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面包是欧洲人常吃的面包,它以德国、奥地利、法国、丹麦等国家的面包为代表,以面粉、酵母、盐、水、杂粮和种子等为原料。最具代表的面包有如德国的碱水面包(Prestrel)、法国的长棍面包(Baguette)、丹麦面包(Danish)等。
欧式面包具有其非常独特且明显的特点:个头较大,份量较重,颜色较深,表皮金黄而硬脆;面包内部组织柔软而有韧性,没有海绵似的感觉,空洞细密而均匀;面包口味多为咸味,面包里很少加糖和油;人们习惯将小面包做成三明治和大面包切片后再食用。
在吃法也非常讲究,经常会配上一些沙拉、芝士、肉类和蔬菜等。下面我们来趴一趴常吃的那些欧式面包都有些什么特点。
Toast——吐司面包
在面包切片上涂上一层蒜泥或者是奶油之后烤好的面包就叫toast,也可先用面包机烘焙,再涂上蘸酱。严格说来,薄、软的一些切片面包是三明治(sandwich),厚、硬一些的就是吐司。
Prestrel——碱水面包
也称啤酒面包,这是因为德国人挺着啤酒肚,最爱吃这个面包,据说吃这个面包喝多少啤酒都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不好的。这款面包是地地道道来自欧洲,在德国、奥地利是非常普遍的,就像中国的普通饼干、薯片一样,从大人到小孩,无一例外,都爱吃。它主要的原料就是普通的面粉即可,在制作上唯一和普通面团不一样的就是只需要加很少比例的水,搅拌的面团很干,所以后工序的成型较费劲。
Baguette——法式长棍面包
这是一种最传统的法式面包,也就是法国面包的代表。“baguette”的原意是长条形的宝石,这种面包的特色是表皮松脆,内心柔软而稍具韧性,越嚼越香,充满浓郁的麦香味。吃“棍子面包”时,不似法国大餐那般烦琐讲究:只需伸出左手捉住长棍,五指钳紧,然后右手跟进,卡住面包的尽头,再然后左手下旋,右手上旋,将面包拧下来即可,就跟我们啃馒头似的。
Whole-WheatBread——全麦面包
全麦面包是指用没有去掉外面麸皮和麦胚的全麦面粉制作的面包,它区别于用精粉制作的一般面包。它的特点是颜色微褐,肉眼能看到很多麦麸的小粒,质地比较粗糙,但有香气。
由于全麦面包营养价值比白面包高,含有丰富粗纤维、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锌、钾等矿物质,所以很受健康一族的欢迎。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饼屋店为降低成本,通常会制作假全麦面包,一是“加色”,在白面粉里加入焦糖或糖浆,利用烘制高温下发生的“炭化”现象,使出炉的面包有着很自然的浅褐色,看上去很像“全麦面包”,通常这种面包的切口较紧密,尝一口就会露出破绽。另一种方法是在白面粉里添加胚芽、麸皮,加工出来的面包外表、口感像全麦面包,不过吃起来虽然有粗糙感,但麸皮在嘴中的感觉,没有小麦颗粒的饱满。
Croissant——牛角面包
这是在法国非常受喜爱的“可颂”(CROISSANT),这种面包并不是起源于法国,而是来自其它国度的“舶来品”。严格说起来,在法国,面包是面包,如国人熟悉的法式长棍面包(Baguette);但是,这种“可颂”等奶油面包卷,却是法国人通称的“维也纳甜面包或甜点”(Viennoiserie),有点类似我们的甜甜圈或美式Donuts,有巧克力、果酱、奶油、葡萄干等多种口味。
Danish——丹麦面包
又称起酥起层面包,口感酥软、层次分明、奶香味浓、面包质地松软。这种面包的发源地是维也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维也纳面包。面包中热量最高的是丹麦面包。它的特点是加入20%—30%的奶油或起酥油,因为饱和脂肪和热量实在太多,而且可能含有对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反式脂肪酸,所以要尽量少吃这种面包。
说了这么多种面包,大家是不是都流口水了呀!赶快去买一个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