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不能打、母乳喂养饿死孩子——医疗健康谣言兴风作浪,只为赚点击。
温水煮青蛙,青蛙忘记了挣扎——这也许是不良自媒体侵蚀你生活的最好写照。不论是年轻白领、退休老年,农民工还是大学生,都免不了成为他们手下的一只“待宰绵羊”。
“网红”鸡汤,毁你孩子三观的毒药
年轻人喜欢新鲜,那么,自媒体就满足你,只是,给你愉快的背后,可能暗藏危险。
微博上,想必你也曾被各种美手大赛、圆寸大赛、双马尾大赛等等刷屏,甚至还跃跃欲试想要参与。然而,身体露得多了,底线也就慢慢低了。
更令人担心的是,像colouration这样的博主在自媒体时代比比皆是。另一位自称情感博主的微博大号“煮肘”(现改名为“宝宝老师”,曾用名“煮老师”),号称身价数百亿,但三观令人大跌眼镜。
他不仅“发明”并四处叫嚣这套奇葩言论,还身体力行地这么做了,最近流行的摔倒炫富大赛中,徐波因为炫自己的12个孩子,上了热搜榜。这12个孩子,是他通过海外代孕或与多名女友未婚先孕而来,而且尚未达到他的数量预期,据说,他的小目标是生50个儿子。
居然,此人的理论还真有人买单,除了抱有同样想法的男性,觉得煮肘帮助自己实现了“男人的终极理想”之外,点赞的甚至还有985、211高校毕业的知识女性,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医疗健康谣言,兴风作浪为点击
去年,某媒体发布了医疗健康类十大谣言榜单,提醒公众对医疗健康类网文提高警惕性。
针对卫生类谣言满天飞的现状,时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发布活动上说,现在信息量巨大,而且非常多元,这对公众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养生”“优惠”,专扒老人钱包
第一条出现在“十一”前夕,内容是曹可凡被上海电视台开除了。
第二条出现在假期里,说的是曹可凡因为代言的金融产品出事,自杀了。
但事实上,主持人曹可凡国庆节前后多次参加公众活动,国庆期间也曾发布过微博。但这些都没能有效阻止谣言传播,最终还是靠曹可凡本人委托的一封律师函,方才真相大白。
为什么中老年人会成为自媒体谣言的主要受害者?
互联网时代,退休后的老人,也加入了网民大军。但从客观上讲,由于生活环境相对简单和封闭,再加上“网龄”不长,老人对网上信息的真伪辨识能力,往往要差一些。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王志广曾指出,大量网络传销活动还以养老、健康、养生等为名义,攀附“金融创新”等概念,再以高息为诱饵,向老年人群体实施诈骗,其核心是拉老年人和亲友加入传销组织,目的就是“把你手中的钱交给他”。
不光是老年人,据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防阻情况发布会上的数据,现在的电信诈骗也会通过自媒体平台行骗,比如冒充“小红书”等购物平台客服人员,对用户谎称所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可获退赔款,从而诱骗用户扫描“二维码”进入嫌疑人事先制作好的虚假退赔款页面,并将钱款转入嫌疑人账户内;或者在这些购物平台上谎称可代购商品,在骗取用户代购款后,即刻将用户“拉黑”。
有没有发现,你常常掉进新媒体制造的各种坑,猝不及防、无处躲藏。
然而,当天下午,经过当地媒体核实发现,该公众号提供的商家美食服务涉嫌虚假宣传,榜单上的部分商家甚至对此活动毫不知情。与此同时,由于参加活动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有清醒的人提醒道,转发参与的同时,小心泄露你的个人隐私……
看似“科普”,实则教唆犯罪
这个冷知识一经社交平台传播,立刻得到一众网友的惊呼,认为找到了对抗流浪狗和不拴绳的宠物狗的妙招,在现实中,也有人开始效仿。据报道,北京已经出现有人在小区内故意大面积撒播含有异烟肼的饵料,对不拴绳的宠物犬进行清除的事件。
记者发现,在该微博的留言中,已经有网友实施投放但尚未成功,甚至还与博主讨论起成功案例。
事实上,不管是投放异烟肼,还是投放硝氯酚,投毒行为已经危害到公共安全,可以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有律师认为,“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该罪规定的第二款处罚,可能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自媒体这种看似科普知识,实则煽动情绪、鼓励投毒、教唆犯罪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