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册会计师《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国际化经营战略

海默首次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后得到其导师金德尔伯格的支持并加以完善,成为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不完全”与“垄断优势”。海默认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备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地获得生产要素,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特别利益,而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企业则有可能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

在此基础上,海默认为当企业处在东道国不完全竞争市场中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足以抵销跨国竞争和国外经营所面对的种种不利而使企业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垄断优势排斥东道国企业的竞争,维持垄断高价,导致不完全竞争和寡占的市场格局,这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2.区位理论

索思阿德提出区位理论,用以研究国内资源的区域配置问题。后来,艾萨德等用此理论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企业拥有的优势并不能单独地说明为什么对外直接投资优于出口。企业拥有某些特殊优势,可以不对外直接投资,而只是在本国生产,然后通过出口到第三国市场。因此,又必须引进有关东道国的区位因素。以便充分说明为什么一个企业会不辞辛劳,并承担风险到国外去从事制造经营活动,许多区位因素则适合解释这种情况:

(2)市场购销因素。东道国的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发展阶段以及当地竞争程度等特征,会对直接投资的决策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东道国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市场规模等因素明显与利用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有关。同样,如果东道国的竞争剧烈,一张当地制造的标签也许有助于推销产品。

(3)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会影响在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选择。即使东道国选用关税等手段不是为了吸引国外公司的直接投资,但是关税手段仍可促使国外企业改变供应东道国市场的方法。

(4)政府政策。一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对风险的估计,并影响到他们选择建立子公司的地点。同样,有关购买当地企业、当地参股的比例和利润汇回,也会影响国外企业选择参与市场的方式。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试图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说来揭示美国企业二战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规律。

该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3个阶段,这就说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同,并把企业的区位选择与海外生产及出口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动态分析。该理论将世界各国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即创新国(一般是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一般为发展中国家)。

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国际贸易格局相应发生变动,各国的贸易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创新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而劳动成本低的欠发达国家最终则由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根据该理论,各国应当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决定生产区位选择与贸易方向。

4.内部化理论

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企业内部的过程,即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与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

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市场不完全,认为市场不完全不仅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在中间产品市场上也同样存在。这里的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这些与知识有关的中间产品由于市场不完全,存在定价困难,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当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就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辟内部市场,将原本通过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化为内部所属企业间的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

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成内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与协调分工,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其经营产生的影响。同时,在“知识产品”的研发与获得越来越昂贵、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交易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迅速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而且,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内部交易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部资金、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调拨,从而保证效益化。

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内部化并不是给予企业特殊优势的这种财产本身,而是指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给了跨国企业以特有的优势。

5.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邓宁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中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中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1)所有权优势。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所有权优势,但具有这种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所有权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企业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通过许可证贸易也是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

(2)内部化优势。它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可以在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再进行出口。

(3)区位优势。它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优势条件。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会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的话,那么该企业就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充要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选择。

(二)寡占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的反应

对企业跨国经营的行为,一些学者更侧重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角度,特别是从跨国公司投资产业大多属于寡占市场特征的角度进行研究。

1.海默论跨国企业的寡头垄断反应行为

2.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

(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

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

(1)寻求市场:巩固、扩大和开辟市场。

①投资企业是出口型企业,就地设厂避开各国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快速进入市场;

②在当地有一定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③接近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

④国内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市场。

(2)寻求效率:即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利用国外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

①出于汇率变动方面的考虑;

②出于利用国外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方面的考虑;

③出于利用闲置的设备和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等技术资源方面的考虑;

④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

(3)寻求资源:出于获取一些战略性资产,主要是自然资源方面的考虑。

(4)寻求现成资产:即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是为了获取和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竞争优势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有三个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层面上。

(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的一大优势是具有更大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潜力。

(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经营模式一般比较接近于发展中东道国公司所用的技术和模式,这意味着有益联系和技术吸收的可能性较大。

(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进入模式上也往往是更多地采取新建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并购。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投资尤其如此。就此而言,他们的投资更有可能直接推动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能力。

二、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一般有出口、股权投资、非股权安排等几种。每一种进入模式都有各自的利与弊。

(一)出口

出口模式是指产品在本国生产,但输出到目标国进行销售,或者说是通过产品输出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

1.目标市场选择

目标市场选择又涉及两个层面:一是目标市场的区域路径;二是在东道国细分市场的目标客户的定位。

(1)目标市场的区域路径。目前存在着两种选择目标市场区域路径的方式:

①传统方式。又称连续方式。一般情况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在发达国家出口的国别路径是先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类似的发达国家,然后再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是先到环境类似的发展中国家,最后再逐步走向发达国家。

②新型方式。又称不连续方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许多产业中的全球分工体系已经形成,全球同步使用新产品。此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该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别路径是先到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以占领世界市场,然后再走向发展中国家。

(2)选择目标客户。目标客户选择的基础是市场细分。各国之间的细分市场通常在数量、大小和特点上存在差别。

2.选择进入战略

一旦目标细分市场被选定,下一步就是制定的战略打入该细分市场。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是:应该在全球推广标准化的产品,还是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需求修改产品和营销组合

值得一提的是,目标市场选择与进入战略选择不仅适用于出口模式,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另外两种模式——股权投资和非股权安排,也都面临同样的选择问题,前面阐述的类型也同样适用于那两种模式。

(二)对外股权投资

对外股权投资涉及对东道国企业的股权参与,与出口方式相比,是一种控制程度更强、参与程度更大的进入方式。股权投资包括对外证券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

1.对外证券投资

对外证券投资是指个人或机构取得外国证券,但并不控制该企业或参与管理。

2.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和证券投资进入方式不同的是,采用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企业将管理、技术、营销、资金等资源以自己控制企业的形式转移到目标国家(地区),以便能够在目标市场上更充分地发挥竞争优势。同出口方式相比,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缩短了生产和销售的距离,减少了运输成本;可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降低制造成本;能随时获得当地市场的信息和产品的信息反馈,从而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生产。

此外,对外直接投资也使企业跨越东道国政府的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有时直接投资还能享受东道国提供的某种优惠。但是,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管理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这就意味着风险更大,灵活性差。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可以分为全资子公司与合资两种形式。

(1)全资子公司(即独资经营)。它是由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和经营权,这意味着企业在国外市场上单独控制着一个企业的生产和营销。全资子公司可以使企业拥有的控制权,全部利润归自己所有。

采用全资子公司的形式进入一国市场主要有两个优点:

①管理者可以完全控制子公司在目标市场上的日常经营活动,并确保有价值的技术、工艺和其他一些无形资产都留在子公司。

②可以摆脱合资经营各方在利益、目标等方面的冲突问题,从而使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战略与企业的总体战略融为一体。

全资子公司也有3个重要的缺陷:

①这种方式可能耗费大量资金,公司必须在内部集资或在金融市场上融资以获得资金。

②由于成立全资子公司需要占用公司的大量资源,所以公司面临的风险可能会很高。

③由于没有东道国企业的合作与参与,全资子公司难以得到当地的政策与各种经营资源的支持,规避政治风险的能力也明显小于合资经营企业。

(2)合资经营。合资经营是指协议共同投资的各方各按一定比例的股份出资,共同组成一家具有法人地位,在经济上独立核算,在业务上独立经营的企业。

综上所述,企业采用合资经营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国际化经营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有利于弥补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吸引和利用东道国合资方的资源(如东道国合资方在当地市场的信誉、融资与销售渠道、同当地银行和政府官员的公私关系以及他们具有的生产、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

创建国际合资经营企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合资企业由多方参与投资,因而协调成本可能过大。协调问题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合资各方目标的差异。

②合资各方的文化差异。

(三)非股权模式(契约模式)。非股权模式主要包括:合约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约及其他类型的合约关系。

三、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基本上有4种类型,即国际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与跨国战略。这4种战略可以通过“全球协作”的程度和“本土独立性和适应能力”的程度所构成的两维坐标上体现出来。

【提示1】需要准确区别四种战略的主要特点:

(1)国际战略:多把产品开发的职能留在母国,而在东道国建立制造和营销职能。总部一般严格地控制产品与市场战略的决策权,适应性较差,加大经营成本。

(2)多国本土化战略:在重要的国家和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满足各地个性化需求,适应性强;成本结构较高,无法获得经验曲线效益和区位效益,高度分权。

(3)全球化战略:在全世界范围生产和销售同一类型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根据限度地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目标来规划其全部的经营活动,它们将研究与开发、生产、营销等活动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分散在少数几个最有利的地点来完成,但产品和其他功能则采取标准化和统一化以节约成本。全球化战略更加集权,强调由母国总部控制。

(4)跨国战略: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内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当地市场的需要。为了避免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是双向的,不仅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产品与技术,子公司也可以向母公司以及其他子公司提供产品与技术。这种战略还可以达到全球学习的效果,充分考虑到东道国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跨国公司的核心目标和技能的实现。

【提示2】区位效应

区位效应是指由于地点的特殊性而形成的一种成本节约。这些地点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靠近原料产地。如火力发电厂,建在煤炭矿井坑边上,这样就不用往返运输煤炭了,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输费用。类似的还有铁矿旁边的钢铁厂、油井旁边的石油冶炼企业,棉花产地旁边的棉纺织企业,等等。

(2)靠近海岸或航空港等交通运输枢纽。一般面向出口的工业是靠近海岸的,像我国的玩具制造业。

(3)靠近设计中心。流行的服饰多靠近设计时尚中心,以便快速反应时尚潮流和设计师理念。比如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再比如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在这里集聚,就会产生一定的区位效应。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拥有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作为依托,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包括加州大学系统的其它几所大学和圣塔克拉拉大学。

THE END
1.全球化战略矩阵及国内应用情况如何?问答集锦矩阵模型根据全球整合与本地响应的高低程度将全球化战略划分为四种类型,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3470900261032
2.国际法新视角:全球化背景下的四大领域探讨这一方面的观点在学界也引发了广泛讨论与研究趋势不断提升说明大家对解决国际争端问题解决的关注不断增加愈发重视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因此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国际争端解决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国际https://blog.csdn.net/JiYan_purple/article/details/144259083
3.2024年全球商业模式设计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2.4 全球主要厂商成立时间及商业模式设计商业化日期 2.5 全球主要厂商商业模式设计产品类型及应用 2.6 商业模式设计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分析 2.6.1 商业模式设计行业集中度分析:2023年全球Top 5厂商市场份额 2.6.2 全球商业模式设计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厂商(品牌)及市场份额 https://www.gelonghui.com/p/1439537
4.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战略有()()()国际战略联盟四种类型。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战略有( )、( )、( )、国际战略联盟四种类型。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0bf1c0fa5fb94f3bb1e4569988041fa9.html?fm=bdefb30722aeadce5f7c9de33782c44b0c
5.国际战略的四种类型是什么?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按照战略实施的重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国际化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全球战略与跨国战略。国际战略联盟(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又称跨国战略联盟或战略经营同盟,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新战略。我们可以将国际战略联盟的定义概括如下: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及扩大国际市场的共同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Detail/6782846/
6.小家电的战略营销模式10篇(全文)2.4 业态类型 业态是指零售商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我国家电零售业目前主流的业态形式有大卖场、超市、精品店、网上商城。 国美的业态类型主要有大卖场、网上商城。目前, 国美网上商城年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同时为了提高单店的利益, 国美推出了电器新活馆, 不但借鉴了国际标准化商品陈列布局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7krw553.html
7.成本压力和当地市场反应压力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划分的类型并国际化企业的经营战略有()、()、()、国际战略联盟四种类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请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的三种类型的各自优点和缺点? 请问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的三种类型的各自优点和缺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面临成本压力较高,而当地调适压力较低的企业,比较适合采取当地化战略。() https://www.shangxueba.cn/5392550.html
8.XDWL.PPT高职高专:现代物流学ppt大学课件预览( 2) 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 ( 3) 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 GB),企业外部物流活动 的总称。社会物流包括企业向社会的分销 物流、购进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 也称之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 1.1.3 现代物的功能 企业物流( GB),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 http://read.cucdc.com/cw/63325/181295.html
9.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604 互联网必然抖音化? 2022/7/31 Instagram的变化及遭遇的抵制; Facebook模仿TikTok打造“发现引擎”; 短视频是必然方向吗? 603 中国人的政治信任 2022/7/27 “隐性信任”揭示出内心真实想法? 对地方政府和对中央政府的信任; 对政府的不信任是否会导致对民主化的期待?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10.国际化战略有哪些国际化战略的种类包括 更新时间:2024-07-29 国际化战略的种类包括国际化战略的种类包括 国际化战略有哪些方面 更新时间:2024-07-29 国际化战略有哪些方面国际化战略有哪些方面 国际化战略四种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9 国际化战略四种类型国际化战略四种类型 https://news.qingflow.com/plugin/ss/index.php?s=%E5%9B%BD%E9%99%85%E5%8C%96%E6%88%98%E7%95%A5%E6%9C%89%E5%93%AA%E4%BA%9B.html
11.2022年注会战略知识点全球价值链中的企业国际化经营领先企业拥有产品、技术、品牌、营销渠道、规模经济等垄断优势,担负全球价值链战略制定、组织领导以及管理工作,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拥有绝对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领先企业灵活运用企业国际化经营三种主要方式—贸易、直接投资、非股权形式,以获取其在全球价值链中最有利的地位和最大的价值增值。https://m.kaoyaya.com/info/zhucekuaiji/97594.html
12.BCG把企业内部的业务单位划分为四种战略类型。对那种具有低业务增长率BCG把企业内部的业务单位划分为四种战略类型。对那种具有低业务增长率和高市场份额的业务部门或单位,应采取的战略类型是() A.收割或清算 B.稳定发展 C.投资或脱身 D.投资 点击查看答案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2e6dc71947aa475f8f843e57d208b3c2
13.每日推送BT教育陪伴奋斗年华注册会计师CPA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一体化战略、密集型战略和多元化战略。 1、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对具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品或业务,沿其经营链条的纵向或横向延伸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企业成长。 一体化战略按照业务拓展的方向可以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https://www.btclass.cn/reading-material/5036/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