2饮食指导

慢性肾衰竭病人饮食以高热量、优质蛋白、低磷、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必需氨基酸为主,每日蛋白摄入量为0.6~0.8g/kg,高血压以及水肿患者应当低盐饮食,限定在每日2g,如果患者血钾较高,应当限制摄入菜汤和新鲜水果。

1.3.3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情况的不同,向患者介绍慢性肾衰竭疾病的保健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支持在治疗中的作用。

1.4疗效判定

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Scr较治疗前降低≥30%,Ccr较治疗前增加≥30%者;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Scr较治疗前降低≥20%,但<30%者,Ccr较治疗前增加≥20%,但<30%者;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Scr无明显下降或反而上升者。

[1]尚巍,王鹏飞.益肾活血降浊中药结肠透析与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32(6):1200-1202.

[2]吴竞,林雪琴.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衰竭血清内皮素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6,31(21):3070-3072.

[3]姜丽萍.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383-384.

[4]邱九莲.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复合脉冲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36):3827-3828.

[5]汪惠华.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脏病4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光明中医,2016,31(7):1018-1019.

[6]魏素芬.罗月中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J].光明中医,,30(8):1635-1636.

[摘要]目的':探析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上半年患有高血压疾病住院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普通护理措施的36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综合护理的38例作为研究组。不同护理干预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较对照组全面(P<0.05)且研究组护理效果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项对比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能加大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护理;效果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不良生活习惯等等因素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明显上升[1]。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对于高血压类疾病知识掌握与预防防治不够,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高血压类疾病不仅让患者承担身体上的痛苦,由于目前临床无法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更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2,3]。所以在高血压患者治疗和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能治疗高血压类疾病,还能有效的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4]。现对有效护理方法探讨如下。

1.1研究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20一季度收治高血压住院患者7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2.1±11.5)岁;血压数值:收缩压142.5~178.7mmHg,平均值(165.8±7.2)mmHg,舒张压89.1~101.9mmHg,平均值(93.6±4.4)mmHg。研究组36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39.8±15.4)岁;血压数值:收缩压143.7~174.6mmHg,平均值(162.5±9.1)mmHg,舒张压91.0~1.30.2mmHg,平均值(94.1±4.7)mmHg。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目前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患者护理方式,按医嘱按时口服给药控制血压,定期测量患者血压值情况;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内容:

③、用药护理:谨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控制血压情况,告知患者所用药物预期出现效果和正常不适症状,以及副作用表现。用药过程中注意用药量从小到大增加不宜过快,后期血压控制平稳不可自主停药或者随意改变用药量,用药后自体感觉不适及时反馈。

④、心理护理:高血压疾病由于目前临床暂无完全治愈药物和方式,很多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理压力较大,在患者入院初期要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疏解心理压力,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血压控制和疾病恢复。

参照卫生部认证血压值标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4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并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作分析,以满分100为标准。分数越高,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0处理数据,数据采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四周不同护理措施的干预,研究组患者血压值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1]袁华,李文涛,彭歆,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15(35):4190-4193.

[2]周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12-213.

[3]杨金平,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3):133.

[4]薛金玉,蒋萍萍,郑广勇,等.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0):1048-1051.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发生意外妊娠后,希望能到医院在无痛条件下进行人工流产者越来越多,我院自1月开始应用无痛人工流产,现报告如下。

1.3手术护理

2.3出血情况出血量与传统人工流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2.4术中患者反应情况绝大部分病人较平稳,仅4例出现恢复期轻微躁动,1例病人在苏醒后出现恶心、呕吐,与术前进食有关。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的短效静脉麻醉剂,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剂,在我院应用的253例无痛人流病人中,尚未观察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作为手术护士,在手术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详细观察、密切配合,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进行。

1操作方法

1.1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

1.1.1血管选择

根据不同年龄、用途、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不同的血管,宜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及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额分支等较粗直血管穿刺。

1.1.2留置针选择

我科使用的套管针为美国bd公司产品,24g型号,0.7mm19mm,3m公司生产的无菌透明敷贴。

1.2穿刺技术

选择血管备皮后,用75%的酒精消毒穿刺局部皮肤2次,待干,静脉穿刺前将静脉留置针接输液器,将输液器、调节器置于紧贴或靠近莫菲氏滴管下,降低输液器高度,可减少回血时遇到的阻力,相当于增加了输液管内的负压,对于脱水血管回流差,较细的血管可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以15°~3°角缓慢进针少许,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对于血管充盈差、烦躁患儿可见回血后即送软管,不再进针,降低穿刺失败率。

2封管技术

2.1封管

2.2封管液选择

4应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探讨落实基础护理与提高护理质量【1】

摘要:目的:优化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通过转变护士观念,提高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加强细节管理来落实基础护理。

结果:抓好基础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护理工作的服务性,是提高全程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基础护理护理质量服务观念

我科是综合病房,拥有41张床位,其中重症监护室设有10张床位,老年患者多,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生活自理能力差,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和行为障碍,极易发生并发症。

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已是我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探索可行途径以加强基础护理和人文关怀,把基础护理落到实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是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下开展工作,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一、转变护理观念

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护理质量的水平。

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基础护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持久的工作激情,提高基础护理与专科治疗同等重要的意识。

要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内涵的认识,就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强化思想观念与护理伦理道德观念,彻底转变观念和态度,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

从基础工作着手,热爱每项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基础护理质量长效监管机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应对的策略只能是把基础护理落到实处,扎扎实实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加大对基础护理的管理力度,建立基础护理质量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强化基础护理的质前控制、环节控制及终末控制,以及常规化、制度化的抽查考核等方法和途径,有效防止基础护理环节疏漏,强化护士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1]。

三、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医院管理者要深刻认识目前存在的护士人员不足现象,合理进行人力资源调配,增加护士编制,建立绩效考评机制,采用激励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可适当增添助理护士,培训后协助临床护士工作,缓解护理工作的压力。

同时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加强护士培训,分层次有计划地培训不同岗位护士,突出专业特色,使护士牢固掌握基础护理技能,确保护理工作质量[2]。

四、注重细节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心内科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在器官老化、功能低下和患有多种慢性病的基础上,很容易形成新的疾病。

据报道33.8%的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可表现为淡漠、倦怠、意识改变等不典型症状,所以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测量生命体征,加强预见性护理,在对原发病进行观察护理的同时,随时注意多器官病变的出现,重视患者的病史,关心患者的各项功能检查情况,及时准备好所需的救护物品。

2.做好清洁护理:护士要不断完善基础护理工作,尤其是保持病人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鼓励患者早、晚清洁口腔,正确有效地翻身、拍背、局部按摩等,对大便失禁的患者,更要保持皮肤清洁无糜烂、床单无污染,避免出现并发症。

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要加强护理,及时评估,及时上报。

3.加强防护措施:针对患者年龄普遍较高,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患者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要建立醒目的标识,如特殊治疗标识、药物过敏标识,跌倒、鼻饲、膀胱冲洗、输血等标识,减少对老年患者造成的安全隐患。

特别是防跌倒是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重要内容,要有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病人滑到。

部分病人需及时加床档,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严格执行护理巡视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易跌倒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防护。

4.严格遵守药疗原则:让病人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常用剂量及给药目的。

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因老年人健忘,自己服药易漏服或误服,因此,要看着患者服下。

输液时要勤巡视,注意输液速度,严格掌握总量,以免增加心脏负荷。

对视力减退行动不便者,可由专人协同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为老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用行动赢得患者的信任,以配合临床治疗护理活动。

6.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是防治疾病的专家,而患者则是了解自身的专家,教育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对于患者教育应宽容接纳、灵活多变、注重实效,并依据个体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

五、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病人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

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

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地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1]刘苏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40(4):15

[2]李春玉,齐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演变及现存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4(1):19

[3]安鹏宇.危重患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4(1):41

优质护理服务对妇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2】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对妇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优质护理应用于1月~206月在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妇科基础护理合格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由85.25%上升到93.99%;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88.52%上升到96.63%,经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7,P<0.05,2=6.329,P<0.05)。

结论:优质护理活动有利于妇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妇科;基础护理

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下发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试点病房。

在我院护理部的支持下,妇科于年1月积极采取多项临床护理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本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1月~6月在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并对临床护士的基础护理的质量进行评估及考核。

并与6月~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6月~12月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本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5.71±4.37)。

同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于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83例患者,年龄16~40岁,平均年龄(26.71±5.67)。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科室总动员,号召大家积极参与11月11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讨论会,会上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强调当前抓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而后连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下发,并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

摘要: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平川区妇幼保健站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与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应用中,可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保证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宫外孕;护理;人文关怀;效果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血压、脉搏的定时监测,以及基础卫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具体如下:

③治疗后护理。使患者了解治疗后的身体养护措施,注意经期卫生,预防生殖器炎症感染,指导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背思想包袱,适当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和运动锻炼,定期妇科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进行评估,两者均采以症状发生的频度为主要评定内容,其判定标准以50为分界值,50~59轻度焦虑(抑郁),60~69中度焦虑(抑郁),70分以上重度焦虑(抑郁)[3]。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

SAS与SDA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SAS与SDS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以93.94%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实施,可对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增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同时,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的服务品质仍需不断提升,才能够为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的持续升高提供保障。综上所述,宫外孕护理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1]段丽芹.马爱琴.宫外孕保守治疗42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11(47):77+87.

[2]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2,09(27):1-2+26.

[3]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09(26):676-679.

[4]陈梅娇.李广南,陈惠兰.60例宫外孕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3(6):63-65.

[5]宋红梅.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8):188-189.

[6]尹玉凤.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4:143+145.

THE END
1.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B、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机制 C、中毒表现及预防措施 D、各种食物中毒发生的病因 2、【单选题】由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素引起、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称为:___。 A、食物中毒 B、暴食症 C、食源性疾病 D、食物过敏 3、【单选题】各类食品容易在哪些环节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Ahttp://changchun.ehqc.cn/show/50_55.html
2.2020年重庆自考03200《预防医学(二)》复习资料和答案(3)20.治疗营养性肥胖的首选疗法是 A.控制饮食 B.手术疗法 C. 控制饮食+运动疗法 D.药物治疗 E.运动疗法 21.关于高血压病人饮食,错误的说法是 A.限制食盐,适当补钾 B.限制热能 C.限制钙的摄入 D.限酒 E.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22.普通膳食适用于 https://www.cqzk.cn/cjbj/2020/0526/17991.html
3.百分自考网B.超重与肥胖 C.高钙、高钾膳食 D.高盐、高脂肪膳食 E.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定 2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代谢特点包括( ) A.胰岛素抵抗 B.能量消耗增加 C.负氮平衡 D.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E.水、电解质紊乱 26.为避免骨钙丢失,不宜饮用的饮料有( ) https://m.exam100.net/index.php?a=show&catid=1277&id=41001&typeid=12
4.关于肥胖病人对于饮食的建议,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肥胖病之脾虚不运证选方 A. 李东垣 B. 钱乙 C. 秦景明 D. 张景岳 E. 王清任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简述肥胖病人的膳食特点。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考试题目 【单选题】肥胖病人运动的方法应采取 A. 间断低强度体力活动 B. 长期中强度体力活动 C. 长期高https://m.shuashuati.com/ti/69be44aff8bc4d3e9045220b902e4052.html
5.2024考研大纲:天津医科大学2024年考研自命题科目353卫生综合考试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用途。 2.现况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设计与实施要点、常见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种类、优缺点。 (四)队列研究 1.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研究目的和类型。 2.研究设计与实施:研究因素、研究结局、研究人群、样本量,资料的收集 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59226.html
6.长城电工: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高端果蔬汁加工灌装→IDF(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以苹果皮渣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得率一般为 60%以上(干基) ,并 且苹果活性膳食纤维具有总纤维含量高、活性高、功能性(吸水性、膨 胀性、离子整和能力)强、品种齐全,纯自然等特点,可广泛用做保健 品基地和食品功能性添加剂,添加到面制品(如面粉、面包、饼干、糕 点、馒头、面条等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1500003108_48.shtml
7.能抑制对脂肪的消化,是肥胖病人的合理代餐。赤藓糖醇是甜味剂南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饱腹感强,有助于控制饭后血糖升高的速度,能抑制对脂肪的消化,是肥胖病人的合理代餐。赤藓糖醇是甜味剂的一种,热量只有蔗糖的5%,是大部分“零糖”饮料的糖代品。 (1)南瓜作为主食是由于其富含淀粉,淀粉无法透过细胞膜,必须被___消化才能被吸收,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https://zujuan.xkw.com/6q23994656.html
8.关于高血压,给你教科书的答案(内容较多,按需选择阅读)胰岛素抵抗是指必须以高于正常的血胰岛素释放水平来维持正常的糖耐量,表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减退。约50%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在肥胖、血甘油三酯升高、高血压及糖耐量减退同时并存的四联症病人中最为明显。 (三)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24762499743863
9.乳腺知识50问①化学预防:应用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可以减少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的发病;②乳腺预防性切除:单侧已发生乳腺癌,另一侧同时又存在着极高患病风险者可以考虑此法;③加强基础病因的研究,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组织,早查早治,合理膳食;④打造专业化的诊疗队伍。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718295245.html
10.药食同源,内养外护,knowyoumore,knowhealthmore,knowbeauty“吃对少生病,病了这样吃”连贯的两种情境,都很抓人眼球的宣传副标题。下边的自问自答也是这句话很好的注解:慢病哪里来?肉蛋鱼奶缺乏式营养不良;慢病如何祛?“四分法”破解食疗密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看到这一句就不由自主想起董老师的“短期靠智力,中期靠毅力,长期靠体力”。“食饮有节,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645442/
11.护理知识1分钟问答护理天地答:潮式呼吸的特点是开始时呼吸浅漫,以后逐渐加深,达到高潮后,又逐渐减慢变浅,然后呼吸停止数秒(有时20—40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症状的呼吸,如此周而复殆,其呼吸运动呈潮水涨落般的状态,故称潮式呼吸。 37、潮式呼吸常见于哪些疾病? 答:常见于颅内压升高、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症、呼吸衰竭和濒死病人。 https://www.dzdqrmyy.cn/huli/645.html
12.2018《卫生综合》入学考试大纲修改6、掌握营养治疗目的、原则;营养状况综合评价指标。病人营养不良的原因。熟悉营养治疗膳食的种类,适用人群,膳食要求。掌握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目的、原则、膳食要求;膳食医嘱的制定。熟悉糖尿病食谱计算。 8、理解饮用水对人类健康的意义,了解水性传染病类型、发生原因、流行特点。 https://apps.eol.cn/154/article/3526.html
13.饮食护理及膳食指导(精选八篇)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是由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3], 其中膳食营养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 高血压病人对饮食的相关知识方面认知不足;对利用饮食使血压保持稳定信心, 对体育锻炼益处的认知态度较好;对长期利用饮食控制血压, 控制体重的信心方面认知不足。通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n3j0quv.html
14.2024年二级公共营养师考试复习重点15篇(全文)3、发酵性盐渍品的特点是使用的食盐量较多,主要靠乳酪菌发酵生成大量的乳酸来抑制腐败菌。(本文出自育博培训 http://,转载请标记!) 4、目前,我国成年人钠的推荐膳食摄入量(RNI)为2200mg/d.5、肠内营养的可行性主要决定于小肠是否具有能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功能。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ekfekpq.html
15.2020年降管理师考试《专业能力》习题解析20.针对糖尿病人的膳食指导内容最重要的是( )。 A.合理用药 B.戒烟限酒 C.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D.严格控制主食 E.多吃蔬菜和水果 F.适量运动 答案:CD 解析:糖尿病患者应注意食物多样化,通过食物交换份的方法合理搭配膳食,并要求根据患者病情和各人特点制订个体化膳食处方。对于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建议做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1-4/16197721869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