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投诉者向澎湃质量观反映称,他们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后,疑似个人信息泄露,并遭遇不法分子冒充平台客服进行电信诈骗。“对方清楚地知道我们的联系方式、投诉编号等,这才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从而上当受骗。”据爆料人介绍,她所了解到的被骗消费者超过20人,涉及金额数十万元。
消费者:电诈如何拿到我的手机号的?
据胡女士介绍,2022年7月,她花了2499元在淘宝的象印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款电饭煲,使用几个月后发现锅底掉涂层、内胆变形、锅盖有时无法正常弹起等情况。“于是我就对它的质量有所怀疑,并向店铺客服和平台客服进行了多次投诉,但处理结果我都不太满意。”
在进行后续维权时,胡女士搜索发现,被骗的远不止她一个人,在她加入的一个名为“黑猫平台电信诈骗维权群”中,还有其他的21位受害者,受骗金额从1000元到50000元不等,其中还有不少是在校学生。
与胡女士被骗过程如出一辙,对方声称是黑猫投诉官方客服,并提供了李先生的投诉信息,允诺会帮助他退款。随后引导他点击网页链接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待李先生填写后,对方指引他打开腾讯会议共享屏幕,随即通过屏幕中的验证码,从李先生的账户转走49992.5元。
发现遭遇电信诈骗后,胡女士和李先生等人都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我们怀疑是平台泄露了我们的投诉信息,才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诈骗”。
“黑猫”:不存在泄露用户隐私信息
关于消费者质疑投诉信息被平台泄露、导致被不法分子利用,该负责人称,此前通过用户反馈及平台巡查等方式,“黑猫”了解到了不法分子冒充“黑猫”客服以及冒充企业客服的诈骗手段,并上报了主管部门。“经过公司安全部门及业务团队的排查,平台不存在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的情况,我们用户的信息都会在数据库中使用私有加密算法进行密文存储,且仅投诉发起人、平台和被投诉商家可以获取,其余人均无法获取”。
该负责人称,黑猫平台已经在平台多个页面发布了防骗提示信息,同时提示用户不要在投诉文字中直接填写或上传包含姓名、联系方式、住址、订单编号、快递单号等隐私信息的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11月29日,黑猫投诉官方网站首页就曾发布了一则《针对近期冒充黑猫投诉平台及合作方进行诈骗活动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