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12月2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在莲花社区洋环村举办“合作区冬季养生节活动”,让琴澳居民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在开幕仪式上专业太极团队展示了简单易学的太极养生功法,赢得居民阵阵喝彩。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科主任成杰辉,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吴小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夏鑫华,首届珠海名中医、横琴广济药店中医师杨旦机等中医专家为广大市民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咨询、体质辨识、号脉开方等义诊服务,还特邀来自澳门中医生、横琴澳资药店珍禧品药房备案澳门药学技术人员黎安娜,珍禧品药房备案澳门药学技术人员陈子俊为在场居民提供中医药健康咨询。
活动现场设置了冬季养生知识宣传栏以及养生小知识趣闻问答等互动游戏,还有由珠海市名中医根据冬季时令特点调配的养生热饮提供给居民免费饮用,给活动添加了不少“温度”。
活动当天虽然天气寒冷,但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热情不减,义诊专家们耐心望闻问切,对于部分居民存在的颈肩腰腿疼、肠胃不适等各类症状,还运用了中医特色疗法针灸和火龙罐现场理疗,并为大家科普治未病的养生知识,讲解中医疗法特色优势,帮助大家树立健康养生理念。
“最近气候变冷,咽喉干燥不适,膝关节疼痛,昨晚看到居民群里的活动预告,今天就过来,找了专家开了药方准备调理一下,还体验了一把针灸治疗,现场还喝到了温热的养生茶,感觉特别暖心”。居民李阿姨笑着表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知名中医的诊治,非常便民。
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副局长冯方丹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医学瑰宝,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琴澳居民既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又能学习到中医防病治病、冬令进补等知识,增进居民和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
下一步,合作区民生事务局还将持续通过中医药“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推广及养生惠民活动,充分吸纳大湾区中医药医疗资源,提升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营造合作区内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冬至养生Tips
汤圆应节团圆时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传统的“冬节”,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北方冬至要吃饺子,而在南方,一家人温馨围坐在一起品尝汤圆的香甜则是冬至节日悠久以来的传统习俗。汤圆又称“冬至团”,被赋予家人“团圆”、生活“圆满”的美好象征意义。
汤圆的外皮一般以糯米粉制成,糯米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止虚汗的功效,能起到一定的御寒、补益的作用,因而非常适宜在寒冷的冬季进食。不过也正是由于汤圆是以富含淀粉的精细糯米粉制作而成,而且里头的馅料所含糖分也不少,因此一般归属于主食的范畴。通常3-4个正常大小的汤圆约等于煮熟的1两米饭,因而食用汤圆时,建议减少其它主食的摄入量。此外汤圆的馅料中还含有不少的固态油脂,热量较高,多食容易出现胃肠胀气、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建议爱吃汤圆的朋友加以节制,不要贪嘴。放凉的汤圆或独立包装的干吃汤圆更不易消化,平素胃肠功能较差的朋友应该尽量选择煮热的汤圆,食用时也最好能细细咀嚼,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汤圆粘腻较难消化,而芹菜、香菜、橙皮等食材含有较多的纤维素或挥发油,有芳香醒脾,开胃消滞的作用,在家煮汤圆时若能加以搭配一同煮汤,则能减少汤圆的甜腻,更符合中医养生和现代科学饮食的理念。
冬至食疗方
01、核桃板栗猪腰汤
功效:补肾强腰,益气健脾。
材料:猪腰40g,瘦肉20g,核桃仁2颗,板栗仁3颗,生姜2片,陈皮1g。(一人份)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猪腰沿腹侧剖开,剔除白色筋膜洗净,用生粉、食盐腌制后再次冲洗,重复几次直至异味消除,再切块焯水,与其余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02、番茄洋葱羊骨汤
功效:补肾壮骨,滋养肾精。
材料:羊胫骨70g,番茄60g,洋葱30g。(一人份)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羊胫骨切块加姜片和葱焯水后,加水适量,放入炖盅隔水炖1.5小时,再把切块的番茄和切丝的洋葱一同放入炖盅炖0.5小时,最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03、马蹄竹蔗浸羊肉汤
功效:益气补血,生津润燥。
材料:羊肉50g,竹蔗50g,马蹄2个,红枣1颗,生姜2片。(一人份)
制法:上述材料洗净,羊肉切块焯水,与其余材料一同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2.5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04、巴戟熟地饮
功效:阴阳双补,补肾益精。
材料:巴戟250g,熟地250g,大枣250g(50人份)。
制法:上述材料用清水漂洗,加水10升,浸泡15分钟,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继续煎煮20分钟,放温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