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中医——入门篇

一、阴阳——现实世界的变奏符1.阴阳的意义:解释万物演化动态的出发点。2.阴阳的涵义:阳——推动,主导,刚执阴——守持,承应,柔顺3.现实中的阴阳地理环境、居住环境、男女性别、人体构造、季节气候、心理情绪、颜色、音乐。4.动态地理解阴阳转化、交通。变化中的守衡。

二、五行——现实世界的定位符1.什么叫"五行"?行者,道也。天道五行。2.五行的特性3.五行之间的关系(相生、相克、相乘、相侮)4.从五行看世界(方位、生灵、五味、五色),一物而具五行。

四、天人相应——生命的有序性之源1.人与自然的统一。2.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3.人体整体的统一。4.病的人和人的病。5.维护和谐,维护统一。

六、风寒暑湿——自然气候的常与变1.风(1).风的特性:百病之长风性动摇侵犯阳位(2).内风和外风2.寒(1).寒的特性:收引,凝滞寒伤阳气(2).内寒和外寒3.暑(1).暑的特性:蒸迫,耗散暑多挟湿(2).阴暑和阳暑4.湿(1).湿的特性:湿性重浊湿性缠绵湿阻气机(2).内湿和外湿5.燥(1).燥的特性:燥伤津液(2).内燥和外燥6.火(1).火的特性:火性炎上火热伤津火盛动血(2).虚火和实火7.毒(1).表现特点:(2).危害:

THE END
1.气血不足与肝肾亏虚有关系吗有问必答气血不足一般情况下与肝肾亏虚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患者出现肝肾阴虚一般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腰膝酸软,潮热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106783178.htm
2.血液化生与脏腑的关系血的生成是在多个脏腑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中与脾胃、肝肾、心肺的关系尤为密切。 1、脾胃为生化之源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脾胃受纳水谷,运化水谷,精微而升清,其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 是人体后天血液化生的基本物质,因此人出生之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到血液等物质的生成。 https://www.jianshu.com/p/a62353ce4833
3.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的危害是什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气血两虚和肝肾不足是中医学中的常见证型,它们主要表现为机体的气血或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生理功能的下降,并出现相应的症状或体征。 当肝肾气血不足时,很多人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症状。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而脾胃与肝肾又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当肝肾气血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与脾胃相关的症状,如脸色暗淡https://www.dayi.org.cn/qa/341259.html
4.中医中肝肾与生殖功能的关系肝肾与生殖功能的关系: 生殖功能是女子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女子胞,又名胞宫,其在女子为子宫,在男子为精室。而子宫与精室的功能,皆是以男精女血为物质基础的。男精女血的的生成、贮藏与施泄,则依赖于肾主藏精与肝主藏血,以及肾主闭藏与肝主疏泄之间https://www.med66.com/web/zhongyijichu/wy1505229681.shtml
5.肝与肾的关系介绍权威文章“肝肾同源”理论源于《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揭示了肝肾两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1 “肝肾同源”的理论渊源 “肝肾同源”的哲学思想渊源于《易经》,医学基础根源于《内经》,临床实践丰富于汉唐金元,理论https://www.cndzys.com/renqun/teshu/461654.html
6.五脏与肾的内在关系(肝肾同源) 肝与肾之间主要是精和血之间互生互化的关系。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在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肾水可以生肝木。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 ; 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也赖于血液的滋养,中医称之为肝肾同源,或精血同源。 养肝即养肾 https://www.meipian.cn/378a33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