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而言,英语诗歌欣赏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水平和美学鉴赏能力,而且“对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人们对英语学习的日益重视,我国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英语诗歌鉴赏课。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认为,诗歌是大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文学形式之一。诗歌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在意趣盎然的诗意欣赏中获得语言学习的机会,通过语言的美感给人以教益。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诗歌有以下适合大学生的特点:
1、从诗歌凝练的语言中学习如何用语。
诗歌的语言艺术在于每个词都有极强的表现力。诗歌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可以从诗歌的语言学到用语的精到之处,从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去把握语言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在其他语境中创造性地发挥这种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英语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2、透过诗歌的想象艺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诗歌较其他文学形式需要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在字里行间表现的意境使得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性有更深的领悟。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能力,包括对语言蕴藉的把握,对内涵的理解。如果加以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较少的诗歌篇幅获取较多的文法知识。学习比如意想、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段。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有好处。此外,诗歌中的用典多,典故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通过读诗,给学生又提供了一个了解外国文化的窗口。
三、诗歌教学中注意的方面
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是教师逐句讲解,把整首诗歌的意思传达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破坏了学生对一首诗歌的感悟。诗是情感的艺术,要体会和感悟。诗歌教学中,教师的根本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基本常识之外,启发学生内在的诗心和美感的勃发。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语言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体验诗歌的兴发感动,这才是诗歌教学的应有之义。
1、情感导入
英文诗歌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基调,在讲授英文诗歌时,应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空间,把握诗歌话题中的情感蕴藉。在古今中外浩瀚的诗歌篇幅中,情诗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其唯美的文字和柔美的情怀总能唤起众人的共鸣。所以可以借助诗,音,画把一堂诗歌鉴赏课丰富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解析诗句字里行间的韵味,让其感受经典的文字魅力。比如在学习诺顿的诗篇“lovemelittle,lovemelong”,
2、美感导入
诗的语言可以说是文学语言中最美的。读英语诗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英语的优美和力量,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在教授诗歌时,应引导学生体会英文诗歌的修辞美,韵律美,绘画美。
2.1修辞美
我们在理解英文诗时,往往会碰到修辞手段,因为对于诗的语言来说,修辞手段极为重要。诗的美,诗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修辞手段。英文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声,对照,反复,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矛盾修饰等。诗歌的修辞教学是一个让学生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技巧的便捷有效的途径。比如在教授艾米莉的诗歌“ifrecollectingwereforgetting”,可以介绍其矛盾修饰的手法,并理解诗人矛盾重重的心理,她的爱情得到的只是思念和哀悼。
2.2韵律美
文学中诗歌是以声律见长的典范,特别是英语诗歌采用的rhyme和rhythm艺术手段,能使诗歌的朗读产生声乐般的艺术效果。让学生伴着悠扬的乐曲,反复大声她吟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积于心,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比如在讲授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作“StoppingbyWoodsonaSnowyEvening"’,可以让学生感受诗人刻意采用重复的韵脚而使诗歌呈现出强烈的催眠性节奏,描绘了新英格兰冬日大雪覆盖,神秘幽暗的树林,展现了旅行者内心的孤寂和困惑。
2.3绘画美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常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比如威廉华兹华斯的作品“thedaffodils”,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欢快活泼的画面――美丽的湖边,茂密的树荫,随风起舞的水仙。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象一幅画,描述画面的场景、色彩等。诗歌中没有明确出现的色彩、画面,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想象补充描述出来。
关键词:语言变异;翻译策略;形神兼备
变异是对常规的打破,而诗歌则被认为是对用语言的变异。诗人享有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权,他们不受习惯用法的约束,进行大胆的创新,以新颖的语言方式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语言美感。对于诗歌中的变异,王佐良和丁往道提到:不同的就是诗歌常常以打破常规(norm)语言为特征,即变异(deviation)作为独特的表达形式以形成独特的风格。
诗歌翻译的要求可以概括的说是要做到形神兼备。首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保证意义的正确传达。诗歌的形式是一个主要问题。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而言,诗歌形式对诗歌主题、含义具有主要的意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追求形似,否则意义也无法准确表达或者意义的表达被减弱了。然而,诗歌的形式具有特殊性,也就是变异,这就决定了翻译诗歌的形式是个难题。从我国的诗歌翻译史来看,诗歌形式的处理方式大体有四种:将英语格律诗归化成汉语的诗式;把英语格律诗译成散文或者散文诗;采用“以顿代步”的方法来翻译英文格律诗;翻译英语格律诗时放弃韵律,用自由体来翻译。这些方法可以说各有优点,但是均改变了原诗的形式,这样以来原诗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弱或者说被改变了。对于诗歌翻译,王佐良先生提出的“以诗译诗”的主张是应该值得采纳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尤其是在面对诗歌中的变异时,要尽最大可能追求形似。
下面请看美国当代诗人WilliamBurford的诗AChristmasTree:
Star,
Ifyou
areAlove
compassionate,You
willwalkwithusthisyear.
Wefaceaglacialdistance,
whoarehereHuddledAtyourfeet.
这首诗语言变异现象的典型例子。从整体视觉效果上看,这首诗呈现了一株圣诞树的图形,这是书写变异。诗人在细节上也颇具匠心,Star一词位于诗歌顶端位置,和通常装饰在圣诞树上的五角星位置一致,feet一词正处于“树脚”。Huddld一词是Huddled的故意拼写错误,这样三个d更紧密地连在一起,更给人以拥挤之感,这是词汇变异。
星啊,
你那爱中,
如果含有怜悯,
来年就和我们同行。
这里我们面对冰河距离
拥挤
在你脚底。(黄杲析译)
黄杲析的翻译把原诗中的变异很好地再现出来了,是比较成功的。首先,译文也形象的呈现出了树的形状,“星”和“脚”的位置也和原文一致,成功做到了诗歌形式的对等。Huddld一词是很难处理的,如果单纯地翻译成“拥挤”,就只是传达出了意思,而没有表现出该词的拼写变异。但是该译文巧妙地用中文的繁体字表示出来,同样把拥挤的感觉表现无遗,只是在中文的句法下,“擁擠”无法放置最后一句的中间位置,作者就将其单独成一行,这一做法也很聪明,虽然略微改动了原文,但并无大碍。
综上所诉,诗歌翻译就是要做到形和意的传达,诗歌中的语言变异的翻译就把形式上的变异展现出来,并且在传达原文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言深层意义。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具有的天然差异,英语的变异形式要比汉语复杂的多,英语的变异可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表现其意义,而汉语的变异则更多地通过语法,甚至更高层次的话语篇章变异。因此,在进行诗歌翻译的过程中,面对语言变异现象时,译者应力求做到对等,但如果不能完全对等翻译时,则应该充分考虑汉语的特点,采取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把英文诗歌的变异转化为汉语的变异方式。
诗歌的翻译被公认为是最难的,甚至是不可译的。而变异的翻译则使得诗歌的翻译难上加难。但是,诗歌难译,不是不可译,变异难译,不是不可译。作为译者,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诗歌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对英语和汉语的驾驭能力;学习具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另外,还要具有文体学家的眼光,掌握变异的种种表现形式,这样才能在诗歌翻译中发现并恰如其分地处理那些变异,使译诗准确地再现原诗的风格和精神。
关键词:日韩汽车;英文品名;创作模式
品名对于一个商品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向国外市场,怎样取一个合适的英文品名越发显得重要。但对于怎样给中国产品取一个合适的英文品名,有很多有见地的研究和分析,如黄文娟(2006)等,但这些研究主要着眼于品名翻译。实际上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他们对于产品的英文品牌的命名,特别是众多富有特色的汽车品牌的英文品名的创作模式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汽车品名作为汽车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车个性化的标志之一,它具有向消费者提供信誉保证和传播产品信息的功能。对于英文品名的建设,很多日韩畅销汽车的英文品名确实是经典范例。他们汽车企业在国外市场开发过程中,在英文品名创作上用心良苦。他们精心挑选或是设计英文品名。这些品名既需要能体现该车型特点,又需要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语言习惯、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取向。
很多关于国外汽车品名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国外汽车品牌名的翻译问题,如施昌霞(2013)、李小妹(2013)、佘梦瑶(2013)等;对于汽车品牌的命名原则也主要是从中文角度去研究,如黄志贵(2006)。比较系统地研究日韩畅销汽车英文品名的内涵及创作特点则是不多见。
1选用普通英语词汇
日韩汽车公司在给一些车型英文命名时会选用一些普通的词汇来象征或是体现该车型的特点,但这些词汇往往是褒义的、正向的。在选取的94个品名中,有12款采用该模式:
本田公司的Accord、City、Civic和Fit。Accord(雅阁)意为“和谐、协调”,其意为给消费者以“人、车、社会和谐共处”的体验;City(锋范),城市之意,是指为城市生活而生的一款车;Civic(思域),其意是“城市的”,跟City(锋范)一样,体现了其为城市生活而设计的理念;Fit(飞度)为“健康”之意,用以强调其节能、环保的形象。
日产旗下的Sunny(阳光)为“阳光灿烂”之意,Sylphy(轩逸)意为“体态轻盈的,窈窕的”,是Sylph(古代神话中生活在空气中的女精灵)的形容词,它们无疑会给人温暖、美丽的感受;Quest(贵士)是征服意思,这体现了该车的通过性;March(玛驰)既表示三月,同时又是“行军,行进,前进”之意。
铃木公司的Splash(派喜)为“飞溅”之意,给人以水花四溅的画面。
韩国现代的Accent(雅绅特)为“口音,土音”之意,用以强调其本土化特点。起亚的Optima(远舰)是optimum(最佳效果,最理想的状态)的复数形式;Soul(秀尔)为“心灵,情操”之意,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2选用名称词汇
用名称词汇给一款车命名是一种比喻的方式,通过该名称,能让消费者把他们对其他事物的体验和认识投射到对车的认知和体验上来,94款品名中,有23款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丰田公司的Alphard(埃尔法)指“星宿一”,是长蛇座的最亮星,Alphard源自古阿拉伯,意为“孤独者”,因其周围没有亮星,只有它孤零零地发着冷寂的红光,欧洲人称它为Corhydrae(长蛇的心),古代中国认为它是星群朱雀的一部分;Coaster(柯斯达)有“沿岸商船;雪橇;过山车”的含义,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Corolla(卡罗拉)意为“花冠”,给人以典雅、美丽的联想;Crown(皇冠),皇冠,体现尊贵与高档;Highlander(汉兰达)指苏格兰高地的人,苏格兰高地据称是欧洲风景最优美的地区,言下之意是该车能让你像高地人一样欣赏到优美、奇峻的风景;LandCruiser(兰德酷路泽)为陆地巡洋舰之意,这是把巡洋舰在海上自由驰骋的特点投射到这款车上,用以表现其各种路况上优秀的通过性;Sienna(锡耶纳/赛纳)为“(富铁)黄土(用作颜料),赭色”之意,一种给人以尊贵的颜色;Sequoia(红杉)指红杉树,该树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是植物界的活化石,能长的特别高,寿命也特别长,用它作为汽车品名自然会给消费者以性能、质量俱优的联想;Tundra(坦途)为丰田皮卡,意为“苔原,冻土地带”,其意不言而喻。
本田公司的Jade(杰德)为“翡翠、玉石”之意,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三菱的Outlander(欧蓝德)为“外国人,外乡人”之意,用于唤起人们对未知道路的探险精神;Lancer(蓝瑟)指“轻骑兵”,用以表现该车的快速、灵敏性能。
日产的Qashqai(逍客)取自伊朗居住在沙漠地带的游牧部族的名称,意为“游牧人”。
铃木公司的Alto(奥拓)是一个音乐术语,指的是“唱男声最高音、女声最低音的歌手”;Swift(雨燕)有两层含义,可指“雨燕”,也可以指“快速的”,用swift来体现该车型的快速、灵便;Liana(利亚纳)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攀爬藤本植物”,这是借藤本植物强大的生命力来表现这款车的性能。
日本富士重工的斯巴鲁(Subaru)的Forester(森林人)的含义为“森林人,护林人,林中居民等”;Outback(傲虎)的含义是“人烟稀少的内地”;Legacy(力狮)是“遗赠物,遗产”之意。
韩国现代的Sonata(索纳塔)指“奏鸣曲”,意欲让消费者用音乐的感知去认识这款车。起亚的Carnival(嘉华)为“狂欢节”之意;Forte(福瑞迪),既是一音乐术语,指强音演奏的一段乐曲,也有“长处、特长”之意,能给消费者以丰富的联想;Rondo指“回旋曲”,是一种活泼欢快的音乐形式,希望带来乐融融的联想。
3采用拉丁语系的词汇
除了用英语词汇之外,日韩汽车公司还从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拉丁语系的语种选取词汇作为品名,94个品名中,有12个是这种模式:
三菱公司的Galant(戈蓝),源自法语,意指“潇洒风格”,该词还有双关效应,其发音跟英语的gallant(勇敢的,华丽的)非常接近;Grandis(格蓝迪)来自拉丁语,意为“宏大、有力”;Pajero(帕杰罗)是西班牙语,取自Leoparduspajeros,是生活在南美阿根廷巴塔克尼亚地区的一种动作非常敏捷的野猫的名字。
起亚公司的Borrego(霸锐)、Cadenza(凯尊)、Cerato(赛拉图)、Opirus(欧菲拉斯)以及Rio(锐欧)源自拉丁语。Borrego(霸锐)意为“白马”,Cadenza(凯尊),音乐术语,指一段华彩的装饰乐段;Cerato(赛拉图),意为“用蜡抛光,使光亮”;Opirus源自拉丁语的Ophir和Rus,指“珠宝之地和黄金之地”;Rio,西班牙语,指“河流”。
4采用典故的方式
典故,简单说,就是采用有历史、文化内涵名称。在94款车型中,有5款用这种方式:
丰田公司的Avalon(阿瓦隆)是凯尔特族古老传说中的西方乐土岛,亚瑟王传奇故事里是亚瑟王的安息地。
本田公司的Odyssey(奥德赛),取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的史诗《奥德赛》,主要讲述了奥德赛在特洛依战争结束后,因回程中激怒了海神波赛顿致使方向迷失又漂泊了十年才回到故乡的故事,该词已引申为“长期的冒险旅行、长期的探索”之意。本田公司采用此名是当初公司的设计人员循着史诗所叙述的历程去寻求该车型的理念。
日产的Paladin(帕拉丁)原本指查理大帝麾下的十二名骁勇善战的武士,罗马教皇加冕查理大帝后,他们也荣升为“神的侍者”,成为“圣骑士”;BlueBird(蓝鸟)取自比利时作家MauriceMaterlinek于1911年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剧BlueBird,象征“未来幸福”。
韩国现代的Genesis来自《圣经旧约》的首卷名称Genesis(《创世纪》),描述了地球和人类的历史,包括上帝创造天地、亚当夏娃以及大洪水的故事,该词已引申为“开创、起源”的含义,现代用它来表示这是现代创世纪的第一部前置后驱豪华车型,开创了新篇章。
5采用专有名词
在所选取的94款车中,有13款是用人名或是地名作为他们汽车的品名:
日产的TEANA(天籁)为女性名,来自美国印第安人的土语,意为“黎明”;Murano(楼兰)是意大利威尼斯环礁湖(VenetianLagoon)的一个岛的名称(穆拉诺岛),该岛其实是群岛之间由桥梁连接形同一岛,并以制造色彩斑斓的穆拉诺玻璃器皿而闻名于世。
斯巴鲁的Tribeca(驰鹏)是指特里贝克地区(曼哈顿岛上的运河街以南,百老汇以西的三角地带)(TriangleBelowCanalStreet的缩略)。
韩国现代的Azera(雅尊)是女性名,指“居家的、有爱心的女子”;SantaFe(胜达)是直接采用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州府名SantaFe(圣菲),该名字源自西班牙语,为“神圣的信仰”之意,该城为旅游胜地,以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的历史和文化闻名;Tucson(途胜)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第二大城市名Tucson(图森),该城地处美国沙漠河谷,气候温和干燥、阳光充足,有“沙漠绿洲”之称,也是一个旅游胜地;Verna(瑞纳)既是一个女性名,也是一个地名;而Veracrus(维拉克斯)是美丽的墨西哥旅游港口的名字,以多样化的土著以及多样化的饮食而闻名;Mistra(名图)是希腊南部斯巴达城外的一个镇,曾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以古迹、古建筑和优美环境闻名,为希腊旅游胜地之一;Equus(雅科仕)这车名则是来自同名剧中的一个神的角色Equus。
起亚公司的Carens(佳乐)是一女性名;Sorento(索兰托)来自意大利美丽都市Sorrento,不过起亚公司将r去掉一个;Shuma(速迈)是美国土著霍皮人的女孩名字Shumana的昵称。
6创造新词
丰田的E'Z(逸致)和ZELAS(杰路驰)是通过谐音仿造的品名。E'Z是ease(安逸,悠闲)的谐音,用以体现这是一款为全家总动员出外休闲设计的车;轿跑车ZELAS(杰路驰)则是zealous(充满激情的)的谐音仿拟。Venza(威飒)和Yaris(雅力士)是拼缀法。Venza(威飒)是截了“Venture”(冒险)头ven和“Monza”(意大利蒙扎赛道,世界著名的超高速赛道)的尾za拼缀而成;Yaris(雅力士)则是把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象征美丽优雅的女神Charis与德语中表示同意的词Ya拼缀成了Yaris。
本田的豪华品牌Acura(讴歌)是改造的另一代表,它是取了accuracy(精确)的头accura并去掉其中的一个c而来的,这与它的logo相对应。讴歌logo的原型是专门用于精确测量的卡钳,Honda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在两个钳把之间加入了一个小横杠,由此用象形的大写字母“A”来代表这一品牌,其logo和英文品名都寓意着该品牌的核心价值:精确、精密、精致。
该公司的Spirior(思铂睿)是spirit(精神)的头spiri和superior(优越的)的尾or拼缀而成;Crosstour(歌诗图)是合词法,cross(表示“跨界”)和tour(旅行)的组合,意指该车是跨界旅行车;Crider(凌派)构成比较特殊,是截取了criteria(标准)的头C和单词rider(骑师)合并而成;Elysion(艾力绅)谐音仿造自theElysianFields(又称Elysium)中的Elysian,据古希腊传说,此地为好人死后的归宿,即“极乐世界,天堂”。
日产的高端品牌Infiniti(英菲尼迪)也是改造而来,它把Infinite(无限)的最后一个字母改成i;X-Trail(奇骏)是一个合成词,由表示未知的X和trail(路径)的合成,意为“未知的路径”,言下之意该车能征服一切未知路径,有很强大的越野能力;GENISS(骏逸)是Genius(天才)的谐音仿造;TIIDA(颐达)则是在英语tide(潮流,趋势)加了另一个I,tide意指TIIDA是引领时代潮流的新一代轿车,而两个并排的“I”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表明TIIDA在设计理念中充分考虑了顾客的人性需求;LIVINA(骊威)是截头取尾拼缀而来:LIVING+ACTIVE=LIVINA,意指“居家生活+活动=LIVINA”,用以体现这是一款可以让全家人一起生活与休闲活动的车。
马自达的Atenza车名改造自意大利语Attenzione,意思为“注目”。
铃木的Jimny(吉姆尼)谐音于常见的男子名Jimmy,其意为“英俊、运动员般的金发男人”,同时Jimny又似乎是jeepmini的组合;S-Cross(锋驭)是一个字母加单词的复合词,用cross表示这是一款跨界运动型车,而S代表small,意指小型的。
斯巴鲁Impreza(翼豹)乃为英语“impresa(箴言,箴言徽章)”的改造词。
韩国现代的Elantra(伊兰特/朗动)是法语elan(飞跃,热情)与英语transport(运输)的tra拼成的词;Veloster(飞思)则是截取了velocity(速度)的头velo和roadster(双座敞蓬轿车)的尾ster拼缀而成,用以表示其轿跑车的特性。
起亚的Sportage(狮跑)采用了词缀法,它是Sport(运动)加名词后缀age形成的,用以体现该车的运动属性;其旗下的的Picanto则是改造自西班牙语picante(有香味的)。
7音译
采用音译的在94个品名中有三个,丰田公司的CAMRY(凯美瑞)REIZ(锐志)和铃木公司的Kizashi(凯泽西)。CAMRY是日语kanmuri(冠,かんむり)的采用英语拼写习惯的音译,其日语含义为“皇冠”;REIZ则是汉语“锐志”的音译;Kizashi也是音译于日语,意为“好事将近;好兆头”。
8缩略词方式
在94款车品名中,有3款采用了该模式:
丰田的RAV4是英文“recreational(休闲)、Activity(运动)和Vehicle(车)”的缩写,又因为是四轮驱动,所以加个4。
本田CR-V是comfortablerunabout-vehicle的缩写,意为“舒适轻便的车”。
铃木的SX4(天语)是SportX-overfor4seasonsofweather的缩写,意为适用于四季的运动型(跨界)休旅车。X-over同Crossover均是跨界的意思。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能给注意到日韩汽车英文品名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样性”,表现为:(1)构建模式多样,有八种之多,从选用普通词汇到专有名词,从采用比喻方式的名称词汇到典故修辞手段,既有音译,又有创造新词,在这其中选用名称词汇和创造新词为最为常用的模式,分别占了所选品名的约25%和24%;(2)语种多样,日韩汽车公司不局限于英语,他们还从其它语种去寻找,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的拉丁语系语种以及日语、汉语、美洲土著语等;(3)创造新词手段多样,除了英语中常用的合词法、拼缀法、词缀法之外,还采用了谐音仿拟、改造单词等非常规手段。日韩汽车公司这种多样化的品名模式很值得很多的中国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创自己品牌的企业,去借鉴、学习。因此中国企业在英文品名创建过程中,既要充分的运用英语及其文化,同时应放宽思路,放眼世界,熟悉各地语言,了解各地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给品名创作一个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Aake,D.AndJoachimsthale,E.BrandLeadership[M].NewYork:TheFreePress,2000.
[2]高路.汽车品牌的塑造与传播[J].经营之道,2011(11):70-72.
[3]李小妹.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国外汽车牌翻译[J].海外英语,2013(10).
[4]施昌霞.商标的译法及所蕴含的文化差异-以汽车品牌翻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3(9):151.
[5]佘梦瑶.浅析当今国外汽车品牌翻译[J].外语交流,2013(6):40-41.
[7]黄志贵.简论汽车品牌的命名原则[J].商场现代化,2006(8):118-119.
关键词:古诗文英译课意境教学法营造意境
在大学课堂上,古诗文英译课面临着双重困难,一是一名译者,在将浸透着传统意蕴的古诗文转入另一种文化语境时,往往感到力难从心,只可勉力而为;二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面对知识深度及文化理解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大学生时,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起课堂教学,让学生既能进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境,又能在文化跨境中完成语言的对换。换言之,译与教的双重困境如何破解,成为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理论思考,我们特提出意境教学法。
一、知识与语境:古诗文翻译与教学中的困境
中国古诗文以其雅致深奥而闻名于世,对于一个现代中国人来说,要完全读懂它很有难度,要翻译好更非易事;而既要基本译出,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更是难上加难。而在这些困难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译者”和“教者”一身二任的教师,如何将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语际转换,准确而不走样地贯彻为课堂上的具体内容,从而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准确理解古诗文是翻译的基础,细究起来,其最难处不是词语的解释,而是如何把握言外之意。也就是说,即使可以从词句上得到对号入座般的字典式了解,也未必就理解了诗文的真正内涵或全部意蕴。换言之,不确定性和多指性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除了一些简明的单向叙事作品外,大多在背后传达着各种言外之意。古诗文更像一幅幅写意画,如果仅从字面上加以理解,就往往难入字背。试想,在一幅写意画面前,谁能说他马上就理解了那山水后面的深刻蕴意呢?而这种品读中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一些古诗词甚至只能持欣赏的态度,任何的言说都无法代替,因为很难把原作中所有的元素都准确呈现、表达出来。
在这种知识理解及翻译过程中,三个问题最为棘手:一是“言外之意”如何传达,二是隐晦之词如何翻译,三是语言的色彩如何把握。
先看第一种,以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一诗为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许渊冲教授这样译道:
Lastnightredcandlesburnedlowinthebridalroom,
Atdawnshe’llkowtowtonewparentswiththegroom.
Shewhisperstohimaftertouchingupherface:
“HaveIpaintedmybrowswithfashionablegrace”
(许渊冲,1988:311)
从字面上来说,许译似无可挑剔,但问题是,此诗写的并不是小嫁娘的情绪,诗题已经告诉了我们,这是朱庆余科考之后向水部尚书张籍探询自身前途的一首诗,是在委婉地问:“我是否高中?皇家作为‘公婆’是否看得上我这个‘小媳妇’?”整首诗都是隐喻风格。如果仅看字面上的英译,就无法体会出这种情绪,当然,这种工作可以通过加注的办法加以说明,但是,这里的第三人称似应改为第一人称,因为这是诗人的自道自拟,自比女人是那时文人的惯用手法,不以第一人称,那种“新嫁娘”式的忐忑无法表达。
朱诗的言外之意稍加琢磨即可领会,但有些古诗文其具体意义如何,至今尚言人人殊。如李商隐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名句,有三种译法:
其一:
Tearsthatarepearls,inoceanmoonlightstreaming:/JademiststhesundistilsfromsapphireSward.
其二:
Moonlightinthebluesea,pearlssheddingtears./Inthewarmsunthejadeinthebluefieldsengenderingsmoke-
其三:
Themoonisfullonthevastsea,atearonthepearl./OnBlueMountainthesunwarms,asmokeissuesfromthejade.
翁显良先生批评道:“何以见得(一)泪即珠,珠即泪?(二)明珠洒泪,(三)一颗珠上一滴泪。也都说实了,反而不美。”按照翁先生的意见:“这样的作品,如果要翻译,只好以隐对隐。……以不解为解。”(翁显良,1983:9—10)他提出第四种译法:
Darkgreensea,tears,pearls,moonlightstreaming:/Sunnybluejadefields,warmhazeshimmering.
这样的译法,逻辑主语虽不明确,但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意向反而出来了。此处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虚化词语,而不能按照一般思维进行具指,当然,这就对译者的功力和知识水平提出了巨大挑战。
第三种情况,语言的色彩也是难以言说的东西,它就像歌唱家的音色一样,无法量化,但真实存在,并决定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古诗文的色彩极为鲜明,虽然这成就了它的东方美韵,但着实让译者头痛不已。例如,《红楼梦》有许多不同的译法,一般翻译为“RedchamberDream”,杨宪益先生则译为“ADreamofmansions”。有红学家对此极为不满,认为:“‘RedChamber’固然令人很不满意,可是话还得说回来,毕竟未离大格儿……‘RedMansions’这就益发令中西方读者一起茫然了。推想起来,那是否要将‘红楼梦’理解为‘朱门梦’、‘朱邸梦’?”(周汝昌,2011)其实,严格起来,如果“RedMansions”算是令人“茫然”的话,“RedChamber”就谈不上优越在哪里。毕竟Chamber属于更狭隘的场所,难道红楼梦仅是红屋子的梦或者红寝室之梦吗?比较起来,Mansion与规模恢弘的荣国府更为接近,更气派些。但不管怎么译,要完全把那种色彩展现出来都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此处的“红”,更有“落花无数”、女性之悲,这是无论如何从译文的字面上传达不出的,唯有让读者在整个阅读中慢慢体会。
一般来说,在这种翻译过程中,自由地进入和沟通不同语境,主要由知识素养决定,还是一种个体之事。而在英译课中,则要将这种知识理解加以传播,让学生随着教师在文化之旅中不断理解和深入文化内核,一定的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办呢?我们认为,营造意境是一种有效途径。
二、情境与意境:人文性的展开与平台
文字是人类表情达意的工具。无论古今中外的哪一类语种,说到底,都不过是某种文化的载体和外在形式。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文字作为形式载体,是展现文化的最佳手段,所以语词形式固然重要,但如果失去了文化滋养,就没有了根基,必将枯萎而死。故而,当我们面对一种语言文字时,语词形式只是入门钥匙,深入于文化内核之中才是最终目标,反之,不对文化内核有深切的把握,文字的理解也将成为问题。
什么叫意境?《辞海》解释道:“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境界,出于实处,又必超越实体。或者说,它是虚实相生的产物,明代朱承爵的《存馀堂诗话》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词的一一对应往往会把“作意”说死;给出一个意境的平台,让学生们进入那种空灵的境界里,反而更能体会诗文的本义。因为中国古诗文本就是内外交融,以实衬虚,是一种“眼前有景道不得”的状态。这种方法运用于古诗文翻译课,则是不强调两种语词的实际对应,而是在建构的意境平台上,让学生实现对诗文的深入了解,然后进入另一种语境。
情境主要是展现和再现实在的语言环境,它是一种实体建构或想象中的实体,故而有学者提出,在情境教学中具有“真实性、参与性、指导性、应用性”的四大特点(胡玲红,2010)。而意境,它必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不能一一真实对应,这与情境的求真特点不同,它需要相当的文化涵养积淀,才可能在真与幻、虚与实的空间来回穿梭。从这个角度来说,意境教学法更适合高中或大学以上的高等教学。故而,从语词翻译来说,情境主要以Situation、circumstances对应,而意境则可译为prospect,两者是有所差别的。
三、方法与路向:意境教学法释例
为了具体说明意境教学法的运用,我们试着做一次简略的课堂分析。我们选择的是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的全文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吕叔湘先生曾在《中诗英译比录》(2002)中收录了此诗的两种英译,译者分别为翟理斯(HerbertA.Giles)和宾纳(WitterBynner),是英美两国的著名汉学家。他们的译文分别为:
SOUVENIRS
YouaskwhenI’mcoming:alasnotjustyet...
Howtherainfilledthepoolsonthatnightwhenwemet!
Ah,whenshallweeversnuffcandlesagain,
Andrecallthegladhoursofthateveningofrain
ANOTEONARAINYNIGHTTOAFRIENDINTHENORTH
YouaskmewhenI’mcoming.Idonotknow.
Idreamofyourmountainsandautumnpoolsbrimmingallnightwiththerain.
Oh,whenshallwebetrimmingwicksagain,togetherinyourwesternwindow
WhenshallIbehearingyourvoiceagain,allnightintherain
许渊冲教授则这样译道:
WrittenOnaRainyNighttoMyWifeintheNorth
YouaskmewhenIcancomebackbutIdon’tknow,
Thepoolsinthewesternhillswithautumnrainoverflow.
Whenbyourwindowcanwetrimthewicksagain,
Andtalkaboutthisendless,dreamynightofrain
(许渊冲,1988:344)
以上三种译法可以说各有千秋。由于意境教学只是给学生一个文化平台,我们不提供标准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因此以上三种译法不过是提示和参考,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理解中加以新译。但前提只有一个:在你心中,诗的意境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转换为什么样的英文文句最为贴切?
总之,意境的营造要调动学生在虚、实之间,内外之间,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文化的穿梭行进,在个人理解和共识之间达成协调,以读者之眼深入作者之心,以译者之意言说作者之情。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增订本)[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3]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中华书局,2002.
[4]翁显良.意态由来画不成:文学翻译丛谈[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5]汪榕培.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周汝昌.《红楼梦》西译上的趣事与真正的文化主题[N].中华读书报,2011,(7).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艺术研究不能缺乏文化视角,对现代影视艺术的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特定文化属性,从其大众文化属性出发揭示其创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精英—雅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关系,并联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的实际,试图为国内影视业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本文为笔者关于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一
二
三
1、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例如: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2、把情况告诉有关的人或部门,例如:有意见要及时向领导反映;
“反应”的用法也可归纳为两种:
1、人或物针对某种影响而产生相应的活动,例如:你这样骂他,他竟然没有任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