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应有知识内容的传授,文化内涵的启悟,观念行为的引领等,最终目的是让健康思想照亮学生内心,塑造健全人格。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在教学中一直尝试和实践多种方法,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传承中华文明礼仪知识
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文明礼仪知识,不仅让学生耳目一新地感知到我们民族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对比了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长度和厚度上的巨大差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Everymanhashisfaults.”“尺有所短,寸有所长”。“Everythinghasitsstrengthsandweaknesses.”“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Whenthreearewalkingtogether,Iamsuretofindteachersamongthem.Iwillselecttheirgoodqualitiesandfollowthem.”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在英语课堂里更加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境界。《论语》《周礼》《弟子规》《三字经》等都包含了很多文明礼仪知识,用英语视角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切感悟到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儒雅魅力,也引导学生用英语将我们的文明礼仪传播到全世界。
二、融入中华传统节日知识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由来。隆重热烈的春节SpringFestival,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有故事和习俗,用英语讲起来可以写几本书了。飘满粽香的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是人们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七夕节QiqiaoFestival的传说故事把中国人的浪漫渲染到了天上人间,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从过去绵延至今。细细品味,我们的节日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三、感知中华传统美食的魅力
关于传统美食,英语的词汇无法准确表达我们传统的美食、材料、工艺和技巧。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介绍美食增加词汇,引导复苏学生已有记忆,建立起美食和英语语言知识的联系,不仅提高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真正让英语的核心素养落地。我在教学中经常布置劳动英语作文,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用英语介绍一道菜的制作过程,不仅扩充了词汇量,锻炼了逻辑表达能力,更推动了学生的综合英语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融入中华传统节气知识
五、感受更多中华传统元素之美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和西方各国文化的同时,守好祖国的文化之根,树立文化自信,并能在英语学习中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培养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我们既要用好教材中的显性文化素材,引导学生有效认知,还要充分挖掘利用好隐性文化素材,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同。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清楚地看到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英语课堂里都得到了提升,我们的民族信仰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加坚实。教师方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引领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英语功底,更要明确方向,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分配、延伸,与教材内容完美切合,形成有温度的英语知识体系,既教会了学生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同时也帮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意义,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通过教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梳理和延伸,让教师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渊博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学生方面,享受到了不一样的英语课堂,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文化自信,懂得了更多的文化差异,能用已有知识简单介绍我国传统文化,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能进一步感知认同、加深理解传统文化,尝试运用英语向外界介绍并传播中国文化,促使学生在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融合学习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获取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重塑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