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年来,许多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发现,知名品牌的商品吊牌不仅与实际产品存在差异,甚至有些“正品”商品竟然“贴牌”而成。
那么除了大家熟知的南极人之外,还有哪些品牌也是卖吊牌了呢?
贴牌乱象
这种情况下,品牌商虽然依然保有商标的使用权,但并未直接参与生产和质量控制,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低质高价”商品。
以南极人品牌为例,该品牌早期以保暖内衣起家,但近年来逐渐拓展品类,成为涵盖衣物、床上用品、家电等多个领域的知名品牌。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到的南极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种“贴牌”模式的弊端也暴露无遗。
知名品牌的“吊牌卖卖”
花花公子这个承载着无数人青春记忆的美式经典品牌,曾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端的定位风靡全球。
2023年,它宣布回归中国市场,试图通过本土化运营重掌主动权,但长期的“贴牌”模式早已让品牌蒙上了阴影。
消费者对于花花公子产品的信任度大打折扣,那些参差不齐的质量问题,成为了悬在品牌头顶的一把利剑,随时可能斩断其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同样北极绒这个保暖内衣领域的佼佼者,也未能逃脱“吊牌买卖”的魔咒。
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难以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北极绒产品,哪些只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贴牌货,这种混乱的市场现状,无疑是对品牌价值的极大消耗。
恒源祥通过“吊牌买卖”降低了成本,却也失去了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这种短视的行为,最终损害了品牌的长期利益。
俞兆林这个被誉为“平价内衣代名词”的品牌,也未能幸免于难。
因此,对于任何品牌而言,坚守品质,维护品牌形象,才是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信任的不二法门。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模式在带来丰厚商业利益的同时,也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对于商家而言,如何在品牌扩展与质量控制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们不仅要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更要确保每一件产品的品质都能符合消费者的期待,以维护来之不易的品牌形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商家还可以考虑建立产品追溯系统,让消费者和监管部门能够轻松追踪到产品的生产源头,从而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这些渠道通常会有更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够大大降低购买到不合格商品的风险。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查询品牌的官方认证信息、阅读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等方式,来增加对产品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
商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牌管理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如一;而消费者则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辨别真伪,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信源:人民日报《南极人恒源祥做起“卖吊牌”生意,小心品质失控砸招牌》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