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膳食养生知识

膳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膳食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膳食养生

中医饮食营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导引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医饮食营养学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领域中,更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药膳的历史,源远流长,近2000年前的典籍中记载:母亲调药膳,思情笃密。(《后汉书列女传》)由此可见,汉代已经有了药膳应用的史实。经过历代研究改进,从而发展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门实用营养方面的学科,或称之为中医营养学。

药膳,简而言之就是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在中国人的膳食中,许多食物既是食品,也是药物,故古人早就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根之说。药膳有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用于美容减肥等,让你在享受美味之余,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食疗是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养生之道。

中医膳食养生之道

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五谷杂粮,有益于人类而无害于身体,因而性中。这是中华原创医学选择食品最主要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实验动物检验的客观基础上。

在这个标准里,食品和药品并没有截然分开界限。食品中略略离开中时就会偏凉(例如绿豆)或者偏温(例如豆豉)。如果偏离中角较远时,就是寒和热。如果更远离中的就是药了,这就是凉药或者热药的来历。

食疗又称为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者治愈病防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肾脏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是最最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去病。如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之,不但疗病,并不可充饥。

食疗养生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文化源远流长,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

中医饮食营养学观点

2.调理阴阳营养观:中医理论认为,机体失健,乃阴阳失调所致,所以治疗和饮食养生等则以调理阴阳为基本原则。《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或补或泻,都是在调整阴阳,都是以平为期。

关于饮食的宜忌,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出发的,于阴平阳秘有利则宜,反之为忌。[例如]痰湿病人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忌食辛辣;老人若阴不足阳有余,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发育期儿童无特殊原因不宜进补;总之,要做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3.食药一体营养观:1.食药同源:中医学历史表明,食物与药物同出一源,二者皆属于天然产品。食物与药物的性能相同,具有同一的形、色、气、味、质等特性。因此,中医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物与药物相结合来进行营养保健,或治疗康复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在《黄帝内经》有一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在《五十二病方》中有1/4为食物成分方剂,《伤寒论》112方中则占1/2以上。在以上古方中,应用桂、姜、枣、椒、茴、扁豆、薏米、甘草、酒、醋,乃至动物胶膏等食物是极为普遍的。2.食药同理:食物与药物同用,除因食药同源外,主要基于食物与药物的应用由同一理论指导,即食药同理。中医认为,机体衰弱失健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意味着阴阳两方面的互相消长,如阴阳的偏盛偏衰等

4.食疗与药疗关系:食药同源,食药同理,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众多的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如采用乌鸡、羊肉、驴皮、猪肤、鸟卵、葱、姜、枣等以补益阴阳气血或调补胃气,进而达到防治疾病之效。而从大量古代食谱、菜谱、茶谱中又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不少药物,如枸杞、山药、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以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治疾病的功效。

5.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从整体来看,是在素食的基础之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的。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和《素问藏器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下面举个列子:我们都知道女性如果气血不足很容易生病,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女性都都想办法补血,而最直接的补血方法就是通过食物。

中医养生保健小常识

人人都知道,如果风寒感冒,熬点“生姜红糖汤”喝一喝,盖厚被子出一身汗,睡一觉后就神清气爽,感冒不治而愈。——其实,生姜、红糖、大蒜、葱白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我们在吃生姜的时候,感觉味道温辣,属于“温热”型的中药。

而“薄荷”(比如我们吃的薄荷糖、用的薄荷牙膏等)则感觉有些凉丝丝,其实,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药,属于““寒凉”型的中药。

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呢如果你发热属于热症,就用“寒凉”型中药(比如薄荷),让人体恢复正常值;如果你发冷属于寒症,就用”温热“型中药(比如生姜),让人体恢复正常值,从而恢复健康。

以上,只是最简单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把疾病和中药只分为了两类:热型、寒型。

事实上,中医的分类更加细密些,一般分成五类:风、热、湿、燥、寒。--这种分法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

春天(木月)容易起“风”;夏天(火月)就会炎“热”;长夏*雨霏霏产生“湿”气;秋天(金月)容易干“燥”;冬天就会“寒”。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注意事项

下面,我们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或者时常听说的中药:

祛风药:能让“风”型的疾病发散。

生姜(偏热);薄荷(偏寒);菊花--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你可能没想到吧,吃个薄荷糖、喝碗菊花茶,都能够达到“发散”病邪的作用。

祛热药(寒凉药):能够驱除“热性疾病”。

黄连,是大家最熟悉的中药,“良药苦口利于病”,说的就是黄连。

祛湿药:能够泻利祛湿、化瘀活血、理气化滞(注意:“湿”的概念很广,包括痰、瘀、滞等)。

冬瓜皮,也是中药,如果小便不通,冬瓜皮煮汤就能很快通畅水道。而巴豆,是大家在**中常看到的,古人捉弄人和喜欢让对方误食巴豆,这样就会让人大泻不止。

月季花,也是中药;桃仁,也是中药。你可以想象:武侠小说中,桃花岛上的黄药师,能用月季花、桃仁制造化瘀活血的妙药,避免武打争斗中的淤血之疾。

祛燥药:能够驱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够润燥,秋天常喝杏仁茶,能够起到润燥通肺的作用(秋天属金、肺)。

蜂蜜也是中药,如果老年人大便干燥不畅,蜂蜜具有润华、宣泄的功效,喝点蜂蜜,很开能够通泻肠道,畅通大便。

祛寒药(温热药):能够驱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都能让人吃得满头大汗(陈佩斯在春节晚会小品中就演过一个喜欢猛撒胡椒粉、吃面条大汗淋漓的人)。花椒、胡椒就是典型的热型中药。

这样,我们对中药有了简单而直观的认识。

其实,以上我们对中药只是说了一半,现在开始说剩下的另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药包括两大类,一大类是用于“祛邪”,即对病邪(具体指上节所说的“风、热、湿、燥、寒”六邪)进行驱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邪实”。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技巧

其实,“邪实”只是外因,是因为有病邪侵入而造成;还有一类情况是:并非因病邪侵入造成,而是由于自身的虚弱而造成,中医上对这类疾病称为“正虚”。

“邪实”分为风、热、瘀、寒、水五小类,“正虚”也分为五小类:阴、阳、气、血、津液。

对于“正虚”,中医采取的办法是进行“补虚/扶正”。

“补阴”:鳖甲算是最常见的补阴中药,吃个王八补一补。龟鳖在深水里,属于“阴”所以用来补阴,而不是补阳。

“补阳”:鹿茸是用来补阳的。读过小说的人一定记得喝鹿血能够激发男人欲望的故事,所以,鹿茸补阳就变得特别好理解了。

“补气”:我们常听说过,人参是大补。**上,碰到快断气的病人,中医大夫会用人参汤进行补气。--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日常中我们吃的红枣,也具有和人参一样的补气的作用。

“补血”:鲜红的枸杞子,似乎在人们的印象里,是滋阴壮阳的补品,其实,在中医里,是用来补血的良药。同样,送礼的阿胶,也是用来补血的中药。

“补津液”:我国著名播音员宋世雄的嗓音之所以那么好,据说是因为他听从老中医的遵嘱,每日饮用石斛茶,石斛能生津润嗓,让宋世雄的播音更加洪亮淳厚。

★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冬季中医养生保健的知识

★春季中医养生小常识

★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饮食健康知识大全

★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中老年中医养生保健的常识

★健康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

1.调节饮食: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饮食不节制,会轻易伤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经常运动: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常保持运动可以使人们保持经历充沛,达到身强体壮的效果。

3.多吃良药:良药对人们治疗疾病、延年益寿有着神奇的功效。

4.温顺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的性情对于自己的心态和身体都有莫大的好处。

5.适饮药酒:药酒往往可以帮助人们排除烦躁的思绪,同时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6.均衡营养:平时饮食尽量做到面面俱到,荤素合理。

保健养生的8个小知识:

1、别吃宵夜。会得胃癌。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4、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因为绿茶室凉性的,可以喝红茶,因为红茶属热性。多吃可以补血的东西。

5、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6、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7、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8、可以经常喝茶,科学家发现,茶叶中含有一种名叫茶氨酸的化学物质。可以增强体质,抵抗疾病。

养生中药保健这些知识要了解"img_height="801"img_width="1200"data-src="//imgq6.q578.com/ef/0730/60b55c01040fcd8f.jpg"src="/a2020/img/data-img.jpg">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

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中药保健主要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利用中药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偏性,通过辨证来达到补益脏腑、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进健康之目的,使未衰老者更健康,使已衰老者延缓老化。

不同年龄、体质的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因而用药也会有差异。

例如,老年人、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患者,应该减少药物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

另外,服用中药还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因而要做到“因时制宜”。

例如,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不宜多用,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而冬季则反之。

THE END
1.中医食疗与养生知识中医食疗养生几款食谱中医食疗滋润木瓜是尽人皆知的美白食品,它的维生素A含量极其丰富。中医认为,木瓜味甘、性平,能消食健胃、美肤养颜、滋补催乳,对消化不良或便秘的人也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美容食疗时,木瓜可配牛奶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菜肴或粥食。红枣是调节内分泌、补血养颜的传统食品,如果红枣配上莲子食用,又增加了调经益气、滋补身体的作用。 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85456.html
2.中医四季养生知识四季养生食谱大全四季饮食养生之道四季养生专栏提供中医四季养生知识、四季养生食谱大全、四季饮食养生之道等最新内容,帮助大家快速了解每个季节的调养秘诀,保持身心健康。https://www.huaxinzhileng.com/sjys/
3.中药养生食谱大全中医养生保健吃什么药膳?→MAIGOO知识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中药可以当菜吃呢?这样既不需用捏着鼻子喝苦药,又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饮食方法。在本期专题中,小编将为大家推荐中药养生菜谱大全,包含各类中药养生粥、中药养生汤、中药养生零食以及养生家常菜。 中药养生汤 核桃桂圆红枣汤 红枣南瓜汤 山药玉米排骨汤 栗子乌鸡汤 罗汉果百合煲https://m.maigoo.com/goomai/187709.html
4.降养生知识养生科普知识饮食养生食谱大全中医养生穴位安特健康网站提供全面的健康养生知识、养生科普知识、饮食养生食谱大全和中医养生穴位等内容,为您提供实用的建议和专业的知识。https://www.antdiamond.com/
5.夏季中医养生知识宣传20240208.pptx夏季中医养生知识宣传汇报人:<XXX>2024-01-04contents目录夏季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夏季中医养生的方法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中医养生食谱推荐中医养生小贴士01夏季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容易疲劳。夏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中暑、肠胃炎等。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养生得当可起到冬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0795452.html
6.养生保健食谱养生知识【养生保https://www.oh100.com/fanwen/yangshengbaojian
7.全民降网中医频道中医针灸推拿减肥刮痧拔罐减肥全民健康网中医频道提供中医减肥、针灸推拿、刮痧拔罐、刮痧减肥、中医养生知识养生常识,更多中医养生知识、养生常识、中医针灸推拿减肥、刮痧拔罐减肥、中医减肥。http://zy.qm120.com/
8.e养生网中医养生养生保健食疗养生养生之道e养生网秉承传播科学养生方法和理念将养生贯穿于中医养生,,养生食谱,养生保健,健康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咨询,养生知识等养生方法。http://www.eyangsheng.com/
9.中医降养生知识霜降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我们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的时期。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我们可以养足气血,温暖地度过秋冬。让我们一起迎接冬天的到来,保持健康和活力! #节气养生 #顺应季节养生 #秋冬季节改善手脚冰凉 #告别手脚冰凉 #养生食谱 #健康科普 #养生小知识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92910763999540
10.中医养生之五道暖胃食谱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胃部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为了呵护我们的胃部健康,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以下五道暖胃食谱,让我们食之有味,养胃又养生。 第一道:姜葱糯米粥 材料:糯米100克、生姜6片、葱白6段。 https://cont.jd.com/pccontent/617966
11.降知识普及行动系列科普知识讲座之中医中药篇(一)严格说来,“食养”是根据个体体质的特点,灵活、科学地安排食谱,以达到养生、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在健康人群或在疾病的初期和恢复期,可单用食养调治而“食疗”“食治”在食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将食物当作药物,按理、法、方、食施之,具有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之功效https://www.syyy.cn/index.php/article/361.html
12.正版补气血吃什么宜忌速查中医全家四季食谱养生滋补饮食营养正版 补气血吃什么宜忌速查 中医全家四季食谱养生滋补饮食营养食疗书籍大全 女性美容养颜养生 药膳常见病防治书 家庭医生正版 正版保障优质服务发货及时售后无忧点击进入9.9元专区>> ¥23.60 (8.20折) 降价通知 定价¥28.80 暂无评分 1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1351899610
13.中医养生网传承中医国粹,分享养生知识中医养生网是知名的养生门户网站,致力于为网民提供专业、权威、贴切的养生资讯及各种养生常识。包括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保健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http://www.layey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