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求资源。由于市场在劳动力和知识(技术和专业技能)方面的不完善导致各国之间的资源成本存在差异。这些市场的不完善性转化成企业走向国际的机会。
(二)寻求市场。企业从事国际化活动最直接的动因是开发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
(三)寻求效率。效率寻求者目的在于以某种方式对现有资源投资的结构进行合理化,从而使投资能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活动进行统一管理而获利。
(四)寻求战略性资产。这类企业可能追求一体化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战略。
(一)国际战略
在当地市场强烈要求根据当地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并降低成本时,企业应采取多国本土化战略。但是,由于这种战略生产设施重复建设并且成本结构高,不适合成本压力大的产业。同时,过于本土化,会使得在每一个国家的子公司过于独立,企业最终会指挥不动自己的子公司,难以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向这些子公司转移。
(三)全球化战略
在成本压力大且当地特殊要求小的情况下,企业采取全球化战略是合理的。但是,在要求提供当地特色的产品的市场上,这种战略是不合适的。
(四)跨国战略
跨国战略是目前为止被认为是跨国企业最佳的战略选择。这种战略充分考虑到东道国的需求,同时也要保证跨国企业核心目标和技能的实现。“跨国战略”主要通过三个决策实现资产、资源和能力的结合:哪些资源和能力应集中在母国运营;哪些资源可以在母国国外集中运营;哪些资源应在某区域上分散使用。跨国战略试图兼顾全球效率、国别反应和世界性学习效果这三种战略需要。
在实践中地区适应性和全球化效率需要的平衡点难以确定,最优平衡是主观的和经常变动的。由于有效执行的困难,跨国战略往往被看成是一种理想化而非现实的形式。然而,随着具有个性化、智能化、连接性、生态化特征的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战略成为跨国企业可能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