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活动是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从技术研发到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必经之路。自2018年三部委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以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快速发展。本篇从封闭测试场地和开放道路测试两方面介绍了国内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发展情况,并梳理了当前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挑战,最后从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协同发展的角度给出对应建议。
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和示范应用基本情况
(一)封闭测试场基本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已单独或联合支持、授牌了17家国家级封闭测试场,可以按规定支持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通用检测项目,并在测试结果互认并取得积极成果。
(二)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基本情况
二、国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与示范应用概述
美国
美国自2011年开始颁布行政令并颁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允许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主体开展道路测试、载人载物测试以及无人化测试等,各州的机动车管理局负责道路测试的监管以及测试许可的发放。
欧洲
欧洲各国在道路测试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德国颁布《道路交通法修正案》,英国发布《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路径:道路测试指南》,荷兰颁布《自动驾驶测试法(草案)》,以不同方式允许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日本
日本政府通过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允许特定条件下L4级别自动驾驶上路,日本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实行申请制,测试主体向主管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测试计划。
三、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与示范应用挑战
(一)封闭场地建设标准、测试规程及管理办法不一致,测试结果存在差异
场地建设和设备标准不一致
测试项目和测试规程不一致
(二)车联网基础设施改造缓慢,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足,网联化智能化融合仍需探索
网联化测试场场景简单且标准化不足,无法满足车联网发展需求
数据管理标准规范处探索初期,数据利用待加速实践
(三)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数据管理利用尚不完善
信息安全测试规划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仍需加强
事故处理有待规范,保险保障仍需加强
(四)测试区商业模式仍不清晰
封闭测试场建设成本高,运营单位负担重
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商业模式不健全
四、推进道路测试
与示范应用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持续推进测试结果互认、测试通知书互认和测试牌照互认
加快功能场地测试方法标准、规程出台步伐
持续开展测试示范区评估,奠定互认基础
(二)加速网联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测试示范区测试数据利用及共享
推进网联化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建设
开展网联化应用示范活动,探索形成C-V2X认证体系
(三)加强保障措施建立
加强信息安全及网络安全能力建设
鼓励智能网联汽车综合保险产品创新及应用
(四)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动测试区的持续良性运转
推动封闭场地测试能力建设
加强示范区智能基础设施应用,鼓励商业模式探索
探索数据脱敏后的开发利用
(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实力
联合开展测试设备、测试工具、测试方法研发
依托联盟等行业组织加强国际交流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编写组
于宁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产业研究员
郭妍妍
张懿坤
朱钧宇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测试工程师
曾小松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高级工程师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
介绍
2023年7月,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3-2024)》编写工作,敬请期待。
2022蓝皮书现已发布,热烈欢迎各位读者,踊跃反馈意见,答复问卷即有可能免费获得2022蓝皮书。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之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之汽车零部件数字化开发方法及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之云控基础平台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之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之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展
《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2022)》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2022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挑战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