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宣布进入了寒冬腊月。如何在这个冬天,好好地“保养”自己的身体,相信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请别小看了冬天的身体保养,“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天如果起居不注意,很容易伤于“寒邪”,即使当时没有啥感觉,来年春天也会出现容易感冒的情况。那么,冬天我们该如何不“伤于寒”呢?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原文中明确提出,冬季重在“养藏”,如果没有养好“藏”,就会损伤到“肾”。说到底,冬季养生,那就是:以肾为先。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不用热水袋,整个晚上双脚都不暖和。这样的人是害怕过冬天的,不但手脚凉,还特别容易感冒。手脚发冷主的原因是“气血不足”,大多属于中医的“肾阳虚”。而冬季的主气是“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季对应的脏腑是“肾”,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只有肾的机能强健,才能为抵御冬季寒气提供“元阳之火”。因此,冬季养生的重点是:养肾防寒。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饮食调摄、养肾御寒
“民以食为天”。这里提出一个养生的原则:能用食物调理的小问题,就不用药。前人的经验也证明,从“温肾御寒”的饮食调摄入手,不但在冬天能有效防止寒邪伤体,还能减少春季感冒的发病几率。那么如何“温肾御寒”地饮食调摄呢?
一是适当进食一些羊肉、牛肉、狗肉这类温养肾阳的血肉有情之品;二是因为黑色入肾,可以多吃点黑木耳、黑芝麻、乌鸡等“黑色食品”;三是进食一些如胡桃肉、板栗之类的坚果。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结合体质、年龄的差异有目的地选择一两种。
如肾阳亏虚比较明显的人,那就以温补肾阳为宜,羊肉、驴肉等食物就比较合适;偏于肾阴肾精亏损的人,鸭肉、鹅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为主;而对中老年人来说,龟鳖、枸杞、山药这些阴阳双养就更恰当了。需要注意的是,冬天的饮食不要太咸,因为“过咸伤肾”,会耗损肾中阴精。
2、起居就暖、作息有常
内经的原文“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可以作为冬季作息的守则。早点睡眠,避开午夜极寒之气,保养身体元阳。适当锻炼运动,振奋体内蛰伏之阳,更能有效御寒。可以遵循“冷脸、暖牙、热脚”的洗浴规则,也就是偏凉的水洗脸,温暖的水漱口,偏热的水泡脚,从三方面保养肾中之阳。
3、自我按摩、穴位养生
其实一些基本的的保健动作,无需太多的中医基础,普通人也完全可以做到。比如常常搓脸,在促进脸上血液流通的同时,还能兼顾到脸上的很多穴位,对提神醒脑、保持精神状态很有好处。还可以按摩气海、肾俞、足三里、涌泉等几个容易定位的穴位,都能很好地保养肾中阳气,帮助机体驱寒活血。
以上,就是“冬季养藏”的三个基本内容,涵盖了饮食起居、作息运动、自我保健三个方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进行,相信尽管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您却会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