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例其实远比教科书要复杂多变!
撰文|杨卫生
当得知小男孩病情转归时,我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一种前所未有的沮丧感油然而生。窗外,天阴沉沉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不像掉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
01
门诊来了一位“急性胃肠炎”患者
2天前,朋友带着小孩找我看病:16岁的男孩,主因腹痛、腹泻、呕吐半天就诊,解黄色水样稀便多次,伴有低热,有进食可疑不洁食物的诱因,疼痛表现为脐周及上腹阵发性疼痛。
常规腹部查体:脐周及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又特意按压了麦氏点,并无压痛。
查大便常规:WBC1-3个/HP,提示肠道感染。
根据采集到的信息,考虑“感染性胃肠炎”,常规给予抗感染、补液、解痉等对症治疗,门诊留观。输液完毕,自觉症状稍有好转,嘱次日随诊。
02
症状持续无缓解,疑点重重
次日上午,男孩再次来院就诊,仍诉脐周疼痛、腹泻、呕吐、发热,测量体温38.5℃,感觉情况有些不对,需排除外科急腹症,譬如阑尾炎,但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并不明显!
随着治疗的进行,男孩的病情并没有得到好转,症状逐渐加重。
03
症状显露,确诊急性阑尾炎
时至第三天凌晨,发病已经超过了40多个小时,腹痛已经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肌紧张拒触,压痛、反跳痛阳性,以麦氏点为著,肠鸣音消失。此时病情已豁然开朗,诊断方向已明确——急性阑尾炎,而且阑尾很有可能化脓了!
立即行全腹部CT检查,结果示:1.阑尾重度肿胀,边缘大片状模糊影,提示急性阑尾炎。2.部分小肠肠腔扩张、积液,提示高位肠梗阻。诊断已经明确,时不待我,只争朝夕,需立即行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阑尾位于盲肠前位,约5cmx2cm、充血、水肿、表面脓性分泌物附着、周围少许渗出,根部已穿孔。术后病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
04
术后反思,临床工作必须胆大心细
看到这样的描述时我已懊悔不已,为什么没有早点做腹部CT?为什么开始考虑到的问题后期还是轻易错过了?是不是早期问诊查体时忽略了一些细节?
尽管小男孩术后恢复较好,但我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病房。经过疾病的洗礼,虽说是拨开云雾见月明,但疲倦早已写在孩子的脸上。“几天来这孩子经历太多折磨了......”我时不时对病情嘘寒问暖,交谈中,朋友的话语却令我如释重负,“别太自责,其实每一次的临床实践都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丝丝话语,如沐春风。
是的,医学领域中充满着太多的变数和未知数,随着病情的进展,也许我们很难判断下一步将会出现什么。而医学的魅力也在于它的未知性,需要我们缜密思考,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步步排除。
05
小小阑尾,不可轻视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也是发生率极高的急腹症,1886年,ReginaldFitz首先给阑尾炎命名,1889年McBurney提出外科手术治疗本病,并强调早期手术的必要性。
一提及阑尾炎,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其典型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但是临床上约有20%的急性阑尾炎表现不典型,与许多其它急腹症表现相似,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困难,有时还会误诊误治甚至延误治疗,从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Q1
为什么阑尾容易发炎?
目前,阑尾管腔梗阻被认为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
阑尾的解剖特点使其容易发生梗阻,首先,阑尾是一细长的盲管结构,长度一般为6~8cm,内径仅0.2~0.3cm;其次,阑尾黏膜下层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当淋巴组织肿大时可导致阑尾腔变窄而更容易发生梗阻,阑尾切除标本中常常可见到阑尾腔内粪石梗阻。
一旦发生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腔内压力迅速增高,阑尾壁血运受阻,此时管腔内原来的细菌易侵入黏膜,从而导致感染。另外,低纤维素饮食、阑尾过长、过度扭曲、管腔细小等都是易于发生急性炎症的条件。
Q2
为什么阑尾炎疼痛会出现转移?
很多人都知道,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临床上70%以上的病人可出现,但疼痛为什么会出现转移却未必清楚。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其传入的脊髓节段在第10、11胸节。而急性阑尾炎的炎症是由内向外逐渐蔓延的,它是一个从粘膜层侵及浆膜层进而波及壁层腹膜的过程,因此腹痛转移不会很快完成,一般需要6~8小时,长者需要数十小时。
在发病初期,炎症局限于浆膜层以内时,常表现为第10脊神经所分布的脐周牵涉痛,这种牵涉痛属内脏痛,其特点是对牵拉、缺血等刺激较为敏感,但对疼痛定位不准确,范围较弥散。当炎症侵及浆膜层时,受躯体神经支配的右下腹的壁层腹膜就会受到刺激,表现为右下腹痛,位置较固定,其为躯体性疼痛,对物理刺激较为敏感,定位比较准确。由此可见,急性阑尾炎的疼痛是一个从内脏性疼痛变成躯体性疼痛的过程,其定位先模糊,后准确至右下腹,其过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
Q3、为什么部分阑尾炎表现酷似胃肠炎?
Q4、为什么超声检查有时会误诊漏诊?
---答案分割线---
参考文献:
[1]郭子健,费周.外科学[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376-382.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71-1578.
[3]喇旭.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42例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01):25-26.
[4]王业满.伴有腹泻症状的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05):331-332.
[5]邓妙珍.影响不典型阑尾炎超声诊断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6,39(02):91-93.
[6]杨力,张万蕾,宋奕宁,等.临床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4):2534-2537.
[7]陈丽山,黄维,刘莉萍,等.多层螺旋CT与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1):101-103.
[8]于巨哲,李鹏,陈卫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病例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0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