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吗?冬季养生应特别注意什么?如何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下面,我阐述一下冬季养生。
首先,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先们总结出来的养生秘籍,这本秘籍堪称中医学的开山鼻祖,内容很强大,但文字比较晦涩难懂,不过刚好可以用来测试一下,看看自己的文言文知识到底还给了语文老师多少。
《黄帝内经》中冬季养生的养生原则:“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不得不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四个字组织出的语言是如此有美感!怎么样,这段话看懂了吗?其实《黄帝内经》只用开头的七个字就道出了经典——冬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生机闭藏的季节,“闭藏”两个字用得相当精妙!想想动物的冬眠,想想被大雪封住的山林,再想想早上打死都舍不得离开的被窝,是不是都是“闭藏”呢?
中医养生尊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天人合一”,听起来很玄乎、很高端,道理却非常淳朴,它是指人们要顺应自然界变化,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怎么理解呢?以穿衣来说,夏天穿夏装,冬季穿冬装,这就是顺应。什么是适应呢,“春捂秋冻”就是适应,秋天了天凉了,冻一冻。
1.阳气。根据“天人合一”,在水面结冰、大地冻裂的冬季,人就不要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这样人们的阳气会随着太阳的规律运行,不受损伤!
2.情志。除了日常作息,心理活动上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冬季要使情志就像军队埋伏、就像鱼鸟深藏、就像人有隐私、就像心有所获等等一样,总之,要遵循“闭藏”二字原则!
3.保暖。冬季养生还要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而使阳气大量丧失。
4.进补。冬季养生,重在养“藏”。而冬季对应的脏腑是“肾”,民间有言,“冬季进补,春来打虎”,这句话说明冬季的进补的好时令,也是补养肾脏的好时节。汽车还需要保养呢,人也需要在冬天好好养养身体,从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
以上就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肾气,到了春天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闭藏机能在冬天未能得到应有的养护,从而导致供给春天时焕发生机的能量不足。所以,大家一定要对冬季养生高度重视,不给疾病钻空子的机会。
说到养、闭藏,就有人来跟我抬杠了,难道冬季我们就要宅在家里,不出门,床上躺着么?当然不是,冬季养生要注意休养生息,吃多一点,衣服穿厚一点,睡眠被子盖厚一点,只需要采取这些小小的措施,也能把自己养得美美的、健健康康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中医科|鹤岗市人民医院
服务数87回复率88.00%好评率100%
擅长:院前诊查。全科医疗,健康使者。国际SCI论文一篇,国家级、省级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