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的宫保鸡丁和川菜的宫保鸡丁有什么区别?
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共同点就是都选用鸡腿肉,急火爆炒一锅成菜。
鲁菜风味宫保鸡丁和四川宫保鸡丁现在大体做法相似,只要顾客没有特殊要求都会按照正宗四川味来做这道菜。
正宗宫保鸡丁做法:
5、用一个小碗放糖、醋、酱油、味精、胡椒粉少许、料酒、水淀粉、高汤少许一起调成芡汁备用。
时下,网间对丁宫保与鸡丁这款风味名肴众说纷纭,但大都含混不清,莫衷一是。其实,这三款鸡丁,辣子鸡丁、宫爆鸡丁宫保鸡丁,均是丁宝桢走出贵州、在山东和四川任巡抚三十年人生仕途之写照。丁宝桢在家乡所喜吃的是用贵州糍粑辣椒煎炒的辣子鸡丁。当官后的1869年,丁宝桢调任山东巡抚,这款辣子鸡丁亦随其家厨入鲁。在济南期间丁曾请济南名厨周进臣、刘桂祥等鲁菜名师到丁府办宴席。这二位鲁菜名师用山东酱爆之法,即甜面酱加鲜青椒做了款“青椒酱爆鸡丁”,成菜酱红亮丽、鸡丁嫩滑爽口、风味咸甜鲜辣、酱香浓郁醇厚。丁宝桢吃后,感觉风味别样,但食惯了家乡糍粑辣椒的糟辣香味,总觉得这款鸡丁味单薄了点。便叫家厨将酱爆鸡丁和家乡辣子鸡丁合而炒制,烹炒出一道糍粑辣椒带酱香的风味鸡丁,其后被称为“宫爆鸡丁”。
1876年,调任四川任总督后,丁宫保仍常以此菜招待蜀中官员。一次宴请中,四川厨师采用川菜煳辣味型,即用干辣椒、花椒、姜葱蒜、盐糖醋,辅以香酥花生仁炝炒,成菜煳辣酸甜、咸鲜香浓、鸡丁滑嫩、花生酥脆,佐酒下饭妙不可言。丁宝桢食欲大开吃情盛旺,吃鸡喝酒,兴致超好,边吃边称赞:“好菜,好菜,这款鸡丁做法独特,风味极佳,口感美妙,比我平日吃的鸡丁味道更胜一筹”,当即一种官员便定名为宫保鸡丁。
如此这般,宫保和鸡丁,源自贵州,当是辣子鸡丁;出任山东巡抚,青椒酱爆,是为宫爆鸡丁;盛于巴蜀煳辣煎炒,方为宫保鸡丁。其间尤因川味宫保鸡丁煳辣香浓、咸鲜多滋、微酸略甜、鸡丁滑嫩、花生酥脆,深得丁宝桢赞赏和深爱,故而盛行于世。其后贵州见宫保鸡丁名扬海内外,也就顺手牵羊将贵州辣子鸡丁统改叫成“宫宝鸡丁”。
川味宫保鸡丁,采用带皮鸡腿肉,而非鸡脯肉(用猪背柳肉则是宫保肉丁),其色香味充分展现了川菜以味见长,味多、味广、味厚的风味特色。由于采用了干辣椒、花椒炝炒产生辣麻煳香味;巧用盐糖醋,再取姜葱蒜之辛渗入诸味之中,使成菜色泽棕红亮丽、煳辣酸甜宜口、咸鲜香浓味悠、鸡丁滑嫩鲜美、花仁酥香脆爽,在味感和吃口上形成鲜明柔和的口感效果,从而成功突破饮食地域概念而广受中外食客喜好称道而味道天下。
原料:仔公鸡腿肉250克、油酥花仁50克、干红辣椒10克、花椒20余粒、辣椒面少许,红酱油20克、醋8克、白糖5克、葱颗15克、姜片、蒜片各5克、川盐2.5克、味精1.5克、料酒25克、湿淀粉35克、肉汤50克、化猪油80克。
烹制:净鸡腿肉连皮用刀拍松,挑去筋膜、骨渣,切成0.3厘米见方的十字花纹,再切成2厘米见方的丁,放入碗内,加川盐少许、红酱油10克、湿淀粉30克、料酒10克拌和均匀;干辣椒去籽切成短节;另用一碗放入川盐、白糖、红酱油、醋料酒、味精、肉汤、湿淀粉调匀、兑成滋汁。
炒锅大火烧热,下菜油烧至六成热,放入干辣椒炸成棕红,寻即下花椒、鸡丁炒散开、加进姜蒜片、葱节炒香,烹入滋汁炒匀、下适量辣椒面炒匀,再下油酥花仁,簸几下随即起锅装盘。
特色:成菜色泽棕红、散籽亮油、香辣酸甜、滑嫩爽口、鲜荔枝味浓郁、为佐酒之绝品佳肴。
提醒:宫保鸡丁为川菜复合味中之煳辣味型,因其酸甜特点,划为煳辣荔枝味(亦称小荔枝味),有别于以锅巴肉片、响铃鸡片之大荔枝味。调味中盐糖醋的用量比是关键,尤其是用盐适当可使其底味充足,方能使糖、醋和谐相融,产生出宜人爽口的酸甜味道。若盐少,则底味不够,酸味噤口。这便是宫保鸡丁调味之关键所在。
宫保鸡丁在川菜中已成为一种风味系列,行业中称为“宫保菜式”,衍生出:宫保腰花、宫保牛蛙、宫保鳝花、宫保虾仁、宫保鲜贝、宫保银鳕鱼等经典佳肴。
川菜名匠张元富为央视演示宫保鸡丁的传统烹炒
标准版宫保鸡丁
宫保虾仁
鲁菜的宫保鸡丁,以咸、鲜为主,兼有酸甜、香辣等味,烹调时使用葱、姜、蒜以及花椒,胡椒粉等。川菜川菜特点是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