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康一日三餐

无论DASH或地中海饮食,我来个混搭(不分先后):1.每餐避免过饱。2.尽量少盐。3.橄榄油每日30毫升。4.每周2次海鱼,每次3至4两。5.每日蔬菜1斤。6.水果每日1个即可。

7.隔日1两红肉,不吃加工肉。8.不吃油炸烧烤腌制熏制食品。9.每日硬果20克。10.每日粗粮占主食1/3。11.足量饮水。12.每日半斤脱脂奶。

康大叔新年承诺:1.早睡早起,每天睡足7小时。2.有氧无氧,每天运动30分钟。3.少荤多素,食物多样化,每餐七分饱。4.今日事,今日毕,决不拖拉。5.尽量保持轻松心态,愉悦心情。

我对吃水果的几条建议:1.每日1至2个水果。2.可放在两餐之间吃。3.能吃水果就不要榨果汁喝。4.不可用水果代替蔬菜。5.水果不分伯仲,变换种类吃即可。6.不能单吃水果做正餐。7.单靠水果减肥不科学。

目前一般主张隔日一个煮鸡蛋(相当于每日半个蛋黄)。以求在鸡蛋营养和所谓风险间寻求平衡。

饮食和运动是两条腿,缺了谁都不良于行。减肥如此,维护整体健康更是如此。

便秘防治三要素:膳食纤维,水,运动。一核心:情绪调节。很多女性以为“单纯吃素防治便秘”,而忽视运动,饮水不够,工作及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加上喜食辛辣食物等,这样“防治”效果自然不佳。另,一般不提倡多吃油来“润肠”。淡蜂蜜水可一试。但无论怎样。三要素和一核心是基础,必须调整好。

康大叔从来不拒绝美食,但无非几条:1,什么都别吃多。2,真吃多了,就多运动来平衡。

一次两次,不管吃对吃错,都没什么了不起,营养讲的是累积效应。这次吃对了,下次继续。这次吃不对,下次纠正。这才是生活。

我坚持认为:久坐的危害,远大于乱吃乱喝。

我坚信这五点:1饮食对健康影响(好或坏)均是长期累积结果。一顿吃好别得意,吃坏了也不必紧张。2不管以前如何,从现在起讲求合理饮食完全来得及。3饮食要和运动、心理、戒烟、睡眠等放在一起谈。单谈饮食意义不大。4不良饮食习惯是能改变的,虽然可能为此要经历一段痛苦。5食物组合远比单一食物重要

如果早起一小时,你会发现上班路上好走了,买早点不用排队了,清晨的风吹佛面庞感觉格外清爽,甚至连路边的花草都显得精神奕奕。美国《情绪》杂志曾刊载一项加拿大心理学研究称“早起人”幸福感更强,生活满意度更高;“夜猫子”则容易出现各种身体不适。所以,明天试试早一小时起床?[可爱]

坦率说,我吃红肉的目的就是为补充铁质(这里不涉及口味之类)。平均每天半两至1两左右。不会不吃,不会多吃

坚守一个“恒”字,戒除一个“懒”字,做人做事如此,饮食运动也是如此

我认为,在可耐受前提下,每日1至2杯(每杯150ml)咖啡是可取的(大量饮用不提倡)。

我对吃肉的看法:1、每日1至2两瘦肉。不可完全吃素(否则B12,铁,锌等可能不足)。

2、以白肉为主,限制红肉(隔日1两红肉,每周不超过3两,以补充铁质等)。国人猪肉摄入量大,应调整。

3、鱼肉为首选。每周3至4次鱼(海鱼河鱼均可,海鱼更好),每次3至4两。

4、尽量不吃加工肉类制品腌肉腊肉之类。

不吃晚饭减肥损害大!可导致夜里出现低血糖反应,增加胃溃疡和胆囊疾病风险,影响睡眠质量。短期内似“有效”,但往往难以有效减少体内脂肪组织,且难持久,更易反弹。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实在得不偿失。没有任何减肥指南推荐不吃晚饭。减肥原理是能量负平衡,关键是限制进食总量且多运动,而非不吃某顿饭

我总结的10大错误减肥方法:1迷信减肥保健品(如减肥茶之类)。2没有医生处方下乱用减肥药。3迷信靠单一食物能减肥(如冬瓜减肥,苹果减肥,辣椒减肥之类)。4只吃蔬菜水果减肥。5不吃晚饭减肥。6不吃主食减肥。7某一天不吃饭减肥。8只管饮食,不思运动。9迷信吸脂、洗肠之类。10相信能“局部减肥”

具体来说,多吃深色蔬菜,适量增加海鱼,少吃红肉及其加工制品,以橄榄油为主交替食用各种植物油,主食粗细搭配,每日快走30分钟,肥胖超重者减肥10%,少放盐,戒烟,偶尔一杯红酒,学会放松,……一条条慢慢来,这个过程不是受罪,是享受

蔬菜对健康的益处需要“长期”基于以下几点:1,强调多样化。2,增加各类深色蔬菜(并非仅仅绿色菜)摄入。3,每日进食生重500克(至少300克)。至于蔬菜汁,我看不出必须吃(喝)的理由,可增加摄入总量?或适于咀嚼障碍者?或增加进食情趣?但至少没有“额外”的健康功效(与吃蔬菜比较)

【管住嘴,预防苹果胖】苹果胖是所有肥胖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胖得厉害的时候脂肪会在内脏和肠子附近堆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减肥的关键是“瘦腰”,腰围每增加1英寸(2.54厘米),患癌的风险就增加近8倍。对付苹果胖,除了少吃一口,还可以快步走、揉

腹、仰卧起坐等。

没有看到“喝咖啡加重妇科病”的证据。在能喝咖啡的情况下(我喝咖啡不耐受,顾而不喝),每日不超过一杯(200至300毫升),可能有健康益处。但每日三杯以上,比较不喝或一杯以下者,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

1.少糖:如汽水、饮料及含糖高的点心;

2.少盐:如腌制类食品:腊肉、豆瓣酱、酱油等;

3.少油:如油炸食物、动物内脏、肥肉等;

4.少量:应依个人所需,适当进食动物性食

品,对高热量、高淀粉等有所控制,对酒类、零食等有节制;5.适当多吃蔬菜:宜选深色新鲜蔬果。

吃鱼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某些特定群体(全球性问题,在我国可能尤为突出)。对成人而言,利弊权衡,还是建议每周进食2次海鱼(首选应是三文鱼),每次3至4两(即每周总量6至8两,近似于每日1两)(B级证据),其总的结局应是“利大于弊”(特别是考虑到omega-3降低体内炎性反应的作用)

水就是水。水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溶剂和载体参与各种生命活动,而不是为人体提供各类营养素。只要符合国家饮用水质量标准的水就是好水。没有证据显示饮用纯净水会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实际上,合理进食各类食物才是补充营养素的根本。白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我都喝,但我拒绝各类“概念水”

王老师,这个你不必再说了,因为即使你说n遍,还总会有n+1个“相克”之类冒出……我现在的态度和方法是,以前说得足够多了,今后对“食物相克”,“吃啥补啥”之类,理都不理。当然,你比我负责,哈哈

刚刚新闻联播:“米面过度加工(抛光),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别的不说,大量营养素,包括膳食纤维,维生素E,维生素B族,钙,铁等大量丢失……其结果,何止浪费,更会导致慢性疾病风险增高……[抓狂][抓狂][抓狂]想起老婆每次煮饭,均用大米加糙米,真要给予高度赞赏呀!

蔬菜的安全性(远)高过水果。每日1个中等大小水果(300克)足矣。大量吃水果、不吃水果、用水果代替蔬菜……,这三条都是错的。“你吃对了吗?”今天的具体问题就是:你吃菜了吗?你吃菜吃够了吗?

THE END
1.营养均衡三餐食谱指南一日三餐健康食谱表格 一、营养均衡的基石 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习惯。选择合适的一日三餐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饮食计划,而这通常以“一日三餐健康食谱表格”为基础。 二、早餐——新的一天的开始 https://www.6dukxby4q.cn/di-wen-shi-pin/698095.html
2.一日三餐如何正确搭配营养科学合理的搭配一日三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食物多样性:摄入多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蛋白质来源、健康脂肪等,以保证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2. 控制餐量:适量摄入每种食物,避免过量。 3. 注意搭配:将不同种类的食物搭配在一起,以确保摄入的营养均衡。例如,将水果和蔬菜搭配在一起食用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9/21/79576755_1131789005.shtml
3.每天吃多少合适?营养科医生教你降饮食三步法!成人每日能量供给量估算表(Kcal/kg理想体重) 举例:一位女护士,身高160cm,体重50kg,BMI=19.5,体重正常;其理想体重为51kg,从事中体力劳动,每日需要能量=51×35=1785kcal。 第二步:怎么吃合理呢? 一、 能量分配要科学 1. 三大营养素供能分配: 2.一日三餐的热量占比推荐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http://www.gxfybj.com/html/jiankangxuetang/fumuxuetang/2020/0330/6120.html
4.降营养餐食谱降营养餐食谱一日三餐美食健康营养餐食谱旨在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科学搭配食物,实现营养均衡,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美食与健康并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注饮食健康,遵循健康营养餐食谱,让每一餐都成为滋补身体、提高生活质量的保障,让我们一起享受美食,传递健康,共创美好未来!https://www.syuan.com/shandong/article/meishi/detail-171444.html
5.儿童身高能预测成人身高吗?戚淑华主治医师1.合理搭配饮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各个器官和组织都需要大量的营养支持,其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营养元素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所以家长要合理搭配孩子的日常饮食。一日三餐应遵循荤素搭配、粗粮和细粮搭配等原则,确保每天能吃10种以上的食物,每周搭配的食物种类不https://health.sina.cn/awyh/art/6343c8e7a21514194724f249.html
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全新修订)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适量。不暴饮暴食,不经常在外就餐,尽可能与家人共同进餐,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就餐氛围。零食作为一日三餐之外的营养补充,可以合理选用,但来自零食的能量应计入全天能量摄入之中。https://www.htu.edu.cn/sxxygh/2012/1130/c6168a6896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