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2.08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表示: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日中天,并逐渐打入燃油车市场的腹地,大有全面鲸吞之势,燃油车迎来生死时刻。
然而,工信部却罕见表态力挺内燃机技术,这是国家部门对燃油车的一次顶层设计级认可,其价值和意义都相当重大。
前瞻经济学人产业观察组认为,这背后释放了三层重要信号:
01
汽车行业仍需要多元动力
工信部表态支持内燃机技术发展时,直言要“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厂发展合力;坚决抵制内卷、恶性竞争行为”。
一方面,作为一个庞大产业链,燃油车市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内卷严重,出现低价恶性竞争乱象,严重影响汽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近几年,站在史诗级的风口上,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很容易让各方忽视掉消费者对于燃油车的真实需求。
实际上,尽管燃油车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但仍占据主流。国内市场,包括广阔的东北高寒地区、西南山区、西北荒漠戈壁,燃油车都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在国际市场,缺电、少电、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不足的国家仍占绝大多数。中国燃油车完全可以在这些庞大的市场上展示出同样巨大的价值。
2023年,国内乘用车销量2192.3万辆,同比增长4.2%。其中,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1404.3万辆,占据了64%。而从全球来看,2023年燃油车销量仍居高不下,占比超过83%。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把价格战推向了新高度。严重内卷和简单粗暴价格战,导致车企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并产生不合规的无序竞争。卷价值和体验难度虽高,却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而燃油车历经百年的发展,在整体稳定性、安全性、技术成熟度方面构建起了领先优势。支持燃油车发展,有助于推动车企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良性竞争中,促使国内汽车行业加速发展。
02
内燃机技术事关科技强国战略
尽管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备受推崇,但我们不应忽视内燃机技术在特定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其实,在繁多的科技集群中,大致可以归入两类赛道:
另一类是新兴技术。比如人工智能、云计算、新能源等领域。由于技术太新,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技术代差就越小,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就越高。中国只要及时发力,就有可能抢占制高点。
而内燃机技术就属于第一类,依然需要大力攻克。加强研发内燃机技术,不仅事关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同时也将对我国制造业升级产生深远影响。
03
新能源汽车仍是未来的确定性发展方向
力挺内燃机技术,并不意味着否定新能源汽车进程。恰恰相反,新能源汽车仍是未来确定性发展方向之一。
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使用成本的下降和智能化的提升,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急剧上升。今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突破了53%,在部分城市甚至迈过了64%大关,展示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态度。
另外,表面上看,支持内燃机技术是在给燃油车提供发展窗口,但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突破核心技术。
别忘了,除了燃油车需要内燃机之外,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混动车型也搭载了内燃机。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10月插电混动车型和增程混动车型在新能源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43.72%,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只有35.52%,猛涨了8个百分点。混动车型渐显主流。
尽管混动车型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低补能成本、高能效、加速能力出色,但其短板也比较明显。混动车型在馈电状态下,整车的驾驶质感与满电状态下相差甚远,设法提高插混专用发动机的能效或者增程器的油电转换效率,无疑是车企亟需解决的问题。
并且,目前车企纷纷往混动转型,纯电动车企所剩无几。
新能源车企纷纷往混动系统上发力,恰恰也与官方鼓励的“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完美契合。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支持内燃机技术还是明确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汽车产业。