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论文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护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临床资料

1.2治疗方法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尽早功能锻炼;加强情志疏导;结合理疗、针灸、中药内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

二、护理体会

2.2饮食护理骨科病人一般病程较长,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充足的营养,中医素来有“食治胜于药治,药补不如食补”之说,故疾病的调护重在饮食的调护。在饮食调护过程中,应根据三因制宜原则,通过八纲辨证,采取不同的调护方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予以调养,使气血旺盛,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得以濡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故以补肾精的食物为主,用枸杞核桃仁、肉桂等煮粥、炖鳖。气血虚加入适量黄精、黄芪、当归以调补气血。对肝阴虚以养肝滋水涵木为主,可进食熟地、山药、党参炖鸡或猪肚汤。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补养气血促进骨折愈合。

2.3合并症的护理术后患者因短期内不能下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除了做好一般生活护理预防褥疮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的护理,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护士应对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制定训练计划,做好饮食宣教及管理。

2.4辅助疗法的护理在康复锻炼同时,中西医结合用药活血化瘀,另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2.5功能锻炼的护理功能锻炼古称导引,强调调神与调息,运用肢体运动与意、气结合的方法来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的伤病,达到骨折后的康复。功能锻炼既是治疗的目的,又是中医疗法的治疗手段。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囊挛缩,使骨折端得到有益于加速愈合的间断性生理应力,促进骨折修复。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大影响,可以益气活血,舒筋活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功能锻炼要根据现有功能水平及组织情况决定。从少至多,从易至难,从静止姿势的静力练习到运动中的练习,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原则。

在整个骨折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必须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骨折整复后继续指导病人正确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保持肢体及关节活动的正常功能。在进行肢体和关节功能锻炼前应把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解除其思想顾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克服患者怕痛,怕丢人的思想和消除家属怕活动后会加重病情的误解。使其自觉地进行功能锻炼。在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在床上给患者做强化训练,活动时范围宜小,力量宜轻,达到各关节和肌群都活动即可。操作时手法要轻、柔、稳,要有节律,并根据各部位、关节的功能特点进行功能锻炼。观察防止发生意外,经过治疗与护理,当患者肢体出现自如运动时,可由患者自己练习,护士在旁指导,督促患者作好床上活动。总之,功能的锻炼一定要持久、耐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锻炼程度与恢复效果有明显关系锻炼愈好效果愈佳。

三、小结

骨伤科的康复护理是目前临床研究和探讨的主要课题。通过对骨折患者的护理,使我认识到,骨折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术后护理关系着手术治疗效果的成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更进一步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骨折患者时不仅需要观察患者的躯体征象,同时指导患者根据病情辨证用餐,做好情志护理,加强各个方面功能锻炼,最主要的是要突出“早”和“量力而行”及正确对待的方法。必要时可邀请心理医生会诊,提高骨折患者对治疗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也是骨折术后患者得以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钱会南.《内经》精神病理论特色浅析[J].中国中医药学刊,2001,19(6):546.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医药导报,2006,12(9):62.

1.1诊断标准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4]: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③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符合以上第1条~第4条或第4条、第5条者,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1.2排除标准①患有肺气肿、气胸、心源性哮喘等其他导致呼吸困难疾病的患儿;②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患的患儿;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④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儿;⑤患有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儿;⑥恶性肿瘤的患儿。

1.4观察指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患儿护理满意度情况;收集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出院后随访6个月,每月1次St-George’s呼吸问卷调查,评定患儿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主要包括3大功能区:呼吸功能(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活动受限(爬坡、穿衣、家务等),疾病影响(焦虑、不安、失眠等),一共50题,总分100分,分值和患儿的健康状况成反比,越高代表患儿健康状况越差[9]。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42例,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满意40例,满意度为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比较

3讨论

中医学护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强调“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原则。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表现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体自身的有机整体关系,实施辨证施护。综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信息,运用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了解患儿的体质、病情、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并确立患儿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尽量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转变,避免加重病情。

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调查对象共有526名,而526名(100.00%)学生均认为中医护理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不够全面、教学方式不够理想。其中,有117名(22.24%)学生还希望学习中医饮食及情志护理知识,有231名(43.92%)学生希望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有97名(18.44%)学生希望学习中医美容知识,有81名(15.40%)学生希望学习经络腧穴知识。具体数据详见表1.

二、讨论

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所有的学生均高度认可了中医护理课程,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认为现阶段的中医护理课程内容不够全面,教学的方式、手段不够新颖,因此,中医护理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下面将根据中医护理教学现状,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大力扩展教学内容在《中医护理学》课本设计中,多增加养生保健、中医美容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单元,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护理学习兴趣,以便学生更为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2)改变教学方式传统式教学方式是以课本、学生、教师三方面为主,老师将课本中的知识通过黑板的模式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也并不能更为全面的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因此,教学方式上的变更是势在必行的。例如:教师准备更为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像人体针灸模型、多媒体播音系统、按摩床等,教师在一边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教学工具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如:护理操作性动作示范。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还使得教学形式更为直观和形象。

(3)改善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应专门为护理系的学生建立实习基地,并与医院模式相结合,形成新型的院校联合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充分学习了理论基础知识之后,将其分配至实习基地,给予临床实习。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护理能力。

(4)转变教学观念。传统式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应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多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古板知识给学生,这样的做法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传授中医饮食护理的同时,教师可以围绕着学生常见病症进行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制定出具体的饮食调护方法;在普及病症原理和中药知识的同时,可以引用书籍或电影中的病亡片段创设教学情境,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因肺痨而死,这说明了中医中的“忧悲伤肺”原理,那么,若在林黛玉发病初期,该用哪种中药进行调理才更为有效呢?这种创设性问题的抛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整节课堂的活跃度。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120例哮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为19至74岁,平均年龄为(42.3±2.8)岁;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21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7±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行专科护理,观察组行全科护理。

1.2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使用评分法,总分为100分:①非常满意:≥90分;②满意:70-89分;③一般:60-69分;④不满意:<6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临床上哮喘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气道疾病,引发因素有很多。据调查,当前哮喘患病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传统的专科护理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基于此,全科护理应运而生。全科护理对于护理人员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有沉着的心态,能够给予患者健康指导、保健咨询以及制定康复计划从而促使病人尽快恢复的能力。本文选取120例入住我院的哮喘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行全科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房护理、病情护理、预防护理、健康教育、保健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7%,而对照组仅为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朱洁丽、樊冬梅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3结语

【摘要】重视医护之间合作的文化建设可保证良好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和减轻医疗费用。同时对于维护手术室的正常秩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积极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一、影响手术室医护合作的常见原因

1.1缺乏沟通医生与护士之间的冲突普遍是缺乏沟通,互相之间不了解,甚至产生误解所致。手术室的满意度在医院中常处于医技系统的中下水平,主要是病区的医务人员认为手术室的工作人员态度上有些傲慢,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强调客观原因,与临床配合不好等问题。

1.3护理技术与知识的发展滞后手术科室新技术、新项目及大量手术设备的引进与开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目前国内缺乏正规的手术室护理培训,造成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或协调能力不高。护理的发展已远远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部分护士局限于“传递器械”,无进取心,无法与医生新知识同步,影响双方的合作。

1.4角色期望医生对护士的角色期望:(1)术前准备用物齐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2)熟练的技术操作,敏捷、主动配合手术,熟悉手术步骤,提前准备好物品;(3)具备综合科的工作经验,具备应急能力。护士对医生的角色期望:(1)手术操作规范;(2)尊重护理职业;(3)关心、支持护士的工作。当彼此的角色不能满足时,会产生冲突,发生问题互相推卸责任。

二、密切医护合作的方法

2.1培养良好的团队工作精神团队精神是一种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依靠的不是单个人的强干精明,而是群体的合力。当新的理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之后,在医疗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使医务人员有“一脚踏在手术室,一脚踏在法院”的感觉,在积极为患者手术的同时必须密切合作,为可能的医疗纠纷寻找无过错的证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护理工作越来越成为一种协作的过程。医生和护士的服务对象都是患者,工作目标都是为了解除患者的痛苦。医护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2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室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应及时与手术医生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根据医生的需要准备物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将手术医生的习惯记录入医生档案。增进护士之间的交流,定期将手术医生改变的习惯通过晨会让所有的手术室护士都熟悉,以免在配合时出现不熟悉的现象。护士应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患者的情况与医生回报,正确查对,以免出现差错。

2.3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的必要性开展术前访问,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带有术前访视单及所需手术、麻醉方式的图片到病房,面对面的直接与患者交流,沟通,要求有丰富的各科手术知识,还要有交流技巧。手术结束后的第三或第四天,再进行术后回访。通过术前访视和术后回访,可以发现许多潜在的护理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医生和病房护士沟通,使手术前的准备更加充分,也促进了手术室护士临床专科理论和技能的提高,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体现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对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也起到重要作用。

2.4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手术室护士在业务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护理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基础,促进技术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鼓励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参加“自考”、“远程网络”等各类考试,鼓励参加全国的护理会议和手术室学术会议交流。当开展新技术及重大复杂手术时,参加医生的会诊讨论,请医生就新技术进行一次专题讲座介绍国内外开展情况,本科开展此项业务对护理的要求,使大家全面了解。必要时送护士进修学习。

2.5保持医护记录的一致性手术护理记录单以前常出现医护记录不一致的情况,现手术室护士每次在记录时先与医生确定记录内容再记录,并建立监督机制,以确定记录的正确性。医护记录的一致性有利于医护记录的相互监督,避免漏记、错记,使不一致性得到及时修正;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书写水平;有利于医护沟通,减少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6强化安全意识及服务意识,确保手术安全由于手术风险大,患者及家属期望值高,现阶段患者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增强等因素,特别需要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培养手术室护士无私奉献、忘我牺牲、救死扶伤、任劳任怨的职业道德,以确保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

[1]杨晓莉,吕海燕,李曙光.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

2医疗物资登记造册,统筹调配使用

3弹性排班,实现护理工作连续性

执行任务期间,未知的突发医疗救护事件较多,病种复杂,有枪伤、外伤、高热、腹泻等。随着联南苏团维和二级医院保障范围的扩增,除保障各出兵国的维和人员,其他就诊人员的身份比较复杂,有当地雇员,国际志愿者,联合国的各部门承包商等。还经常有从阿维尔、拉加、科瓦乔克等地陆地或航空转运的患者,增加了护理工作难度与强度。为此,维和二级医院制定了各类护理预案,成立了护理急救和前接后送小组,确保了在特殊的环境下,面对疾病病种的复杂多样,能够做到反应快速,从而达到医疗保障要求。共前接后送14例患者,每例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5严格落实护理制度,确保护理质量提高

完善的护理制度是护理质量的保证。维和二级医院护士坚持实行床头交接班,每天医疗护理大交班后,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英语床头交接班。坚持护理大查房1次/周,全体护士参加,除教学查房和常规查住院患者外,还要按照联合国医疗核查内容对护士和卫生员的责任分工区域进行检查,包括:医疗设备使用情况,病房设施是否完好,病房和患者使用的卫生间是否干净,手纸和洗手液是否备齐等。重视护理文书的记录。由于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没有专门的护理文书格式,所以笔者仍采用国内护理文书格式。要求护理文书页面书写清晰无涂改,签名正确,各种护理记录客观真实、准确无误。患者出院后及时整理上交出院病历,并统一质控,最后归档留存。

6个性化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联合国维和二级医院所面对的患者种族肤色、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等各异,因此,除了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进行合理搭配饮食外,还要灵活地安排医疗处置,为伤病员提供方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应用英汉双语与患者进行交流和解释,达到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效果。更有利于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7加强自身医疗防护,确保护士安全

countermeasureJiaXiuping

【Abstract】Theapoplexy,thecoronarydisease,themalignanttumoristheseriousharmhumanityhealthconstitutesthreebigcausesofdeaththecommondiseases,cripplingrateishigh.Butafterthedepression(PSD)isapoplexiathecommonillnesscomplication,thedespondentappearancenotonlyaffectspatient’squalityoflife,alsohindersthenervefunctiontherestoration.DespondentlyfromcommentstakeZungthemeterasthetool,carriesontheclinicalanalysisto118examplespatients,theresult43.2%bloodsvesselofbrainpatientshasthevaryingdegreedespondentcondition,separatelygivesthecognitionintervention,thebehaviorintervention,the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andthesmalldosagemedicinetreatment,effectivelyimprovesthepatientdespondentconditiontoenhancetheclinicaltreatmentresult,improvesthelifequality.

【Keywords】Depression;Correlationfactor;Analyzesandnurses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构成三大死因的常见疾病,致残率高。而抑郁症(PSD)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妨碍神经功能的恢复[1]。以Zung抑郁自

评量表为工具,对118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3.2%的脑血管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分别给予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和小剂量药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生命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神经内科从2002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病人中,经临床CT诊断或MRI确诊为卒中病人118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出血性疾病37例,缺血性疾病81例。男31例,女87例,年龄19~82岁。病程13天~3个月,失语、痴呆及发病前有抑郁史者均未列入本观察。

1.2诊断标准:对发病后两周的卒中病人,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40分,确诊为抑郁症。

1.3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神经营养,加用盐酸氟西丁(百忧解)每日1次每次20mg,并给予心理护理。

2.1发生率:118例患者中有51例确诊为抑郁症。

2.2影响因素分析[2]。

2.2.1病变部位:PSD的发生可能损伤与情感有关的中枢或由此导致神经递质变化而出现抑郁症状,大脑左半球损伤比右半球更易出现抑郁症状

。特别是左侧半球前部卒中患者的PSD发病率较高。

2.2.2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卒中病人神经损伤后,运动障碍、言语障碍越重生活能力越差,抑郁症状也越重。

2.2.3社会心理因素:家庭支持满意度低于临界水平,则PSD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2.2.4认知障碍:PSD病人认知模式是一种“负性定式”,认知歪曲。

2.2.5家庭因素: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家庭突发事件的影响及家庭关系紧张、缺乏家人关心的患者发生抑郁的程度重。

2.2.6疾病因素:卒中本身作为应激源,可诱发心因性抑郁障碍。

2.2.7性格特征:内向性格69例,发生抑郁者占59.7%,外向性格51例,发生抑郁者占27.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2.2.8其它:即往卒中史,卒中次数,病灶范围有一定的关系。

3讨论与护理

据文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0~60%[3],本组病例中抑郁发生率为42.3%,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临床应予高度重视,抑郁评估及

护理极为重要。

3.1行为干预,促进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脑血管病患者躯体残疾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活动范围受限,交流困难,社会适应和工作能力受限,使自我评价与自尊降低有关。因此在疾病急性期偏瘫肢体保持良肢位,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进行偏瘫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及语言功能的早日恢复,预防足下垂、废用性萎缩的发生制定康复训练目标和计划,提高生活能力。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康复与常规药物治疗相结合,比单纯用药物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显著。3.2心理干预:卒中后抑郁病人常见情感淡漠,寡言少语,注意力分散,睡眠紊乱,缺乏自信等不良情绪。针对个体制定出不同干预措施,利用热情、鼓励的语言,真诚安慰病人,并引导患者宣泄内心的苦闷,然后给予患者鼓励支持,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承受能力,引导病人讲心理话,谈感兴趣的事情,减轻抑郁孤独心境。帮助患者认识生存的价值,提高自尊,自信,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儿科护理;以人为本;理念;措施;效果

1在儿科护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1.1坚持以人为本是时展的需要近代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疾病的病情轻重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健康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2]。”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推进,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既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在护理工作中既要重视疾病又要重视心理,既要重视局部又要重视整体,也就是说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精神”,要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精神”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3]。

1.3提倡以人为本有利于提高护士素养和品质目前大部分儿科护理人员都是中专学历,没有进行系统的人文学课程的学习,普遍缺乏社会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健康教育、伦理学等方面知识,提倡“人文护理”对护士职业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智慧、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能促进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加强人文知识培训。

2儿科护理中如何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儿科护理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除了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外,更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采取注重个性和突出人本服务的具体措施,重点体现在环境营造、模式转变和服务改善三个方面。

2.1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如今绝大多数医院都强调环境幽雅,设施完善。从人文关怀的要求上说,儿科病房则根据生理与心理特点设置独特环境,如尽可能多摆放绿色植物和鲜花,使用防滑地板,墙上悬挂各种壁画,以自然景色和可爱的卡通人物为主,画面色彩温和宁静,使人心情愉悦、欢快。被褥以温馨的天蓝色为主,消除儿童恐怖心理,此外,还要设置便捷的传呼系统,随时使患儿得到护士的帮助。

2.2倡导人性化服务模式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护士与患儿接触最多,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患儿及家长以深刻的心理影响。一个训练有素的儿科护士要注意个人仪表和风度,才坚持文明礼貌用语,态度上要热情、和蔼,更主要的是要多主动接触患儿,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如对婴幼儿多抚触、搂抱,善于用玩具逗其开心,对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询问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需求,调节医患关系及患儿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此外,交接班时要注意真诚问候,出院时的要多叮嘱与祝愿。

2.3丰富人性化服务内容对患儿及家属的人性化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态度和蔼,更重要的是按照护理程序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就儿科护理特点而言,人性化服务可概括为“四字”、“四送”。“四字”是指“技”、“情”、“忍”、“乐”,即,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是静脉穿刺技术,以消除患儿“怕打针”的恐惧心理,减轻患儿痛苦;对患儿、家属时时处处真情相待;对患儿的不恭言语和行为、家属的报怨都要忍让在先;尽可能增加患儿的欢乐情绪。“四送”是指入院时送温暖,包括在送水、生活安排、协助检查,指导用药对初入院者要特别关心,尽快缩短双方距离;特殊日子送慰问,如在儿童节或患儿生日送上一分小礼物;工作中送笑容,无论是操作、检查,还是取样,都尽可能坚持微笑服务,对儿童而言,在微笑中安慰、叮咛比直接告诫作用更加强烈;康复出院时送祝福,建立一种长久的友爱。总之,要根据患儿年龄病情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护理与沟通,体现儿科专科护理特色,深化整体护理内涵。

2.4强化人性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细节,讲求方式。一是要制定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表,在介绍疾病防治、饮食要求、用药指导、体育锻炼等知识时,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学习习惯选择恰当方式,如将健康教育内容制成卡片,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多示教、编写讲述小故事等,寓教于乐;二是可进行集体沟通,对某一季节发病率高的疾病对患儿家长进行集体沟通、宣教和检查指导;三是办好儿童健康教育的宣传栏、橱窗,形式上要图文并茂,版面上生动活泼,最好以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为主。

3儿科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对专业技术要求高,特别是静脉穿刺、危重患儿的抢救与护理,也由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患方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再加上人员编制不足,三班倒的无规律生活,使儿科护士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护士长定期与护士进行思想沟通,开展护患座谈会,加强护患沟通。尽量争取提供晋升、深造、福利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对工作出色的护士进行表扬和奖励。制定护理缺陷记录,根据表现、工作量、承担的风险大小实行奖金二次分配。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模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保证护理工作质量[4]。

4实践效果评价

近2年来,我院在儿科护理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对护士激励很大,使护理人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护士在实践中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儿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儿科护理针对性、特殊性的认识,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使护士从被动执行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转变为主动与患儿及家长沟通,评价患儿需求,提供个体化服务;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中的内容美、形式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轻柔、迅捷、精确的注射行为中,在对患儿心理的正确把握与安慰上,在从声音、色彩、形体方面改善护理环境中,在把握音色、声调、语速、用语选择的语境追求中陶冶了情操,领略了个性与风格、内容与形式、行为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以高效和完美的护理手段、方式与方法,满足了患者家属的合理需要,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床位使用率不断增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儿科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9.5%。从根本上改善了儿科护理质量,为创立服务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2]高明凤.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中的“小事”不容忽视[J].临床护理杂志,2003,2:328.

1.1预防医学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将预防医学课程列为中专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共42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12学时,所使用的教材为沈志谦主编的《预防医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理论课的章节主要包括:绪论、环境卫生与健康、饮食与健康、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社会环境与健康、生产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介绍、疾病的发生要素、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实验内容有:正常成人的食谱编制、食物中毒的案例讨论、儿童铅中毒的案例讨论和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等。

1.2研究对象

以我校护理中专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两个合班,每个合班含4个小班,一合班人数为128人,二合班人数为103人。

1.3教学改革方法

依据近年的教学经验和中专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中专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以一合班为教改组,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索;二合班为对照组,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法。

1.3.1采用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法

根据章节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1.3.2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授课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件中穿插大量图片和视频。

1.3.3在讲课中加强教学互动和课堂提问

1.3.4改革实验课教学内容

在预防医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班教学,大约30人一个班,请长期从事预防医学教学的教师进行实验课小班教学辅导,同时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1.4课程考核方法

预防医学课程考核包含两个方面:理论课考核:在教学结束后两周进行闭卷考试,总分100分,复习时不划重点,加大理论考试监考力度,杜绝考试作弊;实验课考核:以平时实验课的学生作业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按照评分规则进行评分,共4次实验课,以每次实验10分计,总分40分。最后的总成绩=(理论课成绩×70%)+(实验课成绩×75%)。

1.5资料的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使用Excel录入,以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和教改组比较指标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2.1中专护理学生预防医学实验课成绩

食谱编制和儿童铅中毒案例讨论两次实验课成绩,教改组学生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食物中毒案例讨论和计量资料描述两次实验课成绩,两组学生的平均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课总分教改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2中专护理学生预防医学理论考试成绩

在预防医学理论考试中,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教改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组学生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理论考试总分教改组学生高于对照组(P<0.05)。

2.3中专护理学生预防医学成绩总评

通过本次针对我校护理中专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方面的改革探索,结合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课成绩进行综合考评,教改组学生总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不及格率教改组低于对照组(P<0.05)。

现就本次预防医学教学改革进行以下思考。

(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①案例式教学:在讲课过程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或者枯燥的知识点采用案例式教学,将生活中学生常遇到的一些事情作为例子,或者请一些学生发表意见与大家讨论,也可以将PBL教学法融入部分章节的教学中[4-5]。例如,在讲到涉及补钙的知识时,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亦可以提出一些补钙的误区请学生讨论,最后给学生正确的答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当然,也要结合教学中的实际,对难以采用案例讲解的知识也可采用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6]。②创设情境的启发式教学: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需要非常熟悉教材,还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认知结构,这样才可以创设情境[7]。例如在讲基础营养学中脂类的生理作用时,可以举生活中脂类饮食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学习该内容。

[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方法:选取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我科住院患者,对其护理过程进行记录,并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30例,手术治疗15例。共死亡5例,治愈40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死亡率较高,加强对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高达20%左右。现将我科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以来收治的45例重症胰腺炎救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8岁~70岁。胆源性胰腺炎30例,非胆源性胰腺炎15例。所有病人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腹膜炎体征,血象明显升高,血尿淀粉酶显著增高。

1.2方法

非手术治疗:给予重症监护、禁食、胃肠减压、给氧、抗休克、补充血容量、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使用抗酸药和抑制胰腺外分泌药,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密切监测各重要脏器功能及动态影像学监测。手术治疗:采用胰包膜切开减压、坏死胰腺组织清除、胰周持续腹腔冲洗和引流术、三造瘘术(胆道造瘘、胃减压性造瘘、空肠营养型造瘘)。

45例中非手术治疗30例,死亡3例,治愈27例。手术治疗15例,死亡2例,治愈13例。共死亡5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

3护理

3.1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必须严密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尿量、意识、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需要持续检测。在足量应用抗菌素后体温仍持续在38.5℃以上,应警惕进行性胰腺坏死的可能。心率由120次/min以上逐步转为40次/min以下、呼吸由急促逐步变为深慢,应警惕心包积水、胸腔积水及呼吸衰竭的可能。当补液及有效循环血容量正常,而尿量<20ml/h应警惕急性肾衰的可能。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后病人仍腹痛加剧、腹膜炎体征明显、病人表现烦躁、继之表情淡漠甚至意识障碍、昏迷等,应警惕胰性脑病的发生。护士必须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及时动态的临床资料,为医生作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3.2管道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中在腹部放置腹腔冲洗管、低负压吸引管、引流管、造瘘管、胆道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等多根引流管,术后护理难度较大。

3.2.1要了解各种引流管的作用,具体放置的位置。

3.2.2分别标上标记,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阻塞、脱落。

3.2.3有效地冲洗能消除胰腺坏死组织,减少吸收,降低全身炎症反应,防止胰床脓肿和胰腺假性囊肿产生。腹腔持续冲洗是治疗胰腺炎术后的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是关键。

3.2.4做好胃管及胆道引流管的护理

胃管及胆道引流管两者就起到降低胃肠道、胆道及胰管压力作用,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严防脱落,特别是严防病人拔管。

3.2.5做好导尿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24h尿量、颜色、性质、透明度,膀胱冲洗每日两次。

3.3营养支持护理

3.4呼吸道护理

早期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鼓励病人有效呼吸,教会病人深呼吸。给病人取半卧位,每2h帮助病人作有效咳嗽。若有严重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应警惕呼吸衰竭发生,应积极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呼吸兴奋剂应用等救治措施。

3.5基础护理

保证病人舒适,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协助病人床上四肢活动,严防下肢肌肉萎缩及血栓形成。

3.6心理护理

本病病程长、治疗费用高、病情反复波动,护理人员与病人密切接触,能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有责任与家属一起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护士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娴熟的操作技能,细致周到的服务,以获得病人的安全感,支持和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4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术前及术后合理、恰当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痊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除了关心体贴病人外,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使病人产生良好的情绪,愉快的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减少死亡,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王炳煌,张小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7,12(4):211.

[2]郝艳军,郑长青.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5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5:10.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次方案)[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

[4]王春友.提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的认识及防治水平中[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6,5:328.

THE END
1.膳食规划,轻松实现今日降饮食无压力零食碳水化合物膳食规划是一项强有力的手段,能够让您的生活变得简便,还能增进您的健康。 什么是膳食计划? 简单来讲,膳食规划指的是提前确定您要吃啥。 更聪明地开始新的一天。每天早上在您的收件箱中获取您需要的所有新闻。 您可能会自言自语:“为啥要这么折腾?”或许这看上去特别麻烦,或者要花费好多时间。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4T48005568E2R.html
2.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设计之食谱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1 用餐者基本信息 1.2 大学生营养素及事食物需要特点 1.3 大学生食谱设计原则 第一章第一章 食谱编制食谱编制 2.1 查找用膳者每日需要的总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量; 2.2 计算每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需要量; 2.3 计算每餐主食用量; 2.4 计算每餐副食用量; 2.5 计算全天油脂https://www.mayiwenku.com/p-54726528.html
3.python毕设校园降饮食系统程序+论文本系统(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系统程序文件列表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背景 关于校园健康饮食系统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以通用的健康饮食建议或餐饮管理系统为主,专门针对校园场景下健康饮食系统的研究较少。在国内外,餐饮管理系统多侧重于商业运营方面https://blog.csdn.net/sheji304/article/details/144289362
4.发: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1)经管文库(原现金发: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1)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029183-1-1.html
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6.2023级医养降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正确编制食谱 说明:★表示专业核心课程。 (4)职业拓展课程描述 职业拓展课程是指体现终身学习和专业拓展学习所开设的课程,为限选课。包括临床医学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群互选的拓展课程:医用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医学影像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https://yxy.zbvc.edu.cn/info/1015/2533.htm
7.专科医学英语(精选十篇)“医学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区别在于普通英语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医学英语”的考核内容应与目标情境相联系, 考核学生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 在题型设计上兼顾语言与专业知识的比例, 例如, 让学生利用英语围绕本专业进行医患沟通和用英语撰写本专业的实验报告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6499n1.html
8.临床营养师怎么考,有什么条件要求(如何获得营养师资格证)(2)、熟悉营养产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熟悉营养素的理化性质、食物来源及营养价值,能熟练的根据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或编制治疗膳食食谱等,完成对营养产品及食材的加工处理;掌握营养监测和评价、营养制剂制备所需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办法;熟悉食品安全及卫生相关制度。 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623/1804647567938686977.html
9.烹饪营养学范文12篇(全文)烹饪营养学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合理烹饪和合理膳食的指南,且与化学、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烹饪学密切相关。本课程应在学习烹饪化学、烹饪原料学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以及烹饪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b86b1hh.html
10.预防医学每日一练18*1、糖尿病患者食谱的编制方法可分为( ) A、营养成分计算法、食晶加减法和统一菜肴法 B、营养成分计算法、食品交换法和统一菜肴法 C、营养成分计算法、食品交换法和食品加减法 D、营养成分计算法、食品交换法和食品更新法 *2、预防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 ) https://www.wjx.cn/jq/36178216.aspx
11.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doc预防医学实验———营养实验课 ---吴华兰整理实验一 食品的采样与保存采样原则:代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代表性 采集样品应充分代表检测的总体情况,减少人为误差。要求:随机抽样,正确布点。 典型性 主要对特殊样品而言:(1)污染或怀疑污染的食品;(2)中毒或怀疑中毒的食品;(3)掺假或怀疑掺假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7/810013202600601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