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打造国产化提升样板——致敬北京车展30年

从“还看得过去”的桑塔纳,到十年积累之作的轿跑SUV途观X,上汽大众在不断提升自身国产化水平的同时,也持续推动着中国汽车行业砥砺前行。

自1990年诞生以来,北京国际车展已经走过了30年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实现由幼稚向成熟、由薄弱向壮大的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其还将推动更多中国企业和品牌走向世界,继续助推国际合作、招商引资,促进中外汽车企业更深入合作与融合。基于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品牌将从历史、行业、企业、产品、零部件等多个维度,回顾北京车展在各个关键节点的时代背景,反映其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和中国汽车产业中的分量和地位。今天推出第四篇:上汽大众打造国产化提升样板——致敬北京车展30年。

“第一届北京车展参展的国内展车中,只有合资的桑塔纳轿车和北京吉普切诺基还看得过去。”这是三十年前(1990年),某媒体对于首届北京车展的描述。

三十年后(2020年),上汽大众在SUV市场的十年积累之作途观X在北京国际车展上开启预售,再次成为全场的一大焦点。

从“还看得过去”的桑塔纳,到轿跑SUV途观X,上汽大众在不断提升自身国产化水平的同时,也持续推动着中国汽车行业砥砺前行。

途观X在2020北京车展开启预售

从CKD到国产化率超90%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后更名为“上汽大众”)先后成立并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以合资合作为主的发展阶段。可如今,北京吉普,以及此后成立的广州标致、南京菲亚特都已走向解体,唯有上汽大众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佼佼者。“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上汽大众在成立之初便非常重视国产化的质量和布局”,有资深业内人士直言。

一切从零开始。由于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第一批国产桑塔纳采用CKD(进口零配件直接组装)的方式进行生产。那时,桑塔纳国产化率只有2.7%,其中主要包括四个零件,轮胎、喇叭、天线、标牌。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为加速国产化,上海市政府当时出台多条优惠政策,并专项成立了“支援上海大众建设小组”和“桑塔纳国产化办公室”,以加快国产化进程。得益于此,桑塔纳的国产化取得跳跃式发展。1991年,桑塔纳的国产化达到了70%;到1996年底,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达到了90%以上。

坚持大众的技术和质量标准,不搞“瓜菜代”,上汽大众用真抓实干加速了国产化的进程,提升了国产化的质量。更为深刻的是,桑塔纳国产化进程,为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夯实了基础,为实现中国轿车量产化铺平了道路。

“只要是我们上汽大众认可的,他们马上就能用,不需要再认可了。还有其他生产汽车的厂,只要和上汽大众配套,你出来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用”,时任上汽大众安亭汽车二厂总装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徐志荣表示,零部件国产化带动了整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

2008年6月,Lavida朗逸正式上市

从自主研发到领跑“新四化”

依托于大众集团这棵“大树”,上汽大众本可以持续“乘凉”,但其却毅然地选择走自主研发的新道路。

作为上海大众汽车旗下首款自主研发的产品,Lavida朗逸于2008年6月正式上市。据了解,朗逸是由中方主导参与设计研发,在大众集团全球产品谱系中可谓最具“中国特色”。

起初,朗逸并未获得德方的青睐,但上市之后获得市场良好的反馈,多次问鼎A级车市场销冠。如今,朗逸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市场表现。数据显示,今年8月,朗逸销量45549辆,同比增长41.74%;1-8月,累计销量252106辆,位列A级车销量亚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伴随着中国市场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坚持自主之路的上汽大众也一直稳居行业头部。近十年来,上汽大众共夺得五次(2013年、2015年-2018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冠军,地位举足轻重。

另据上汽集团最新发布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汽大众销售14.5万辆,环比上涨8.21%;1-8月,累计销售汽车838060辆,继续领跑国内单一汽车品牌销量冠军。

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上汽大众又成为大众集团布局未来的重要战略阵地。据悉,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的首个专为MEB平台车型生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上汽大众安亭工厂,已于去年11月落成,项目总投入约170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辆。这意味着上汽大众已全面开启了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新篇章。(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懿)

THE END
1.#中国部分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在车车家号发现车生活【#中国部分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在车载芯片领域,日美欧大型企业具有优势,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成左右。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控制电流、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的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5%左右,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等的尖端芯片则不到5%。包括这些芯片在内的车载芯片整体的国产比例被认为在1成左右,仅为估计国产比例达到约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8304147
2.弯道超车?中国部分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飞速崛起,似乎让智能化、电动化成为了行业的“标配”,而支撑这些技术的核心部件车载芯片,却成了中国车企最大的软肋。根据财联社数据发布,中国车载芯片国产比例仅为1成,也就是说有9成是来依赖进口,尤其是用于自动驾驶的尖端芯片,国产化率竟低于5%。在“弯道超车”口号喊得震天响的同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492787374840458&wfr=spider&for=pc
3.关注两会:汽车大佬们都说了些什么?凤凰网汽车一、制定国产车载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纲要。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加大芯片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二、成立芯片创新发展平台。从标准、规范、人才、技术层面给予芯片行业、零部件行业与整车以支持。 三、强化产业生态融合。在产业链生态上给与政策鼓励以及资金支持,推动芯片生态与部件生态、整车生态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210304/1542649.shtml
4.智东西早报:今年全面屏手机将出货9亿台传滴滴已收购小蓝单车此外,还有消息称,已经投资了ofo的滴滴正在试图做自己的共享单车品牌。早在2017年12月,滴滴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孵化一个共享单车业务,内部代号“海棠”。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滴滴的确认。 3、一嗨租车或私有化: 已收到非约束性邀约 汽车租赁服务公司一嗨租车1月2日宣布,公司董事会收到一封初步的非约束性私有https://zhidx.com/p/104389.html
5.日本机械化装备进中国它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70% 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东北沦陷,侵略者抢走了制造厂的所有汽车和零部件,刚刚起步的中国民族汽车工业被扼杀。 因此,当时中国军队使用的军车和指挥车只要依赖于进口产品。 林肯汽车 1920年代,林肯成为美国首个豪华车品牌。而在那个年代,中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工https://m.360che.com/market/151124/48681.html
6.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汽车产业供需库存盈利复盘特斯拉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得益于上海工厂投产后国产化率提升,以及持续进行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特斯拉的国产化:1、2019 年 1 月特斯拉上海工厂于临港产业区开工建设,2019年 10 月 Model3 国产车型开放预定,第一批交付时间为2020 年1 月,一期产能为15 万辆;2、2020 年 10 月 ModelY 开始生产,上海工厂产能提升至25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52875829355610635
7.中国芯未来梦2023半导体洞察报告聪明投资者国内设备及材料厂商在客户端积极合作支持下,产品和技术能力近些年均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不同程度上补充了国内产业生态短板。参考国内晶圆厂公开招投标数据中,国产供应商份额比例持续提升。同时,在部分示范产线中,国内厂商实现了更好供应情况,有望对其他新建产线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国产化率提升。https://www.cmtzz.cn/article/55394
8.目标美日德2018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概况实际上,我们从潍柴能看出来,说中国汽车落后,其实主要是指乘用车,中国的卡车虽然还没有说走向世界,但是在国内占有率已经非常高,并且配套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国产化率也很高。另外潍柴通过自研和并购,获得了包括液压件在内的一批先进技术,成为中国机械行业的主力军。 https://blog.csdn.net/ityouknow/article/details/82836793
9.连续多年全球第一!中国占全球超40%市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进一步不出所料,美国新一轮打压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出口管制政策如期而至;此次打压是前所未的,几乎将国产半导体全产业链都纳入到打击的范围之中,重灾区依然是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 那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发展状况如何?中国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地位如何?如今的国产化率进展情况如何呢? https://www.eet-china.com/mp/a367208.html
10.中金展望2023年半导体:新周期将至,创新与安全并重建议关注行业修复,同时关注通过产品升级提升市占率的龙头公司。长期我们看好工业、汽车等蓝海市场保持高景气,新能源发电(光伏、风电及储能)与用电(电动车)硅含量持续提升、工业领域自动化程度提高打开市场空间,我们预计国内半导体设计厂商将逐步进入上述赛道高端领域,开启国产替代新周期。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8585
11.A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鸿蒙概念领涨减肥药板块大跌供给端:我国OLED行业发展晚于国外,目前在OLED中间体和前端材料已实现国产化,但更关键的终端材料的核心技术和专利仍掌握在海外少数厂商手中,我国终端材料国产化率不足5%;同时由于OLED材料品种众多、迭代迅速,仍处于充分竞争阶段,尚未形成固定格局;近年随着OLED材料海外专利到期及国内解决专利材料“卡脖子”问题的国家战略https://wap.eastmoney.com/a/202310102864998833.html
12.架桥观点特种工程塑料专题市场空间:我们测算,2022年全球特种工程塑料的市场规模约700亿元。其中,国内的市场约占为全球的30%,受国内新能源汽车、电子行业、高端装备等高端制造业的需求驱动,我们预计2022~2027年国内特种工程塑料需求量有望持续8%以上的较高速度增长。 竞争格局:国内特种工程塑料产业链初步形成,总体国产化率不到30%,处于快速成长http://bridgecap.cn/h-nd-386.html
13.博世高管:明年汽车行业缺芯率将从当前50%降至20%左右“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赢得了局部领先,但整个汽车供应链‘缺芯’的短板依然存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指出,目前,我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率较低,微控制单元功能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整车操作系统基础软件解决方案仍未达成共识,尚未形成合力,这些都是下一步强链补链的重点。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4&newsId=462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