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常用公式及步骤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ppt文库网

1、1/37单个平均数单个平均数UU测验测验:适用条件:适用条件:当已知;当未知,不过大样本时,由s代替步骤:步骤:11、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22、测验计算:、测验计算:33、确定显著水平,查附表、确定显著水平,查附表22:44、推断:、推断:接收差异不显著;否定接收差异显著;否定接收差异极显著。教材教材P76例例4-12/372(1)提出假设:(2)确定显著水平,查附表3得:当时,和值(3)测验计算:(4)推断:接收否定接收否定接收单个平均数单个平均数tt检验检验:适用条件适用条件:总体方差未知,且为小样本。方法步骤

2、方法步骤:教材教材P77例例4-2例例4-33/373两个平均数成组资料两个平均数成组资料UU测验测验:适用条件:适用条件:当已知;当未知,不过大样本时,由代替步骤:步骤:11、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无效假设和备择假设22、测验计算:、测验计算:33、确定显著水平,查附表、确定显著水平,查附表11:44、推断:、推断:接收差异不显著;否定接收差异显著;否定接收差异极显著。教材教材P79例例4-44/374(1)提出假设:(2)确定显著水平,查附表3得:当时,和值(3)测验计算:(4)推断:接收否定接收否定接收两个平均数成组资料两个平均数成组资

3、料tt检验检验:适用条件适用条件:总体方差未知,可假定且为小样本。方法步骤方法步骤:81页例6-11、12教材教材P80例例4-5例例4-65/375(1)提出假设:(2)确定显著水平,查附表3得:当时,和值(3)测验计算:(4)推断:接收否定接收否定接收两个平均数成对资料两个平均数成对资料tt检验检验:适用条件适用条件:成对试验设计资料。方法步骤方法步骤:83页例6-13、14教材教材P84例例4-86/376(1)提出假设:(2)确定显著水平,查附u表,得u临界值(3)测验计算:(4)推断:接收否定接收否定接收单个样本百分率单个样本百分率假设检

4、验假设检验: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合用于正态近似法检验单个二项样本适合用于正态近似法检验单个二项样本方法步骤方法步骤:n30,np、nq5即样本所在总体百分率与已知百分率无差异即样本所在总体百分率与已知百分率有差异教材教材P86例例4-97/37(1)提出假设:(2)确定显著水平,查附u表,得u临界值(3)测验计算:(4)推断:接收否定接收否定接收两个样本百分率两个样本百分率假设检验假设检验: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合用于正态近似法检验两个二项样本适合用于正态近似法检验两个二项样本方法方法步骤步骤:两样本两样本np、nq均大于均大于5即两样本所在总体百分率无差异即两样本所在总体百分率

5、有差异教材教材P88例例4-108/37参数区间预计:利用正态分布进行总体平均数预计置信区间:利用t分布进行总体平均数预计置信区间:利用正态分布进行两总体平均数差数预计置信区间利用分布t进行两总体平均数差数预计置信区间教材教材P93-97例例4-13-例例4-179/37成对资料总体差数平均数预计置信区间:二项总体百分率预计置信区间:两个总体百分率差数预计置信区间:10/37方差分析步骤:方差分析步骤:1、计算平均数与和填入原始资料表。2、分解自由度与平方和,计算方差,列方差分析表。(1)分解自由度:(2)分解平方和:(3)计算方差:(4)列方差分析表:3、F测验4、若F测验差异显著或

6、极显著,再作多重比较,列多重比较表。5、结论表述。教材教材P103例例5-111/371112总平方和总平方和=组间组间(处理间处理间)平方和平方和+组内组内(误差误差)平方和平方和总自由度总自由度=组间组间(处理间处理间)自由度自由度+组内组内(误差误差)自由度自由度自由度与平方和分解:自由度与平方和分解:12/37方差分析自由度、平方和分解及计算方差公式(单原因)方差分析自由度、平方和分解及计算方差公式(单原因)矫正数:总平方和:总自由度:总方差:处理平方和:处理自由度:处理方差:误差平方和:误差自由度:误差方差:注意:总均方(方差)不等于处理间均方加处理内均方注意:总均方(方差)不等于

7、处理间均方加处理内均方注意:总均方(方差)不等于处理间均方加处理内均方注意:总均方(方差)不等于处理间均方加处理内均方13/37F测验步骤测验步骤:(1)提出假设:(2)计算F值:(3)在下,查附表4得:和值(4)推断:接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否定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否定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教材教材P107例例5-114/37LSD法多重比较步骤:法多重比较步骤:(1)先计算样本平均数差数标准误:(2)计算显著水平为最小显著差数(3)计算各处理平均数与对照差数,分别与和比较,做出推断。列出多重比较表。(4)结论表述。差异不显著,不标识差异显著,标识差异极显著,标识教材教材P11

8、3例例5-115/3715SSR法多重比较步骤法多重比较步骤:(1)计算样本平均数标准误(2)依据误差自由度、显著水平、测验极差所包含平均数个数k,查附表5得SSR值,列入LSR计算表。(3)计算LSR值(4)将各处理平均数按大小次序排列,各处理平均数间比较,以对应LSR值为比较标准,列入多重比较表。(5)结论表述。教材教材P117例例5-116/371617q法多重比较步骤法多重比较步骤:(1)计算样本平均数标准误(2)依据误差自由度、显著水平、测验极差所包含平均数个数k,查附表7得q值,列入LSR计算表。(3)计算LSR值(4)将各处理平均数按大小次序排列,各处理平均数间较,以对应LS

9、R值为比较标准,列入多重比较表。(5)结论表述。教材教材P116例例5-117/37处理内重复数相等理内重复数相等单向分向分组资料方差分析料方差分析(KK个个处理理nn个等个等观察察值)变异起源SSDFS2FF0.05F0.01处理间误差总变异教材教材P120例例5-218/37处理内重复数不等单向分组资料方差分析所用公式处理内重复数不等单向分组资料方差分析所用公式(k个处理个处理n不等)不等)变异起源SSDFS2FF0.05F0.01处理间误差总变异教材教材P123例例5-319/3719变异起源DFSSS2FA原因a1B原因b1误差(a1)(b1)总变异ab1两向分两向分

10、组单独独观察察值资料方差分析公式料方差分析公式教材教材P128例例5-420/37两向分两向分组有相等重复有相等重复观察察值资料方差分析料方差分析(C=T2/abn)变异起源DFSSS2处理组合ab1a1b1(a1)(b1)试验误差ab(n1)总变异abn1教材教材P128例例5-421/3721变异起源F处理组合试验误差总变异两向分组有相等重复观察值资料方差分析两向分组有相等重复观察值资料方差分析(C=T2/abn)说明:多重比较时,通常先做两原因互作显著性情况,在互作显著情况下,则可只做处理组合多重比较,无须再做各原因多重比较;假如互作不显著,再对各原因做多重

14、(直线回归假设检验(tt法)法)(1)建立假设HO:=0HA:0(2)计算t值:回归预计标准误:求求回归系数标准误:求t值:(3)查t值表:当时,得和值(4)判断:接收HO无直线回归关系;否定HO接收HA直线回归关系显著否定HO接收HA直线回归关系极显著参考教参考教材材P162例例6-129/3730适合性测验步骤:(1)提出无效假设HO:实际观察次数符合理论次数备择假设HA:不符合;(2)依据理论百分比计算理论次数;(3)计算X2值。当时,选取公式当时,选取公式(4)查X2值。当时,查得和值;(5)判断时,接收HO否定HA时,否定HO接收HA

16、、假设:Ho:甲乙两处理总体分布相同HA:甲乙两处理总体分布不一样2、确定配对样本及每对数据之间差异符号。对第i对数据,若则取+号,反之则-号,相等记0,并删除。分别计算正号数n+和负号数n-,计算样本容量n确定统计量kn+和n-中较小者为k3、差附表12得临界值4、判断:教材教材教材教材PP205205【例例例例7-77-7】32/37符号秩和检验符号秩和检验步骤:步骤:1、假设:Ho:甲乙两处理总体分布相同HA:甲乙两处理总体分布不一样2、计算差数。3、编秩次。按绝对值大小编;差数0删去;相等取平均数4、计算统计量T5、查附表13得临界值。n为数据对子数(0除掉)6、判断:

17、教材教材P207【例例7-8】33/37秩和检验(秩和检验(曼曼惠特尼惠特尼U检验)步骤:检验)步骤:1、假设:Ho:甲乙两处理总体分布相同HA:甲乙两处理总体分布不一样2、编秩次。按两样本观察值从小到大混合编;相等取原秩次平均秩次。3、求秩和。4、查附表14得接收区域。5、判断:教材教材教材教材PP210210【例例例例7-97-9】【例例例例7-107-10】34/37克鲁斯卡尔克鲁斯卡尔克鲁斯卡尔克鲁斯卡尔沃利斯单向方差秩检验步骤:沃利斯单向方差秩检验步骤:沃利斯单向方差秩检验步骤:沃利斯单向方差秩检验步骤:1、建立假设。、建立假设。H0:k个总体无显著差异个总体无显著差异HA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2文币0人已下载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THE END
1.膳食规划,轻松实现今日降饮食无压力零食碳水化合物膳食规划是一项强有力的手段,能够让您的生活变得简便,还能增进您的健康。 什么是膳食计划? 简单来讲,膳食规划指的是提前确定您要吃啥。 更聪明地开始新的一天。每天早上在您的收件箱中获取您需要的所有新闻。 您可能会自言自语:“为啥要这么折腾?”或许这看上去特别麻烦,或者要花费好多时间。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4T48005568E2R.html
2.食品营养与卫生学课程设计之食谱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1.1 用餐者基本信息 1.2 大学生营养素及事食物需要特点 1.3 大学生食谱设计原则 第一章第一章 食谱编制食谱编制 2.1 查找用膳者每日需要的总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量; 2.2 计算每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需要量; 2.3 计算每餐主食用量; 2.4 计算每餐副食用量; 2.5 计算全天油脂https://www.mayiwenku.com/p-54726528.html
3.python毕设校园降饮食系统程序+论文本系统(程序+源码+数据库+调试部署+开发环境)带论文文档1万字以上,文末可获取,系统界面在最后面。 系统程序文件列表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背景 关于校园健康饮食系统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以通用的健康饮食建议或餐饮管理系统为主,专门针对校园场景下健康饮食系统的研究较少。在国内外,餐饮管理系统多侧重于商业运营方面https://blog.csdn.net/sheji304/article/details/144289362
4.发: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1)经管文库(原现金发: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1)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029183-1-1.html
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6.2023级医养降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正确编制食谱 说明:★表示专业核心课程。 (4)职业拓展课程描述 职业拓展课程是指体现终身学习和专业拓展学习所开设的课程,为限选课。包括临床医学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群互选的拓展课程:医用化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医学影像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https://yxy.zbvc.edu.cn/info/1015/2533.htm
7.专科医学英语(精选十篇)“医学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区别在于普通英语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水平;而“医学英语”的考核内容应与目标情境相联系, 考核学生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 在题型设计上兼顾语言与专业知识的比例, 例如, 让学生利用英语围绕本专业进行医患沟通和用英语撰写本专业的实验报告等。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6499n1.html
8.临床营养师怎么考,有什么条件要求(如何获得营养师资格证)(2)、熟悉营养产品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熟悉营养素的理化性质、食物来源及营养价值,能熟练的根据医嘱配制肠内营养制剂或编制治疗膳食食谱等,完成对营养产品及食材的加工处理;掌握营养监测和评价、营养制剂制备所需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办法;熟悉食品安全及卫生相关制度。 https://m.shenchuang.com/scnews/20240623/1804647567938686977.html
9.烹饪营养学范文12篇(全文)烹饪营养学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合理烹饪和合理膳食的指南,且与化学、微生物学、预防医学、烹饪学密切相关。本课程应在学习烹饪化学、烹饪原料学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和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以及烹饪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b86b1hh.html
10.预防医学每日一练18*1、糖尿病患者食谱的编制方法可分为( ) A、营养成分计算法、食晶加减法和统一菜肴法 B、营养成分计算法、食品交换法和统一菜肴法 C、营养成分计算法、食品交换法和食品加减法 D、营养成分计算法、食品交换法和食品更新法 *2、预防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 ) https://www.wjx.cn/jq/36178216.aspx
11.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doc预防医学实验———营养实验课 ---吴华兰整理实验一 食品的采样与保存采样原则:代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适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代表性 采集样品应充分代表检测的总体情况,减少人为误差。要求:随机抽样,正确布点。 典型性 主要对特殊样品而言:(1)污染或怀疑污染的食品;(2)中毒或怀疑中毒的食品;(3)掺假或怀疑掺假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7/810013202600601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