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社会发生的变化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面对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国际力量的角逐,中国如何在这些挑战下谋求和平发展是当下极具现实性的课题。
西方社会的“自然状态”理论
20世纪上半叶,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的著作《国家间政治》明确提出,在国际政治中国家权力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取决于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往往带来国家间的合作。
经典现实主义者接受并发展了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中假设了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前,既没有法律,也没有道德的状态。人们为了自我保护通常会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用武力来控制一切他所能控制的人。为了摆脱自然状态,他提出了契约论的观点,即人们让渡一部分自身的权利给最高权力者,通过绝对权力来使人们摆脱自然状态,进入有秩序的政治社会之中。在国际社会中,霍布斯认为,无法建立起超越于国家之上的绝对权力,而经典现实主义者接受了霍布斯的理论。只有当国家间产生共同利益之时,国家间才有可能结束战争状态转而寻求和平的可能。但是当共同利益消失之时,国家间的关系又回到摩擦、矛盾与合作的循环、纠结状态。这样的理论逻辑常常饱受后人的诟病。
中国社会的和平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和为贵”不仅体现着人与社会的关系,还是国家间关系的根本遵循与逻辑起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提倡“和而不同”,就是说我们在处理社会关系、国家关系的过程中,要承认差别、矛盾和对立的存在。这些并不是不合理的,相反,要认识到它们存在的合理性。这不仅体现了相互尊重,还是按照客观规律行事的表现。所以我们追求的最终价值核心是“和”,即实现差别、矛盾和对立的统一。承认各国的“和而不同”,但是把“和为贵”的理念贯穿在国家间的关系之中,这样做既会降低冲突爆发的可能性,也能有效避免简单化的“普世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李大钊就曾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阐述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中华文明主静,西方文明主动。“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在李大钊的眼中,西方国家的逻辑起点是战争,而中华文明则崇尚以和为贵。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外交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核心可以概括为“求同存异”,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在现代国家间关系中的体现。
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理念以及所奉行的政策,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在逻辑起点上,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国家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尤其是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复杂国际环境中取得了迅速发展,在关键技术、关键领域不断创新。伴随中国的发展,西方社会“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从未停止过,毫无疑问,在某些西方国家的理念中,中国自然就成了对其已有地位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
在这样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该何去何从?2023年3月,“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世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前行提供了可行路径。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并不是依靠对外掠夺积累财富,而是通过建设性、内生性发展,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
从国内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依靠的是党和国家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奋斗。“五位一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了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的战略目标: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并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政治方面,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并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文化建设方面,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凸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重点加强和改善以保障民生建设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方面,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是携手全世界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现代化。在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对外殖民、对外掠夺,甚至国家间爆发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争等问题,但是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积极应对与解决西方国家发起的“贸易战”,并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友好往来,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尽管中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的发展为世界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同时,中国提出了在国际社会受到普遍好评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念,也彰显出中国的发展不是从利己的西方式“国家理性”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谋求的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将同世界人民一起共谋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道路,为现代国家间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和可行路径。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作出的庄严承诺,将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