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饮食习俗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饮食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春饮食习俗

春饼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宋代有一种“卷煎饼”,是春饼与春卷的过渡类型。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已出现春卷的名称。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

春卷

立春时台湾的基隆和彰化外海都可以捕获到丰富的黑鲳鱼和白带鱼。

在日本,立春的前一天叫节分。这天要把沙丁鱼的头插在棟树枝上立在门口,驱除不祥。据说每逢节分时鬼要从阴曹地府出来,给人带来灾祸,这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风俗。人们首先把炒熟的黄豆供上神龛,到晚上打开门和窗户,一边儿喊“鬼出去,福进来”,一边撒豆子驱鬼。为了不让福逃走,撒豆子要马上关门关窗,然后全家一起抓剩下的豆子,最好抓比自己年龄多一个数的豆子,然后把它吃掉,这一年就会福星高照。

春盘

萝卜

在许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萝卜,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北方人多爱吃生萝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红萝卜为最佳。

全国各地的立春农事安排

在东北地区立春节气要顶凌耙地、送粪积肥,并做好牲畜防疫工作。在华北平原,则要积极做好春耕准备和兴修水利工作。在西北地区,要为春小麦整地施肥,尤其是西北和内蒙古牧区仍要加强牲畜的防寒保暖,防御牧区白灾的发生,确保弱畜、幼畜的安全。西南地区则要抓紧耕翻早稻秧田,做好选种、晒种以及夏收作物的田间管理。继续做好防冻、防寒和防雪工作,如遇降雪要及时清除积雪,开沟排水,使大小麦、油菜、绿肥茁壮成长。

立春养生防百病

立春后人体阳气升发,春季养生防百病必守六不原则。今日是二四节气之立春时节。“立”,开始之意,立春节气意味着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了。中医养生专家指出,立春过后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春季养生防百病要坚守“六不”原则。

不酸

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忌酸,不宜食用羊肉、狗肉、海鱼、虾、鹌鹑、螃蟹等酸性食物。春季养生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可多吃山药、菠菜、大枣、春笋、韭菜等。

不静

春天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自然特点,重点养阳,养阳关键在于“动”,切忌“静”。人们应积极到室外锻炼,春季空气中负氧离子较多,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硬化。但是需注意的是春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患伤风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

不怒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春季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心情舒畅有助于养肝,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等。因此,春季养生要不怒。

不贪欲

老人本来阳气相对不足,而春天是养阳大好时机,如情欲妄动而房事较频,会耗气伤精,进一步损伤阳气,因此老年人在春天应节制房事。

不减衣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不放松

春季养生还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可见,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注意保护阳气。

起居养生

生活起居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审慎,不能突然减少服装。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如自然界一样,需要舒展畅达。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易发时期,包括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注意居室空气的流通,适度开窗通风换气。

在立春时节,很多人都会因为接触外界的过敏源而导致肌体出现一些过敏反应,从而诱发哮喘、鼻炎等季节性过敏疾病。立春前后,春风拂面,此时正是人们到户外走一走的好时节,但是不少人都会对花粉过敏,因此在外出时要避免近距离接触花粉。

养生保健

立春过后,天气逐渐变暖,万物复苏,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萌生发育,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向上向外升发,因此,我们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补养等方面都要顺应春阳升发这一特点,在调摄养生中注意保护阳气。春夏养阳,应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春季养生的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俗语说“百草回芽,百病引发”,春天万物萌动,也滋生细菌,所以春天应特别注意讲卫生。春季的气候特点是以风气为主令。在早春,主要是风寒邪气致病,而到了晚春以后,是以风温邪气致病。《黄帝内经》说:“风者,百病之始。”因为其他几种邪气是借助于风气侵入人体的,像寒邪、热邪、湿邪等。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

1、红枣核桃粥

红枣等养脾甜食: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蜂蜜柚子茶

蜂蜜: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3、春芽炒蛋

春芽: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4、虾仁韭菜

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有天然“伟哥”之称。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笋冬菇汤

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玛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6、蒜泥菠菜

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而不是赵本山和宋丹丹说的“秋菠”。“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各地的立春习俗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咬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周密《武林旧事》载:“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柳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春盘晋代已有,那时称“五辛盘”。五辛广义讲是指五种辛辣(葱、蒜、椒、姜、芥)蔬菜做的五辛盘,服食五辛可杀菌驱寒。那时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于一个盘内。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皇帝以春酒春饼赐予百官近臣,宋人陈元靓撰《岁时广记》称:“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以酒赐近臣。”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精致。至清代时,皇帝也以春饼春盘赏赐丹臣近侍,受赐者感涕不尽。

这种吃春盘春饼之俗,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清代的《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载: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这正是清末民国时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饼应景咬春之节俗,至今北京仍传承着此食俗,俗话有“打春吃春饼”之语。

炸春卷,亦是古代装春盘内的传统节令食品。《岁时广记》云:“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以肉或素做馅……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后来蚕字音谐转化为卷,即当今常吃的“春卷”。古时常用椿树的嫩芽为馅,元代用羊肉为馅,现今则多以猪肉、豆芽、韭菜、韭黄等为馅,外焦内香,是很好的春令食品。

咬春之俗还有嚼吃萝卜。《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萝卜古代时称芦菔,苏东坡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旧时药典认为,萝卜根叶皆可生、熟、当菜当饭而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常食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还可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稳血压,可解酒、理气等,具有营养、健身、祛病之功。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时众人嚼吃萝卜的本来用意吧。北方人多爱吃生萝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红萝卜为最佳。

贴春幡

也称“春幡胜”、“幡胜”。古代立春之日,剪有色罗、绢或纸为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至唐、宋时,春幡之制作更为精巧。《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前蜀牛峤《菩萨蛮》词:“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春幡》:“《后汉书》曰立春皆青幡帻,今世或剪彩错缉为幡胜,虽朝廷之制,亦镂金银或缯绢为之,戴于首。”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宋周密《武林旧事.立春》:“是日赐百官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岁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

后传入民间经过不断发展演化,现在在立春日时,四合院与农家院里要高挂“春幡”,各家门框上都要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联语,院内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使院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色,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大人孩子要换上洁净的新装,妇女们脸上抹上胭粉,头上插上写着春字福字的红绒花,或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也有的用红纸剪刻个雄鸡形状贴在屋门上,因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这首古诗正写出春色满院,欢乐迎春的情景。

游春、报春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

游春的队伍进入春场(检阅场地)后,绕场游两圈,然后各自列队站在安排的场地上。此时,恭请知县老爷入春棚安坐,举行报春仪式。按传统的风俗,设有报春台,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单贴在墙壁上,用来镇压驱杀毒蝎。如写:“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白水县人民于谷雨节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在黄表上写:“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用以驱除毒蝎。陕西西乡一带人民,每年在谷雨日天刚亮时,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蝎。

立春介绍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立春气象变化

立春时节,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从立春节气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在自然界以及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复苏。立春,在自然界,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20]

立春时,中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那一线以南地区,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所谓立春,还只是一番“立意”。立春期间,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降雨开始趋于增多。但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出现了春天的前奏。

时节星象

立春时节,此时的星空常是一年中最璀璨的。晚上八九点左右,抬头望向星空,在正南方,有三颗星非常容易辨认。它们距离相近,连成一条直线,好像一条闪亮的腰带。那就是参宿一、参宿二和参宿三。中国民间将这三颗星称为“禄、福、寿”,把这三颗星看成三个吉祥的星官,分别掌管人世间的福份、寿命等,又称“福禄寿三星”。“三星高照,新春来到”,当夜晚看见三星高挂南天,正是春节之时。

节令活动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立春,有迎春之仪。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以及“龟子报春”、“铜鼓驱疫”等,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打牛等活动。。其他一些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不同地区迎春牛均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立春日时令饮食是作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以迎春、庆春。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从魏晋南朝时代起,人们迎春食春饼。《荆楚岁时记》载:“立春之日,亲朋会宴,啗秦饼、生菜,帖‘宜春’二字。”春饼是一种薄面饼,取生菜、果品、饼、糖等置于盘中,取迎新之意,时称“春盘”,也可赠送亲友品尝。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立春祭

在主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拜神祭祖庆典是做节的一大主题,任何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均具有浓厚的节日祭祀的色彩,并具有一套或简单、或繁复的祭祀礼仪。立春祭是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从传统的干支纪元规则上来讲,立春之时就是新旧太岁进行交接之时。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拜太岁是中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古老传统习俗。

立春禁忌的事情

1、不看病

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想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小毛病耽误一下倒也没有什么。

2、不理发,理发则不吉利

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出生,刚出生的草木去损害,这是不合天地运行草木生长之理的。再有,一年365天,为什么非要选在这一天去理发呢?

3、不能躺着,要坐坐或者站起来走走

都说春暖大地,这是万物初始的时候,人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建议大家去田间或者公园走走,吸收新鲜空气,感受活力与自然,为自己的新年讨个吉利。

4、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

新年新面貌,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开始才能迎来来年的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5、不搬迁

很多人都应该知道,搬家不要选择在四立八节之上,因为这是气节交接之时,气息驳杂,搬迁自然不宜,一年之始,不宜动荡。

6、出嫁了的闺女不能回娘家

春乃一年之始,古时女子出嫁便是婆家人了,那就不能把婆家的运气带回娘家啦,再就是,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就是要再嫁人了。

立春这天有什么讲究

1、不理发

有的地方立春日不能理发,认为理发不吉利。俗话说,发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丛生,刚生出的草木去损害,自然是不合天地运行规律的。

2、不看病

有的地方还有讲究,立春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一说法不过是为了讨个好彩头而已。就像大年初一,很多地方都讲究不吃药、不看病一样。

3、不能躺

还有的地方说,立春之日不能躺着,要坐坐或者站起来走走。都说春暖大地,这是万物初始的时候,人也应该有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春的复苏。

4、不可与人吵架、争执

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新年新面貌,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开始才能迎来来年的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5、不可见血光

像杀鸡宰羊的事儿,尽量不要在这一天干,因为动刀见血,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好的预兆。

7、出嫁的女人不要回娘家

因为在古代,女人一旦出嫁就跟随丈夫,成了别人家的人,尤其是在立春这天,乃一年之计的重中之重,这个时候回娘家难免有“回春”之像。有人说“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寓意要再嫁人了”,虽然这种说法太过激,但无论如何,两口子日子若真过得好,断也没有天天赖在娘家的媳妇。

文学创作

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THE END
1.明日立春,全家一定这样吃,养肝补阳,增强免疫力!整个春天少生病《养生堂》之养生厨房,传递健康养生知识。更有每日菜谱,为您带来美食、精神双大餐~ 56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立春 2022年2月4日 正月初四 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期间,气温开始趋于上升,日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5MTMwNTYyMw==&mid=2247579989&idx=1&sn=9f58ef74001c2333fe1631d76f75688b&chksm=cfcc92adf8bb1bbbc82e92f0179af59296173c3fbfd674663a0b5b09bb39ad3a979c0944fafa&scene=27
2.立春养生食谱:枸杞芝麻虾来自滑县明氏正骨科膏药传人明广华立春养生食谱:枸杞芝麻虾 http://t.cn/A65EQohG https://weibo.com/5198798859/K0NGxfPYZ
3.立春养生食谱降冷知识降养生欢迎收听蜻蜓FM健康养生专辑下的音频节目立春养生食谱 _健康冷知识,主播:。在这里“立春养生食谱 _健康冷知识”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健康养生mp3全集都可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立春养生食谱 _健康冷知识”类型的有声生活,https://m.qingting.fm/vchannels/462336/programs/24252588
4.最全24节气养生食谱合辑,建议收藏!美食烹饪点击图片即可查看立春养生食谱 雨水 冬春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饮食要注意热量摄入,体质弱、易感冒的小伙伴可多吃大枣、山药、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妥妥提高自身免疫力哦。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雨水养生食谱 惊蛰 惊蛰时节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辣椒、葱蒜、胡椒等油腻和刺激性的https://www.fotile.com/xingfu/5978.html
5.专题立春养生吃什么好现在是冬春交替、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尚凉,人体生理机能一会儿为冬季收缩型,一会又需转变为春季亢进型,需反复变化调整。那么你知道在立春的时候吃什么养生呢? 立春节气正是阳气生发的时候,立春节气吃点什么更养生呢?在这里推荐两道菜谱,大家不妨试试吧! 立春养生食谱【查看全文】https://mip.ziyimall.com/so/126947-4/
6.立春养生保健小常识立春养生八大食谱推荐立春养生保健小常识 立春养生八大食谱推荐_北京时间 东方天气网提供全球城市天气预报查询、空气质量查询,实时更新全球城市天气预报。湿发冬菇约50克、冬笋90克、当归10克、油面筋320克、素上汤7杯。 东方天气网提供全球城市天气预报查询、空气质量查询,实时更新全球城市天气预报。 https://item.btime.com/07ft6dpbb144uvqi9ajmhg5tko8?from=browser
7.立春养生吃什么这4道食谱不可错过立春养生吃什么 这4道食谱不可错过2018-02-04 12:40 来源:99健康网 立春饮食调养应从享受清爽绿色蔬菜的初春阳气出发,进而达到调养体质的目的。辛甘的蔬菜有助于春阳及护阳,这些蔬菜有葱、芫荽、红枣及花生等,至于胡萝卜、花菜、白菜及青椒等新鲜蔬菜,也有提升阳气之效,不妨适时补充一下。 “咬春”是指在立春https://mip.99.com.cn/a/727373
8.24节气养生食谱24节气养生食谱 立春: 虾仁韭菜(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健脾益胃)、蘑菇炒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滋肺养胃); 雨水: 猪肝菠菜粥(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红枣煨肘子(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虚血虚之症)、清炖鲫鱼(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https://www.jianshu.com/p/6b9bb7297ea9
9.四季养生食谱四季食疗教学PPT课件.pptx四季养生食谱 四季食疗 教学PPT课件.pptx,四季食疗春季食疗养生 春季特点及养生观 春季是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为四时之首。大自然阳气初生,人体阳气也随之向上,向外疏散,人体的肝应春之气。肝喜疏散,恶郁结,所以或喜或怒。气候特点春阳初升乍寒乍热,易感冒,有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0/8062040053003112.shtm
10.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二十四节气养生食谱 立春 虾仁韭菜(温补肝肾,助阳固精,健脾益胃)、蘑菇炒山药(补肾益精,健脾益气,滋肺养胃); 雨水 猪肝菠菜粥(促消化,补血健脾,养肝明目)、红枣煨肘子(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适用于脾胃虚弱,阴虚血虚之症)、清炖鲫鱼(健脾益胃,利湿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 https://www.meipian.cn/4qrbxk2m
11.立春养生妙招让你生机勃勃“咬”春宴立春,作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在这个时节,养生尤为重要,下面为您介绍一些立春养生的妙招,让您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 立春养生饮食篇 立春时节,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温补为主,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韭菜、莴苣、柑橘、草莓等。https://cont.jd.com/content/1523525
12.春季四大养生菜谱春季养生菜谱大全荠菜洗净烧熟切成末,加炸熟的松仁、盐、味精、麻油拌和,百页一切二用滚水烫泡后冷开水激凉沥干,摊放在洁净的砧板上,一端放荠菜馅,卷成长卷,斜切成收装碟。此菜明目、降压。适用春季。 2、黑木耳炒猪肝 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朵。猪肝洗净切薄片,在水淀粉中抓芡均匀,在热水中焯一下。将猪肝下入八成热的油锅中https://hr.gan-ren.com/hc/rhnxfxnmrerxfcthxn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