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底蕴丰厚的城市,属沛郡故址,泗水旧治,淮海心腹。做为一个建城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淮北显得既古老又青春,既古典又现代。
淮北地区的风俗习惯主要有三方面较有特色,即:婚嫁习俗、食俗、节庆礼俗。
一、婚嫁习俗:
淮北地区的婚嫁习俗与一般皖北地区相似。当代淮北婚俗有三个特点:“千里不同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城市简俭与农村繁复并存,婚俗表现丰富多彩。具体表现为:
1、订亲: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没有相冲,便互相
交换两家的庚谱,作订亲的凭据。
2、过大礼: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男方择定良辰吉日,携
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
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
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
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
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4、嫁妆:在女方收到大礼后,女方的嫁妆也要在婚礼的前
一天之前送到男方家。嫁妆是女方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祭祖:出門迎娶新娘之前,男方要先祭拜祖先,禀告婚
事已定,祈求保佑。
5、迎亲:近年来,迎亲(接新娘)成为整个婚礼的一大
高潮。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
给新郎。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6、燃炮:迎亲礼车在行列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7、吃桌:在出发前,新娘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离
别在即,新娘通常面带愁容,大家说一些吉祥的话。8、等待新郎:在女方家门口,应有一男童手持茶盘等候新
郎礼车的到来,新郎下车后,应赏男童红包答礼,再进
入女方家。
9、拜别:离开新娘家前,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別,并由父亲
盖上头纱,而新郎鞠躬行礼即可。
10、礼车:在新娘礼车刚开动时,女方家长应在车后撒一碗
清水,一碗白米,清水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
的一切再也不干涉,白米是祝愿女儿有吃有穿,事事有
成。
11、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丟到窗外,表示不将
坏脾气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
12、牵新娘:新娘到男方家时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
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将新娘牵出礼车,
并扶新娘进入大厅。
13、忌踩门槛:门槛代表着门面,新人一定要从门槛上跨过
去。
14、祭祖:新人合祭祖先,新郎再带新娘入新房。
15、喜宴:时下流行中西结合式的婚礼,新人大都在晚上宴
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换下新娘礼服,
穿上晚礼服向各桌敬酒。
16、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应站在门口送客,手中应端着
盛香烟,喜糖的茶盘。
17、进洞房:将竹筛和铜镜放在新床上,为求日后生男。吃
由花生,黑枣,莲子,桂圆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婚礼当天白天,新娘不能躺下,否则可能一年到头都病
倒在床上。
二、食俗
淮北位于安徽省的东北方,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饮食习惯与北方人相似,偏好食用面食。皖北是以生产小麦、玉米、高粱、山芋、豆类等杂粮为主的地区,因此以面食,杂粮力日常主食。淮北群众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工腌制蔬菜。如清明前腋鸭蛋,立夏腌春腊菜,梅雨季节做豆酱、豆腐乳,白露后做泡菜和麻辣酱,立冬时腌冬腊菜,冬至时腊制种种腊味(肉、鱼、鸡、鸭、鹅等)。
三、节庆礼俗
春节俗称“过大年”。从农历腊月初起就进入过年的准备阶段。腊月初八以后就陆续制做一些有关节日方面的食品,称为“办年”。其主要项启有:蒸:蒸馒头、包子、卷子、粉鸡、米粉肉、八宝饭等。炸:炸圆子、麻花子、麻叶子、馓子、鱼、花生米、蚕豆米等。炒:炒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擀:擀芝麻片、槓子糖、面馃、米馃等。腌:腌腊鸡、鸭、鹅、鱼、猪肉、鸭蛋、雪里蕻等。酿:自酿小药酒、米酒或用高粱到酿酒作坊去换高粱酒。卤:卤猪肉、牛肉、羊肉、鸡、鸭、花生米、豆腐皮等。冻:冻水豆腐、绞瓜、猪蹄、骨皮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