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人们对于乌梢蛇都是比较讨厌的,因为大多数蛇类都是有毒的,但是也有一些蛇是可以作为一种中药药材的,比如乌梢蛇这种蛇,许多的中药中都是含有乌梢蛇的,另外,乌梢蛇的治病疗方也是非常多的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1、主治白癜风,及身体顽麻。功效:祛风止痒,燥湿消痰,温通血脉。乌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白僵蚕60克(微炒),肉桂15克,独活60克,天麻60克,川乌15克(炮裂,去皮脐),细辛15克,防风15克(去芦头),胡麻子60克,枳实15克(炒微黄),蝉壳15克,白附子15克(炮裂),天南星0.3克(炮裂)。本方对于缓解白癜风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所以如果出现了白癜风的症状了,那么适当的服用本方是很不错的选择,另外,服用本方期间,不要食用辛辣的食物,不然会影响药效的。
2、主治一切干湿癣。功效:祛风除湿,清热散瘀,理气通络。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0克,干荷叶15克,枳壳(去瓤,麸炒)1克上3味,捣为散。每服7~10克,空心蜜酒调下,,如果大家的湿癣症状比较严重了,并且还出现了大范围的湿疹,那么就需要每天早晚服用本方了,坚持一周就可以见效。
3、乌梢蛇对于治疗牛皮癣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如何服用乌梢蛇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牛皮鲜呢乌蛇、白藓皮、丹参、银花、地肤子各30克,荆芥、防风、蝉衣、苦参、赤芍、连翘各20克,浮萍、紫草各15克,甘草10克。共为末,日服2次,每次9克,开水送服。(《浙江中医杂志》1986;(2)乌梢蛇散)
乌梢蛇的治病疗方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对于乌梢蛇的治病疗方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了,乌梢蛇的治病疗方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出现了上面的这些症状了,那么我们就是可以通过服用乌梢蛇来治疗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生主要由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风、寒、湿、热诸邪侵袭人体,流注经络,致气血闭阻而成。治疗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大法,采用散风、散寒、祛湿、清热、活血通络等法以祛邪,佐以健脾、补益肝肾以扶正。
【方一】加减痛风方(汪履秋)
【出处】《名医名方录》
【组成】生麻黄10克,川桂枝10克,制苍术10克,熟附片10克,防风10克,防己10克,威灵仙10克,制南星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鸡血藤15克,全蝎3克,露蜂房15克,雷公藤15克。
【功用】祛风宣湿,化痰消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症见手指、足趾关节肿胀疼痛,甚则强硬变形,张口不利,或伴四肢关节肿痛,舌苔淡薄微腻,脉象细弦带涩。
【方解】方中麻黄发散风寒;苍术苦温燥湿;附子温经散寒;防风祛风胜湿;桂枝祛在上之风;防己除在下之湿;威灵仙通行十二经脉,祛风通络;南星化痰燥湿;桃仁活血消瘀;鸡血藤活血养血;全蝎、露蜂房搜风剔络;雷公藤祛风解毒。
【药理】麻黄有解热抗炎作用,能明显降低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由致炎物角叉菜胶等引起的炎症反应;麻黄有镇痛作用;此外,麻黄可体外抑制溶血链球菌。桂枝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苍术可清除动物体内免疫复合物。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方二】热痹饮
【出处】《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组成】当归12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忍冬藤12克,生苡仁24克,防风12克,防己12克,海桐皮12~15克,生甘草12~15克。
【功用】清热利湿,宣痹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属湿热为主,风寒为兼,寒热虚实错杂,气血流通不畅的热痹证者。
【方解】方中当归养血活血,善止肌肉、关节、神经痛;黄芩清热燥湿;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防风散风寒湿痹、解热镇痛,治一身尽痛;防己苦寒泄热;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连翘升浮宣散,流通气血,泄诸经络之热;薏苡仁除湿而不助燥,清热而不伤阴,益气而不滋湿热;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经脉而调气血。九药合用,湿化热清,结散痹通。
【药理】当归对急性渗出性炎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变态反应性炎症也有一定影响,并可镇痛。黄芩抗炎,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继发性损害有预防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退化和破坏;并对链球菌有体外抑制作用。连翘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性渗出、水肿。防风、防己亦有抗炎作用。
【用法】水煎,1剂煎2次,上午煎头煎,下午煎二煎,煮开煎半小时,每次煎成1小碗,饭后1小时服,1日1剂。
【方三】乌头细辛汤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组成】黄芪60克,白术、枸杞、豨莶草各30克,制川乌、制草乌、红花各12克,生石膏50克,知母20克,制乳香、制没药、秦艽各15克。
【功用】清热祛风,散寒止痛,攻补兼施。
【主治】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方中川乌、草乌散寒止痛;秦艽、豨莶草祛风除湿;黄芪、白术、枸杞益气养血,扶助正气;生石膏、知母清热解毒滋阴,并可制约二乌的偏性;乳香、没药、红花活血通络。
【药理】黄芪、白术、枸杞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制川乌对于实验性关节炎具有消炎和镇痛作用。豨莶草抗炎、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乳香、没药、红花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氧供给,促进炎症吸收。
【用法】每日1剂,浓煎2次,每剂药煎1小时,煎取药液300毫升,日服3次,每次100毫升,饭后温服。
【方四】痹通汤
【出处】《光明中医》
【组成】乌梢蛇15克,炙僵蚕10克,炙地鳖虫10克,炙蜂房10克,广地龙10克,当归10克,威灵仙30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功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涤痰化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方解】方中乌梢蛇、威灵仙祛风除湿、蠲痹通络止痛;地鳖虫、鸡血藤、当归散瘀通络、舒筋活血;炙僵蚕化痰消坚、通经活络;广地龙清热解毒,泻热通络;蜂房兴阳起痹,散肿定痛;甘草调和诸药药性。诸药合用,益肾壮督,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涤痰化瘀。
【药理】僵蚕在体内外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地龙直接抑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具有很好的抗凝、抗血栓之功。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方五】独活寄生汤加味
【出处】《中国中医急症》
【组成】独活35克,桑寄生20克,杜仲15克,牛膝20克,细辛5克,秦艽20克,茯苓20克,肉桂5克,全蝎5克,蜈蚣3条,防风20克,川芎15克,红参20克,甘草1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生地黄15克。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日久不愈、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之证。
【方解】方中独活为君,取其理伏风,善祛下焦与筋骨间风寒湿邪;伍以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而止痛;防风祛风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养血活血;红参、茯苓补气健脾;肉桂温通血脉;全蝎、蜈蚣通络止痛。
【药理】药理研究显示,独活寄生汤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和甲醛所致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还可以镇痛;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用法】每日1剂,文火煎取汁250毫升,早晚分服。
【方六】独仙子汤
【组成】独活10克,威灵仙12克,制马钱子1克,竹茹10克,松节15克,防风10克,川断15克,骨碎补12克,桂枝9克,白芍12克,穿山甲10克,地龙10克,全蝎10克,当归12克,乌梢蛇10克。
【功用】祛风除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方解】方中独活、威灵仙、松节、防风祛风除湿;川断、骨碎补益肾养精;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祛风活血;当归养血活血;马钱子搜风活络,散结开痹;地龙、全蝎、穿山甲、乌梢蛇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竹茹祛湿调胃。
【药理】独活抗炎,所含成分可抑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并有镇痛作用。马钱子通络散结止痛与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有关。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并有一定的改善软骨细胞功能、推迟细胞退行性变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两煎,每煎1小时。早晚分服,疗程三个月。
【按语】服药后一旦出现恶心、眩晕等不适感时,可去马钱子或减量。
【方七】桂枝芍药知母汤
【出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桂枝15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麻黄12克,白术12克,知母12克,防风10,炮附子10克,生姜15克。
【功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寒热错杂证。
【方解】方中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相伍调和营卫;桂枝、麻黄、防风相配疏风散寒;白术健脾燥湿;桂枝与炮附子温经通络;知母养阴清热,兼制诸药温燥。
【药理】桂枝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桂枝总挥发油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过敏性炎症模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有抑制作用。白芍调节免疫,白芍总苷及芍药苷有镇痛作用。知母有解热抗炎作用,对大肠杆菌所致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对鹿角菜胶性大鼠脚爪水肿及棉球性肉芽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方八】乌附三虫汤
【出处】《山东中医杂志》
【组成】制川乌(先煎)10克,熟附子(先煎)10克,全蝎8克,蜈蚣2条,穿山甲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砂仁(后入)8克,炙甘草6克。
【功用】温经通络,化痰祛瘀,养血柔筋,健脾补肾。
【方解】附子逐寒,乌头去风,二药合用,温经散寒、蠲痹通络;全蝎、蜈蚣、山甲破痰逐瘀,搜剔逐邪;熟地黄、当归补肾养血柔筋,取辛温入脾胃肾之砂仁,专入中、下二焦,温补脾胃,更引药入肾,三药合用,肝脾肾并补;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缓解诸药的偏性和毒性。
【药理】制川乌对于实验性关节炎具有消炎和镇痛作用。附子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所含生物碱对渗出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此外还具有镇痛作用。全蝎具有抗凝及促纤溶作用,能抗血栓形成;且蝎毒含有镇痛活性多肽,对多种疼痛模型均有很强的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400毫升,分2次服,日1剂。
【方九】黄芪桂枝汤加味
【出处】《陕西中医》
【组成】黄芪、熟地黄各20克,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各10克,片姜黄、茯苓各15克。
【功用】益气温阳,养血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气阳两虚型。症见关节肿痛,遇寒加重,肤色暗紫或苍白,面色苍白,肢冷畏寒,疲乏无力,纳差,小便频数,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黄芪补气健脾,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桂枝温经通阳,使阳气直达病所,驱寒邪外出;白芍养血益营,姜枣调和营卫,血气盛则正气足,营卫实则抵御外邪再次入侵;片姜黄活血通络;茯苓健脾化湿,防熟地黄滋阴腻脾,又可祛除寒湿之邪。全方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性足肿胀、二甲苯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偏亢的免疫功能降低;还具有抗链球菌及镇痛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
(1)乌梢蛇汤
[配方]乌梢蛇1条,猪脂、盐、姜少许。
[操作]将蛇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疗效]本方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疹及风湿痹痛症。
(2)红枣扁豆汤
[配方]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
[操作]将红枣、扁豆加水煮烂熟,加入红糖,服食。
[疗效]本方养血和血,而“血和风自灭”,故可治疗慢性湿疹。
(3)白菜萝卜汤
[配方]新鲜白菜100克,胡萝卜100克,蜂蜜20毫升。
[操作]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开水后加菜,煮5分钟即可食用,饮汤时加入蜂蜜,每日2次。
[疗效]热盛型湿疹。
养生导读:泡脚的好处大家都知道,但是你若说泡脚仅仅可以加快血液循环、的话,那就错了。泡脚能治百的,只要你知道泡脚大全!养生之道这就为你介绍泡脚大全,都是失传的泡脚偏方,不看就亏大了!
1、失眠泡脚治
对胸中烦热头痛失眠效佳,对心火亢盛所致的失眠、等有较好效果。
1以磁石30克、菊花15克、黄芩15克、夜交籐15克、生龙骨30克、合欢花l5克,煎水取汁。
2以丹参20克、远志20克、石菖蒲20克、珍珠母30克、酸枣仁{打碎}20克、黄连10克、白芍20克,煎水取汁。
取自然水,水温在40度左右再加入1、2煎好的药汁。在每天睡前泡1次每次40-50分钟。同时用拇指轻揉印堂穴2分钟,然后向上揉至神庭穴,往返5-6遍。
2、泡脚治病秘方
泡脚治病秘方1:威灵仙、鸡血籐、木瓜、丹参各20克,乌梢蛇30克,当归、红花各l0克,杜仲、续断、牛膝、路路通、伸筋草各15克。煎水滤渣取汁,每天泡脚2次,每次40分钟。安排上午与晚间进行。
泡脚治病秘方2:透骨草50克,全蝎、桂枝、虹花、乳香、没药各15克,五加皮、威灵仙各20克,娱松10克,煎水取汁。每天泡脚2次,每次,病情轻者,每天泡脚1次,每次40分钟。
泡脚治病秘方3:葛根、透骨草各30克,川牛膝,川椒、莪术,丹参、细辛、艾叶各20克,羌活15克,煎水取汁,另如米醋250克(药液煎好,倒入盆内再放醋)。每天泡脚2次,安排上午和晚上进行,每次40分钟。
泡脚配合***效果更好。点按腰椎旁的痛点3分钟左右,掌按腰大肌2分钟。按压倒多数涌泉1分钟,拔伸脚趾。后伸扳腰部2-3次,斜扳腰部1次。分别直腿抬高双下肢,再做双下肢屈髋屈膝动作。
通过温热和摩擦,***足部穴位,从而疏畅经气运行,增强腰椎自调能力。通过药物吸收,发挥药效,对腰椎起调节作用。
3、足癣泡脚治病秘方
足癣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种传染性的皮肤病。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足癣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南方较多见。
足癣泡脚治病秘方1:木瓜30克,甘草3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一,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一10天。
足癣泡脚治病秘方2:藿香30克,黄精、大黄、皂矾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一,连续5一天。
足癣泡脚治病秘方3:丁香15克,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各30克,黄柏、地榆各20克。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每次l0一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足癣泡脚治病秘方4: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l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足癣泡脚治病秘方5:白鲜皮4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30克,防风20克,荆芥穗、枯矾各10克,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各50克,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10一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
4、胃病泡脚治病秘方
干姜30克、肉桂30克、良姜50克、香附50克,将其用水浸泡15分钟,煮20分钟,待药液温后将双脚泡入药液中,每次20分钟,1日3次。
5、鼻炎泡脚治病秘方
在洗脚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约小半汤匙),一边不断地添加热水,一边双***替著互控脚心,洗至身体感到有—股热流从脚下往上源时为好。若偶遇身患感冒,洗脚后还会感到鼻子通畅。
6、感冒泡脚治病秘方
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养生之道温馨提示:
气虚可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等补气药。高血压宜将菊花、枸杞子、桑叶枝、丹参等与冰片少许煎药泡脚。冬季需要活血,可选择当归、赤芍、红花、川断等。皮肤干燥、容易皴裂,可选择桂枝、银花、红花等中药。另外,中药泡脚不要用金属盆和塑料盆,否则药液有效成分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