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最近的日子可真是不好过,各种麻烦事接踵而至,让原本就已经亏损的大众集团更加艰难。
作为曾经在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之一,也是欧洲的老大,如今却陷入困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大众汽车
-<大众危机>-
大众汽车目前遭遇的所有困境,都源于汽车市场的高度竞争。各大车企都在降价促销,就连BBA三大巨头也不例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大众也无可奈何,只能不断降低价格,结果销量没上去,利润却大幅下滑。
在前三个季度,大众汽车的利润暴跌了41%,降至28.55亿欧元,薄利多销的策略似乎并不奏效,同期销量只有217.6万辆,下降了7.1%。
罢工
大众公司亏损严重,经济受到重创,但面对德系车的普遍困境,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于是,大众公司向高层提交了一份“开源节流”的计划,包括减薪、裁员、关闭工厂等节省成本的措施。
其中,裁员计划高达10%,这对依赖这份工作生活的工人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们立即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然而,德国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舍费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汽车在德国关厂裁员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表态后,大众集团内部开始计划举行罢工活动,从本月的2号开始。
工人们也是无奈之举,他们曾尝试过其他抗争方式,比如代表大众汽车工人的德国金属工会明确反对管理层提出的降薪、裁员和关厂方案。
工会随后提出了其他应对经济损失的方案:减少工时以保留更多工作岗位,并将部分增加的工资和奖金纳入“未来基金”,以帮助企业应对风险。
工会测算,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大众汽车减少15亿欧元的人工成本,既能保住更多工作,又能节省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这个建议是否被采纳,从目前的罢工情况就能看出端倪。
双方谈判
-<罢工活动>-
12月2日,数千名员工聚集在德国大众最大的工厂沃尔夫斯堡抗议减薪,这次罢工被称为“德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罢工”。
工人们愤怒的原因不仅在于关闭工厂、裁员和降薪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更在于他们对高层的不满。
他们认为,大众汽车落后于中国车企,完全是集团高层百万富翁们的责任,却要他们这些底层工人承担后果。
目前,德国共有九个大众加工厂和汽车零部件加工厂受到影响,超过10万人参与了罢工。
这次罢工的形式非常特殊,不是全天不上班,而是“阶段性罢工”。每天早中班的工人罢工两小时,晚上班的工人提前下班。
尽管这种罢工对生产影响不大,毕竟每天只有几个小时有损失,但由于规模空前,10万工人每人罢工两小时,后果依然严重,不仅影响生产速度,还对经济造成影响。
这场斗争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大众汽车的未来又将如何?
-<大众汽车的未来>-
目前,双方陷入僵局,关闭工厂和削减工人工资已成为大众员工心中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
但大众公司也不打算妥协,他们表示为了应对竞争和长远发展,关闭工厂和降低薪资是必须的。
德国大众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在沃尔夫斯堡对工人们表示,“作为管理层,我们不是生活在幻想世界里,我们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做决策。”
大众CEO
工人们对此自然不买账,当场发出嘘声,矛盾进一步激化。
12月4日,双方展开谈判,试图找到最稳定的解决方案,约2万名工人参加了会议,德国劳工部长胡贝图斯·海尔也出席了会议。
然而,会议结果并不顺利,首席执行官奥博穆和劳工领袖在一次员工会议上发生冲突,会议不欢而散。
下一次谈判定在12月9日,工人们已发出最后通牒。
现在我们只能静待下一次会议的结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问题恐怕并不容易解决。
大众工厂
大众汽车如今的处境实在令人唏嘘,曾经是中国和世界畅销的汽车品牌,谁也没想到他们会面临这种困境。
利润下滑的根本原因确实如大众官方所说,市场竞争压力大,新兴品牌层出不穷,对手更多更强大,市场更难占领。
-<结语>-
其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挥了不小作用,大众工人所说的“被中国车企超越”并非没有道理。
中国作为曾经大众最大的市场之一,如今已被各种国产车占领,中国车企的崛起意味着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大众汽车的未来还得看自己如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