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在春夏季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在体表较强盛,而在体内较薄弱,秋冬季的时候则相反,所以应该在春季顾护阳气,在秋冬季滋养阴液。根据这个理论,临床上就有了“冬病夏治”疗法(例如三伏灸疗法),利用在夏天补益阳气,使冬季发作频繁的疾病得以控制。
二十四节气灸特别适应患有下列症状的人群:
1、关节炎:特别是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出现全身多个关节酸痛。该病在二十四节气均适用。
2、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这一类疾病可选择在夏季三伏天及冬季三九天进行治疗。
4、小儿秋泻: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由于幼儿胃肠道调节功能差,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而致慢性非细菌性腹泻。家长可在立秋到秋分期间带宝宝来作灸疗。
大家所熟知的三伏灸、三伏贴,就是古人根据“节气”治病的典范。根据节气发病的特点,抓紧这一时期进行防治,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介绍几种最常用的节气养生灸:
1、夏季是防治哮喘、慢支的黄金季节
三伏灸治哮喘、慢支,连续三个三伏,能有效的避免其反复发作,甚至达到长期缓解的目的。
穴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肺俞(第三胸椎刺突下旁开1.5寸)、膏肓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方法一:大蒜片敷大椎、肺俞、膏肓俞穴,将圆锥艾炷置大蒜上点燃,热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穴灸完1壮,换蒜片,连灸5壮。灸治完三伏期,每周2次。
方法二:采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I穴,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使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宜,每穴灸5~1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避免烫伤皮肤。以灸完三伏期,隔日一灸。
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哮喘、慢支其体质大多以阳气不足为内因,在寒冷的季节,患者阳气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反应不佳时期”。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故此时采取防治措施,更易促使体质调整,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春交夏时,夏交春时谨防中风
穴位: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涌泉(约在足底前中1/3的交点,足趾屈时呈陷处)
方法:每晚睡前,以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施灸,每穴施灸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一天一次,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连灸3~5个疗程。
常灸足三里、涌泉,能温通血脉,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作用。春交夏的时候,指从谷雨到立夏,农历3~4月。夏交春时,指从大寒至立春,农历12月到次年正月。
3、立春、小满、芒种当调肠胃
穴位:中脘(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脊外一横指)
方法:采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I穴,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使局部有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处灸5~10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节气灸”适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由于其简、便、验、效而为历代医家及百姓沿用。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的日益推崇,节气养生疗法――“节气灸”正以其鲜明的中医针灸特色,在防病保健中发挥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养生让我的身体更健康,不出现其他的一些疾病,因为我们现在不管年轻人也好,年老的人也好还是小朋友也好,我们是病不起的,不单纯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关键我们的家庭结构太小了,承受不起这样子的打击,我一个中年人上面有四个甚至有八个老人需要我供养,我这一生了病怎么办,下面还有俩孩子得养着怎么办。所以每一个健康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就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注意这个养生,养生并不难,它是在你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24小时之内都有养生的内容,你也许中午吃完饭走两步这就可以是养生,不要觉得养生离我们很远,好像养生就是终南山修道,不是那个样子的。
中医养生的原则:1、“预防为主、扶正避邪”。注意调养精气、清静养神,并注意避邪气,避免各种伤损性命的因素;2、“动静互涵、形神合一”。身体适当的运动可以让我们精气气血畅通、形体健壮,必然精神饱满,生理功能正常而精神旺盛,又能促进形体健康;3、“审因施养、三因制宜”要注意顺应四季、昼夜的变化、顺应地理环境,合理改良生存环境;4、“以五脏为本、杂合以养”。五脏健康是形体健康的根本,养生强调保养五脏,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
汤是广东沿海区域人的心头好,而且那一片的人也非常地擅长煲汤。女人天生和男人不一样,每个月的月经期让女人经常出现小腹不适的状况,很多女人都有贫血的情况,推荐女性在月经期可以多喝点四物汤和当归红枣鸡蛋汤,可以让月经不再痛苦,也可以改善贫血,对月经不调的女性有很大的帮助。不少女性有气血不足的问题,表现为贫血、手脚冰冷、内分泌失调等,平时一定要注意调理,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
秋冬季节可以吃山药、羊肉以及姜枣茶等食物养生。1、山药:山药性平味甘,归肾、脾和肺经,具有固精止带、益气养阴以及补脾肺肾的作用,秋冬季适当的吃一些山药,能够滋阴补虚。2、羊肉:羊肉含的胆固醇和脂肪
冬季可以喝排骨汤、鸡汤、猪蹄汤还有鱼汤。1、排骨汤抗衰老,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