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不同食物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不同,其营养价值不一。通过将不同种类的事物相互搭配,可提高限制氨基酸的模式,由此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日常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主要的则是蛋白质。食物蛋白质在人体中经过消化以后,以氨基酸的形式被机体吸收。吸收后的氨基酸还需要在体内合成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才能真正发挥其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主要是同类食物或不同类食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各不相同的时候,通过互相配合才能使用。如果同类食物中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数量都相同,就没有互补的意义了。
为充分发挥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在调配膳食时,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食物的生物学种属愈远愈好,如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之间的混合比单纯植物性食物之间混合要好;
二、搭配种类愈多愈好;
生活中如何做到蛋白质互补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所有细胞的基本物质。此外,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也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因此,它是维持生命不可缺乏的营养素。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禽类(如鸡、鸭、鹅)、畜类(如猪、牛、羊)、鱼类、蛋类、奶类等动物性食品中;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含量最多。分为完全蛋白、不完全蛋白、半完全蛋白。
完全蛋白: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但能维持人体健康而且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如:如乳类中的酪蛋白、乳白蛋白,蛋类中的卵磷蛋白、卵白蛋白,肉类中的白蛋白、肌蛋白。
不完全蛋白: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动物结缔组织这肉皮中的胶质蛋白,豌豆中的豆球蛋白等。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人体和食物中有20多种氨基酸,按照是否能在体内合成分为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必须氨基酸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中蛋白质供给,婴儿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必须从食物蛋白质摄取,称为必需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