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诗歌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小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诗歌板块;综合板块;整体教学

一、教学案例

Step1利用A板块三幅主情景图,引导学生快速复述David’sbusyThursday,并导入Sam’sbusyFriday.

Step2:PresentationofELookandread.(Sam’sbusyFriday)

Step3:FLookandguess.(介绍Sam在英语课堂上忙着玩游戏)

Step4:PresentationofHSayarhyme.(Sam晚上7∶50还忙着下棋,然后洗淋浴)

1.T:Afterschool,See?Whattimeisit?WhatdoesSamdo?(呈现E板块Sam回家的图)

PPT呈现补白:Sam____s____at____.(答案:comeshome,at5∶50)

T:Yes.Samcomeshomeattentosix.Tick,tock,tick,tock.Whattimeisit?

S:7∶50.

T:It’sverylate.Whatdoeshedo?Guess.(将H板块的图切割成只有头像和钟面,引导学生猜测Sam做的事)

2.创设情境:He’ssohappy.Here’sahappyrhymeforyou.(呈现H板块完整图片和留空的小诗)

Aclock

Tick,tock,tick,tock.Lookattheclock.It’sverylate.

It’stentoeight.Havea.beforedinner.

A.bathB.shower

3.引导学生根据韵脚选合适的单词

4.以旧引新,建构词音:our-shower

5.PPT呈现两幅洗澡图片(一幅洗淋浴,一幅洗盆浴),引导学生猜测shower的词义

6.Read:haveashower

7.带领学生仔细品读小诗,并排序

()haveashower()playchess()havedinner.

8.Makenewrhymes(pairwork)

AclockAclock

Tick,tock,tick,tock.Tick,tock,tick,tock.

Lookattheclock.Lookattheclock.

It’sverylate.It’sverylate.

It’stentoeight.It’stentoeight.

Havesome.Havea.

It’svery.before.

(正确答案依次为:rice,nice,banana,dinner)

9.T:(接上)Doyouhaveabananabeforedinner?HowaboutSam?Whatdoeshehavebeforedinner?(Hehasashower.)

Doeshegotobedthenafterashoweranddinner?

Step5PresentationofGListenandrepeat(Sam8∶15去参加聚会)

Step6Consolidation

(1)(接上)Afterthat,whatelsedoesSamdo?See?

PPt呈现E最后一幅图,Sam很累,正要睡觉。

T:He’ssotired.Why?

S:Becausehehasabusyday.

(2)学生描述Sam忙碌的一天:Sam’sFriday.

(3)学生描述好朋友的一天生活:Myfriend’sbusyday.

立足于上述整体教学综合板块的设计,细化诗歌板块教学就显得游刃有余了。通过“Ahappyrhyme”进入小诗的学习,从“留白”到“补白”,引导学生正确建构“韵脚”的概念,体会英语尾韵的美感。教师应树立当堂达标意识,引导学生有效建构学习策略。教学并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语篇的只字片言,而要从整体上进行建构。因此,我在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小诗的基础上,选择小诗中有代表性的三件事,让学生排序,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整篇诗歌。最后通过补白形式编新的诗歌,也是我精心设计的。因为学生受词汇量的限制,自编诗歌比较困难,因此,我选择了有相同韵脚的两对单词,让学生填空。而且,我特地把Haveabananabeforedinner放在后面,正好为导入语音板块的教学做了铺垫:Doyouhaveabananabeforedinner?HowaboutSam?Whatdoeshehavebeforedinner?(Hehasashower)Doeshegotobedthenafterashoweranddinner?一连串的问题情境,把Sam周末晚上的忙碌凸显得淋漓尽致。

整体语言教学法推崇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理论观点,综合板块作为一个整体,其教学并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间简单的相加或重叠。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整体性的,看似杂乱的E、F、G、H各部分,暗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而将诗歌板块融入整体教学中,并进行细致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津小学英语编写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小

在实际教学中,诗歌以它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等优点,深受孩子的喜欢,是叩开小学英语入门的有效形式。

一、诗歌的运用

1、诗歌与字母教学

字母教学是英语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字母教学如果学的轻松就会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字母教学中孩子很容易就会把差不多样子的字母混淆,从而对他们的读音、写法等等方面都一片混乱,如果教师同一形式不断重复学生就会产生无聊感,从而影响他们的注意力。

利用儿歌来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神经,对巩固记忆有一定的效果,如为了形象的记忆字母,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歌谣:

尖尖三角长双腿AAA,双劈葫芦齐又齐BBB,

新月亮弯弯亮无比CCC,半圆气球打足气DDD,

……

弹弓光剩木柄在YYY,白鹅一游游出海ZZZ.

写字母时编一首儿歌帮助学生掌握书写要求:四线三格,大写字母上两格、可顶格;小写字母认准格撑满格。等等像这样的儿歌,孩子读起来很上口,也能很好的记住老师的要求。

2、诗歌与单词的教学

单词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单词教学中,如果脱离语境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不容易记住单词的实际运用。如果在节奏的快慢和高低上有所变化,加上手势,学生就能兴致勃勃,并且记得准记得牢。比如一些反义形容词:long、tall、short、fat、thin、big、small等等,教师把他们放在一起操练,声音可以根据手势的高高低低变得起起伏伏,轻快地节奏,简单的动作大大促进了孩子对单词的记忆。

3、诗歌与句型教学

在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歌曲可供孩子的们学习用,,在课文的教学中插入小诗歌既可以使紧张的学习气氛得到舒缓,也可以重新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自己收集或改编一些小歌谣,让学生几个人一组,互相比赛哪一组说的好表演的好,落后的学生就会有一种不服气的感觉,有竞争的意识,知道下次还要认真学,一定要赢。

牛津小学英语3A中有这样一首歌《Howareyou》,虽然在课文中已经讲过意思,但如果在讲到:“Howoldareyou”这个句型时,孩子可能就会混淆了,但学过这首歌之后,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不会忘记“Howareyou”的意思,并且很快就能答出“I'mfine,thankyou!”。

二、诗歌教学要注意

另外诗歌也可以是自由的,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歌,让他们在班级比赛,看谁的诗歌最受大家欢迎。诗歌可以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工具,也可以是课外教学的延伸。

【关键词】赏读;韵脚;节奏;修辞手法;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曹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江苏无锡,214177)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教材分析

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上册Module2NatureandtheEnvironment中Unit7(简称M2U7)的中心话题是季节。围绕这一话题,教材在第一板块Comicstrip&Welcome中以“Weatherandseasons”激活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的知识储备,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讨论各自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在之后的第二板块Reading中,教材呈现一首诗歌SeasonsoftheYear,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也是学生在教材中接触到的第二篇诗歌。SeasonsoftheYear以四季变换入手,抓住四季特点,描述季节之美。全诗分为四个诗节,它语言凝练、韵律和谐、主题鲜明、意境优美。

二、教学目标

本课将诗歌阅读教学定位于“赏读”,引导学生从品味、欣赏的角度进行阅读。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诗歌韵脚、节奏方面的特点,能赏析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并找出相应诗句,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感受节奏美,体悟语言美。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课前循环播放一段四季变换的视频,同时教师介绍自己,与学生相识,一起走进师生共同的学习场。

Step1导入

T:What’sthevideomainlyabout?

S:It’saboutseasons.

T:Yes,it’saboutseasons,changesofseasons.Weknowayearisdividedintofourseasons.Whatarethey?

S:Spring,summer,autumnandwinter.

T:Right.Nowlet’shaveabrainstorm.Pleaseuseadjectivesandnounstodescribedifferentseasons.

S1:Springiswarm.

S2:Icecream.

T:Oh,youmeansummerremindsyouoficecreams.

S3:Autumnisyellow.

S4:Winteriscold/cool/rainy/snowy...学生用了很多词汇来描述四季。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的视频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四季”这个话题。导入环节中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在快速搜索已有知识的过程中,用学过的形容词和名词分别描述四个季节,主动思考四季的不同特点,聚焦本课主题“四季”。

Step2诗歌赏读

(1)Feelthetoneofthepoembylistening.

T:Listen,Millieisreadingthepoem“Seasonsoftheyear”.Pleasekeepyoureyesclosedandlisten.

T:Maybepoemsarealwaysasbeautifulaspictures.Nowlet’senjoythevideoofthepoemwithoureyeswideopen.

【设计意图】通过先闭眼聆听,再睁眼观看的形式,让学生听读感知,走进诗境。闭眼聆听时,学生就有了强烈的期待,睁眼观看时,激起了更强的学习欲望。这一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以优美的诗句配以欢快清新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赏读的渴望。

(2)UnderstandthemeaningofthepoembyreferencingthePowerPointpresentation.

T:Afterreadingthepoem,Millieisdrawingpicturesofthefourseasons.Helpherwritethecorrectseasonsintheblanksandthenmatcheachseasonwiththedescriptionsinthepoem.

T:Pleasereadbyyourselvesandaskmeforhelpifyouhavedifficultiesinunderstandingthepoem.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利用课本中的“诗画匹配”练习,帮助学生结合文本,随文识字,学习新单词,再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针对自己的理解疑难处,采用主动提问的学习策略,用语境和图片帮助理解shower,memory,drop,temperature等单词。诗歌中有很多地道的词汇和表达法,如Aprilshowers,sweetmemories,lazyafternoons等,通过诗画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实现内化。整个词汇教学的过程没有打乱本节课诗歌赏读的完整性,始终建立在“整体赏读”的设计中。学生跟着视频一起朗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是语言的音乐”。

(3)Feeltherhymeandrhythmofthepoembyrepeatedlyreadingandreciting.

T:Isthepoembeautiful?

S:Yes.

T:Whydoyouthinkso?

学生思考,但较少回答出来。教师引导。

T:Maybeoneofthereasonsisthatpoemshavetheirowncharacteristics.Whatarethey?

学生仍然深思,难以回答。教师继续引А

T:Nowhere’saChineseancientpoem.Maybewecanlearnfromit.(Showthepoem《春晓》)

T:Thesewords“xiao,niao,shao”havesimilarsounds,andwecallthemrhymingwords.Yes,apoemhasitsownrhyme.Wordsthatrhymewitheachotherareoftenusedinpoems.

T:Andwecanstressoremphasizethewordswhichareimportant.Makethestressedsyllablesstrong,andtheunstressedsyllablesweakandquick.Sothepoemhasitsownrhythm.Theriseandfallofthevoiceinreadingwithrhythmmeans“cadence”.Therhythmandcadenceofthepoemdelightourears.

T:AndtheyarethesameasEnglishpoems.

(呈现翻译家许渊冲的译作:Springmorning/ThisspringmorninginbedI’mlying,/Nottowaketillbirdsarecrying,/Afteronenightofwindandshowers,/Howmanyarethefallenflowers.)

T:Nowcanyoufindthewordsthatrhymeinthepoem“Seasonsoftheyear”?

S1:Snowrhymeswithgrow.

S2:Awayrhymeswithday.

T:Apoemhasitsownrhymeandrhythm,andtheymakepoemsbeautiful.Thistimelet’sreadthewholepoemtogetherwithmusic,feelingtherhymingbeautyandtherhythmicbeauty.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深处,理解诗歌特色。学生因对诗歌知识的匮乏而产生了学习障碍,此时教师由引导转向指导,明确指向学生的学。借助学生极为熟悉的古诗《春晓》,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韵脚、节奏。

(4)Appreciatethebeautyofthepoembydoingdetailedreading.

T:Besidestherhymingbeautyandtherhythmicbeauty,whatotherbeautycanyoufindinthepoem?Canyoufindthelanguagebeauty?

T:That’sbecausethepoetusessomebeautifulwordsandphrasestomakethepoembeautiful.Now,let’sfindthem.

S:Inthesentence“Whentreesandflowersforgettogrow”,theword“forget”isspecial.

T:Isitlikeaperson’saction?Herethewriterusespersonificationtomakethepoemmorebeautiful.Itgiveshumanformoffeelings,ideastoanimals,ortoinanimateobjects.

T:Canyoufindmoreexamples?

很快学生又找到了play,hide。

T:Afamouspoetsays,“Ifyoureallywanttoknowthepoem,readit.Readitcarefully.Payattention,readitoutloud.”Let’sreadthepoeminroles.Ireadthefirststanza,boysthesecond,girlsthethird,andwereadthelaststanzatogether.

T:Practisereadingthepoemingroupsoffour.Pleaseexpressyourownfeelingsabouteachseasonandthenpresentinclass.

【设计意图】从初读、诵读到细读、品读,在步步深入的赏读过程中,学生对本诗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这里设计了细读品鉴、美点寻踪,学生赏析了拟人手法,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设计师生分角色朗读,既让教师做了诗歌朗读的示范,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5)Haveadiscussion.

1)Whydoesthepoembeginwithwinterandendwithwinter?

2)What’syourfeelingafterreadingthepoem?

【设计意图】诗歌赏读最终都应落实在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上,用各种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就是为了让学生走出文本时能带上新获取的审美能力、新提升的人文素养和新拓展的审美视界。学生在学会发现美、感受美之后,这首小诗引起了他们心灵的共鸣。

Step3读后运用

(1)Putthemintotherightorder.

T:Apoemishowthereaderreads.

Apoemishowthepoetwrites.

Apoemisreal.Apoemisfake.

Apoemisanything.Imakeitmine.

(2)Completethepoemwith“seen,return,room,sky”.(SpringbyRobertMcCracken具体内容略)

(3)Trytobeapoet.Trytowriteapoemabouttheseasonyoulikebest.

【设计意图】给诗句排序、填入诗歌所缺单词,这两项都需要根据韵脚规律,并理解诗歌内容后完成。这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既检测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又加深了学生对英文诗歌的了解。这一环节特别设计了诗味十足的语言,一方面使整堂课始终保持浓浓的诗味,另一方面告诉学生诗无达诂,赏读诗歌没有标准答案可循,诗歌理解需要主动的个性化的感悟和思考。另外,让学生在赏读之余、意犹未尽之时,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当一回诗人,过一把诗瘾。

Step4课后延伸

【设计意图】在课后延伸即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修改课堂习作,继续创作小诗,并提供了英文诗歌网站,帮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四、教后反思

初中学生英语诗歌阅读可以读些什么?可以读语言,读文采,读感情,读思想,读文化承载,等等。我想,诗歌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美,欣p诗歌的美,享受诗歌带来的愉悦和美感。

一、坚持轮流课前三分钟展示。

展示的内容:可以讲故事,演讲,韵句,唱歌,也可以两人或多人合作表演课本剧,情景剧等,只要自己擅长哪方面,喜欢哪方面,都可以展示。具体操作为:

1.布置好人员准备。我一般是按座次先从前面学生开始,每节课安排一名学生做好课前三分钟口语展示准备,然后依次轮流下去,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2.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觉得轮到的这个学生平时比较优秀,完全有能力自己来做好准备。那么,老师可以不插手。如果感觉轮流到的这个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我就帮他选主题,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告诉学生: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展示。

二、创编英语情景剧本,表演英语情景剧。

在每学期初,我都用知识树的形式将全册知识进行整理,然后归纳出每个模块的主题,根据每个主题进行拓展延伸,即针对每一个话题进行情景再创设。创设的原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简单易操作,容课本知识在里面。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进行情景剧表演。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真实情景,创编真实剧本。

例如:小学英语(外研版)四年级第三册第六模块重点句型为:Doyouwantsome…Yes,please./No,Thankyou.以此为中心句,我创设了“Tobeaguest”做客的情景,然后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创编了情景剧表演剧本,以便于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展示出来。

2.学生再加工,将表演搬上舞台。

教师创编的情景剧只是一个模版,学生根据老师创设的这一模板,结合自身的知识水平,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在教师设定的主情境下,进行改编,继而在舞台上表演,为学生再一次搭建用英语说的平台。

三、让英语晨诵丰富小学生当下的生活。

在英语晨诵中,小学生喜欢节奏明快、活泼的韵句、诗歌等,因此英语晨诵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但是,他们的英语知识储备毕竟很少。基于此,除了课本中呈现的韵句、诗歌外,我们还根据学生学习现状为他们量身订做较简单的、朗朗上口的英语韵句、诗歌,配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明快的音乐节奏,让学生在晨诵中与黎明共舞,与快乐为伴。

1.学生自己制作英语晨诵读本。

为了让学生收集起一首首美丽的小诗,我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英语晨诵读本。学生自己的作品,既有精美的封面,又有目录和用不同颜色的笔抄写下来的小诗。学生们拿着自己做的晨诵读本,不仅享受到了诗的语言美,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

2.掌握诵读技巧。

在晨诵中,我先用幻灯片呈现诵读内容,用上下箭头标注出哪个地方该用升调,哪个地方该用降调,用其他的标注符号标出哪里该连读,哪里该失去爆破,哪里语速该快一点,哪里该慢一点。根据文本特点,配上舒缓的或者是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既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同时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渐渐掌握英语发音技巧,从而纠正部分学生不正确的英语口语发音。

四、英文动画片配音,让学生与原声PK。

让学生不断的接触英文版动画片,就好比将学生放在英语国家,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学生们耳濡目染,就会渐渐掌握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以此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词汇量,并对发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1.给教材配音。

为使学生像教材录音一样,说得一口地道的英语,我将英语教学中的视频原声音量一遍遍的降低,让学生的声音一遍遍的升高,直至最后彻底将原声去掉,完全让学生自行配音。

2.给经典英文动画片配音。

【关键词】生命教育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选修课

一直以来,英语被当作实践性很强的工具科目来对待。既偏离教学初衷,也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脱离此困境并提高学习活动价值呢?通过具体的教学研究及观察,笔者以为,多发掘英语教学的维度,改变教学的枯燥形式,并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实现教育的本质功能。

1.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英语教学中实现的可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有些现象却让我们不安。前不久,一位高三“学霸”用数字留下“Iaminwater”的密码后投河自杀,除性格内向,他人无法探知为什么品学兼优的他做出此种选择。

此背景下,作为教师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还缺什么?”答案是,缺与物质发展相符的精神文明高度,尤其对生命的珍爱。而全人教育(WholePerson)中生命教育为教师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素材。

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教育关于人类面对生死的问题,目的是让人们学会尊重生命,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独立地发展……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由此看出,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最高追求。

从实际操作看,生命教育与英语教学结合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华特士(JamesDonaldWalters)提出了生命教育理论,他指出:生命教育具有丰富内容和广泛适应性,既可作为独立的学科,也可渗透其他学科,是当代教育实践中有影响力的一环。

2.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选修课的意义和与生命教育的契合

在庞大的英文资料与内容中,为何将似乎晦涩难懂的英文诗歌列为选修课呢?从接受能力讲,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英文基础。诗歌字字珠玑,朗朗上口,适于记诵,可实现语言的积累。随着年岁增长,高中生世界观逐渐形成,亟需营养丰富身心。英文诗歌符合该要求,作为最有内涵最需思考与欣赏的一种文学形式,篇幅虽小,但描述人生百态,不仅提供人文素养,还从价值观上植入生命可贵的生命教育理念。常读诗能事半功倍地阅人生,从而多一份对人生的理解和宽容。因此,生命教育与英文诗歌有先天的契合性,适合进行互相渗透教学。

3.如何将生命教育与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进行整合与渗透

“Ifyoucankeepyourheadwhenallaboutyou

Arelosingtheirsandblamingitonyou,

...Ifyoucandream――andnotmakedreamsyourmaster,

...Ifyoucanfilltheunforgivingminute

withsixtyseconds’worthofdistancerun,

YoursistheEarthandeverythingthat’sinit,

And―whichismore―you’llbeaMan,myson!”

接着通读,赏析,后给出译文。开始没有“入戏”,但随着赏析的深入,大家感受到了此中的微言大义。最后全班跟读,从娓娓道来到气势如虹,融入对生命的体悟与热情,将该诗表现的淋漓尽致。内涵生命教育的诗歌还有很多,如《西风颂》(OdetotheWest)、《当你老了》(Whenyougrowold)等。

诗歌赏析似乎不太难,但提到诗歌创作,许多教师就皱起眉头。诗歌是严谨的文体,好的诗歌创作需要一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底蕴,高中生能完成吗?笔者以为可以,但要变一下思路,从简单仿写开始,徐徐打开创作之门。如为感悟英文诗歌韵尾,用给首字母留白的方式填词,如小诗《雨》:

Rainontheflowers,

Rainonthet()

Rainonthegreeng()

Butnotonm()

空格中依次填上,tree,grass,me,既生动有趣又使学生印象深刻。在打下一定基础后,请大家写些关于生命的诗歌,从自我创作中体悟生命可贵,是比赏析更为有效的方法。

通过更多的实践,生命教育在英文诗歌赏读与创作选修课当中将有更多的整合与渗透渠道,实现教育真正的价值。

[1]孙毅.高中英语诗歌写作教学的尝试[J].上海教育科研,2008(02).

关键词:庞德诗歌翻译英美儿童诗

一、庞德的诗歌翻译语言观

埃兹拉庞德(EzraPound,1965―1972)是二十世纪英美文坛的巨擘之一,他不仅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而且以其突破传统的翻译观念和翻译手法推动了英美诗歌现代化的进程和翻译学的发展。

二、儿童诗的特点

既然庞德的诗歌翻译观注重诗歌的语言特征,并从诗歌语言的不同方面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进行了探索,因此,翻译英美儿童诗也需要详细分析儿童诗的语言特点。

儿童诗,顾名思义,是写给儿童的诗。由于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儿童诗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诗歌的特点,归结如下。

(一)充满童趣而朗朗上口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为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儿童诗的语言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在充满童趣的语言环境中提高鉴赏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增加对知识的渴望,同时在诵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为了便于吟诵,儿童诗的语言通常简单易懂,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许多儿童诗韵脚整齐,甚至一韵到底,使儿童易于并乐于接受。

(二)想象丰富而奇幻多姿的意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诠释并诗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的世界里,花儿会笑、虫儿会唱、草儿会舞……因此,儿童诗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出独特而优美的意象,抒发童真童趣,从而让他们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感悟诗意的所在。

(三)贴近生活而巧妙新颖的构思

儿童诗的主题多为描写儿童的生活,探讨儿童的情感世界,在广泛性和深刻性上远不如其他类型的诗歌。因而,其独特的艺术性主要依赖于在平实而真切的生活之上巧妙新颖的构思。这类诗歌往往借助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使平易而简单的儿童生活幻化为充满神奇色彩的缤纷世界。

(四)天真烂漫而自然优美的意境

形象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在儿童诗中,通过情景交融,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其特有的意境才会自然地呈现。儿童诗大多避免抽象晦涩的形象,而是把天真童稚的感情附于平易自然的形象之上,营造出童话般的境界,同时又不失诗歌的优美。

三、英美儿童诗的翻译

(一)“音乐美”

庞德认为“声诗”可以感而不可译,除非有巧合。然而儿童诗有着较强的音乐性,如何在汉译中保持这种音乐美呢?根据庞德的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地处理这种源于语言差异的不可译因素,竭力表现诗歌语言背后真实的感情。因此,这种“音乐美”在儿童诗汉译中就表现为诵读过程中浓厚的“儿童味”。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必刻意追求音律上的统一。如果由于一味强调尾韵一致或“以顿代步”而造成译文的晦涩难懂或诗句冗长,则有悖于儿童诗的特点,“儿童味”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儿童诗翻译中保持“音乐美”,要在形式上做一些取舍和变通,如舍弃原诗的音韵和步律而代之以句式的整齐或向五言诗、七言诗靠拢,从而保证了儿童诗的“可诵性”特征。如英国诗人西柏(ColleyCyber)的一首短诗《盲孩》(TheBlindBoy),屠岸的白话体译文基本追随原诗;而骆海辉的七言体式的译法则随原诗的音律作了灵活的处理,仅举该诗的前两节为例:

TheBlindBoy

ColleyCibber

Osaywhatisthatthingcall’dlight

WhichImustne’erenjoy;

Whataretheblessingsofthesight.

Otellyourpoorblindboy!

Youtalkofwondrousthingsyousee,

Yousaythesunshinesbright;

Ifeelhimwarm,buthowcanhe

Ormakeitdayornight

译文一[3]

你们说的“光”,是什么东西,

我永远不可能感觉出来;

你们能够“看”,是什么福气,

请告诉我这可怜的盲孩。

你们讲到了种种奇景,

你们说太阳光辉灿烂;

我感到他温暖,可他怎么能

把世界分成黑夜和白天?

译文二[4]

请问何物是光线?

我的双眼看不见。

眼睛能看真幸福,

可怜盲孩难拥有。

眼见事物很奇妙,

太阳明亮又美好,

我知阳光冷与热,

不懂昼夜如何换?

两个译文比较来看,译文一给儿童读者更多的原作表层信息,也较容易理解,但是在音韵效果的处理上略逊一筹;译文二的七言体也并非完全押韵,但在传达原诗主体节奏方面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优势,易于唱诵,“儿童味”浓,更容易被儿童读者所接受。

(二)“意象美”

受中国古诗的影响,庞德领导了20世纪初的英美意象主义运功,因而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翻译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从庞德对意象的定义,即“智力与情感在瞬间的复合体”,可以看出庞德在翻译中注重通过意象来渲染诗作整体的情感氛围,这种“融情于景”便是庞德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契合点。

由于儿童擅长形象思维,儿童诗中则较多地运用表达色彩、声音和形象的词,从而形成了儿童诗语言浅淡而意象突出的特点。因此,英美儿童诗的翻译也可借鉴庞德诗歌翻译理论中关于诗歌意象处理的独特理念,不仅使儿童诗意象中所蕴含的活力得以张扬,而且使诗歌整体的诗意画面变得鲜活起来。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凸显英美儿童诗的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译者应在句法和用词上作适当灵活的处理,如多用汉语无主句、添加叠字,等等。如英国诗人史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的一首小诗《风》(TheWind),去全诗共三节,基本选用英语中最常用的单音节词,语言简洁流畅,意象清晰明快。而如何在译诗中保留这种画面感和意象美呢?现以该诗的第一节为例,略作分析:

TheWind

RobertLouisStevenson

Isawyoutossthekitesonhigh,

Andblowthebirdsaboutthesky;

AndallaroundIheardyoupass,

Likeladies’skirtsacrossthegrass

Owind,a-blowingalldaylong,

Owind,thatsingssoloudasong!

译文一[5]

我见你把风筝抛向云端,

我见你把鸟儿吹向蓝天;

我到处听见你跑步的声息,

像姑娘的裙子掠过草地

风啊,你整天不停地吹响,

风啊,你的歌声多么嘹亮!

译文二[6]

曾见你把风筝抛向高天,

吹得鸟儿振翅凌空飞翻;

侧耳四周可闻你的声息,

像姑娘的芳裙拂过草地

啊风,你终日不停地唱,

啊风,你的歌声多嘹亮!

这两则译例都较好地再现了原诗蕴含的意义,但译文二在语法层面上作了一些调整,使用大量的汉语无主句,使原诗中“风”的意象更加鲜明和突出,动感十足,从而使译文情趣大增。儿童诗的语言简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对译,但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句法、词汇层面的传统差异和大量的语言非对等现象常常会给译者带来挑战,因此,在翻译儿童诗时,译者应以“意象美”为重,必要时可以牺牲句法、词汇的对等,保证译文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三)“意境美”

诗歌中的意境美是用语言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内涵,是一种整体的美感氛围。庞德曾把诗歌比作“一种令人鼓舞的数学,它给予我们方程式,不是抽象的数字、三角形、圆形等等,而是人类感情的方程式”。[7]因此,庞德认为诗歌翻译不应过分强调字词的直译,而是应在确定了作者的思想意图之后,更多地再现“方程式”背后的感情,这样才会使译文所表现的景与情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儿童诗的翻译也应力求营造这种整体的“意境美”。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从整体把握儿童诗画面感浓郁的特点,使译文传达出视听交融、动静结合的动态美感,从而达到对原诗意义的真正忠实。此外,为了烘托生动的意象画面,可在翻译中对修辞和措词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把隐晦的暗喻转化为浅显的明喻,添加节奏型的重复或语气词,等等,使译文达到境味、情味和韵味的和谐统一。如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Blake)的《扫烟囱的孩子》(TheChimneySweeper)一诗中的一句“Theclothedmeintheclothesofdeath”,如译成“他们/就给我/穿上/这件/黑衣”[8],原诗的隐含之意则没有表现出来;如译成“他们/给我穿这/丧服似的/黑衣”[9],用形象的明喻来代替原诗的暗喻,不仅容易理解,而且意义准确,诗作的主题也在字里行间得到了深化。又如史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的另外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童真的小诗《船儿飘飘到何方》(WhereGotheBoats),以下为原诗及其译文[10]:

Darkbrownistheriver,

Goldenisthesand.

Itfloatsalongforever,

Withtreesoneitherhand.

Greenleavesa-floating,

Castlesofthefoam,

Boatsofminea-boating――

Wherewillallcomehome?

Ongoestheriver,

Andoutpastthemill,

Awaydownthevalley,

Awaydownthehill.

Awaydowntheriver,

Ahundredmilesormore,

Otherlittlechildren

Shallbringmyboatsashore.

河水清幽幽,

沙滩金灿灿;

清水无尽头,

绿树两岸走。

水上绿叶漂,

泡沫像城堡;

船儿放下水,

东西随波涛。

河水急流淌,

流过水磨坊。

穿越大峡谷,

冲下小山冈。

冲下小山冈,

河水到远方。

船儿谁拾起,

他乡小儿郎。

这首小诗描写了一个孩童把船儿放下水,看着它飘向远方,想象船儿被他乡的小孩拾起,那份意外的惊喜是孩子们之间用心传递的礼物。译诗较好地表现出了原诗的音乐美、匀称美,以及轻松活泼的基调。其中,“清幽幽”“金灿灿”叠字的使用点活了意象画面,浅显的拟人和比喻及三、四节之间的顶真符合儿童诗的特点,在适合唱诵之余也不乏意境美。

四、结语

英美儿童诗的翻译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儿童诗特有的音乐美、意象美、意境美都是十分微妙的问题,需要译者灵活的语言转换能力、高超的措辞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在翻译英美儿童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始终以儿童读者为中心,努力使译诗不失“儿童味”,创作出更多深受广大儿童读者喜爱的诗歌译作。

[1]Eliot,T.S.(ed.)LiteraryEssaysofEzraPound[C].NewYork:NewDirectionsPublishingCorporation,1968:25.

[2]黄运特译.庞德诗选比萨诗章[Z].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228.

[3][5]屠岸.英美儿童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3,92.

[4][10]骆海辉.牛津英语童谣[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9,190.

[6]李云起.太阳的旅行――英美短诗诵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25.

[7]G.Singh.EzraPoundasCritic[M].NewYork:St.Martin’sPress,Inc.,1994:120.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创设交流互动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各种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过去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采用以灌输语言材料为目的填灌式教法,学生是正襟危坐、毕恭毕敬、鸦雀无声,学到的只是为了应付一张试卷的“哑巴英语”。而现行的初中英语新课程强调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课堂要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课堂可以等同于“聊天室”,老师上课可以很随意,口若悬河,手舞足蹈应该是家常便饭。要允许学生想说啥就说啥,允许他们互相探讨。教师不要随便呵斥学生,挂在嘴边更多的应该是温和真诚的纠正和热情的鼓励。

可能有人会问: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太放纵学生了?学生能学到东西吗?回答应该是十分肯定的,因为如果学生上课时连身心都不能放松,他们的思想怎么能够放飞?他们的智慧和灵感怎么能够激发?交流互动的课堂就是要使学生大胆地、毫无顾忌地开口说,表达与交流,哪怕是离题万里。因为一个正常的婴儿在咿呀学语时,他总是错误百出,令人忍俊不禁,但他终究会变得伶俐起来。可以想象没有学生交流互动的英语课堂是很难学好英语的,那样只会重蹈过去英语教学的覆辙,仍然让学生得到只会考试的“哑巴英语”,这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交流互动式教学就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有用的英语,使每一个学生能有机会主动地体验的过程,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实践,逐步形成终身学习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

二、采取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境,落实交流互动。

1.把课堂知识串成一个小故事,边讲故事边学知识。如在教授9AUnit6Detectivestories时,我就先给同学们看了一个《名侦探柯南》中的故事,然后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讨论,教授生词和短语,如body,fingerprint,detective,thearrestofthemurderer等等,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些单词,并能运用他们,效果非常好。

2.学唱英文歌曲,利用英语自身的音乐节奏和语音语调,编写英文歌曲。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心理特征来讲,学生在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因此,将唱歌这种形式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去,能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习thedaysoftheweek时,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一周七天时的发音困难和感觉枯燥的问题,就借助了歌曲“DaysOfAWeek”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一边唱一边学,以唱促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增强了记忆。

3.编写英语顺口溜或小诗歌,让知识变得简单生动。

4.编排、表演课本剧,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了牛津版9AUnit6Detectivestories的词汇后,我让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中学到的有关犯罪的情节和人物,让同学们在欢笑声中既巩固了所学词汇,又学到了法律知识,也明辨了是非。

三、改革传统评价模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越来越丰富的信息,越来越密切的交流,不知不觉中,审美活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又叫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发现和体验。初中阶段,是孩子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阶段之一,也是培养孩子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之一。让孩子学会识别美、发现美、体验美,学会用美好的心态面对人生,用美好的行为创造人生,这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外都应该重视的。下面,我以一个初中英语教师的角度,来谈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中发现美

每一种语言都自有其美,都像一首动人旋律,既有悦耳的发音又有其独特的含义。英语也是如此,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像声调的高低起伏,读法的爆破和连读等等。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英语的语言美,是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在课堂上,老师要尽量要求自己用标准的、优美的语音来朗读课文,对学生要亲切温柔,切勿生硬呆板,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美好。

二、用感官去体验美

听、说、读、写、看,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五个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帮助,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更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在学习Whatcanyousee?Whatcanyouhear的时候,老师应用多媒体,用丰富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让学生徜徉在一个有声有色的英语世界里,学生学得高兴,老师也上得轻松,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绘画、音乐、诗歌等等,都能与英语教学得到有效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学习fruit(水果)时,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水果的简笔画,图文并茂地讲解,学生更能记住。在学习Theseason(四季)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夏、秋、冬,让课堂更加活泼和丰富。在学习26个字母时,可以让学生一起学唱《字母歌》,孩子们又唱又跳,轻轻松松就记住了字母,美好的舞姿、动人的音乐,孩子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陶冶。孩子喜欢读诗歌,因为诗歌是有音律感的艺术。Good,better,best,Neverletitrest.Untilgoodisbetter,Andbetterisbest.这样的一首英文小诗,简单好记,琅琅上口,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学习呢?

三、用知识来丰富美

一门语言之所以美好,除了语言本身的韵律美感,还有通过语言所展现出来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等等方面的迷人之处。在英语教学中,穿插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伦敦的大本钟,苏格兰的格子裙,美国的乡村音乐,澳大利亚的袋鼠……让英语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门,让他们去感受世界的广阔、丰富、美丽。孩子们知道了,问一名外国女士的年龄是不礼貌的,当外国人夸你的时候,不要忙着谦虚“哪里哪里”,应该落落大方地微笑回答“Thankyou”。世界各地语言文化虽有不同,但美好的品德行为,是大家都所赞美和追求的,是共通的。像善良、真诚、有礼貌、尊重等等,都是美的体现。孩子们在英语学习中,知道了打扰别人要说一声“Excuseme.”得到别人帮助了要说一声“Thankyou.”看到别人需要帮助要说一声“CanIhelpyou”,受到别人道谢要说声“Thatismypleasure.”别人诚心道歉时也别忘说声“ThatisOK.”这不是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诠释美吗?

美是滋润人心灵的甘露,是陶冶人心灵的清新剂。我们英语老师要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情操,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把英语课堂变成一个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感受美好的乐园,培养孩子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转贴于

【关键词】小学;英语;数学;特色教学

一、各年段英语教学特色的探索

笔者认为:在小班化的优势下,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多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最终达到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实际生活情景中进行交际的目标。

1.低年段活动型教学特色:诗歌游戏“活”起来

小学低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很不稳定,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笔者发现,低年段的英语教学若在诗歌、游戏、比赛等趣味型的活动中进行,课堂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充分激发。因此,如何在低段英语教学中运用诗歌、游戏等多种活动成为研究的重点:教师在执教朗文2B的《SportsWeLike》时,在处理重点句型WhatdoyoulikedoingIlike…时设计如下:

首先,以一个名叫Otto主人公的故事展开,进入新句型的学习。有趣的视频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们在观赏故事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会了句型的基本结构。

紧接着,学生模仿老师,用TPR方式诵读小诗,从而对基本句型进行归纳、整理,避免了沉闷感。

然后,学生与Otto之间进行对话操练,为对话增加了趣味性。

最后,在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孩子分组活动。营造出户外的感觉,孩子们选择俱乐部、上台展示,新句型学习也进一步得以扎实、巩固。

从本节课的设计和效果发现,通过低段的活动型教学,孩子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最终孩子们在一个非常开心、快乐的氛围中使用了英语。

2.中年段交互型教学特色:结构情境“动”起来

中年级学生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孩子不再仅仅满足于热闹的诗歌、游戏等活动,他们更喜欢参与、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开展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去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和实践。

教师在执教朗文3B的《Intheholidays》时,主题是假日,设计如下:

首先,假设有3天的假期,让学生去讨论,可以在假期里做些什么,用Ithinkwecan…intheholiday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表达,发挥自主性。

然后创设一个TimeMachine情境,由学生与学生交流,巩固对文中句型的练习。真正做到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生生互动表现的充分有效,教师充当了一个好“导演”。

最后布置学生写一封E-mail给外国朋友作为家庭作业,完成课后书写上的提升。

从这节课的设计和效果可以看出: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真正达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3.高年段应用型教学特色:生活交际“用”起来

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有了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慢慢增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多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以及主观意识的培养,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表达自我,最终能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因此,高年级应用型教学特色研究侧重于对“生活交际用起来”的运用。

教师在执教上海版牛津英语6B的《Barbecuesarefun》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食物的环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将已学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去。

紧接着让学生讨论烧烤需要带的食品,在给出自己建议的同时也要表达一定的原因。在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很好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也学会更好地提出建议。

最后通过学生们自己设计烧烤海报的环节,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高年段的应用型教学特色,体现了让孩子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教学理念,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交际、合作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丰富自然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反复实践和不断运用中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二、探索各年段课堂教学特色的共同特点

虽然各年段教学各具特色,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联系。各年段的教学特色具备了以下共同点:

1.要求课堂设计做到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所谓高密度,指要求学生积极地互相交谈,增加语言实践和信息交流;大容量,是指有足够的信息刺激量,教师的语言输入量要大;快节奏则要求思维主动,积极地快速反应。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2.突出活动形式的趣味性、多样性和参与性

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机器猫”、“圣诞老人”来到孩子们当中这样一个个令人兴奋的情景,在这样一种充满掌声、积极上进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又怎么能不“动心”呢?

3.重视语言输入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三、总结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学生主体;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课堂学生被动接受,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笔者有幸观摩了第七届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2位参赛教师的现场开课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开课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参赛教师综合素质较高,他们语音标准、口语流利、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设计合理,能娴熟运用多媒体,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有效运用了体验式英语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效率较高,符合新课标精神。受此启发,笔者想从师生和教学过程两方面来探讨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使英语课更有效。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理论依据

体验式教学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1.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生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宗旨和目标,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如今,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包括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包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2.强调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的积极感受

一方面,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获得直接经验,并加以改造和发展,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快速正确地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它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体验智慧、创造和成功的过程,这有利于教师反思并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

高效课堂教学最真实有效的评价标准应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即学生学会运用知识,避免“假知”和惰性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即教养和素质方面得到提升。

四、结合课例分析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更有效

1.学生和教师

(1)学生应积极参与到学习体验中来。英语学习光靠模拟和记忆是不够的,而在体验式英语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具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课例1)

吐鲁番实验中学的米拉吉古丽老师在模块4第2单元WorkingtheLand的V-ing作主语和宾语的语法教学中(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进行了体验式外语学习,设计了全班学生在教师B-box伴奏下,进行说唱表演,复习感悟上节课的内容。

Musictime:Rapthefollowingsentenceswithrhythm

Sittingonthechairs,readingintheroomandworkingforacollegeiswhatwetrytodo.Hopingforthebest,preparedfortheworstanddevotingourselvescanmakeourdreamscometrue.

在此课例中,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到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内化语言,有了更大的提高。第一,教师设计了学生此刻正在学习的语境,用令学生耳目一新的说唱种形式,唱出这几个朗朗上口的以V-ing作主语句子,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语法课的畏难情绪。这对新知的认知活动起积极作用。第二,根据语法交际取向原则,学生不是在了解语法结构后用它,而是在使用中了解语法结构。学生在此学习语法过程中能够口、手、耳、眼、脑并用,通过观察分析应用此语法结构。然后教师再呈现语法概念,这样能帮助学生自己更好地了解感悟语法规则,学会运用。因而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学有所得,学习态度得到改善,主动参与、勤于动脑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2)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教师不只是简单的课堂管理者、指挥者,也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体验和内部动机,才是师生互动的创造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目标语言和目标文化的喜爱。

(课例2)

(3)教师应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教学策略。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遵循“实践――认识――(下转第91页)(上接第90页)再实践”来改进教学水平。

之后教师对以上各项都做了统计:(1)64人中18人词义记忆没有全对,错误集中在rhyme,rhythm,emotion;(2)形式和特征:54人全对,3人只记住了4种形式,7人对listpoems印象较模糊;(3)诗歌写作:62人诗歌结构正确,多达60人选了五行诗,1人写了童谣,1人写清单诗;(4)对中外诗歌理解:52人提到了文化差异,31人对英文诗歌感兴趣,更喜欢诗歌了,30人提到中外诗歌可以传达感情,叙事的相似性,8人提到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与英文诗歌相比,更容易背诵,琅琅上口。

在体验式教学英文诗歌之后,教师设计的问卷的第四项体现了教师在实践后的反思。该问题的设计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中外诗歌的思考,帮助学生转变被动吸收的学习方式,又有利于教师反思在以后英美诗歌单元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喜爱。因此,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反思促进了她以后的教学。

2.教学过程

(1)体验式英语学习活动具有真实的交际意义

体验式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才更好地学习新知,从而在相似的情景中去运用所学知识。

(2)体验式英语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3)体验式英语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五、结束语

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有了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一、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小学生爱说爱闹,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会逐步增强。

二、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一定的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从网上下载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更多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长久保持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还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摘要:《天真之歌》是英国诗人布莱克所写的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作品之一。布莱克在《天真之歌》中写出了天真的三个阶段,从蒙蔽中的天真转到美好愿望中的天真再到优美想象中的天真,这也是布莱克的思想的转变升华,契合了心灵与天堂之和谐。全文充分表现了宇宙和谐观,蕴含了人类自身的内在和谐,以及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和谐。

关键词:刍议;《天真之歌》;和谐观

威廉姆布莱克是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英国的浪漫派诗人和基督教徒,也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对想象出宗教的幻觉进行深刻的思考,开创了想象力在创作中的应用,启发了迪兰托马斯、爱米莉迪金森以及阿尔蒂尔兰波,忠实的记录了生活中的经历和感触,是最优秀的净化知觉的信徒之一,提供了人们所缺的但是浪漫主义所学要的某些艺术品质。国外对于布莱克的研究比较早,国内兴起的较晚,国内对于其研究主要是从《天真之歌》的主题、艺术手法、意象的运用等着手的,缺少思想的探究和升华。作为虔诚的信徒,它的作品的创作的源泉主要是在基督教的圣经想象出的,本文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探究其所蕴含的基督教的和谐观。

一、《天真之歌》的解读

布莱克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是“黎明前孤独的声音,寂静时分的歌唱者”[1]。《天真之歌》是由19首小诗组成的,包括《序诗》、《黑小孩》、《升天节》等,将人类的生存状态与亚当的伊甸园相联系。《天真之歌》不仅是圣经的隐喻,也是新柏拉图主义的隐喻[2]。《天真之歌》的中心思想主要蕴含在《序诗》中,在这首小诗里,云端的孩子请求吹笛人为其吹奏一曲“小羊羔的歌”,并在听的过程中被感动,可谓是又哭又笑,并在最后流下了喜悦的泪滴。孩子在诗中央求吹笛人将其未尽之言写进书中,吹笛人则用一根空心芦管为每个孩子谱出动听的乐谱。文中吹笛人是被救赎后的圣徒,云端的孩子象征着基督耶稣,而吹笛人与上帝的孩子们同住,在人间建立天堂耶路撒冷,就像《马太福音》中所展现的那样人、自然、上帝的和谐统一,即伊甸园是一个隐喻,暗指人与上帝、人与人之间充满爱的和谐相处的状态。

《天真之歌》的思想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相契合的。中国的儒家思想讲究“中庸之道”即人类自身的主客观相和谐、“以和为贵”即人与人之间相和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和谐、“天人相通”人与宇宙、世界相和谐统一。而《天真之歌》之中的人与人、自然、上帝的和谐统一与儒家的思想不谋而合。

二、《天真之歌》中的和谐观

《天真之歌》中的和谐观主要是人类自身内在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3]。

1、人类自身内在的和谐

人贵在认识自己,就像曾子所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帮助别人谋略是否已经尽心,和朋友的交往是否已够诚心,是否已经复习所学的知识,儒家的思想就是认为人应重视内心的修养,寻找真我,保持真我,不为物喜,不以己忧。基督教的思想在这点与儒家学说相类似,强调自身的修养,就像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哲学的对象从来都是人的内心,即认识自己,保持真我,做到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达到近乎于耶稣的神圣的气息,满足《哥林多前书》所写的基督教的要求“人应当自己省察自身”,强调人类自身的内在的修养和和谐。《创世纪》中的亚当和夏娃就是没有禁得住诱惑,迷失了本心进而偷食圣果,被赶出伊甸园,隐含着人类自身若是不重视自身的修炼的达到和谐,也会破坏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升天节》中描写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一幕,即在升天节这一天每个孩子都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英国的圣保罗教堂唱歌的情景,孩子们受到了与往日不同的待遇,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们在这个时候感谢上帝的慈爱和人们的好心。布莱尔在本篇诗歌中就强调人们应该互相尊重,摒弃身份、职业,愉快的生活在同一个天堂,遵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正如,儒家所坚持的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进而建设一个大同的社会。另外,《羔羊》、《对别人的悲伤》等诗歌中均体现了“爱人入己”的人与人的相处方式,强调建设人人相爱的人间天堂――耶路撒冷。

3、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儒家思想中,天就是自然,天道就是自然的运转。儒家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天人合一”、“天人相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督教的思想中也是这样的意思:上帝创造了人类,并让人类生活在伊甸园中,与上帝同在。《天真之歌》中的《夜》、《春》、《笑歌》、《鲜花》和《保姆之歌》这五篇诗文就是给人们塑造一个人间的天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空”和一朵花儿关心并照顾着小雀,他们幸福欢快的生活着等,展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号召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再由人与自然的和谐翻沉人与人、人类自身的和谐,促进对于完善自身的追求。

结束语:

《天真之歌》以一首诗篇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和多种修饰手法,暗含丰富的人生的哲理,基于基督教的教义,描写理想中的世界,又契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的思想,强调人类自身内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1]张强,朱志勇.布莱克诗歌表现手法浅析[J].名作欣赏.2011,(06):35-37.

[2]刘云雁,吴虹.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泛神主义倾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11-12.

THE END
1.经典儿童英语诗歌分享随着英语学习热潮不断的普及,也导致了人们学习英语的年龄越来越低。现如今,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英语的学习。英语文学体现种类有很多,范围也比较广,其中诗歌就是比较受儿童喜爱的一种,读起来非常有韵律,比较容易上口。今天为大家准备了10篇经典儿童英语诗歌,都是一些超简单儿童英文小诗,一起欣赏一下吧! 1、I like https://m.youkee.com/ziliao/2819.html
2.简单英文小诗阅读三篇简单英文小诗阅读三篇 【#英语资源# #简单英文小诗阅读三篇#】在欣赏英文诗歌时,不仅要欣赏其优美的意境和强烈的感情,更要通过分析诗歌的体裁、语音特点及诗的格律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下面是由?无忧考网带来的简单英文小诗阅读,欢迎阅读!【篇一】简单英https://www.51test.net/show/10082558.html
3.简单易懂的英语诗歌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单易懂的英语诗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THE CUCKOO布谷鸟 In April, 四月里, https://www.ruiwen.com/shige/1670126.html
4.环境保护诗歌英文(简洁的)(简洁的)相似问题 求一首简单的英文诗 谁有简单的英文短诗啊 寻找简单英文诗.不要太短的,就是词比较容易就行.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1dfd5b58d82875b3f7d11c940ae1caf6.html
5.关于超简单英语诗歌欣赏她又抬起头来。 纵使寒冬来临, 她也绝不凋谢; 不过暂且藏匿, 避开漫天霜雪。 夏天定会到来, 太阳将高挂中天; 不论黑夜寒冬, 都是过眼云烟。 看了“关于超简单英语诗歌”的人还看了: 1.关于简单的英语诗欣赏 2.简单的英语诗歌 3.简单的英语小诗歌欣赏 4.https://www.xuexila.com/yingyu/yuedu/shige/1777901.html
6.寻找简单英文诗.不要太短的,就是词比较容易就行.寻找简单英文诗.不要太短的,就是词比较容易就行.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相似问题 简单的英语诗文 找几首简单的英文诗歌 寻找英文诗歌?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98572387cf4a9c4a9f350cba183223ff.html
7.唐诗英文版简单英文诗歌5篇.docxin yangzhou trees linger bell-notes of evening, marking the day and the place of our parting…. when shall we meet again and 唐诗英文版简单英文诗歌5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页数:7 收藏数:0 顶次数:0 上传人:mama 文件大小:31 KB 时间:2022-01-23https://www.taodocs.com/p-591628821.html
8.短而著名的英文诗清明节英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英文的诗有哪些,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了各英语翻译家翻译的《清明》,如吴钧陶、许渊冲、 蔡廷干、杨宪益及戴乃迭等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https://www.liuxue86.com/k_%E7%9F%AD%E8%80%8C%E8%91%97%E5%90%8D%E7%9A%84%E8%8B%B1%E6%96%87%E8%AF%97/
9.简单英文押韵诗带翻译短篇诗歌欣赏优秀英语作文英语诗歌往往寄托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有些诗歌既唯美动人,又感人肺腑,今天本站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英文押韵诗带翻译,希望大家会喜欢这些英语诗歌! 简单英文押韵诗带翻译篇一 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https://www.027art.com/fanwen/yxyyzw/14150397.html
10.简单英文押韵诗带翻译.doc简单英文押韵诗带翻译.doc 5页VIP内容提供方:海飞翔 大小:33 KB 字数:约6.77千字 发布时间:2021-06-26发布于福建 浏览人气:13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简单英文押韵诗带翻译.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6/6010215015003204.shtm
11.经典儿童英语诗歌10篇,超简单儿童英文小诗!都是一些超简单儿童英文小诗, 一起欣赏一下吧! 1.I like spring我喜欢春天 I like spring because I like warm wind. 我喜欢春天因为我喜欢暖暖的风 I like summerbecause I like icecreams. 我喜欢夏天因为我喜欢冰激凌 I like autumn because I like fresh apples. 我喜欢秋天因为我喜欢新鲜的苹果 I likehttps://www.360doc.cn/article/13664199_1116735656.html
12.经典儿童英语诗歌10篇,超简单儿童英文小诗!随着英语学习热潮不断的普及,也导致了人们学习英语的年龄越来越低。现如今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英语的学习。英语文学体现种类有很多,范围也比较广,其中诗歌就是比较受儿童喜爱的一种,读起来非常有韵律,比较容易上口。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10篇经典儿童英语诗歌,都是一些超简单儿童英文小诗,一起欣赏一下吧!I like spr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17/14/13664199_1104346858.shtml
13.转载英语诗歌格律简介因此,在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前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二)扬抑格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重,后者为轻,则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trochee, trochaic.)。重读是“扬”,轻读是“抑”,一重一轻,故称扬抑格。与抑扬格恰好相反。 https://www.poemshenzhen.com/index.php/Article/Detail/cat_id/27/id/47195
14.英语诗歌(精选14篇)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用的频率高,考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而第一句的be going to结构则可以引入将来时的学习,在情感教育方面,我們更是可以从诗中让学生体会一种锲而不舍的情怀,对任何事情一旦下决心去做,就绝不言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这样看来,我们将从寥寥几句诗中,学到一种简单易行的英语学习方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uc7s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