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土优势或国际价值网络,企业可获得国际竞争优势资源,但是,仍面临在市场上采取何种战略的困扰,这即为高层管理者们通常所说的“全球——本土化困境”。全球——本土化困境(global-localdilemma)涉及产品和服务跨国界实行标准化的程度,或者为满足特定国家市场要求而需调整的程度。对于某些产品和服务,如世界各地相似的电视机市场,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潜力,因而可以集中设计、生产和交付。对于其他他产品和服务,如电视节目,不同国家的口味不同,因此,企业可以把操作和控制权下放给当地市场。在企业推行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从分权到集权都会遭遇全球——本土化困境。
基于国际协调、配置的程度及企业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见下图),本文主要介绍国际化战略的四种基本类型。更确切地说,配置是指地理上的分散或集中活动,如制造业和研发;而协调是指在多大程度上实施哪些战略,以分散或中央协调的方式在不同国家进行业务管理。四个基本的国际战略如下。
1.简单出口
2.多国化
这种战略的国际合作比较松散,但也包含一些海外的业务活动,如产品制造和(有时候)研发。产品和服务在各国当地市场生产,主要供应国内市场而不是出口。多国化战略把每个市场都当成独立市场,并优先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当地的认同能够让企业整体利益迅速增长,该战略适合于规模经济较小,但对当地来说具有极大需求的企业。这种多国化战略在专业服务中特别有吸引力,其中,专业服务与当地的关系非常重要。同时,如果专业服务在一国太过多样,会给品牌和声誉带来威胁。
3.复杂出口
这一战略仍然涉及在一个国家开展大多数活动的定位,但更侧重于合作市场。经济规模仍然是生产研发的基础,但品牌和定价实现了更加系统的管理。对于合作的要求,当然比简单的出口战略更加复杂。这是一个新兴经济体公司共同的舞台,它们具有本国的地理优势,但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在海外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品牌和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