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知道,治疗癌症的化学药物,常具有一定的毒性,有较大的副作用。往往只有具备该方面专业知识的医师才能较好地掌握药性并制定各种化疗方案,因人而异的灵活运用,以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同样,中药有很多类毒性也较大,如斑蝥、狼毒、蟾酥、全蝎、蜈蚣、独角莲等等,临床上这些药常用于治疗癌症,一旦用之不当,药量过大,也照样会损伤肝、肾等脏器,引起毒副反应。
目前,有许多患者轻信一些“偏方”,误认为只有用毒药才能杀死癌细胞,即所谓以毒攻毒之法。其实治疗癌症的中药有许多种,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利湿、理气和血等等。当然也含以毒攻毒之法,但这要根据病情、病位、病程及体质的强弱来决定使用何种药物,既辨证又辨病,不可一味地相信只有以毒攻毒才能治病。如果过多过量地应用其大毒的药品,而不采取用其它药佐之,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常听说,有的癌症患者误服“偏方”和毒性剧烈的中药而导致不应该的死亡。
笔者认为,带瘤生存又不能手术且属恶性,这时可以适当采用此法,并要密切观察病情和效果,随时对症调方。如果已经做完手术,体内肿瘤病灶全部摘除了,就不宜用此法,而应该用清热解毒等疗法较为稳妥。
三忌泻下攻伐过猛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消耗疾病。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大量消耗着机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造成体内空虚,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紊乱。此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切忌使用泻下药攻伐太过。
如大量使用泻下药攻伐过猛,则使患者体质更加虚弱,正气大伤,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尤其是手术后的病人,一旦倒下则很难恢复元气,这无疑会造成“雪上加霜”的结局。
当然,对患有里实证的肿瘤病人,也可以用泻下剂,但要做好区分,选择润下药,还是攻下药或是峻下逐水药,万不可滥用,关键要辨证用药准确。如里实兼有表邪者,当先解表而后攻里,必要时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陷里。癌症病人患外感,应用此法最为奏效。对里实而正虚体质较弱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下而不伤正。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用药原则,不可违背。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奏效做到“中病即止”,马上停药换方才可有利于对病人的治疗。
四忌补药用之不当
笔者曾接诊一个乳腺癌病人,体态特别肥胖,问之,术后天天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以致造成体重速增,营养过剩,随后出现头晕、头痛、手臂麻木等症状,又问患有高血压病史。嘱咐做脑CT检查,结果出现轻微的脑血栓,只好又住院,打滴流治疗新病。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有很多患者盲目相信保健品的治疗功能,视保健品为治疗药品。结果花大量的资金去购买保健品,舍本求末,影响了治疗效果。再则目前充斥市场的各种保健品,即非假冒伪劣产品,也仅能是对人体某一系统或某一脏器功能有增强或保健作用而已。保健品与治疗药,两者在使用上是有严格区别的,保健品是决不能代替治疗药品的。
总之,补药和保健品都不可滥用,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行。注意除了病情需要外,一般在夏季应少用补品,冬季才可适当进补,切记这一原则。
五忌饮食上或服药时忌口不严
中医治疗癌症,比较强调忌口。其实西医皮肤科对一些过敏反应,外生疮疖的病人也要求忌口。那么内脏癌肿与外生疮疖,中医认为机理是一样的。如果不忌口,特别是吃“发物”则会造成癌肿生长迅速、加重病情。所谓“发物”是一种民间说法,通常是指猪头肉、大虾、螃蟹、海参、无鳞鱼、狗肉、羊肉、鸭、鸡、南瓜、香菜等可能会引起皮疹、搔痒、发烧、腹痛、吐泻甚至旧病(肿瘤)复发的一类食物,也就是说对肿瘤有一定的诱发和催化作用。
另外,在服药期间,应忌烟酒、辛辣之品。还有喜食豆制品的肿瘤患者请注意,因豆制品解药,也就是降低中药的性能,所以在食豆制品(尤其是黄豆类、大豆腐、干豆腐等)蔬菜时,服药最好与其隔开一小时左右为佳。
六忌隐瞒病情不配合用药癌症患者一经确诊,作为医生或家属均应策略地通知本人,以便配合治疗。尤其是中医看病,强调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不见病人不行,见了病人不把注意事项说透还是不行,也不利于心理和精神治疗。所以隐瞒病情,是治疗中的一大障碍。另外,癌症不是吃几付中药就能好的病,而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一旦病人觉得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自然会产生怀疑,甚至拒绝治疗或要求换医院,换医生和换药等,这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对预后相当不利。
更有这样的家属,一怕担责任,被埋怨;二怕患者本人承受不住打击。本来很有治疗价值,但由于上述思想作怪,就不敢送病人去肿瘤专科医院或专治肿瘤的诊室看病。而是往综合医院病房或诊室就治,甚至有的必要检查也不敢领病人去做。岂知癌症不同于其它疾病,首次治疗和用药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这直接决定着预后的疗效。等一旦明白过来将悔之晚矣。
笔者观点,主张“公开性”治疗,与其含混其辞,不如坦言相告。这时医生和家属应配合好,共同帮助患者闯过“精神关”,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以便和医生在治疗上达到默契配合,这样药物才会充分地吸收,疗效明显。同时也避免了许多矛盾和尴尬局面的发生。当然,个别情况还需个别对待,对高龄老人患癌症且晚期,没有治疗价值的,还是实施“保护性”医疗为妥。
七忌不遵医嘱随意停药
癌症治疗切勿“见好就收”。不少癌症患者在发病之初曾进行积极的治疗,而且花多少钱都认可,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当癌瘤切除或放、化疗后病灶消退,便以为完事大吉了,不想继续用药了,以至巩固性治疗没跟上,造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病人被“癌灶已消失”的假象所迷惑,不了解癌症形成的机理及其病因,天真地认为此类疾病也像感冒、肺炎一样通过打针吃药就可以解决问题。或片面理解一些医学术语,如“某某癌根治术”、“临床治愈”等等,孰不知“根治术”并非根治,只是手术范围的扩大而已。
由于科学家们尚未完全弄清楚癌症形成的机制及其病因,不能有效地进行病因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目前除少数癌症可早期发现并通过积极治疗有可能治愈外,多数恶性肿瘤一经发现往往已届中、晚期,治愈较为困难。其中一些恶性肿瘤虽手术切除或放、化疗后病灶消退,但如不采取必要的后续治疗则有可能复发或转移,手术治疗中,尽管癌灶已被切除,但不排除病灶切除不净或癌细胞产生播散、种植的可能性。某些患者在放、化疗后,癌肿虽已消退,但癌细胞有可能处于抑制状态或“休眠”状态,一旦内环境改变,时机成熟便会“死而复生”。另外,少数人还因免疫失调,遗传易感性、放、化疗之远期毒性等发生第二癌或重复癌。
近年来发现又有一些新的误区,不少病人自作主张,相互介绍,使用“偏方”,滥用中药,而导致病情加重、复发、转移,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是惨痛的教训,生命的代价!事实上,在临床中由于“误治”而导致死亡的癌症患者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运用好中医中药,有效的治疗癌症,防止进入误区?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再次强调和呼吁,癌患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抗肿瘤药品、中药材及饮片均属处方药,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2、医生的“处方权”与“处方药”
医生获取“处方权”需经专业的学习或培训,即或是医学院校大学本科毕业生,也不是马上具备“处方权”资格,而要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还要经过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考试,通过后才可拿到真正的“处方权”。国家规定的“处方权”,是从安全用药的角度考虑的,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只有专业医生才能掌握运用得好。有很多人认为,中药使用安全,不用医生自己照样可以服用,其实则不然。有很多含毒性的中药用不好,损伤肝肾不亚于化疗的毒副作用。中药强调“配伍(君臣佐使)”、“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和“归经”。这里有很深的学问,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及厚朴大黄汤,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样是几味药,由于量的变化,功能主治亦随之改变。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和“对症下药”,不经过专业学习或培训,这方面的知识是很难掌握的,更谈不上临床运用了。
3、“久病成医”之说
二、如何掌握服用中药的时机
1、中药扶正是根本,祛癌是目的。
中药治疗癌症的机理:一是扶正,二是祛癌。癌症是一种严重的消耗性疾病,癌症病人大都体虚,中药可扶正补气血,调整脏腑功能,调动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提高抗癌能力。
有很多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升和激活体内的免疫细胞,达到间接抗癌目的,这属于“扶正”范畴;另外有很多中药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除肿块,直接杀灭癌细胞,有类似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这属于“祛邪”范畴。所以中药扶正祛癌是治疗癌症的基本原理。
有很多患者偏重西医,单打一治疗,误认为中药来的慢,等出院后恢复期再用吧,其实则不然,手术前后、放化疗中均可配合使用中药。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具体病情,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施以“对症下药”往往会收到非常理想的疗效。
2、中药全身调整有优势,远期疗效好。
在癌症治疗上,中医、西医各有其优势,实际上是优势补。西医治疗局部有优势,近期疗效好;而中医则全身调整优势,远期疗效好。
中医中药治疗癌症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去年“非典”传播中,中医中药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将来攻克癌症,中医中药也是大有希望。事实上,各种晚期癌肿,包括复发和转移的,已不适合手术、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者,就必须以中药治疗为主,只有这样才可在一定时期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恢复体力,部分患者的癌肿甚至也可控制。另外,对于那些手术、放射、化学药物治疗疗效较差的癌肿,即使不属晚期,也可采用中药治疗,甚至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如肝癌而伴有严重肝硬化者,即使肿块不大,但切除后常可导致难以逆转的肝功能衰竭,予以中药治疗,则有它的优势。再有从现实出发,因受经济因素的限制,手术住院,放化疗费用高花不起,应用中药治疗,一些患者还能承受得了,既少遭罪,又延长了生命。
3、癌症病人应坚持三年连续服用中药。
4、关于中药的性价比、成药与汤药的特点。
很多癌症病人为了省钱,自己到药材市场去抓药,这种做法实不可取,要知道,中药饮片也分等级,可以说一分钱一分货。医生开的处方再好,可拿到市场去抓疗效就得不到保证。临床中这样的事例不少,同样是一个处方,市场上抓是便宜很多,便疗效不理想,而在医院抓则贵一些,但疗效上来了。因为作为医疗机构只有保证疗效、重信誉,才能赢得更多的患者。另外,医院购药还有药师药检这一关。而市场经营是商业运作,你拿的方和他卖的药没有因果关系,一旦没有疗效,还可推托方没开好。饮片中的假药、劣药,患者很难鉴别,俗话说“当季是药,过季是草”,虽说是同一个东西,但成色、等级、价差很悬殊。如今“物美价廉”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治病千万不要图便宜,那样会误大事。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要珍重才好。现如今医院已被推向市场,医院也要生存,要运作,要发展,尤其“非典”时期,中药价格猛涨,回落后仍比过去高出许多,原料药基本价格明摆着,“便宜购药”那不是自欺欺人吗?所以要正确对待中药的性价比,同一品种药,北京同仁堂的药就贵一些,自然有他贵的道理。
另外,中成药与饮片汤药怎样区分使用,这里简单作以说明临床中癌症患者的病情错综复杂,有的需手术,有的在放化疗中,所患病种体质差异各不相同,为确保疗效,必须对症下药。一般来说,病情已稳,正在恢复期,主症较单一,比较适合中成药。如果病情不稳定,兼症较复杂,或在放化疗期间,这时配上汤剂来弥补成药治疗不足,较为理想。这也是疗效好的关键所在。
5、如何煎熬汤药?
三、正确对待“中药偏方”和“抗癌保健品”
1、偏方治大病,实是撞大运
2、保健品不是药,更不准宣传疗效
研究表明,三七中含有三七皂苷、β-榄香烯、微量元素硒等抗癌活性物质;三七皂苷120ug/ml浓度的Rb1能使培养的肿瘤细胞92%受到抑制,三七皂苷Rd的抑制率则为79%;三七皂苷Rh1对培养的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三七皂苷Rh2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能诱导癌细胞逆转成非癌细胞。三七皂苷和三七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治疗癌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目前,癌症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基因疗法、中医治疗等综合疗法。但一般手术后,气血受损,同时放射及化学治疗,又可引发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出现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振、易感冒等症状。而中医药治疗可以贯穿恶性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以增加放化疗效果,减少放化疗毒副作用。中医治疗癌症以扶正祛邪为原则,通过服用调阴阳、益气血、健脾胃、补肝肾的中草药,调整患者脏腑功能,增加抗癌能力,更好地发挥西医疗法的积极作用,两相配合,既延长寿
命,又提高生存质量。同时,现代研究证明,中药中富含植物化学物,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对于癌症晚期或其他情况无法手术切除或放化治疗的患者也可单独发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配料:甲鱼1只(1斤以上),冬虫夏草5g,人参5g,茯苓10g,葱、姜、料酒、盐和味精适量。
作法:将甲鱼斩头去颈去尾,沥净血水,放入容器中沸水烫3分钟,用小刀刮去背部和裙边上的黑膜,去除内脏后洗净。甲鱼与冬虫夏草一起置于一大碗中,再将人参切成薄片与茯苓放入一纱布袋中放入碗里,加入调味料,用纱布封住碗口,隔水大火蒸半小时,然后转文火慢慢焖炖至甲鱼肉烂,即可食用
功效:甲鱼性平、味甘,有滋阴凉血功效,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又易消化,还富含钙、磷、铁等矿物元素及多种维生素。冬虫夏草味甘,性温,入肺、肾二经,有滋肺阴、补肾阳之奇效。现代研究虫草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癌及抗肿瘤等作用。人参和茯苓健脾补气化湿消肿,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此药膳适用于各种癌症术后,及放化疗后体质虚弱者。
三七粉炖仔鸡
“蘑菇”:降低肝癌发生
有“抗癌第一菜”的美誉,蘑菇含有多糖体类的抗癌活性物质,可以促进抗体形成,使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特别是对肝癌病人,很有益处。
“菠菜”:降低肺癌发生
菠菜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有助于预防自由基损伤造成的癌症。每天吃1碗菠菜可使患肺癌的几率至少降低一半。“芹菜”:预防肠癌
“芦笋”:防治皮肤癌
芦笋是近年风靡世界餐桌的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芦丁、核酸等成分,对淋巴瘤、膀胱癌、皮肤癌有一定疗效。
“菜花”:抗击胰腺癌
多吃菜花、西兰花等十字花科食物,能够降低患胰腺癌的风险,这与食物中含有的天然叶酸有关。
“黄豆”:预防宫颈癌
用黄豆制成的豆腐、豆浆,可以补充植物雌激素,它所含有的异黄酮、木质素都被认为有抗氧化的作用,能抑制宫颈癌的生长,减少癌细胞的分裂,同时有效阻止肿瘤转移。“大蒜”:减少胃癌的发生
大蒜能显著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而这是胃癌非常重要的诱因。而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也要低25%。“海带”:助于预防乳腺癌
海带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食物纤维,还含有微量元素碘。而科学家认为,缺碘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因而常吃海带有助于预防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