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不是在汽车里面可以上网的意思。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
扩展资料:
2010年10月28日,百度“车联网”关键词第一次被搜索。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广州亚运会期间,80多台安装着G-BOS设备的苏州金龙智慧客车投入服务,这是亚运历史上首次出现“3G”客车。标志着车联网技术正式走向社会视野。
G-BOS系统由杭州鸿泉数字设备有限公司与苏州金龙公司2010年1月战略合作研发,在车联网概念明确提出的之前,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G-BOS智慧运营系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车联网
车联网是指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
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车联网的概念源于物联网,即车辆物联网,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
车联网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即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车联网的构成:
1、车辆和车载系统
车辆和车载系统是参与交通的每一辆汽车和车上的各种设备,通过这些传感器设备,车辆不仅可以实时地了解自己的位置、朝向、行驶距离、速度和加速度等车辆信息,还可以通过各种环境传感器感知外界环境的信息。
包括温度、湿度、光线、距离等,不仅方便驾驶员及时了解车辆和信息,还可以对外界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此外,这些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周围的车辆、行人和道路,上传到车联网系统的云计算中心,加强了信息的共享能力。
2、车辆标识系统
车辆上的若干标志标识和外界的标识识别设备构成了车辆标识系统,其中标志以RFID和图像识别系统为主。
3、路边设备系统
路边设备系统会沿交通路网设置,一般会安装在交通热点地区、交叉路口或者高危险地区,通过采集通过特定地点的车流量,分析不同拥堵段的信息,给予交通参与者避免拥堵的若干建议。
4、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个人对车联网的概念是车与车之间的联动,车和车之间的驾驶信息的互动和交换,以达到在驾驶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安全驾驶。这种联动互动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或者车与车之间信息平台的建立。我个人比较看好车与车之间信息平台的建立,这会是我理解的车联网的最终形态。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车和车信息的交流会给驾驶员更好的判断依据。车联网只是中国人的说法,接近的英语术语有两个vehicularnetwork,vehicletox,后面一个更好理解,就是让汽车跟车外的手机、收费站、充电站、移动基站等车外设备,国外已经研究的相当成熟,并不像国内炒得这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