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能让自主品牌越做越大,也将使中国汽车工业又大又强

一说起“包容”,大家好像觉得很平常、很好理解,但真正要做起来,好像又特别难。

为什么特别难?原因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没有见到“包容”的好处。

关于“包容”的好处,大自然其实早为我们展示岀来了,最直观的一个就是大海。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就是因为它接纳了所有大江大河的汇入,大的、小的、干净的、不干不净的,它都不拒绝。还有一个就是虚空,不仅山河大地,万事万物它都容纳,不仅地球,整个太阳系、银河系、三千大千世界,它都能容纳,所以虚空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难以用语言形容,不可言说。

有人说,你这么一比喻,我好像有点感觉了,但你说的这个还是有点大、有点玄,能不能给我来点实际的,说一下“包容”为什么能让我们汽车企业做大?

好。那我就接着说。一、“包容”可以让企业积聚更多的善缘。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是“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积累的善缘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高。有人说,你怎么知道你积聚的都是善缘,如果是恶缘,怎么办?难道你也敞开胸怀积聚?没关系,可以转化,就像大海一样,它有净化的功能。你的“包容”将会使人见贤思齐,最后转化成你的朋友、你的善缘,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朋友、一般的善缘。

三、“包容”可以让更多的竞争对手“归顺”你。所谓“归顺”,就是你的德行、你的作为,让人情愿让你兼并、情愿跟你走,“不战而屈人之兵”,昔日的对手变成了你的下属,你不想当大哥都不行,你不想做大都不行。

“包容”,不仅可以让自主品牌做大,也将使中国汽车工业做大做强。反过来说,中国汽车工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走“包容式”发展之路。

首先,在企业大小上要包容。我认为,中国市场很大,世界市场更大,再怎么集中,也绝不可能只有四、五家汽车企业有生存机会。缤纷的市场必定有多元化的需求,不可能只需要几个色彩。所以,企业销量小一点也不要自卑,没关系,找准自己的特色就行,有自己特定的市场就行。比如说,铃木退出中国市场了,仍然活得很好;现代在中国市场下滑了,去年全球销量大增,首次跻身前三。这就说明,当我们走向全球时,要从更高、更广、整体的角度看问题。

其次,在技术路线上要包容。现在我们发展新能源汽车,偏重于纯电、插电混动,在一个阶段这样做有它的合理性,但未来要大踏步走向世界,放眼全球,它是不完整的。节能性燃油车、普通混动汽车仍有市场,氢燃料汽车未来前景可能更广阔,甲醇汽车前景也不错,最终,我们对这些技术路线需要公平对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全球巿场。

第三,在生产方式上要包容。本地化生产、SKD、CKD、代工,我们都应该允许,让企业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否则,当我们走向全球巿场、在别人花园里种菜时,就会碰到对等待遇的问题。

第四,在销售服务模式上要包容。特许经销商模式、直销模式、代理制模式,都有生存的空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市场的需要来选择、来创新。

当然,需要包容的地方远不止这些。

最后,我想说一下,“包容”口头上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特别难,不是一般的难,特别是对于规模已经比较大的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因为它需要来一场自我革命,需要挑战与生俱来的习性,而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性特别喜欢斗争,我们一直以来学习的也是斗争,而不是“包容”。所以,稍不注意,“包容”就有可能被自我利用。而从自我出发的“包容”,反而会将竞争对手搞得越来越多,朋友搞得越来越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难以自拔,与当初“包容”的初衷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THE END
1.汽车产业开放政策将至,自主品牌车企如何应对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汽车产业作为中国较早的一批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将再一次迎来重要变革。尤其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至深的本土汽车产业保护政策(高进口关税、外资持股限制)到2022年将得以全面废除。 近几年,新型出行方式的出现已大大改变了消费者的出行习惯,网约车、共享单车等逐渐成为主流方式;出行平台的出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18080378301
2.湖南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知不足方能奋勇直追,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把汽车工业作为重点支持产业领域,出台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引进系列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了全省汽车工业的后发赶超发展,湖南汽车工业在中国汽车制造版图中崭露头角、顽强崛起,发展成效斐然。未来一段https://www.hunan.gov.cn/zfsj/sjfx/201812/t20181213_5235119.html
3.车无完车给汽车品牌的1000条善意的意见世界上许多国家汽车保险费率和车主的驾驶记录直接挂钩,驾驶记录越好缴费越少,且减幅很大,鼓励遵守交规。我国交强险刚开始挂钩,且幅度太小。其他保险还没有挂钩。建议尽快制定这方面的政策。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陈一龙: 自主品牌轿车碰撞安全性与合资或进口轿车差距明显。这里有技术问题,但更主要是认识有误,以为https://news.jsyks.com/info/2008-04/142238007102.html
4.中国汽车产销首破300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超50%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8%,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整体市场销量呈现出‘低开高走,逐步向好’的特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助于汽车行业稳定增长。随着国家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112296077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