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967年初离开母校到一汽工作,2004年底离职退休,在一汽工作了三十八年。在这三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中最值得我回忆和自豪的是领导和参与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建设和发展。1988年10月,时任一汽总工程师的我受命担任一汽十五万辆轿车合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小组负责人。从此直到2004年底我退休的16年中,我先后担任过一汽轿车发展前期工作的负责人、一汽大众首任董事总经理、第二任董事长、董事代表,参加了一汽大众第1次至29次董事会,我为一汽大众的建设和发展尽心竭力,同时也亲眼目睹了一汽大众的成长。回首这段岁月感到无比的幸福与自豪!
1艰难、曲折的对外谈判
一汽大众十五万辆轿车合资项目的对外谈判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谈判。可行性研究从1988年11月开始到1990年2月国家批准历时16个月,商务谈判从1989年11月开始至1990年9月历时11个月,共进行了六轮谈判。谈判中双方解决了在建厂方案、总投资估算、组织机构、外汇借贷、国产化进度等方面的分歧,先后做了四个版本。其中最艰难的是CKD价格的确定,因为这关系到谈判双方的切身利益,由于CKD价格的分歧几乎使谈判破裂。最终,双方于1990年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合资合同。当晚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举行了合资合同签约的庆典,当我在主席台上宣布庆典开始时,脑海中闪现出近三十个月来谈判过程中的困难和曲折,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欢乐与疲惫同在心头。今天,一汽大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我们当年的对外谈判是成功的。
2获得高度评价的建设项目
1997年8月19日,一汽大众十五万辆轿车工程项目正式通过了国家验收。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国家验收大会上说,“在十五万辆轿车工程建设中,一汽和一汽大众又向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又一次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为我国有一汽这样的企业而感到骄傲”。我对邹家华副总理的这一番话感到特别欣慰。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在验收大会上总结了一汽大众的建设是实现了“边建设、边生产、边国产化、边自主开发”的四边方针。
3困难重重的外汇借贷
4学习加创新,建立自己的管理体制
一汽大众组织机构中有一个管理服务部,其职能是建立公司的管理体制,直属总经理领导。从公司一成立,我就下大力气为公司建章建制,重点是学习德国大众公司的管理体制,但同时也吸收了一汽的好传统、好做法,真可谓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画。
5在斗争中求团结,创造中、德双方良好的工作氛围
一汽大众现在已经开始腾飞了,2008年获全国轿车产销量的冠军,2009年的产销量将超过65万辆,利润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正在制订实现产销百万辆的宏伟蓝图。看到一汽大众的腾飞,自己感到无比喜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非常高兴,我已经做到了。
值此系庆30周年之际,我要对我的母校、我的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正是由于您们的培育和教导,才使我有可能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自已的一份贡献!
(林敢为,汽车拖拉机专业1962届毕业生,曾留校读研究生,1967年初到一汽工作,曾任一汽总工程师、一汽大众公司总经理、一汽集团副总经理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