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讲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显而易见,幼儿的教育和幼儿真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幼儿的午餐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基本活动。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基本的就餐能力,我们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中班幼儿午餐再优化的研究。
关键词:
通过年级组老师的一起讨论后,我们初步设定了以下几个方面:餐前活动、进餐活动、餐后活动。自助午餐伴随着三部曲开始了尝试。
在幼儿就餐前,教师会组织幼儿进行有趣安静的餐前活动:营养播报员。我们会提前一天将餐谱发给家长,让家长和幼儿对菜谱的进行营养小知识的科普,等第二天开餐前请幼儿当营养播报员将今天的菜谱和营养小知识告诉大家,一边能科普幼儿的营养知识,一边能调动幼儿对午餐的积极性。
在备餐时,我们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就餐模式,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先将小手洗干净,在指定区域端好小碗,自行盛饭,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乘饭菜。如果没有吃饱,我们会鼓励孩子进行再次添饭菜,并及时表扬:“你今天可真棒!吃了两碗饭呢!”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幼儿进行添饭。
在午餐时,我们也没有剥夺孩子们轻声交流的权利,避免孩子们因为只顾着聊天二忘记吃饭这一点,我们为孩子们创造了温馨的就餐环境,我们利用轻音乐来调节氛围,孩子们一边轻声讨论今天的午餐,一边享受温馨的音乐,自然而然,整个进餐环境也会变得舒适、安静。
在幼儿吃完午餐后,我们也是充分利用自主管理的模式,从而培养幼儿的基本劳动习惯。在用餐完后,我们有请小朋友自行将桌子上掉落的饭菜清理干净,并自行收拾餐具,漱口擦嘴等。当然,我们会选择第一名吃完饭的孩子当“值日生”帮助老师督促其他幼儿不要忘记漱口擦嘴,从而鼓励其他幼儿加快进餐速度,荣当“值日生”。
在幼儿用完餐后,我们还让幼儿进行了自我评价。以表格的形式让幼儿对今天的进餐进行自我评价,孩子们在用完餐后很积极地进行评价:我会盛饭、我会使用筷子、我今天吃得很干净等,在孩子们看见自己每天都有进步,等到“红五星”时,幼儿的荣誉感得到了很大的激发,每天的午餐不再是任务,而是自我提升的表现,让孩子们更快进餐,并增加了吃饭的乐趣。
在开展“幼儿自主午餐”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不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我们中班个别幼儿在使用筷子时还不够熟练,导致幼儿对使用筷子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在生活区中增加了“筷子夹物”的游戏,培养幼儿使用筷子的技能,从而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幼儿自主盛饭菜”刚实行的时候小朋友特别高兴,每位小朋友都盛满满的一碗饭,一碗蔬菜和荤菜,就连不爱吃蔬菜小庞也不例外。可是,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仍是“残酷”的。等我巡视了一圈回来后发现小庞碗里的饭菜一动没动,我问小庞:“你怎么还不吃呢?”小庞又开始皱着娥眉头说:“我不爱吃绿色的蔬菜。”我挑了一根青菜说:“小庞你吃一小口,如果觉得不好吃那就不吃吧。”小庞凑上去抿了一下马上吐了出来说:“不好吃!”只能把蔬菜都挑走,剩下的米饭和肉肉没过一会小庞吃完了。一连几天,每到盛饭的时候,小庞都会盛很多的蔬菜,但是端到座位上就开始东张西望,小手东摸摸、西摸摸,没有一点要吃的意思。随后,我们也组织孩子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交流,让孩子们自主分析并一起指定盛菜规则,从而培养幼儿不浪费粮食的习惯。
自主就餐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分餐方式,孩子们从“等待”到“自主”足餐的管理,这极大地改变了孩子们的吃饭状况。自助午餐活动,将生活活动寓于一日教育之中,让幼儿的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重要的事让幼儿在幸福生活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师也能从中感受到:放手,孩子们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