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已至,春节还会远吗!你是否觉察到前方一大波“高能”美食正在向你袭来。喝凉水都长肉的你是否在想我要是干吃不胖就好了。差距辣么大,忧伤辣么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决定胖瘦的因素有很多,中国医大一院营养专家在此总结了若干供大家参考。
一、遗传因素
4、受遗传影响的身体肌肉和脂肪的构成及含量的差异。红肌和白肌构成比例的不同,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构成比例的不同直接影响着身体能量代谢的强弱。
二、身体状态
1、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M)即:人体在18~25℃室温下,空腹、平卧并处于清醒、安静状态时,维持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能量代谢。其数值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有关。在同样情况下,基础代谢越高的人消耗得热量就越多。
提高运动量,保持规律饮食都有益于基础代谢的提升,增加肌肉强化训练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切勿因盲目减重而节食,会导致肌肉量的流失和基础代谢的下降。
2、胃肠功能
如果机体消化系统出现功能障碍,吃进去的东西无法正常消化吸收或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机体无法正常摄取营养素,所谓的吃多少排多少,那身体是无法长胖的。但这并不健康,在摆脱肥胖的同时,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也离你而去,长期以来身体会出现不良状况甚至疾病状态。
3、心理压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于社会、家庭、工作上的压力越来越重。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身体激素分泌的失调以及生物节律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因个体差异的不同也会导致身体胖瘦的不同。
三、运动因素
运动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身体的热量平衡,可能你朋友吃的东西跟你完全一样,甚至高热量食物摄入量比你还多,但是人家运动量比你多、热量消耗比你大,自然就比你瘦啦。同时,爱运动的人身体肌肉含量比较高,基础代谢率较高,即使摄入量多也因体内的高代谢率而不易发胖。
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着重描述了运动量的标准。
四、饮食因素
摒弃上述一切因素,如果你依然是一个胖子,那一定要从自己的饮食上找找原因了。正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胖,毕竟你现在的体重里藏着你撸过的串儿、吃过的肉、喝过的酒。
1、食物量≠热量
有些人虽然吃得比你多,但膳食构成以低热量食物为主,比如非淀粉类蔬菜的摄入量大,肉类吃得不多且都是脂肪含量较低的白肉,很少吃那些能量过于集中、单糖或双塘含量较高、富含脂肪的食物,比如:糕点、薯片、汉堡、含糖饮料等。所以,虽然看起来吃的很多,但热量摄入并不高。
2、膳食结构模式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比例。就是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是脂肪多一些还是碳水化合物多一些。目前世界膳食结构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东方膳食模式、西方国家膳食模式、日本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模式。其中后两者膳食结构较合理,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虽然先天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后天行为依然可以改变很多。在这里将最新膳食指南送给大家“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食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肉;少糖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